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研究

2019-02-14 07:41周曦李浩源黄炜钰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24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

周曦 李浩源 黄炜钰

[摘 要]当前高校学习型学生党组织建设存在以下问题:学生学习依赖性严重,自觉性不足;不重视学生党员的主体性,学习形式和内容陈旧;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脱节,制度机制不健全。主要原因:学生党员在党组织的学习中存在依赖心理和学习能力的不足;部分高校党组织的党性工作效果差,学生缺失责任感;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制度保障不健全。问题解决措施:创造性地将理论和实践知识相结合;针对学生党员自身专业学习的同时,不忘拓宽其他领域学习;提倡集中培训和自主学习相结合。

[关键词]高校学习型党组织;人才培养;学习形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D267.6 [文献标识码]A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重视党建理论学习和党建工作创新和发展。强调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理论素养、执政水平和能力是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必备的良好素质。而不断学习又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的重要优势。学习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提升执政能力,永葆生机活力和先进性的重要保障。2017年8月1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印发《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首次将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三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增强学习本领,在全党营造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的浓厚氛围,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推动建设学习大国。2018年10月28日,《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正式开始实施,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创新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已成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重要举措。建设高校学生学习型党组织无疑是践行学习、培养人才的重要载体。高校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优势群体,而大学生党员又是大学生中的优秀分子,需要不断学习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探索高校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然而高校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过程中存在一定瓶颈,通过对高校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作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设高校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可行性的路径。

1 高校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现状

1.1 学生党员自觉性较薄弱、依赖性强

高校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学生的自觉性是关键。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大学生学习的依赖性较强。如部分高校學生党员过分依赖于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或其他老师,以至于高校中的党组织活动都以党支部书记和老师安排为主,最终导致部分党组织活动偏离了学生群体的实际需要,致使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削弱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据调查显示,高校学生党组织书记的选任及待遇保障存在问题。部分学生党支部书记由科任教师兼任,相关待遇却缺乏明确的制度保障,从而使得学生党员的教育效果无法得到保障。而学生党员在依赖于党支部书记和老师的情况下学到的东西则是少之又少。在学生党员本身依赖性过强的情况下,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又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这无疑对高校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双重打击。其次,互联网技术发展迅猛,给学生学习带来极大便利,也导致部分学生过分依赖于互联网,缺乏学习的独立性。部分学生党员在设计学生党支部相关活动时,则采取到互联网上寻找答案。由于学生长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而依赖于互联网,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学生学习效果。依赖互联网在短时间内能让学生尝到“甜头”,但是倘若其他学生党员也纷纷效仿,那将增大高校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难度。

1.2 学习形式和内容创新性不足

部分高校学生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工作由学院分团委书记或辅导员,甚至是科任教师统筹实施。由于部分学生存在依赖性,且教师容易把课堂的讲授方式方法带到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工作中来。这样一来,就逐渐形成了“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教,学生搬”应试教育现象。在高校学生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工作中,便会形成教师总是教育者,而学生永远也是受教者。一旦学生党员习惯了这个学习模式,学习的主动性则会大大下降。同时,教师自身也会在这一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一旦学生党员认为教师是高校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主力军,则学生党员的主体性则容易弱化,这对高校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产生新挑战。另外,学生党员的主动性下降后,高校在建设学生学习型党组织中的学习形式和内容容易发生脱节。其结果是学生党员对党组织的学习活动认同度不高,缺乏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也缺乏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责任感。如此一来,在所谓创新高校学生学习型党组织的活动中,则容易出现应付式现象,简单为了完成上级党组织活动。为此,创新学习形式和丰富学习内容成为强化高校学生学习型党组织的重要举措。

1.3 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脱节,制度机制不健全

在高校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部分高校并未形成健全的管理制度,对具体内容的学习也缺乏详细要求,从而使得部分高校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在组织活动时,一味地注重学习理论知识,而忽视将实践知识和实际生活问题相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脱节,容易使得学生对知识学习产生空洞感,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点。理论学习固然重要,但实践学习同样重要。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在讲义中如所讲授的知识是抽象的,学生党员容易出现看似学会了相关知识,但却不知所以然。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离不开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融合,通过开展多种实践活动,把学到的抽象知识变为实际,也能通过实践来检验知识的正确性,最终能更好地反作用于高校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这对学生党员个人还是建设高校学生学习型党组织来说都是双赢。反观实际,部分高校在建设学生学习型党组织过程中,则是以理论知识为主,实践学习也只是走个形式,使学生党员的学习兴趣下降,甚至有些学生党员已经对理论知识感到乏味,更是大大地降低他们的学习能力,最终导致高校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困难重重。

2 高校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问题成因

2.1 学生党员存在依赖心理和学习能力不足

部分学生党员存在较强依赖心理,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抱着依赖心态去学习。他们知道总会有人帮他忙总结知识、解决问题,他们只用等待,然后坐享其成。而前面提到的那些不稱职学校党组织书记及教师则是这类学生所依赖的对象。教师的不称职更是给了学生更多依赖的机会,使得教师负责总结知识,学生负责照搬知识,学生学习能力不断下降。此外,学生学习能力的不足也强化了其在党组织学习中的依赖性。在高校党组织的学习中总会遇到难题,一些学习能力不足的学生则会效仿上述学生的学习方式。等待他人来总结知识或是依赖他人解决问题。在学习能力不足的迫使下,部分学生党员也有借口理所当然地依赖于他人学习。

2.2 部分高校党组织的党性工作效果差,学生缺失责任感

各高校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加强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但教育强度却与效果不尽如人意。这表现为,大多数高校的党性教育工作仍以党课的形式进行。虽说这种形式的教育效率高,但学生党员的学习效果却难以得到保障。部分学生党员表示在平时的支部活动中多为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有待提升。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学习内容和形式较为单一、枯燥,学习兴趣不大。同时学生党组织对预备党员教育和培训力度不够大,这一环节的缺失导致预备党员思想上容易与组织脱节。高校党组织的党性教学效果差,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就容易动摇,逐渐缺失了身为学生党员的责任感。而学生党员就固化在只学习自身专业知识上,无法拓展其他领域的知识,甚至对学习产生惰性、依赖性等问题。

2.3 学生党员与教师抱有急于求成的心态

部分高校党组织之所以“重理论,轻实践”,是因为理论学习相对于实践学习具有效率高、花费时间更短的优势。在短时间内,若要采用实践学习,学生党员普遍感到困难。故高校党组织学生党员为了求成,便只追求理论学习。而高校党组织教师看到短时间内学生党员学习效果,也就默认了这种教学方式。而实践教学时间长、效率低等缺点加大了教师教学任务。双方急于求成心态造成了高校党组织建设中重理论之风盛行,学生党员急于求成也加重了学生的依赖心理,给高校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带来了巨大阻力。

3 创新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策略

建设高校学生学习型党组织是学习型政党的重要体现,可为高校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开展学习活动提供保障,加强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促进学生党员个体和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共同发展。

3.1 加强对党员的内部管理教育

高校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需要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才能为学生党员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高校基层党组织书记、委员需接受教学能力、组织能力、党性教育能力等方面培训,不断与时俱进,避免出现经验不足、方法错误等问题。因此,高校要充分发挥教师党员业务精熟、学识渊博、威望较高和贴近学生的优势,将他们的治学精神、治学方法传授给学生党员,争取把学生党员培养成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可靠力量。只有学校基层党组织管理者接受良好的党性教育,才能培育好更优秀的大学生党员。党支部组织生活是增强学生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平台和途径。针对学生党员容易出现的责任感缺失、纪律散漫、党性不强的问题,学习党组织应该及时发现、纠错与监督。

3.2 增强学生党员学习能力

创造性地将理论和实践知识相结合。掌握理论知识所花费成本较低,耗费时间也较短,但实践知识同样重要。由于理论知识过于抽象、无趣,学生理解效果差,以至于学习到的知识也是一知半解。如党课知识的学习,大多学生都是被动、消极接受知识,最终导致党课效果不佳。高校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应把理论和实践知识相结合,应多开展适合学生特点的实践活动,如开展社会调查、生活体验等形式活动,使学生党员由过去被动地接受转变为积极主动地学习并不断创新,保持创造性和先进性。

学生党员在掌握自身专业学习的同时,要拓宽其他领域知识学习。高校学生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工作应有针对性,要运用重点论与两点论的理论。根据学生党员不同专业、不同爱好,从而进行针对性培养,达到“精学”的效果。高校可以因类施教,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党员创设不同的学习环境和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同时也要多开展不同专业科研项目、创新创业大赛、专业技能大赛等,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巩固理论知识。同样,学生党员也会因为学到的知识与自己爱好、专业对接,而逐渐强化学生党员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拓宽学生党员学习其他领域知识路径。相对于前者的“精学”,其他领域的学习可谓是“泛学”。拓宽其他领域的学习,可丰富学生党员的知识,拓宽学生党员的视野,从而可以从多方面提升学生党员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及高校学习党组织的质量。

提倡集中培训和自主学习相结合。为更好地教育和引导学生党员,学校党校、二级党校以及支部组织学生党员开展内容丰富的集中学习。集中学习的方式可以是党支部、党小组和学习班等为单位。学生党员可在集中学习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且每次集中学习后都要分享心得体会。使学生党员在集中培训学习中能收获自己与他人的知识。在做好集中培训的同时,高校还应积极创造有利条件鼓励学生党员开展自主学习,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介建立学习交流平台,举办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党员自主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之成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和实践者。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 何艳,高燕林.政治社会化视域下高校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路径探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11).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
情景教学法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从美术创作论人才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