王 磊,叶世轩,厉彦忠,严 天,薛良江
(1. 航天低温推进剂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8;2. 西安交通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西安 710049)
随着美国Space-X公司猎鹰重型火箭的成功发射,我国在航天领域追赶超越的需求更加迫切。《2016中国的航天》提到[1],中国未来将进行月球探测、火星探测等深空探测工程,其中深空探测对低温推进剂在轨储存时间有严格要求。为减小低温推进剂蒸发损失,延长空间储存时间,研究人员提出采用主动压力控制与被动热防护技术相结合的方案[2],包括低温推进剂混合、排气,外部机械制冷等主动控压方式及热遮挡屏、蒸气冷屏、低导热连接(PODS)、多层绝热材料MLI等被动热防护技术。在液氢推进剂中,氢的特殊性决定采用氢仲-正转化冷量来提供额外热保护是一种具有潜能的方案。
在氢仲-正转化释冷过程及冷能利用领域,国内外学者开展了一定研究。国内研究包括: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3-4]研究了仲氢的制备方法,确定了仲氢储存的最佳条件;航天低温推进剂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张亮亮[5]针对氢建立了统计热力学模型,推导了氢在不同温度下的仲正态平衡组成及仲-正转化冷量;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安刚[6-9]研究了氢绝热转化与连续转化释冷量及工作特征,确定了最大释冷量及最佳转化温度。从国外研究来看:美国洛克希德公司[10-11]研究了储氢系统排气管道中加入快速反应催化剂的可行性,研究表明采用仲-正转化冷量后,可将系统蒸发率降低13%;加拿大Ubaid[12-13]在液氢贮箱填充金属有机框架(MOF),用以安置催化剂,研究了贮箱温度降低与转化冷量相结合的方法,结果表明,仲-正转化冷量不仅增强了系统的热去除效果,还提高了贮箱热容;美国国家实验室[14-15]研究了超临界氢仲-正转化冷量用于汽车的技术,结果表明,吸热的仲-正转换冷量可以将无损耗贮存时间延长85%。
本文对氢仲-正转化技术的热力学特性及其在航天领域的应用开展研究分析。下文结构如下:首先,介绍氢仲-正转化原理,明确绝热转化、等温转化、连续转化三种转化方式特征,对比其转化释冷潜能。其次,以液氢贮箱在轨贮存为对象,提出四种冷量利用方案,并对这四种方案开展热力学计算,分析转化释冷过程及潜能。最后,明确转化冷量价值,为其航天应用提供参考。
氢分子为双原子结构,当原子核自旋方向相同时,为正氢(Ortho-H2),自旋方向相反时,为仲氢(Para-H2)。仲氢能量基态低,正氢能量基态高。随着温度降低,氢中仲氢比例增加。氢仲-正转化为吸热反应,氢正-仲转化为放热反应。
以液氢自然停放实验为例,一个10 L低温容器储存液氢,液氢的正仲氢比例为3:1。由于正氢向仲氢自发转化为放热反应,储存一昼夜后即可蒸发18%,四昼夜后蒸发40%以上,当仲氢含量为92%时,经过四昼夜后,液氢仅蒸发不到2%[25]。由此可见,氢仲-正转化冷量的潜能巨大。
仲氢与正氢之间的相互转化,本质是两个原子核自旋方向重组。目前,使仲氢与正氢相互转化的方法包括:中子撞击法[26]、激光照射法[3]、注气法[4]、催化剂法[27]等。催化剂转化法主要基于仲氢与正氢间相互转化的磁性机理[19,28]。假设一个强度分布极不均匀磁场中,氢的两个原子核分布在不同磁场强度环境中,在磁场作用下,两个原子核自旋方向改变,实现仲、正氢的相互转换。
在气态时,正-仲转化只能在有催化剂的情况下发生[26],液态氢则在没有催化剂的情况也会自发转化,但转化速率慢。氢仲-正转化反应也需在催化剂作用下加速反应。常见的固态催化剂有活性炭、金属氧化物、氢氧化铁、镍、铬或锰等[29]。仲氢与正氢浓度仅是温度的函数,图1表示平衡状态仲氢浓度随温度变化曲线。从图1可以看出,20 K时仲氢含量高达99.8%,20 K到200 K之间迅速下降,之后趋于平稳,仲氢含量接近25%。
图1 仲氢浓度随温度变化关系Fig.1 Concentration of para-hydrogen in equilibrium state
正、仲氢之间的转化方式按照等焓、等温、理想可逆过程可分为三类:绝热转化、等温转化与连续转化[29]。绝热转化是指在转化过程中氢与外部无热量交换,该过程简单,转化释冷量主要取决于转化器入口温度,并全部用于降低氢自身温度。等温转化是指外侧恒温工质进行热量交换,转化过程中,氢温度恒定。连续转化是理论上最接近可逆转化的一种过程,是指原料氢与外部气流进行热交换,转化器内的氢仲-正转化持续进行,转化过程始终接近平衡态浓度。
对比三种转化过程,如图2所示。其中,虚、实线分别表示仲氢与平衡氢焓值,实线上标注有不同温度对应平衡态仲氢浓度。假设绝热转化、等温转化、连续转化起始点均为a,则三种转化方式在图中的描述分别如下:
绝热转化,反应为等焓过程,如图中线ab1所示,点b1为绝热转化器出口点。点a,b1横坐标差值即绝热转化温降,自b1点起沿仲氢等浓度线复温至入口温度,与等温线相较于c1点,则点a,c1纵坐标差值表示绝热转化冷量。
等温转化,反应为等温过程,在图2中表示为垂直于横坐标过程线ab2,点b2为等温转化器出口,两点纵坐标差值表示等温转化冷量。
连续转化,因转化过程中氢升温,转化器出口温度升高,且反应过程始终接近平衡氢浓度,所以点b3为连续转化器出口状态,线ab3表示连续转化过程,点a,b3纵坐标差值为连续转化冷量。
图2 氢仲-正转化焓-温关系图Fig.2 Relations of enthalpy-temperature in three para-ortho hydrogen conversions
对比三种转化方式的转化热,如图3所示。对绝热、等温转化来说,横坐标表示转化器入口温度,对连续转化来说,横坐标表示20 K氢进入转化器后的终了温度。绝热转化中,入口温度150 K时释冷量最大,为391 kJ/kg。等温转化中,当入口温度110 K时释冷量最大,为394 kJ/kg。连续转化中,当出口温度低于25 K时,转化冷量几乎不变,当出口温度高于25 K时,释冷量迅速增长,当出口温度大于200 K时,释冷量逐步稳定为491 kJ/kg。此外,当转化器入口温度低于130 K时,等温转化冷量大于绝热转化冷量,当入口温度高于130 K时,则绝热转化冷量大于等温转化冷量。
连续转化中,氢有升温过程,因而可以分析释冷量与显热关系,如图4所示。从图4可以看出,连续转化冷量占显热比例随温度的增加先上升后降低,在60 K有最大占比,约为52%。
图3 氢仲-正转化热对比Fig.3 Comparison of cooling capacities among three para-ortho hydrogen conversions
图4 连续转化制冷量占显热比例Fig.4 Proportion of conversion cooling capacity to sensible heat in continuous conversion
为验证氢仲-正转化冷量在氢空间贮存领域的应用潜力,本文提出了四种冷量利用方案:气枕内绝热转化、排气绝热转化后进蒸气冷却盘管、蒸气冷却盘管内连续转化、双层蒸气冷却盘管间绝热转化。各方案及对应绝热结构分别如图5、图6所示。
液氢贮箱外壁包裹有发泡绝热材料和多层绝热材料。分析时采用如下假设:
1)多层绝热材料外壁温度为300 K,发泡层内壁温度为20 K,忽略贮箱金属壁热阻。
2)贮箱内氢蒸气在0.5 MPa下排气,排气温度为压力对应饱和状态,以全气相排出。
3)忽略多层绝热材料层间传热,仅考虑多层绝热材料内、外壁及辐射屏间的辐射换热。
图5 转化冷能利用方案Fig.5 Utilization schemes of hydrogen conversion cooling in hydrogen storage
图6 复合绝热结构Fig.6 Schematic diagram of composite insulation structures
方案一中,氢蒸气进入绝热转化器,氢仲-正转化冷量通过换热器内传递进气枕区,最后经排气阀排放,如图5(a)所示。图6(a)表示无冷却盘管时,绝热材料内部热量关系图。q1为多层绝热材料外壁向辐射屏漏热,q2为辐射屏向发泡层漏热,q3为最终漏入贮箱热量。该方案以气枕区为研究对象,热力学关系如下:
m1=(P1V)/(RgT1)
(1)
m2=(P2V)/(RgT2)
(2)
m3=(P3V)/(RgT3)
(3)
P=f(T)
(4)
Δm=m2-m1
(5)
Δmqp+m3cp(T2-T3)=h(m2-m3)
(6)
式中:m,P,T分别表示气质区质量(kg)、压力(Pa)及温度(K),其中,角标1,2,3分别表示排气前、无转化排气后及有转化排气后工况;Rg为气体常数(J/kg·K);V表示气枕区体积(m3);Δm表示排气量(kg);qp表示绝热转化冷量(kJ/kg);cp表示氢气定压比热(kJ/kg·K);h表示相变潜热(kJ/kg);式(4)表示压力与饱和温度关系式。
微重力下,绝热转化器进口温度为0.5 MPa压力对应饱和温度27.1 K,假设转化器内转化率为100%。此时氢仲-正转化冷量17.3 kJ/kg,如图3所示。图7表示气枕区压力随排气质量变化曲线。当排出10 kg气体时,贮箱压力从0.5 MPa下降至0.3 MPa。加入氢仲-正转化冷量之后,气枕压力下降更快,且随排气质量的增加,转化冷量作用有所增大。
图7 方案一贮箱压力随排气量变化规律Fig.7 Pressure variation with quality of exhausting gas in the first scheme
该方案中,氢蒸气排出后进入绝热转化器,降温后氢进入蒸气冷却盘管提供热防护。同理,转化冷量为17.3 kJ/kg,氢气经转化器的温降为0.9 K,之后排入蒸气冷却盘管,如图5(b)示。图6(b)表示有盘管时,绝热材料热量关系。该方案以壁面漏热为研究对象,热力学关系式如下:
(7)
(8)
q3=(t2-t1)A/(n/λ)
(9)
q4=mcp(tc1-tp)
(10)
q1=q2+q4
(11)
q3=q2
(12)
式中:q1,q2,q3,q4分别表示贮箱外壁向辐射屏漏热、辐射屏向发泡层漏热、发泡层向贮箱漏热及蒸气吸热带走热量(W);C0表示黑体辐射系数(W/m2·K4);A表示辐射屏面积(m2);ε1,ε2分别表示辐射屏发射率和发泡层发射率;t1,t2,t3,t4分别表示贮箱内壁、发泡层、辐射屏与贮箱外壁的温度(K);n表示发泡层厚度(m);λ表示发泡层导热系数(W/m·k);cp表示氢气定压比热(J/kg);tc1表示蒸气冷却盘管氢气出口温度(K);tp表示蒸气冷却盘管氢气进口温度(K);m表示排气质量流量(kg/s)。
图8表示贮箱漏热与排气质量关系。随着小质量氢排放,贮箱漏热迅速降至0.001 W/m2量级。图9表示采用氢仲-正转化冷量后贮箱漏热相对于不采用冷量贮箱漏热减小率。在本文所考虑的工况范围内,利用转化冷量最高可实现漏热降低14%。图10表示转化冷量占显热量比例。图中比例近似线性增加,这是由于一方面绝热转化器入口温度始终不变,单位释冷量不变,另一方面开始排气后,蒸气排气出口温度迅速降低并稳定,蒸气显热量不变造成。
图8 方案二贮箱漏热随排气质量关系Fig.8 Heat leakage variation with quality of exhausting gas in the second scheme
图9 方案二采用氢仲-正转化冷量后贮箱漏热减小率Fig.9 Effect of utilization of para-ortho hydrogen conversion on tank heat leakage in the second scheme
图10 方案二转化冷量占显热比例Fig.10 Proportion of conversion cooling capacity to sensible heat in the second scheme
在该方案中,氢仲-正转化可看作连续转化,连续转化进口温度为0.5 MPa对应饱和温度27.1 K,转化器出口为吸收热量后的排气温度,布置方式如图5(c)所示。复合绝热结构与方案二一致,如图6(b)所示。由于该方案中计算思想与方案二基本一致,故不再展示热力关系式。
图11表示贮箱漏热随排气质量变化关系。由图11可知,当有氢仲-正转化冷量加入时,随排气质量增加,贮箱漏热迅速降低,图中曲线拐点的出现由排气质量、连续转化出口温度、以及对应的单位释冷能力共同决定。图12表示采用氢仲-正转化冷量后贮箱漏热相对于不采用冷量下贮箱漏热减小率。当排气质量大于0.03 kg时,漏热减小率稳定在10%。图13表示转化冷量占显热比例关系。可见,占比随排气质量增大先急速上升再缓慢下降,在排气质量为0.024 kg时有最大占比,为55%。分析可知,这是由于排气开始时,转化器出口温度高,连续转化有高冷量值,随着排气质量增加,排气出口温度迅速下降,可以应用的转化冷量迅速减少造成。
图11 方案三贮箱漏热关系Fig.11 Heat leakage variation with quality of exhausting gas in the third scheme
图12 方案三采用氢仲-正转化冷量后贮箱漏热减小率Fig.12 Decrease rate of heat leakage with utilizing para-ortho hydrogen conversion in the third scheme
图13 方案三转化冷量占显热比例Fig.13 Proportion of conversion cooling capacity to sensible heat in the third scheme
该方案中,多层绝热材料内布置双层辐射屏,蒸气冷却盘管先后缠绕双层辐射屏,氢蒸气先经过内层冷却盘管升温,后进入绝热转化器转化,再经过外层冷却盘管吸热后排空,如图5(d)所示。图6(c)表示双层蒸气冷却盘管的贮箱绝热结构传热关系,关系式为:
(13)
(14)
(15)
q4=(t2-t1)A/(n/λ)
(16)
q5=mcp(tc1-tp)
(17)
q6=mcp(tc2-tc1)
(18)
q1=q2+q6
(19)
q2=q3+q5
(20)
q3=q4
(21)
式中:q1,q2,q3,q4,q5表示贮箱外壁向外辐射屏漏热、外辐射屏向内辐射屏漏热、内辐射屏向发泡层漏热、发泡层向贮箱漏热及蒸气吸热带走热量(W);C0表示黑体辐射系数(W/m2·K4);A表示辐射屏面积(m2);ε1,ε2分别表示辐射屏发射率和发泡层发射率;t1,t2,t3,t4,t5分别表示贮箱内壁、发泡层、内辐射屏、外辐射屏与贮箱外壁的温度(K);n表示发泡层厚度(m);λ表示发泡层导热系数(W/m·k);cp表示氢气定压比热(J/kg);tc1,tc2表示内蒸气冷却盘管与外蒸气冷却盘管氢气出口温度(K);tp表示氢气进入内蒸气冷却盘管温度(K);m表示排气质量流量(kg/s)。
图14表示贮箱漏热与排气质量关系。该方案贮箱漏热下降更为迅速,小质量排气后,贮箱漏热降低至10-4W/m2量级。漏热迅速减小主要是由蒸气冷却盘管造成。图15表示采用氢仲-正转化冷量后贮箱漏热相对于不采用冷量贮箱漏热减小率,随排气质量的增大,贮箱漏热减小率降低至0.01%量级。排气质量在下降阶段,贮箱漏水减小率出现小幅波动,这是由于该方案采用绝热转化,开始排气时绝热转化并未处在最佳转化温度,随着排气质量的增加,转化器温度迅速降低,对应单位转化热先增大后降低,随排气质量增加,转化器入口温度已非常低,对应转化热也非常低,导致漏热减小率呈图中所示。图16表示释冷量占显热比值。当刚开始排气时,占比存在一波峰,原因与漏热减小率变化一致。随排气质量增加,占比呈线性变化。
图14 方案四贮箱漏热关系Fig.14 Heat leakage variation with quality of exhausting gas in the fourth scheme
图15 方案四采用氢仲-正转化冷量后贮箱漏热减小率Fig.15 Decrease rate of heat leakage with utilizing para-ortho hydrogen conversion in the fourth scheme
图16 方案四转化冷量占显热比例Fig.16 Proportion of conversion cooling capacity to sensible heat in the fourth scheme
对本文提出的四种空间冷量利用方案计算分析发现,氢仲-正转化用于空间液氢贮箱的热防护作用有限。将氢仲-正转化与蒸气冷却盘管技术结合时,贮箱漏热的降低主要由蒸气冷却盘管所贡献。采用氢仲-正转化冷量贮箱漏热相比于不采用冷量贮箱漏热有一定的改善效果。通过方案的合理选择与优化,采用氢仲-正转化冷量可进一步降低贮箱漏热约10%。
此外,相比于文献[16]提出采用氢仲-正转化冷量可减小液氢蒸发损失50%以上结论,本文所讨论的方案转化冷量利用潜能较弱,这主要是由于所研究的对象不同所致。文献中提出的高效冷能利用方案处于地面停放阶段,排气进入转化器的氢气入口温度高,所能释放的能量较大所致。而本文所分析四种冷能利用方案均为在轨贮存工况,排气温度近似为贮箱压力对应饱和温度,转化器入口温度降低,使得不能最大限度发挥氢仲-正转化冷量效果。
本文主要对氢仲-正转化原理、转化方式及冷量利用方案等三个方面开展了分析与计算,针对液氢贮箱在轨贮存,提出了四种氢仲-正转化冷量利用方案,研究发现:
1)三种转化方式中,连续转化最为理想,释冷量最大。绝热转化在入口温度150 K时释冷量最大,为391 kJ/kg;等温转化在入口温度110 K时最大,为394 kJ/kg;连续转化冷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最终稳定在491 kJ/kg。
2)四种冷量利用方案中,由于空间液氢贮箱排气温度及转化器反应温度偏低,限制氢仲-正转化冷量充分释放,对绝热性能进一步提升作用有限。
3)相较于绝热转化,蒸气冷却盘管内采用连续转化可更大利用转化冷能,在未来空间应用中应优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