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发展乡村旅游的有效路径研究

2019-02-14 07:40张亚东郑玉娟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20期
关键词:特色旅游乡土文化乡村旅游

张亚东 郑玉娟

[摘 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在“绿色发展”、“生态文明、美丽乡村建设”与“供给侧改革”的发展理念下,针对德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提出针对性的发展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旅游;特色旅游;乡土文化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德州市也是传统农业大市,民风淳朴,散落在民间有大量的民俗文化,如杂技、黑陶、剪纸、手工艺制作、美食小吃等,都可以用来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要充分挖掘当地民俗风情、历史典故等,依托典故、文艺演出、微视频、画册宣传和编织雕刻等形式来提升文化品位。乡村旅游业逐渐成为农业转型升级、农村面貌改善、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和渠道。

1 德州市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

1.1 我市旅游资源扩增的形式之一

德州市旅游总体规划的“一核心、一主轴、两翼”的旅游总体布局和三大环城市旅游游憩板块。重点发展中心城区、齐河县、夏津县、乐陵市、庆云县等旅游景区较为成熟的县市区。德州市乡村旅游资源富饶,应充分调动当地村民积极性,让农家乐走进“千家万户”。依托我市现有乡村采摘点,发展乡村采摘。以大型企业为支撑,发展生态庄园。围绕齐河黄河国际生态城开发,依托现有采摘园区开发建设有机果蔬采摘、畜牧旅游等为内容的生态庄园。围绕夏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乐陵五十万亩枣林、四女寺风景区、禹城鳌龙生态园等建设高标准生态庄园。

1.2 开辟振兴农村经济的有效方式

乡村旅游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依托当地原生态资源和民俗特色开发品牌乡村旅行项目,有利于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改善农民生活环境。

1.3 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指出,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就业是民生之本。虽然已进行了多年的城镇化改革,但是农村人口在我国目前还占很大的比重,乡村旅游正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提供了大量的机会。

1.4 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当前,国家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不仅要让农民的腰包变鼓,还要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农村旅游景点的开发和建设,不仅给农民带来了巨大经济收入,而且也带来了新思想。经济收入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环境,新思想让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外界,更新农民的观念。这些都对新农村的建设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2 德州市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

发展乡村旅游,德州市条件得天独厚。全市共有134个乡镇,3000多个村庄社区,农村人口占全市人口的70%,近八成的旅游资源就蕴藏在农村地区。目前,德州市已完成了《德州市环城市旅游游憩带规划》,《德州市中心城区旅游发展规划》也启动在即;与此同时,一大批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正拉动拥有一定基础的县市区提档升级:夏津围绕大云寺项目,努力打造宗教旅游胜地,丰富森林公园游览内容,有效带动吃、住、购等相关产业增收;庆云依托海岛金山寺成立了乡村旅游合作社,大大提升了县域旅游品牌形象。

目前全市共有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2个,乡村旅游示范镇2个,乡村旅游品牌化发展镇1个,全域旅游示范镇1个,重点保护开发传统古村镇3个,省级精品采摘园26个,省级开心农场10个。

3 德州市发展乡村旅游的理念

第一,要尊重自然环境,倡导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在自然景观的建造上要因地制宜,保留当地的乡土特色,不破坏青山绿水的同时留住特色建筑、文化等,注重乡村景观的前期规划和建设,而不是按照想法随心推进。

第二,要充分挖掘当地深厚的历史传统文化,并加以改造发扬。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明确原有民宿文化和历史的精髓,并与当代乡村的发展情况相结合,在传承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

第三,在经济发展理念上,应当从古老的农业经济转变为乡村经济的理念。农业是乡村经济的基础,但发展乡村旅游需要开拓思路,充分利用条件开展诸如特色民宿、艺术写生、休闲采摘、小型聚会、文艺表演和民俗活动等丰富多彩的项目。

第四,要遵循创意推动发展的理念,创意无处不在,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也可以大力发挥创意的力量,更好地适应游客和市场的需求。通过创意可以让乡村的特色更加突出,如大地艺术景观就是一种新颖的形式,也吸引着更多游客。

4 德州市发展乡村旅游的路径

德州市乡村旅游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满足游客需求为出发点,保护农民主体地位,坚持资源整合,产业融合,实现乡村旅游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4.1 建设一批乡村研学旅行基地

偏僻边远的乡村仍然采用原始古老的耕种方式,这种古老的劳作方式将成为乡村人文研学基地中具有特色的一幕,让人们切身体验耕种的乐趣。富有特色的乡村传统劳作,使旅行者感到新奇,感受到田园生活的悠闲。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农业旅游和乡土文化研学旅行体系。让游客们在旅行中增长知识,扩大眼界,重在亲身的体验,而不是简单的看一看、转一转,要有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在实际的娱乐项目中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体验劳动者的快乐,感受乡村特色的自然风光和充满情趣的乡土文化艺术。

4.2 打造示范标杆基地,突出特色

依托水系、湿地、4A级以上旅游景区、环城市游憩带等,建设乡村旅游示范标杆基地。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原生态古村落、现代农业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手工艺文化资源、果蔬采摘农事活动等,开发建设一批特色旅游小镇,推动乐陵杨安调味品小镇、临邑德平孝德康养古镇、庆云尚堂石斛小镇完善旅游功能,建成旅游小镇。推进太阳能德州小镇、庆云迪趣欢乐水镇、夏津德百旅游小镇、齐河温泉小镇、乐陵枣林生态休闲旅游小镇、禹城房寺田园微排小镇等特色旅游小镇建设,争创国家级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或国家5A级景区。推进乐陵市朱集镇王双志枣林村、禹城市辛店镇大秦德孝村、宁津县柴胡店镇崔杨画家村、平原县王打卦镇花园村、武城县武城镇董王庄美食村、临邑县宿安乡邢仙龙村等旅游特色村建设。

4.3 加强乡村旅游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好原生态资源

旅游网站是旅游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平台,我们始终把网站建设作为工作重点,由主要领导专抓,指派专人负责,高标准,严要求,不断推进旅游网站建设的正规化和标准化进程。

乡村旅游产品的网上营销、产品预订和网上服务等功能。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技术来改造乡村旅游。网络营销在旅游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将旅游产品生产过程所有环节联系起来,全天候提供营销服务,高效率、低成本,省去了耗费巨大的印刷费、邮递费,节省了人工服务,显示了传统营销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

在保护好原生态资源的基础上全面提升乡村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实现乡村旅游特色化、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在“吃”方面,挖掘地方特色菜肴,推出一批色、香、味、形、質俱佳的地方特色菜;在“住”方面,按照外部体现乡土气息,卫生间、厨房等内部设施达到五星级标准的要求,改造建设一批精品民宿;在“行”方面,加大乡村旅游点外部交通建设,开发适合乡村旅游点交通路线和交通工具;在“游”方面,加强景区软硬件建设,改善环境卫生,彰显乡村旅游特色,体现品位游;在“购”方面,设计、开发、生产和销售具有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的旅游商品,加快乡村旅游购物网点建设;在“娱”方面,开辟综合型农业观光园或农业博物馆,让游客亲身体验德州的农耕生活,感受质朴、原生态的农耕文明。

德州地区乡村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展要与农业的发展、环境的保护、传统村落保护等相融合。科学合理安排乡村旅游整体布局,采用多种方式加快推进特色乡村旅游项目建设,融入全省乡村旅游连绵带,实现德州乡村旅游提升发展。

[参考文献]

[1] 颜心悦,苏美婷.互联网+乡村旅游背景下传统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26).

[2] 杨雨佳.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特色旅游经济发展的路径研究——以四川渠县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8(33).

猜你喜欢
特色旅游乡土文化乡村旅游
地域文化下的特色旅游商品设计研究
韩流和韩国旅游发展
借助乡土文化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借助乡土文化资源 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试论新背景下乡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回归与运用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范式
乡村旅游供应链优化探析
乡村旅游环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护措施分析
基于创新驱动探析天柱山特色旅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