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澄,董慰/SUN Cheng, DONG Wei
从1920年创建至今,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科已历经近百年。回首来路,哈工大建筑学科始终伴随着国家与地方的现代化发展,无论是因中东铁路建设需求而诞生,还是因大力发展重工业城市的需求而发展,抑或是因新时代下东北振兴的需求再次面临新的机遇。哈工大建筑学人更是广泛地分布在世界和祖国各地,坚守“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和品格,与母校一起为中国城市与建筑的现代化、建筑行业的发展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在即将踏入百年之际,《世界建筑》“哈工大建筑学人”专辑付梓,恰逢其时。本文以纵贯百年的视角,凝炼4个方面的特色,希望能够整体呈现出哈工大建筑学科和建筑学人的规格与功夫。
哈工大早期建筑教育与国际化办学的学校一样,从肇始之初就采取了开放办学的模式。学校成立初期,师资力量主要来源是大批侨居哈埠的外籍工程技术人员,建筑教育专业师资大多是毕业于俄国或欧洲的专业学校,有着丰富职业经验的俄籍或其他外籍建筑师、工程师,学生也以俄国人为主,授课语言也以俄语为主。即便按照现在的评价标准来看,早期的哈工大国际化教育也已是极高的水平。一方面,建筑教育直面现实条件,“把培养俄中未来的工程师作为自己的宗旨,使培养出的工程师能通过实践了解本专业最主要的学科,并能为地方和中东铁路效劳”[1},将扎实、务实的教育风格带给了哈工大;另一方面,俄国人在建设哈尔滨这一“俄罗斯人心中的理想城市”[2}时,将当时欧洲最为先进的城市和建筑理念引入哈工大。可以说,以“高起点”引入“俄式”专业教学特征的哈工大早期建筑教育,形成了“跃迁式”的发展轨迹,与国内其他建筑院校有着很大的不同[3}。1937- 1945年间经历了日式办学阶段,也为哈工大建筑教育留下了些许日式基因。以日式专业教育蓝本为参照,浓缩日本国内权威专业院校的教学特征,师资骨干具有留学欧美的专业教育背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有机会去国外参观实习。开放的办学环境使哈工大早期建筑教育吸纳了中国、俄罗斯、波兰、日本、朝鲜等多国籍学生入校学习,在校从教的多国籍的专业教师们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广泛接触,自由交流[4}。“没想到哈工大1920年代就是国际化的学校,这改写了中国建筑学科的历史”[5},来哈工大进行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的专家如是说。
从1945年东北解放到1952年苏联专家来到哈工大之前,哈工大建筑教育延续之前的体系,以圣彼得堡教育为蓝本。苏联专家时期,成为了我国第一所全面学习苏联教育经验的五年制大学,开始以“中苏两国公民中培养适合中长铁路工程技术工作需要的人才”为宗旨,培养城市建筑师和道路工程师,建筑教育进入了全盘苏化的阶段。总体来说,哈工大早期建筑教育可以概括为“俄式遗风、日式传统、苏式背景”[6}。1958年,建筑学专业开始兴办,时在同济大学执教、曾任国民党政府营建司长的建筑师哈雄文教授来到哈工大,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教育带到哈工大,这使得哈工大建筑学专业的“教学内涵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苏俄、欧美和中国传统的三种建筑文化的交汇,丰富了教学资源。尽管该专业成立不久,这一条件在全国建筑学专业是独一无二的”[7}。
时至今日,国际化办学传统仍一以贯之。虽地缘优势不在,但哈工大建筑仍然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国际化发展路线。学院整合国际教育资源,构建了系统的国际化办学体系。先后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建筑大学等22个国家和地区的69所建筑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有着密切的合作和友好往来;在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设立海外学术基地,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国际壳与空间结构协会(IASS)合作建设联合研究中心;聘请乌克兰建筑科学院院士、乌克兰基辅国立建筑工业大学瑟里夫佐夫·奥列格先生为讲席讲授,建立院际教学科研合作计划,以世界一流学院与专业的建设经验“把脉”学院的学科建设、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和管理服务。深化学生国际化联合培养,已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荷兰埃因霍温大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建筑大学、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爱尔兰都柏林大学、英国格拉斯哥美术学院、意大利帕多瓦大学,以及中国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等开展了多层次的联合培养双学位项目;依托实践训练体系和创新课程体系,建设国际化特色课程,包括与海外高水平学者共建的课程,聘请海外兼职教授、合约教授执教的设计课程、国际顶尖研究学者或设计大师讲授的专题课程,工作坊制国际联合教学课程等[8}。
近年来,建筑学院的国际化办学理念在人才培养上的成效日益显著,高达60%以上的本科生都能够在就读期间有不同形式的留学经历,超过1/3的学生进入到美国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等世界顶尖建筑学校继续深造,高水平国际学生竞赛获奖也成为常态。2014年,“面向国际化的建筑学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摘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是对哈工大国际化建筑教育给予的肯定。
哈工大建筑教育一直以来强调宽基础、重实践,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体系。尽管随着时代的变迁,办学主体的更迭,专业教学模式有所反复,但是人才培养的特征是一脉相承的,即培养宽知识面、理论与实践能力兼备的“通才”[9}。
哈工大是因中东铁路建设需求而创建的学校,铁路建筑科也是创建之初根据城市建设和企业发展需求而设置的两个学科之一。中东铁路方面要求毕业生具有合理的专业结构、扎实的基本功和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从而顺应铁路发展和城市建设对工程技术人员的急需。这使得哈工大早期的建筑教育具有鲜明的“宽基础”和“重实践”特色,也决定了其少了些许“象牙塔”色彩,更多地对应人才的实际需求,实行注重实践的培养规格和与之相适应的通才教育模式[10}。“学校的授课都是与实际需要紧密结合的,一切纯理论意义的课程都退居第二位。所有目标是培养实践型的工程师,培养出的人才具有专业领域内制图、制造、演示、组织、创作方案并付诸实现的能力”[1}。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了“实践”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学校所教、学生所学、企业所用紧密结合,学校依托企业优势,企业为教学活动提供保障,使这种理论紧密联系实践的专业教育在企业办学背景下获得了得天独厚的专业实践条件和坚实的平台保障。中东铁路沿线车站、工厂等建筑现场,成为学生们实践学习生动的“大课堂”,“是以东路者,俨然一工大之试验场也”[11}。俄国师资在侨居期间,他们除了在早期的哈工大任教外,大都在中东铁路相关技术部门任职或开设私人建筑设计事务所。这些“身兼双职”的建筑教育专业师资构成也是知行并重教学特征形成的重要因素。教师身兼教学和设计实践两方面工作,使教学过程和实践过程挂钩,为学生学习期间进行工程实践提供了较多机会,使得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建筑师、工程师的执业要求和职责,熟悉实际工程的运作和管理规律,进而更好地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更好地适应实际工作。
当前,哈工大建筑学院延续传统,创建了独具特色的“两院一体化”合作办学模式,将建筑学院与建筑设计研究院两个平行机构形成院企联合、相互支撑、资源共享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平台,多年来为保障工程实践教育平台、双师型师资建设和国际化资源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8]。2012年成为首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同时,学院进一步拓展校外企业实践教育中心,学生在企业联合导师的指导下参加实践工程项目。实施“外引内培”战略,整合内外资源,进一步拓展校外企业实践教育中心,打造由企业联合指导教师和院内具备工程背景的专业教师共同组成的、高水平“教师+工程师”双师型教学团队。兼职教师包括国内设计大师和企业中具备高级技术职称的执业建筑师。设计类和技术类课程的责任教师大多由具备工程背景的院内“双师型”教师担任,院外兼职导师参与到课程的辅导、评图等教学环节:在实习实践课程中则以院外兼职导师为主导,深度参与到教学全过程;工程教育顾问则开设职业教育专题、工程设计前沿课程和面向师生的学术讲座。此外,以学院博士生导师领衔多个研究所,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承担国家与地方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项目。通过实行专业导师制,高年级学生进入研究所,参加科研课题与设计实践,提高了创新研究与工程设计能力。学院实验中心经过多年持续建设,成为面向课内外、全天候开放的教学与创新实验平台,对设计类与技术类的实践环节及课外创新实践活动提供重要支撑,2012年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4年获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一直以来,哈工大建筑学人以务实的品质,广受各类就业单位欢迎。近年来,进一步完善了创新教育体系,学生培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2018年,“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设计类课程集群多元互动模式探索与实践”再次摘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是对哈工大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多年探索的认可。
近百年来,哈工大建筑学科始终面向国家和地方的行业需求,在地域建筑设计、大空间建筑设计、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技术科学以及城市设计等方面形成鲜明特色并传承至今,为国家建筑行业培养了大批的专业骨干人才。
由于地处寒地,哈工大当仁不让地担起寒地地域建筑研究与实践的领军责任。长期以来,几代人在寒地领域勤奋耕耘,为地域建筑创作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老一辈中,郑忱先生早在七五、八五期间就承担了被认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寒冷地区节能方向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主持了民用建筑工业化研究、节能型建筑理论研究、农村与生土建筑研究及实践等,获得了国家及省部级多项奖励,其主持建设的哈尔滨嵩山节能住宅小区经验在寒冷地区得以广泛推广。同时,哈工大还始终紧随东北地区的发展,肩负着从建设东北到振兴东北的重任。在国家大力发展重工业的时代,一批教师投身到工业建筑设计与研究之中,包括孙翠云、宿百昌、周凤瑞、崔荣秀、耿善正等。近年来,学院进一步明确了“做寒地文章,创特色科研”的发展思路,以寒地城乡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工信部重点实验室为平台,探索寒地建筑科学与工程领域中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集中优势力量在寒地建筑研究领域寻求新的突破,推动寒地建筑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12}。梅洪元教授牵头完成了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严寒地区绿色村镇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和“寒地建筑技术研究与推广”,填补了我国北方寒冷地区多项建筑技术空白。学科在该领域的成果积累获得多项省部级科技奖,高技术集成的设计作品屡获国家各级设计大奖。同时,作为中国建筑学会寒地建筑学术委员会主任单位和寒地建筑国际协作研究协会执行主席单位,在国内外寒地建筑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1950年代,结合当时国内百废待兴的建设需求,老一辈教师投入到不同建筑类型的设计探索实践中,其中邓林翰教授成为知名的博览建筑设计专家,设计了南通纺织博物馆、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铜川耀州窑博物馆等著名工程。梅季魁、郭恩章、陈惠明、张耀增等教授将目光投向技术要求高、难度大的大空间建筑领域。作为我国大空间建筑领域的先行者之一,早在1959年,梅季魁先生等就在《建筑学报》发表了《大型体育馆的型式、采光及视觉质量问题》等文章。结合科学研究与设计实践,以体育建筑为载体,大力推动由工业建筑向民用建筑的教学体系改革。从建筑五五班开始将体育建筑纳入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也开启了哈工大建筑教育形成大空间公共建筑突出特色的大门。到1970年代末、1980年代,通过多年的摸索和坚持不懈的实践,哈工大逐步形成了以技术为核心,以项目为依托,以创新为目的,产、学、研一体化的大空间建筑教育模式[13}。1990年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研究所的成立,更标志着哈工大大空间建筑教育进入系统化阶段。培养的学生遍布全国各地的设计、管理、教学及科研岗位,其中涌现出一大批我国大空间建筑领域的领军人才和优秀人才,为我国大空间建筑人才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近年来,以刘德明、张伶伶、孙一民为代表的哈工大建筑学人薪火相传,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设计实践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主持设计完成冬奥会、亚运会、亚冬会、大冬会、全运会等大中型体育场馆工程项目160余项,获得国际、国家、省市各级设计奖300余项。2019年,成立哈尔滨工业大学体育建筑工程设计研究中心,标志着哈工大大空间建筑教育站到了一个更高的发展平台之上,走向与多学科交叉协同,产学研紧密结合、不断创新的未来愿景。
哈工大建筑教育早期更加重视实践,在建筑史论课程方面较为弱化。但哈工大建筑教育历经了哈尔滨近代城市建筑发展进程中“发展期”及“完成期”的绝大部分,当时城市建筑展现出快速高涨的建设氛围及具有现代特征的建筑风格和类型[14]。被称为“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的哈尔滨为一代代建筑学子提供了绝佳的建筑历史与理论学习课堂,从俄罗斯东正教堂、巴洛克到新艺术运动风格建筑,都成为学生可以研磨学习的素材。到1950年代,富延寿、侯幼彬、陶友松等先生先后加入到教师队伍,成为哈工大建筑历史与理论学科发展的奠基人,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建筑历史与理论学科的学生,为哈工大建筑历史与理论学科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其中,侯幼彬先生讲授的“中国建筑史”已然成为哈工大建筑学子心目中的经典,他“课上边画边讲,那些沉睡的建筑经他如数家珍般娓娓道来,如同被点化一般鲜活地呈现在同学们眼前”[15}。同时,侯先生始终用孜孜不倦的学术探讨为教学注入新的血液,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国建筑美学和中国近代建筑等领域成果卓著。《中国建筑美学》《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图说》等著作已经成为建筑学生必读的经典书目。在诸位前辈悉心培育下,刘大平、刘松茯等多名弟子也都成长为后续的学科建设和建筑史论研究的骨干力量,稳步推进着哈工大的建筑历史与理论学科发展。
在建筑技术科学方面,除了继承了早期教育体系中扎实的工程技术传统以外,哈工大建筑人始终保持着探索攻坚的态度,致力于将社会需求和科技前沿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常怀生先生为代表的前辈们,创建了建筑环境心理学的学科研究方向。由常先生主编的《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于1999年发布,成为我国第一部专门为老年人制定的技术规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6},也奠定了哈工大在老年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方向的引领地位。智益春先生则将心血付诸医疗建筑研究与实践,成为该领域的权威专家。近些年来,邹广天、张姗姗等哈工大建筑人在该领域继续前行,也取得了诸多的成绩。哈工大主编的《养老设施建筑设计规范》于2014年发布,这又是一部面向新时代的、具有深远影响的针对老年人制定的技术规范。2018年,学院与中国建筑学会适老性建筑学术委员会共同成立了“适老环境综合实验室”,作为适老性建筑设计研究的全国性数据平台和研究机构,为哈工大在此学术方向上继续发挥引领作用提供了良好的支撑平台。与此同时,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哈工大建筑技术方向积极开拓面对建筑行业工业化和信息化转型需求的新兴交叉方向。近几年,孙澄教授带头的数字化建筑设计与技术团队取得了诸多成绩,“寒地建筑绿色性能优化设计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等多项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哈工大牵头成立的中国建筑学会计算性设计学术委员会作为建筑技术科学进步的前沿交叉平台,也将为建筑行业未来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1980年代,城市设计作为新兴学科方向,受到当时建设部的关注。1986年,建设部派出哈工大郭恩章、李绍刚、金广君、刘德明四位老师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凯文·林奇创办的“环境设计中心”学习城市设计,并计划回国后以哈工大为基地,面向全国建设行业开展“城市设计教育培训”。1987年,哈工大在中国率先开展城市设计学科专业教学与科研,拉开了中国城市设计学科建设与工程实践的序幕,成为我国城市设计学科发展30多年来的一支重要队伍,奠定了哈工大城市设计这一优势学术方向。1989年正式成立城市设计研究室,开始培养城市设计方向的研究生,标志着哈工大城市设计主干学科方向和城市设计教育体系的确立。当时完成的哈尔滨市总体城市设计、邯郸市主城区总体城市设计等设计实践在全国具有示范作用。2002年,创办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城市与景观设计研究中心,形成了哈工大城市设计学科跨越中国南北、双城并进的格局。金广君、徐苏宁两个团队分别在深圳和哈尔滨培养了大批城市设计专业人才。这些学子分布在全国各大设计院、高校继续从事城市设计实践与教学工作,成为城市设计学科发展的中坚力量。
哈工大建筑教育的第一批俄国师资,是为建设中东铁路最为急迫的需求而来到了哈尔滨,第一任系主任是彼·费·科茨洛夫斯基教授,但由彼·谢·斯维利道夫副教授主持工作。斯维利道夫1915年毕业于圣彼得堡民用工程师学院(今圣彼得堡国立建筑及建筑工程大学),在哈尔滨设计了包括哈工大土木楼在内的很多建筑作品。日式教育时期,由曾任满铁铁路总局建筑课长的铃木正雄任哈工大校长[6}。在这个时期,以曾任兰州市副市长、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的的任震英为代表的哈工大建筑学子投身革命,为抗日战争做了不少革命工作。在之后的职业生涯里,也因其在兰州城市建设中做出的巨大贡献,被授予首批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设计大师称号,并且是城市规划类中的唯一一名。
东北解放后,斯维利道夫回来继续担任土木系主任和建筑教研室主任。1950年,富延寿先生来到哈工大,1952年出任建筑教研室主任,成为当年哈工大“八百壮士”之一。他专业素质高且兢兢业业,尤其在外国建筑史教学上造诣颇深。1952年8月到1954年春,陆续有7位苏联专家到哈工大土木系任教,其中建筑学家、建筑学副博士普列霍吉克在建筑教研室担任顾问,指导青年教师和培养研究生。这段时间,国内各兄弟院校建筑系相继派出青年教师来哈工大进修或在苏联专家指导下攻读研究生,哈工大成为了当时我国向苏联学习的窗口。这些青年教师都报着赤诚之心来向苏联专家学习,张之凡和周凤瑞还被派到苏联莫斯科建筑艺术学院深造并取得建筑学副博士学位。这其中一部分人就留在了哈工大,为哈工大的建筑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58年,哈雄文先生“为支援东北建设,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协助筹建建筑学专业”,从上海远赴哈尔滨任教,一同前来的还有住宅建筑设计专家的张家骥先生。哈雄文先生的到来对哈工大的建筑教育意义重大。
据常怀生老师回忆,1959年哈建工成立时建筑教研室的教师来自五湖四海,国内高水平院校的研究生纷纷加盟,可谓人才济济,形成了哈工大早期建筑教育师资的鼎盛期[6}。这些人中有:清华大学毕业的侯幼彬、邓林瀚、孙翠云、张耀曾、王玉莹,同济大学毕业的李行、张家骥、程友玲,上海大同大学毕业的富延寿,以及本校毕业的梅季魁、周凤瑞、宿百昌、初仁兴、常怀生、陈惠明、叶以胤等人。这些前辈们都是怀揣支援东北建设的家国情怀耕耘在黑龙江这片黑土地上,他们中很多人成为了哈工大历史上著名的“八百壮士”。就是这样的一批优秀师资为祖国培养了大批的建筑师、教授或城市建设部门的政府领导,包括了曾任哈尔滨市副市长的赵书然,全国医疗建筑知名专家、哈工大智益春教授,城市生态和山地城市规划学科带头人、重庆大学黄天其教授等。1961年,哈雄文与张之凡先生一起开始开展研究生教育,使哈工大建筑教育跃上了一个新台阶[6}。
随后,经历了“文革”,1974年建筑学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之后便迎来了本专辑哈工大建筑学人的起点——建筑“新三届”。由于时代的原因,这三届学生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学习努力,也为日后成为行业佼佼者奠定了基础。尤其要强调的是,这三届学生中有21位留在高校任教,为中国建筑行业承前启后的人才培养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多位担任过不同时期的哈工大建筑系主任或建筑学院院长,为哈工大建筑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新三届”很好的调整和积累基础上,哈工大建筑教育在随后的30年步入教学体系逐步成熟、学科建设快速发展的时期。通过1985年获批博士学位授权点,1990年恢复五年学制,1994年纳入专业评估体系,哈工大建筑教育迅速实现了建筑师培养的专业化和研究型人才培养的体系化。通过开放化、国际化和复合化的培养体系,一大批哈工大建筑学人高质量地完成了他们的专业技能及学术训练,并在后续的职业生涯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他们中有国家勘察设计大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教育奖获得者、梁思成建筑提名奖获得者、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获得者等。在本专辑收录的校友名录中,分别包括了在行业一线的周文连、陈昌生、陈邦贤、任炳文、刘战、刘晓钟、宋晓龙、张玉良、柳军、蒋培铭、李铁军、曹炜、米俊仁、安军、李钫、姜锋、刘远孝、智勇杰、李存东、安晓光、尚曦沐、景泉、赵永勃、单樑、迟迅、陈自明、徐聪艺等;包括了教学与实践并重的刘德明、金广君、张伶伶、陈伯超、郑炘、梅洪元、张姗姗、刘大平、徐苏宁、邹广天、金虹、孙一民、李玲玲、邵龙、张健、格伦、苏丹、刘松茯、黄勇、郭卫宏、李飚、刘宇波、孙澄、徐洪澎、陈剑飞等。由于本专辑篇幅受限,不能将优秀校友一一收录,仅做代表。
如果说,哈工大早期的教师们从祖国各地来到哈尔滨,是怀揣着支援东北建设、建设新中国的家国情怀。那么,在当前东北地域局限、南北发展差距等原因导致人才流失的现实背景下,哈工大建筑学院的教师们则是怀揣着坚守北疆、坚守哈工大建筑精神的家国情怀,砥砺前行。“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进入21世纪,哈工大建筑学科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其标志性事件包括:2000年,哈建大与哈工大合并,并蒂归根,复合一脉,建筑教育在哈工大的平台上获得更广阔的发展前景;2008年,成为黑龙江省与住建部重点学科与重点专业;2011年,获批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增设为新的一级学科,与建筑学共同组成人居环境学科群;2017年,列入哈工大“2511”一流学科群建设学科;2017年,暖通学科加入为人居环境学科群注入新的发展动力;2018年,获批寒地城乡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工信部重点实验室;2019年,数字媒体技术和数字媒体艺术两个专业加入为人居环境学科群,带来新的交叉创新机遇等等。学院坚守东北,传承百年建筑传统,而遍布全国和世界各地的哈工大建筑学人同样秉持着哈工大精神,坚守着哈工大品格,传续着哈工大建筑理想,在各自岗位上为行业发展、学科发展尽心尽力、终日乾乾。老一辈哈工大建筑学人薪火不息,新一代继承者也将肩负起新时代重任,秉承百年底蕴,续写哈工大建筑学人的规格与功夫,不挠不折,拓地擎天。
历经百年,收获沧桑与成就,哈工大建筑学科通过不断积淀和完善,已形成特色鲜明、卓有成效的教育和研究系统,在传承历史、学贯中西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
开启新百年,面向未来与信望,哈工大建筑学人仍将以开放多元的办学理念、务实求真的教育传统、传承拓新的特色方向、扎根东北的家国情怀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