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后进生的教育工作

2019-02-14 05:48盛小佩
新课程·小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后进生

盛小佩

摘 要:后进生的教学工作是老师日常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说后进生给老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阻力,消耗了老师的很多精力。老师对班级的这部分特殊群体,虽然是倾尽所能,与之斗智斗勇,但收效甚微,着实让老师头疼。

关键词:后进生;心态教学;策略转化

从理论上来讲,“后进生”是指那些学习成绩上差,但表现尚好或者学习差、纪律差、行为习惯差的学生。过去人们将他们叫做“差生”,现在称为“后进生”,即“后来进步”之意。对于这部分学生,我们一线的老师也是绞尽脑汁,想尽所有的方法去应对,那么如何转化这部分后进生呢?我想,这个转化不仅是在他们的学习成绩上,还应该转化他们的心态,那么,面对这样的孩子们,我们也应该改变自己的心态,帮助他们树立学习和生活的信心,与之共同进退。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来谈谈自己对于后进生的工作。

一、认清现状,思考应对措施

这么多年在一线做教育工作,看惯了老师对“后进生”的倾心教育和耐心对待;听惯了老师的无可奈何和束手无策的话语。我也经常问自己:“为什么这些学生会成为后进生?为什么会这样呢?”于是,如何转化班级“后进生”的问题成为老师永恒的话题。一个“后进生”便能花费老师的很多精力,更何况班级有多个呢?那么,面对这样的情况,老师应该转变自己的心态,让自己积极地去面对这样的孩子们,从多种角度去引导孩子。

平时,一提到某个孩子,我们都会抓狂:“这孩子,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成绩怎么会好?”或者“某某学生,摒弃智力因素就算了,还特别懒。”抑或是“某学生又朝老师吹鼻子瞪眼睛啦,这纪律,这品行,唉。”……尽管大多数老师面对这样的学生摆事实,讲道理,或者是批评教育、感化教育,事实上,也只是一段时间的好转,收效甚微,这些孩子由于背后的家庭教育因素、行为习惯因素、儿童心理发展因素,先天的智力与后天的非智力发展等不同的因素对他们造成了深刻的影响。

二、改变心态,运用合理方法

面对“后进生”,身为人师的我们不仅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更重要的是要找准“病”因,对“症”下药。那么,老师首先要改变的便是自己的心态,让自己积极应对。每天上课前,要将自己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让自己以最好的状态去面对每一位学生,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并尊重后进生。

老师对这部分孩子的态度转变了,学生也会有所察觉。在我的日常教学工作中,我也力求走进每一位学生的内心,尊重他们,有些事情会征求他们的意见,这个时候往往班级的后进生也会参与进来,我也会认真聆听他们的心声。久而久之,孩子和我之间的距离拉近了。结合教育家们的理论,我千百次地观察下来也发现:不论什么样的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美。老师对他们的尊重和亲近,也会让他们在心灵上得到安慰和满足。

老师对待后进生的态度用温和谦逊代替了之前的焦虑和暴躁,孩子也会有所改变,这也需要时间的磨合。让我深有感触的是我班的小L同学,从我对小L同学足足半年的观察来看,他在课堂上几乎连书都不会翻一下,一整节课下来他都在做小动作。我每次问他收作业,或者给他补课的时候,他总是不可一世地噘着嘴吧,嘴巴里哼哼唧唧的,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让人非常恼火。很显然,小L同学是个纪律性差,学习成绩不好的“后进生”。半年下来我在这个孩子身上付出了心血却收效甚微,他依然是我行我素,对待学习不以为然。接下来的时间,我也一直在反思:“为什么小L同学对学习一点兴趣都没有呢?”经过几次三番的沟通交流,我发现小L同学之所以对学习没有兴趣,是因为他根本就不会,基础太差,再加上老师过多地批评,他便没有了学习上的信心,进而造成了上课不听讲,作业不写等现象……小L同学便走向了恶性循环的学习之路。我断定,小L并不是不想学习,而是缺乏来自老师的外在鼓励,他需要老师给他树立学习上的自信心。于是,我便从课堂上抓起,在课堂上,我从最简单的读通课文开始,点名让他起来读课文,并及时给予表扬。几次三番下来,小L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接下来,我便从他的字词入手,逐步鼓励他,他从一开始的十几二十几分,到现在的六七十分,一步步地提高给他带来了自信。他在语文学习上的自信在课堂上表现为每节课基本能举手回答问题,基本能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每次考试下来,有进步,我会给予奖励;考得不好,我会给予鼓励。在学习上,小L的学习态度有了很好的转变,他自己也有了小小的成就感。某个周五,我和小L聊天的时候,他笑呵呵地对我说:“老师,您知道吗,我在以前的学校就英语好一点,语文可差了。”我看着他:“你不可以老说自己差的哦,你看,你现在基本能及时完成我布置的课堂作业,还能做到不懂就问,现在你不是来找我补习了吗?对不对?”小L同学看着我,憨态可掬地笑了,这样的笑让我感到很温暖。

教师对待后进生的态度变得积极向上并及时给予他们肯定,那么他们对自己也会更加自信阳光。即使受到批评,他们也能欣然接受,并对自己的错误加以改正。

三、鼓励阅读,激发活的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说:“对于这些儿童来说,把学习仅仅局限于背诵必修的教材是特别有害的——这种做法会使他们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变得更加迟钝。”“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1]阅读能开阔我们的眼界,提升我们自身的修养。小学阶段的孩子们想象力非常丰富。根据学生的这一方法,不管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后,我都在寻找能激起学生兴趣的特点,采用多种方式激起这部分“后进生”的阅读兴趣。我想这部分孩子一旦有了阅读兴趣,那么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定会有所转变。

事实上,前人的理论经验和我自己的实践效果是相呼应的。在响应我校的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的号召下,我们开展了阅读课程。我们为学生选择了《窗边的小豆豆》《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等必读书目。在开展阅读时我先抛开分数和写不完的作业,鼓励后进生拿起书阅读,刚开始他们还有些心浮气躁,坐立不安,但是随着时间的积淀,他们已经能坚持每天阅读半个小时了。经过仔细观察,我发现不管是班级的优等生还是后进生,大部分孩子对阅读还是非常感興趣的,当他们捧起书本的时候就进入了忘我的境界。尤其是班级的小L、小Q、小C等同学,在书香的熏陶下日渐活泼、开朗并能与老师自如交流,就连在课堂上他们朗读也比以前自然流畅了许多。通过阅读,孩子们的课外知识储备增加了,他们不仅能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课后作业也基本能独立完成。阅读,真的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当然,班级上还有个别后进生不爱看书,我想,也许是我给他们精挑细选的这些书目他们不感兴趣。事实证明我猜对了,后来我征询了很多老师的意见,给这部分孩子选读了《口袋里的爸爸》系列丛书供他们阅读。这几个孩子果然被这套书目吸引了,争先恐后地抢着看,尤其是小G同学,他在阅读课上总能睡着,但是却极爱看这套书。我想,这样的孩子应该有选择性地阅读,久而久之,他们的阅读范围也会变得更广阔一些,渐渐地他们也会爱上阅读。孩子爱上阅读了,在学习中再对其学习习惯加以点拨,相信终会有所改变。实践再次证明“因材施教”真的很重要,教师“教”的方法也很重要。

在帮助这群孩子激发阅读兴趣的基础上,我在研究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放飞蜻蜓》这一课时,备课中我发现根据这篇课文的内容并围绕“蜻蜓”一词可以做一个详细的思维导图,于是整节课我的板书变成了一张思维导图,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孩子们兴趣盎然,令我欣喜的是班级小L和小Q同学也非常感兴趣。因此,便有了我的周末作业“以保护动物为主题”回去搜集整理自己感兴趣的小动物的资料,并整理一张思维导图。虽然只是初步尝试,但是学生确实收获颇多。他们才反应过来原来学习语文可以这么学,阅读也可以这样读。学生在一起乐此不疲,作为教师的我何乐而不为呢?

如果坚持阅读,再加上老师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引导,相信这部分后进生的学习态度定会有所改变。因为“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应当得到更多的阅读。阅读能教给孩子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老师要做的便是在阅读的指导下引领这群孩子,在他们行走的路上指点迷津,静待花开。

四、家校沟通,是后进生进步的桥梁

我们都知道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集体教育三者互相关联,并且彼此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这一点我也意识到了,还是拿班级小L同学来举例,在我发觉小L同学的问题之后,我和他的家长在一次家长会之后进行了深入的了解,这个孩子的学习连他的父母都差点放弃了,在母亲眼里现在的他又懒又脏,学习成绩差,死皮赖脸,跟小L的姐姐完全是两种不同的人。但是,当他的母亲拿着手机给我看小时候的小L的时候,她双目含泪,小时候的小L真的很可爱,这位母亲对自己儿子的现状也是无可奈何。于是,我便和小L的母亲商定,首先应该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小L信心,每周末回家的时候多和孩子交流沟通,语气也应当和蔼可亲,不可以讥讽孩子,哪怕问一问在校的学习生活怎么样等等这样关切的问题。通过那次的深入交流,也让我暗自下决心要改变我自己对后进生的态度和教学方法。家长的鼓励加上我对态度的转变,在半个月的某一个周末,我接到小L母亲的电话,她说小L在公司里逢人便说老师表扬了他,非常满足与开心,而我自己也有了小小的成就感。

家校沟通必不可少,家校沟通与有效的配合也是后进生进步的桥梁。

对于这部分学习落后的学生,作为教育者要做的便是对他们进行恰当的教学,而不是让他们随波逐流,整日生活在自我否定的情绪中,从而变得越来越懒散。当然,对待这样的孩子我们应当比教育正常的孩子多千百倍的细致、耐心和更多的同情心。

参考文献:

[1]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寧玉珍.浅谈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J].教育现代化,2018(31):376-377.

编辑 王彦清

猜你喜欢
后进生
如何对待后进生
浅谈如何克服后进生的心理障碍
解除“作文后进生”写作障碍的尝试
“后进生”逆袭成第一
后进生也有真知灼见
如何为“体育后进生”创造适宜的教学
高等学校体育后进生形成原因及转化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