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忆慧
摘 要: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学习,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使得他们的学习效果会产生显著的差异。有些学生学习效果不佳,但是这不代表他们比其他学生笨,有些学生学习比较好,也并不意味他天生聪明,只是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学生成长的不同阶段每种因素对学生学习影响的重要程度也不一样。文中就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进行分析,希望可以指导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育和家庭教育。
关键词:学习;影响因素;教育
很多家长都有疑问,他们觉得自己的孩子没有别人家的聪明;许多孩子也有疑问,发现有些同学不怎么学习也能名列前茅。很多教师和家长都认为,有些人天生就聪明,学东西就是快,好像平时不怎么认真也可以学习成绩很不错。
事实并不是这样,许多学生总喜欢抱怨自己天赋不行,因为他们对现实比较无奈,只能把学习不好的原因怪罪给他们的父母。如此以后,才可以心安理得地继续沉沦,这也是大多数人的现状。笔者将在下文介绍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
一、教育政策
教育政策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最大。而大多数家庭是感觉不到的,原因是大多数人几乎都在相同的政策下成长。当然,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教育政策还是会有差异。
以天津和江苏为例,由于天津的高考是全国最简单的,而江苏的高考是全国最难的,这也就造成了天津考生学习时不会学得那么深入,而江苏的考生是那种拼命往里面挖掘的那种类型。人们常言江南地灵人杰确实如此,近现代伟大的科学家大多生于江南,这与政策有很大关系。
若是与国外的大学比较,由于国家之间的教育政策不同,使得国外小孩和国内小孩的学习与成长也有了很大区别,目前我国的教育专家也在比较各种教育政策的优缺点并进行改革。
虽然各个省份的教育政策有区别,所幸高考录取时不是按全国排名,而是按各省排名,这样教育政策对于同省份学生之间的影响并不太大。
二、教师和家庭
教师和家庭是影响学生学习的第二要素。笔者作为一线教师,将教师对学生的影响看得很重。大多数老师常把一句话挂在嘴边:老师只是引路人,学习还得靠自身。其实这句话并没有太多错误,但是如果教师将这句话挂在嘴边用来推卸责任,那就太不应该了。一个学生的成长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老师是好老师,但是学生不听课,那么无论课堂有多精彩,打游戏一定会更有乐趣,学生处于一个不能明辨是非的年龄,如果家长对学生也不严格,那对于教师而言,也没有办法严格,现在的教师已经不同于老一辈的教师了,已经不能以体罚学生的方式去强迫学生学习。
教师和家庭两种要素中,如果硬要分个高下,在上学之后,教师更加重要,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时间更长,而学生又是非常敏感的个体,模仿能力极强,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所以素质教育对教师有要求,教师不仅仅需要教书,也要育人,甚至从某种程度来说育人比教书更重要。
而对于家庭教育来说,也有可以指导家长的地方,现在很多孩子都是手机迷,很多家长采取强制措施,没收手机,甚至恐吓孩子不能玩手机,把手机摔坏,这些方法都不太可取。如果家长可以将终身学习作为一种习惯,每天自己也可以回去看看书,那么孩子也不会对手机那么沉迷,如果家长自己也是个游戏迷,那么孩子热衷游戏也正常。
三、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是影响学生学习的第三要素。在刚上小学的时候,人们就可以发现有些小孩学得特别快,有些小孩就学得比较慢。这个时候很多教师就会说,這个孩子接受能力比较强,那个孩子接受能力比较弱,其实不然。
笔者曾有幸听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史济怀老先生教的《数学分析》课程,在中国科技大学有一个少年班,这是从全国挑选出来比较优秀的孩子,使得他们能够在十五六岁就进大学接受高等教育,而史济怀老先生当时就教的这么一个少年班的《数学分析》课程,《数学分析》是数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并且也是数学专业的考研专业课之一,难度比较大,史济怀先生的课程难度比一般老师的难度更大,所以好多少年班的孩子上课也有听不懂的情况,或者说,几乎所有少年班的孩子上课都是晕乎乎,但是他们最终还是懂了。什么原因呢?别人上课听不懂,那可能就感觉跟不上了,开始找辅导班补课,而他们上课不懂,课后会自己复习或者说自学,这样,学习方法的差异就使得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体现出来了。
回到刚开始提出的问题,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为什么就会有差异呢?笔者四岁的时候,家人就开始教数数、作加减,所以小学一年级笔者哪怕是不学考试也不会很差。如果有一个比较极端的家庭,从来不会教自己的小孩数数,甚至用非常不好的方法去教,例如:一加一等于多少?不会就背下来,还是不会,那就抄十遍长长记性,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当然会在刚入学时候就有区别了。而这个时候,刚入学就学得比较好的孩子觉得自己可能就是比较聪明吧,那些刚开始就落后的孩子有些就会觉得我自己可能是比较笨。长此以往,自信的孩子越来越想学,不自信的孩子甚至开始厌学了,那么,学生的差异就出来了。
另外,对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甚至研究生的学习方法也是有很大区别的。小学初中,考试试题的难度比较简单,这个时候,只需要稍微做些题目,考试基本是些换汤不换药的题目,考试成绩也不会很差,这时候认真学习的孩子会有优势。小学初中阶段的考试题目简单,一方面是孩子身心发育的需要,这个时期孩子们的发育还不太成熟,思维和成年人还有很大的区别,另外也是为了素质教育的需要;而到了高中阶段,这个时候的学习方法就和小学初中有很大区别了,如果有一线教育经验的教师就会知道,小学初中以照猫画虎为主,高中则是需要学生独立思考并具有分析能力,高中阶段是小初和大学的过渡阶段,并且学生的大脑基本发育完全,为了给后面的学习打基础,这个时候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探索能力。有接近80%的高中生适应不了高中学习的快节奏,也就是没有体会到小初高学习方法的差异,这就是很多小学初中成绩特别好的学生一上高中成绩急剧下降的原因;而对于大学生而言,大学学习在笔者看来比K12教育更加重要,小初高属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大学教育是与将来工作最接近的教育,也是大多数学生走向社会之前的最后一个学段,但是由于学生思想和教育政策的原因,很多孩子一上大学就开始不严格要求自己,在一个很重要的阶段荒废时光,导致四年大学一无是处。
大学的学习方法比高中更进一步,将来走出社会,并不一定会有一位好师傅去手把手教徒弟,所以大学的时候就要有自己探索知识的能力,并且必须要毕业论文或者毕业设计合格才能毕业,这些设置的初衷都是非常好的,只是现在一般大学的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质量都比较差,经常东抄西抄就过了,相信以后教育政策的变换之后会有所改变。
对于研究生而言,只有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所成就才能毕业,这个时候的学习方法就更加高级,需要像牛顿说的一样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需要学生熟練掌握查找论文,工科研二大多数时候都是待在实验室,甚至还有研一的学生已经跟着导师做项目,对于其他的阶段的学习方法和特点,不多赘述。
四、学习基础
学习基础是影响学习学习的第四要素。相信这点大多数人深有体会,笔者以K12教育中的数学进行举例。在初中数学人教版七下的教材中,我们学过了平面直角坐标系,而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二教材中需要学空间直角坐标系,那么如果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没有学懂的孩子学空间直角坐标系能不能学懂?又如初三所学的二次函数,在二次函数的课后习题中已经涉及到了一元二次不等式,有些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了,有些老师没强调,这个时候在高二必修五的时候会学一元二次不等式,显然初三学过的学生肯定学起来比较快。但是,有些基础也不会完全影响后面知识的学习,就像树木不是主干树枝的破坏不会影响上面树枝的生长。例如,初中数学让作辅助线或者说天津中考的网格作图题,这种题目难度奇大,甚至对于网格作图题大多数学校的教师自己也不会,没法教,这种知识对于高中数学和以后的数学也没有太大的用处,仅仅是用来作为提高区分度的考题。
努力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这也就是笔者经常和小学生家长说,现在孩子成绩能考八十多分就不用周末送去课外辅导机构补课了,爱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所谓天才,也只是牺牲了自己童年的时间去学习。至少对于笔者自己来说并不希望孩子在本该好好感受这个世界温暖的年龄强迫他去学习,过了某个年纪便再也体会不到那个年纪的心情。只要上文所述的要素全部把握了,那么只需要不太多的努力也可以在学习上名列前茅。那么是否有最好的教师、方法和基础就可以不努力了呢?并非如此,努力最不重要却必不可少。北宋王安石写的《伤仲永》就是一个各方面都优秀的孩子不学习最后泯然众人的故事。
除上所述,兴趣也是影响孩子学习的重要因素,大多数孩子学习的兴趣都是建立在能学好的前提上,如果孩子某门学科一直学得不好,相信也不会有很大兴趣,所以兴趣的养成也和上述要素有关。在这个提倡素质教育和教育减负的时代,认清教育的因素格外重要,有时候不一定是孩子不努力,也不是孩子不聪明,还可能是其他方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