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京
摘 要: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有效的学生辅导员工作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良好个性、优秀品格、进取精神、创新意识的重要保证。大学生的价值观培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工作和核心工作。面对五年制与三年制学生,辅导员应该在不同层次学生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坚守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分阶段、分层次地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与自我成长,同时在不同层次的班级中建立长期、动态、良性的班级管理模式。
关键词:大专生培养;思想教育;辅导员工作
我校初中五年制大专生与三年制大专生在培养目标上是基本一致的,“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及培养小学教师”。在五年制大专与三年制大专并存的师范类专科院校中,五年制与三年制学生的差异决定了其管理模式的区别。
一、不同学制学生的对比分析
(一)差异分析
1.年龄层次不同
从年龄上来看,五年制学生还属于未成年人,适应能力较弱,自控能力差,其心理发育、价值观等方面都还不够成熟。而三年制学生明显占有优势,他们基本已经成年,各方面能力均要强于五年制学生。但不容忽视的是,五年制学生也有其自身优势,比如年龄较小、在校时间相对较长,所以在培养上其可塑性强。
2.生源层次不同
从生源上来讲,五年制学生生源来自初中,三年制学生生源来自高中。三年制学生因三年高中阶段的学习及高考的竞争压力,获得了更多的知识积累和认知能力上的体验,这就决定了五年制学生在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上都要弱于三年制学生。
3.能力层次不同
从心理特征上来看,三年制学生与五年制学生有著较明显的心理特征区别,这种区别同样体现在学生的能力层次上。
4.学习层次不同
三年制学生由于经历了三年高中阶段的学习磨炼,在学习能力上显然比五年制学生强。三年制学生较注重教学内容是否丰富、新颖,而五年制学生更注重教学中所透露的考点。但同时也要承认,不管是三年制学生还是五年制学生,他们在中学阶段都属于成绩排名偏后的学生。
(二)着重分析学生管理的难点,五年制学生的特点
1.思想波动性大,自律性差
学校录取的五年制学生,普遍年龄在14~18岁。在这个年龄阶段,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进入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在思想上、行为上、心理上等都表现出自己鲜明的个性,但一些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会陷入起居无定、学习无方的散漫状态,在行为上主要表现为迟到、旷课、喝酒、抽烟等现象,自我的调节能力和承受能力较弱。
2.个性发展不成熟,心理问题日渐明显
由于五年制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态度不好,造成了自身学习成绩不佳,学习成绩的不佳会让他们产生强烈的自卑感。还有部分学生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进入学校后,难以适应新的环境。同时,由于五年制学生年龄特点,使他们对虚拟网络、游戏等特别感兴趣,但由于他们的个性发展不成熟,缺乏甄别能力,可能导致他们做出一些头脑发热甚至触犯法律的事情。
3.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荣辱观
五年制学生初步具备独立、自主的判断和行为能力,但是由于心理发展尚未成熟,他们的思维、情感处于变化发展中,有时在是非、美丑、荣辱上缺乏正确标准,他们在追求真善美的同时又不知道什么是真善美。
4.专业认知不够,缺乏人生规划
大部分五年制学生在进入师范专科学校时,选择专业受老师和家庭的影响,没有独立选择专业的能力,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前景和发展没有正确的认识,在升入大专后,对大专教育的人才培养也不了解,对以后从事何种岗位和未来的就业方向知之甚少,造成他们对专业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二、不同学制学生管理中的微观策略
基于这两类不同学制学生的不同点和共同点,作为学生的管理者,辅导员应更好地利用两类学生各自的优势,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班级管理,从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一)班级规划区别对待
五年制班级采用以职业生涯规划为载体的五年一贯制班集体管理模式。五年制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自控能力差,因而缺乏有效的学习目标。但五年制学生的可塑性强,动手操作能力易培养,所以教师可在学生入学初期结合专业教育,对其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确定职业目标,制订短期计划和学年计划,有计划地逐步完善五年的专业学习。
三年制班级采用阶梯主题式的管理模式。三年制学生经历了三年高中学习磨炼和高考的洗礼,具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因此,在班级管理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灵活策划教育主题。
(二)师生关系区别对待
五年制学生因其自控能力弱等原因,现阶段的班级管理仍需坚持以教师为主的导向教育;三年制学生因较为成熟、独立,现阶段的班级管理可以采取师生平等、互动为主的导向教育。五年制学生需要教师,尤其是辅导员进行全方位的管理教育;而三年制学生则需要辅导员或任课教师的沟通协助,发挥辅导员人生导师的作用,在班级管理中为其传授人生经验,启迪人生智慧。
(三)学生自我管理区别对待
五年制班级以他律为主。根据前文中的差异分析,在班级管理中五年制高职的学生应以他律为主,不建议过于信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辅导员要沿用初中阶段全方位管理的方式、方法,制订严格的班规,以他律提升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的自我管理能力。三年制班级以自律为主。对于三年制班级,辅导员要可以采用自律为主的管理模式。要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给予学生相应的锻炼机会,从班集体的凝聚力和班集体的荣誉感上要求学生,把班级管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但要避免过于自律而造成班级管理混乱的情况。
(四)活动指导区别对待
大学生活离不开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而这些活动大部分是以学生为主、教师后期指导为辅的组织形式开展的。三年制学生由于独立操作能力相对较师生平等、互动为主的导向教育。五年制高职学生需要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进行全方位的管理教育;而三年制高职学生则需要辅导员(任课教师)的沟通协助,发挥辅导员人生导师的作用,在班级管理中为其传授人生经验,启迪人生智慧。
三、加速辅导员专业化进程
由于辅导员担负着不同学制学生的管理,并作为第一责任人,教育教学管理难度增加了,必须有专业的学生管理知识和能力,如何让这支有生力量迅速成长为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专业人员呢?从而在不同学制学生管理中得心应手,笔者认为加速辅导员专业化进程是关键。
(一)建立统分结合的辅导员管理体制
逐步对辅导员根据个人意愿对其进行培训,将具有相关兴趣和特长的辅导员纳入校级实体或虚体机构中,开展教学、科研和专业服务。辅导员在完成学校工作的前提下,也可以定期为全校学生提供服务。这样在尊重现实需要的同时,也可以促进辅导员专业化发展。同时学校也要注意全面利用学生组织,社团,班级、社区等全方位管理手段,充分发挥學生干部组织和管理能力,将辅导员逐步从杂务工作解脱出来,有精力进行专业化发展。
(二)进行科学合理的辅导员分工
可以采取矩阵式工作模式,即在坚持原有的年级或者班级辅导员的同时,又按工作职能再次对辅导员进行专业合理的分工,配备党团建设、心理辅导、学业指导、职业发展指导、社区建设、社团组织和管理等方面的专业辅导员。用科学的工作分工,利于辅导员发展成专业事务管理人才,利于优秀人才进入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中,并能安心在工作岗位中发展自己的专业才能。
(三)增加我校辅导员人数,完善准入制度和培养培训体系,提升辅导员专业能力
为了保证辅导员知识与技能与专业化要求相匹配,必须严格把关辅导员资格准入制度,建立科学的培养培训体系,鼓励辅导员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开展学术研究。首先要真正实行辅导员准入制度,规定应届毕业生或社会人员必须通过辅导员资格认证,才能应聘各高校辅导员岗位。最后,用制度鼓励辅导员要树立科学研究意识,针对学生思想、素质、心理、发展等问题展开学术研究,为辅导员解决晋升、职业生涯规划积极创造条件,切实关心辅导员生活使其享受与我校教师同等待遇。设立专项课题和提供专项资金等方式鼓励辅导员开展科研,加速其工作反思专业化进程的速度。
四、结语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目前,不同学制学生,两者在年龄、学制、心理,受教育程度都存在明显的差别,在施行管理中,要以人为本,区别对待。学生管理要围绕学生并通过规范、指导和服务作用于学生,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和人文素养,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帮助和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从而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及高校教育目标的实现。总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要求给高校辅导员工作提出了艰巨的任务。做好辅导员工作必须具备奉献精神,要能够用正确的观念引导人,用高尚的情操感染人,用丰富的知识武装人,用综合的能力塑造人。这要求学生辅导员工作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人为本,乐于奉献,开拓进取,锐意创新,创造出富有成效的学生工作新方法。
参考文献:
[1]李玉琴.学分制条件下学生管理工作的对策[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23(2):116-118.
[2]滕其维,李静.基于“学分制”管理下的高职院校学生评价模式思考[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1(11):103-104,111.
[3]刘宇杰.与学分制相适应的学生管理模式[J].经营与管理,2014(2):15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