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振红
[摘 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大环境下,如何有效激发高校教师双创的积极性成为创新型社会持续发展的焦点。目前已有的激发双创活力的具体举措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作用,反而会造成某些负面影响。因此,高校要围绕创新与创业核心概念,在挖掘外在驱动力固有的局限性的基础上,分析高校教师双创活力缺乏的主要原因,构建外在与内在驱动力相结合的综合性驱动体系,实现对高校教师双创活力的有效释放。
[关键词]创新创业;驱动力;高校教师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9)01-0195-04
一、问题的提出
在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后可知,科技创新被视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其成果已然成为一个国家进步与否的重要指标。建设一支国家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大军已上升为国家意志,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需要。高校教师是集高学历、高技能、高智商、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于一体的高素质群体,如何将这一庞大的人力资源盘活,发挥人力资本的强大作用,使其积极投入到双创实践中,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区域经济提质增效,推动创业与就业市场的持续化与科学化发展,将成为创新型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然而,目前已有的释放双创人员活力的举措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高校教师双创的积极性,究其原因,在于已有激发双创活力的具体措施侧重于外在驱动力的激励机制,对内在驱动力的激励机制考虑得较少,导致客观物质激励力度虽不断加强,激励效果却并不理想。所以,本文对高校教师双创的内在驱动力进行了研究,将外部驱动力与内部驱动力相互融合,并提出能有效激发高校教师双创活力的可行性举措。
二、创新与创业概念的界定
对创新与創业概念的科学界定是促进双创研究和双创活力有效释放的关键。从国内外学界的研究来看,目前对创新与创业核心概念的界定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但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其做过相应的定义。
(一)对创新概念的界定
据国外已有的研究成果显示,最早在经济学领域,Joseph A.Schumpetes于1912年首次提出创新的概念。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将从未有过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进行新组合并投入生产过程,使经济得到发展。1985年Peter F. Drucker立足管理学视域认为,将创新是“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能力的行为”。还有学者将创新细分为技术创新和社会创新等。国内研究成果大多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展开探讨,在理论层面,将创新理解为对理论或技术的新发现、新组合,对已存在成果的改进,创新就是力求将科学技术与经济领域相融合,对已有东西的重新组合。在实践层面,创新被认为是人类具有的特殊职能,是人类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集中体现,凭借自身的知识与技能创造出不存在的新事物。诚然,从广义上讲,创新就是为了社会发展和个人进步所创造出的新产物的集合;从狭义上讲,创新是不以利润为目标的创造发明过程,以已有成果或信息为基础,借助主体实践活动,创造出独具特色、前所未有的,对个人或社会产生价值的新产品、新技术、新理念、新方法、新制度等,进而实现既定目标。可见,创新的过程不仅是对主体能动性与潜力的深度挖掘,而且是主体兴趣和探索精神的集中体现,创新成果的诞生给予创新主体心灵的慰藉远远超出由于创新行为带来的物质性收益。
(二)对创业概念的界定
国外学者几乎都是从经济学、管理学和心理学等多学科角度对创业概念进行定义。首先,从经济学视角而言,Stevenson认为,创业就是整合资源,寻找、开发和利用机遇,进行价值的创造过程;R.Ronstadt指出,创业就是探寻、创造、使用机会,使财富源源不断增加的过程。其次,从管理学视角来看,Drucker将创业视为一种行为,并非人的性格特征,在合理安排和有效组织基础上的一套系统性的工作过程,其结果可以创造出新的价值。最后,从心理学视角来讲,Kuratko,Hornsby & Naffziger等人主张创业者之所以进行创业活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外在奖励的刺激、内在的激励、社会或个人的需求等;Lumpkin & Dess与Lee & Peterson等人认为创业的过程是承担创业风险、培养竞争意识、增强自治能力、勇于尝试敢为人先的过程。国内也从不同角度对创业一词展开研究,有的学者将创业看成是寻找与捕获机会创造新产品或提供周到服务,使其价值不断增加,其间伴随一定的风险挑战,要求创业者具备开拓精神;有的学者将创业单纯地视为财富创造与经济价值增值的过程;还有学者认为创业就是有责任感和进取心的人整合资源、把握机遇、创办企业、产生新业务、生产新产品、创造新价值的活动。可见,从广义来讲,凡是具有开拓意义创新内涵的各类变革实践均应被列为创业活动;从狭义来讲,创业是对人类已有知识和能力的运用,积极探寻和获取机会,将创新思维付诸实践,合理化解并规避风险,创建并管理企业,拓展新业务,创造社会财富的过程。显然,创业过程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创造活动,源于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创业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创业成效的利润最大化。
通过对创新与创业概念的深入研究可知,创新过程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创意作品的诞生过程;创业过程是以获利为目标的社会价值增值和经济价值增加的过程。人们通常将从事创新实践的人称为“创客”,将从事创业活动的人称为“创业者”,因而,对二者激励机制不能相同,应当根据各自特点因地制宜地进行激励措施,使其各自均能释放相应的双创活力。
三、外在驱动力实施激励作用的局限性
美国著名商业思想家丹尼尔·平克将驱动人类行为的力量分为外部驱动力和内部驱动力。来自外在动机驱使的力量称为外部驱动力,即人类某种行为发生时,从被激励者自身之外,带给他一定的奖励或惩罚;内部驱动力主要来源于人的生物性本能的内在需求和对探索学习、应对挑战、发现与创造新事物、施展才华的内在倾向。众所周知,“胡萝卜加大棒”实属外部驱动策略,该策略长时间使用未必能对激发高校教师从事双创活动起到永久性的激励作用。仅实施外部奖励可能导致教师对物质利益的过分依赖,以奖励方式作为激励机制的手段,在起初的确有强化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奖励方式逐渐常态化,或者奖励被撤销,都会减弱对被激励者的刺激作用,若要持续激发教师的双创积极性只能连续不断地加大奖励力度,否则被激励者创业的热情会大打折扣。
(一)外部驱动力将削弱教师双创的内在动力
任何人做任何事情都存在自身的内在动机,内在动机又是驱使和鼓励人们将事情坚持到底的最强大的动力。德西的自我决定理论指出,注重物质利益的外部奖惩将降低个体的自主感,个体做事情的内部动机会随之减少。西蒙提出的理论表明,如果内在动机仅是出于对物质性奖励的期待,将阻碍主体做事情的兴趣和创造性,结果是,主体不再对工作任务进行潜心探索、创新发明,而是想尽办法加快完成任务的步伐,尽快获得相应奖励,与内在动机相关的主体行为自然会被减弱。如果教师更多地关注自身奖惩结果,定然不会全身心投入创新与创造性的科技研究过程,从而影响高质量科技成果的诞生。
(二)过分追求外在动机助长教师双创的短视行为
从事双创活动的实质是由创新和创业两部分组成,创新是科技成果的研发過程,创业是科技成果转化与创造社会价值的过程。科技创新可能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而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既需要抓住市场机遇,又要具备一定资金基础,上述条件基本成熟是需要时间和精力的。然而,为了鼓励教师进行双创活动,加大外部物质的奖惩力度;为了尽快获得物质奖励,将质量低劣、科技含量不高的科研成果投入创业市场,不仅无法带来应有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还会严重妨碍教师进行深度创新研究的积极性,产生双创活动的短视行为。
(三)侧重双创结果的物质性奖惩导致压力与动力转化机制失效
立足物理学视角,在压力作用下有助于动力的产生;从心理学视域来讲,人有一定压力可能更利于其预期目标的实现。为了激励教师从事双创活动,不少高校出台了一系列物质性的奖惩措施,一定程度的“惩罚”正是有效使用压力与动力之间的转换机制。然而实施惩罚一定要适度,惩罚压力过大会使教师丧失双创内在动力,惩罚压力过小则双创动力效果不明显,因此,加大外在物质奖惩,反而给教师带来一种无形压力,使其双创动力严重受挫,无法专心从事双创研究,双创动力系统被压力系统完全摧毁,双创内在动机荡然无存。
四、高校教师双创活力缺乏的原因分析
(一)经济人与学术人
从事双创活动的高校教师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表现为“经济人”,这是高校教师的第一属性,是人类本质的体现。教师从事双创活动的基本目的是要满足自身正当利益诉求,时刻算计着当前行为如何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所以,作为“经济人”的高校教师更易受到外部利益驱使。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同时又是“学术人”,这是教师的基本属性,创新过程就是探究真理、整合知识、发明创造的过程。作为“学术人”的高校教师应当具备崇尚科学、追求自由、超越功利、善于创新、勇于攻坚的精神与品质,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是激发“学术人”勇往直前创新科技成果的内在驱动力。仅凭外在物质奖惩是无法从思想深处持久性地激发教师双创活力的。
(二)X行为与I行为
丹尼尔·平克将人类行为划分为X行为与I行为,X行为侧重于外在激励要素对被激励者的刺激而非内在欲望的驱动行为,属于外在驱动力范畴。I行为注重的是某项活动给被激励者带来的成就感,需要被激励者自己确定努力方向、自主学习、勇于探究、敢于创新。显然,“经济人”更多地表现为X行为模式;“学术人”强调的是I行为模式。在双创过程中对教师实施物质奖惩激励机制,驱动的是“经济人”属性,偏向于对利益最大化无限追求的X行为。但是,外部利益奖惩对激发双创活力仅有短期效应,正如吸吮少量咖啡可以在短时间内振奋人的精神,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对人精神的刺激作用会逐渐弱化。而且,当外部驱动力占据上风时,“学术人”属性被压制,内在驱动力将逐渐减少,I行为最终消失,充满乐趣与自由的创新活动演变为压抑创造才能高效释放的烦闷工作。可见,单纯外部驱动力对教师双创活力的激励作用不可能持续发生。
(三)推算型工作和探索型工作
丹尼尔·平克指出,人从事的工作分为推算型和探索型。推算型工作是根据设定好的算法实现相应工作;探索型工作是在没有可遵循算法前提下,多次实验和深入探究才能完成的工作,双创活动属于探索型工作。特里萨·阿马贝尔研究发现,单纯外部驱动力的物质奖惩不仅不能对探究型工作起到极大激励作用,反而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创新活动需要对未知领域探索,进行多次实验,最终工作成功与否也是未知,面对高风险的创新工作,如果不是出于自己的意愿和对知识与真理的不懈追求和忠诚,很难坚持到学术研究的最后。即使创业活动会有一些成功案例值得模仿,但创业过程总伴随着创新操作,具体情况需具体分析。因此,双创工作是探索型工作,要激发教师积极性有必要将外在驱动力与内在驱动力相互结合,不仅满足其对知识的探究欲望,而且令其获得双创工作成功而带来的物质享受。目前激励举措只注重外在驱动激励而没有考虑内在驱动激励,只看到激励产生的短期效应而没有意识到激励手段应当长期发挥作用,只侧重于加大物质奖惩力度而没有摸清教师做事情的真实想法,反而埋没了教师干事创业的愿望和兴趣。所以,外在驱动策略无法激励教师将探索型双创工作进行到底。
五、综合驱动力体系对双创活力的有效激励
综上所述,单纯的外在驱动力无法持续地激发高校教师双创活力的有效释放,但并不意味着外在驱动力一无是处,尤其教师在扮演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创业者时,为了满足教师“经济人”属性的欲望,在双创初期外在驱动力的确发挥了应有的激励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果恰当地运用外在驱动力,可以使之有效地转化为激发教师双创的内在驱动力,由此构建一种内、外部相结合的驱动力体系,营造一种真正激发高校教师释放双创活力的内在驱动力的外部环境,有效克服外在驱动力带来的短视行为和局限性,使高校教师双创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自主、专精、愿景是最为有效的激发内在驱动力发挥作用的三大要素,并且可以促使教师外在驱动力向内在驱动力的高效转化。
(一)自主表现为对自我的管理
人天生就具有自我管理的倾向,要激励高校教师自愿地投入双创活动,“自主”这一内在需求必须得到满足,即让教师自行决定双创工作的内容、时间、工作方式、创业形式及组建的团队等,否则即使教师从事双创事业也是被迫无奈,很难产生较大的价值。双创过程充满了探索性与创造性,既要挖掘教师潜能,迎合其兴奋点,还要掌控市场规避风险,单纯依靠外部激励手段和管理措施进行调整、管理与监控双创过程,不仅影响双创成效和成果转化进程,而且严重阻碍双创活力的有效释放。因此,从事双创的教师必定要将自我管理视为内在需求,学院仅为教师双创活动提供环境与制度等方面的支持而不要施加各种管控,尊重教师双创的自主权,增强教师的自主管理意识,给予其宽松的自我管理空间,鼓励其自主管理行为,激发其从事双创事业的兴趣,使双创教师由衷地获得一种强烈的内在满足感。
(二)专精表现为由被动服从到主动投入的转变
所谓专精就是做事情的人千方百计要将事情做到精益求精程度的欲望,仅使用外在驱动力只能达到使人服从的目的,内在驱动力才可以使人心悦诚服地投入其中。当由被动服从转到主动投入时,专精的作用才能发挥到极致,可见,专精是激发内在驱动力最为有效的手段。虽然服从可以产生一定的成效,是生存的主要策略,但是服从总含有被动的意味,不利于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的有效发挥,更无法激发人潜在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进而阻碍双创活力的释放。建议高校对双创教师在离岗创业期间不要施加硬性规定的指标值,这会促使某些创业教师为了达到要求、获得奖励、避免惩罚,便机械地服从要求,甚至采取某些不适当的手段想方设法地实现这些指标。这不仅使双创工作的质量低下,而且不能为教师带来真正的发展,更是扭曲了目前已有的双创激励策略的初衷。教师只有从内心深处自觉地追求专精,才能放下对外在物质性奖励驱动形式的重视,此时教师的精力才能完全投注到双创过程中,享受双创过程带来的愉悦和充实感,创新潜能与创业活动的完美匹配,激发教师双创活力的有效释放。值得注意的是,专精的实质是一种持续付出和痛苦历练的过程,一定的外在驱动力和必要的物质性奖励还是必不可少的,运用得当的外在激励机制更能促使双创教师将内在专精驱动过程坚持到底,增强教师从事双创的信心与决心,实现教师双创能力的真正提升。
(三)愿景表现为对自我超越的强烈愿望
双创成效大小,实现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多少取决于双创教师活力的释放程度,双创活力的有效激发又来源于双创教师确定的双创目标。目标明确且切实可行,为双创教师描绘了一幅未来双创结果的美好图画,赋予双创教师从事双创活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而有利于提高双创目标实现的成功概率。诚然,这个愿景给了教师从事双创活动的力量。在双创过程中,若教师仅将双创目标锁定在如何获得更多物质奖励上,不仅不能更好地实现双创目标,还会影响教师自身能力的提升,同时阻碍学院双创工作的高效开展。愿景是教师兴趣、爱好、需求的高度融合,要使教师意识到从事双创活动并不只是为了完成学院布置的双创任务,而是应当将开展的双创活动视为自己毕生从事的教育教学事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不是为了生存或获得物质利益而从事的普通工作。要使教师直面参与双创活动的价值,清楚地认识到双创事业对教师自身综合技能的提升和学院永续发展的意义,进而为教師投身双创大潮指明方向。目前已有的激发高校教师双创活力的激励机制侧重于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而没有设定超越物质奖励的目标与愿景。实际上,赞扬或精神性的正面反馈等非物质奖励在提升双创内在积极性方面将有更大的效应,而单纯依靠外在物质性奖励激发双创活力通常是教师干劲最低落的时候。要有效激发高校教师双创活力,应当使教师树立双创愿景,从思想深处认可这种在不久的将来即将实现的愿景。在不断强化的愿景的驱使下,教师将自觉地防止外部各种诱惑和压力对愿景的分化,使愿景这种内在驱动力在教师双创过程中持续地发挥激励作用。
六、结语
本文明确区分了创新与创业的概念,意识到高校教师具有“经济人”与“学术人”的双重身份,从事着探究型双创工作,由此表现为X行为和I行为两种工作模式。单纯的外在物质驱动手段是无法持续激发高校教师双创活力的,应当将内在驱动力与外在驱动力相互结合,将自主、专精、愿景发挥到极致,充分调动教师心悦诚服投入双创事业的积极性。
[[ 参 考 文 献 ]]
[1]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人社部关于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Z].人社部规〔2017〕4号文件.
[2] 中共天津市委办公厅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释放科技人员创新活力的意见[Z].津党办发〔2017〕44号文件.
[3] 丹尼尔·平克.驱动力[M].龚怡屏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 韩巧燕,路彩霞,焦晨明.影响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活力的因素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24):104-105.
[5] 周玉容,沈红.现行教师评价对大学教师发展的效应分析——驱动力的视角[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6(5):54-61.
[6] 贺腾飞,康苗苗.“创新与创业”概念与关系之辩[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6(4):7-12.
[7] 谢秋丽,程勇.产学研融合的“双创”人才培养机制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12):196-199.
[8] 郭联金,王国胜,万松峰.以创客教育构建创新创业新生态[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5):170-173.
[9] 刘广,阮锦强,余文博,等.高校创客人才培养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4):19-21.
[责任编辑:刘凤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