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跑狂欢“西马”这三年

2019-02-14 13:41王薇
西部大开发 2019年12期
关键词:跑马马拉松赛参赛者

文/本刊记者 王薇

在跑步成为全民新风尚之前,“马拉松”在普通人眼中几乎是“极限运动”的代名词。近年来,随着马拉松赛事数量的不断增长,其参赛人数也逐年递增,据《中国体育行业商业价值报告》显示,在大众经常参与的体育运动中,跑步以43%的参与度名列前茅。而以马拉松为代表的路跑运动,已经成为中国人最喜爱的健身运动方式之一,成为全民健身的重要平台。

据统计,2018年全国马拉松及相关赛事总参赛规模为583万人,而从2015年至2018年,全国马拉松及相关赛事总参赛规模增长了433万人,增长2.9倍。截至目前,中国马拉松获得国际田联标牌赛事19场,而在2008年,这个数字还仅仅是2场。

在这场席卷全国的“马拉松战役”中,西安亦在其列。即便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早在多年前就开始举办,但令人欣慰的是,在各个城市关于马拉松体验感的报道中,西马(西安马拉松)亦有上乘口碑。作为后发城市,西安从第一年(2017年)报名4万多人,第二年(2018年)报名8万多人,到今年(2019年)增加到12万多人,西安举办国际马拉松的经验也在逐步累积。

2019年10月20日,西安国际马拉松赛在永宁门鸣枪开跑,参赛者经过钟楼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日本作家春上村树曾在2009年出版了一本关于跑步的书——《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其中提到:“希望一人独处的念头,始终不变地存于心中。所以一天跑一小时,来确保只属于自己的沉默的时间,对我的精神健康来说,成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功课。至少在跑步时不需要和任何人交流,不必听任何人说话,只需眺望周围的风光,凝视自己即可。这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宝贵时刻。”

用这段话来描述跑步者的内心,恐怕其精准度有过之而无不及,即便在2009年的中国,还未形成路跑的推广与普及。

然而,谁也不会想到,马拉松的“春天”来得如此迅疾。

2014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把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把体育产业作为绿色产业、朝阳产业进行扶持,这无疑对马拉松运动的发展是个不可多得的机会。

拥有2500多年历史的马拉松赛事,因参与门槛低、规则简单,参与人数众多。但仅凭这些,还不能完全解释为什么城市马拉松运动开展数量,会在短短几年里便迎来井喷式爆发。

在马拉松赛事逐步增多的这几年里,“马拉松周期”成为最常被提及的词语。在诸多媒体关于“马拉松”的过往报道中,将“马拉松周期”定义为:当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之后,一个国家的多个城市以“马拉松赛事”为依托,进入全民路跑的体育消费黄金周期。

而中国田径协会取消马拉松赛事审批的2015年,中国人均GDP达到10138美元,成为“上演”“马拉松周期”的“大好时机”。《2018年中国路跑者运动报告》中提到,在被访问的人群里,每周跑步3次以上的人占到了半数以上。在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潜力无限的体育发展空间正在被逐步唤醒。

于是,从2015年至2018年间,全国马拉松及相关赛事总参赛规模增长了433万人,增长2.9倍,而在2008年,这个数字还仅仅是2场。2018年全国马拉松及相关赛事总参赛规模已达到583万人,跑路运动在中国城市的覆盖率达到85.33%。由此,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马拉松运动在推动群众体育和体育产业发展的大潮中担当起了排头兵的角色。

当然,不仅在拉动全民健身方面,马拉松赛事在助力城市形象方面的作用也十分明显。近年来,很多城市将其作为城市品牌建设的大工程来积极操办,越来越多的赞助商与专业的赛事运营商也加入到了这场“路跑狂欢”中来,马拉松的经济效应日益凸显。

中国马拉松委员会副主任CEO任文曾表示,一场马拉松赛事涉及了赛事运营、体育营销、体育服务和传播内容制作等多个板块,在这些板块之下,围绕马拉松的相关产业应运而生,涉及赛事训练、医疗服务、文化旅游等等。

在此起彼伏的马拉松赛事中,有参赛者在各个城市间来回穿梭,通过参与马拉松赛事认识和了解城市,成为一种独特的生活体验。对于很多外地路跑者来讲,“没去过的城市,趁跑马去一趟,也有了去的理由”。而路跑者积极参赛的背后,马拉松的经济效应被逐步彰显。

据《2017中国马拉松大数据分析报告》显示,2017年,国内共有800多家企业赞助马拉松赛事。而中国马拉松参与人数达到近500万人次,年度产业总规模达700亿元,相比2016年同期增长20%。

而到2018年,中国路跑的发展与城市的发展更加紧密相连,马拉松轨迹逐步由经济高地向发展腹地延伸,更有了从城市向区县贯穿的趋势。仅2018年一年,厦门马拉松为厦门市带来直接经济效益1.16亿元,带来综合经济效益2.91亿元。

自此,马拉松赛事成为各大城市抢占文化消费高地的又一契机。可以说,在全民运动之潮高涨的今天,我们再谈起马拉松比赛,不再仅仅是个人生活方式的象征,其背后是城市魅力的默默召唤与体育产业价值的无声驱使。

参赛者冒雨穿过大雁塔赛段

为何来西安“跑马”?

在这场席卷全国的“马拉松战役”中,西安亦在其列。即便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早在多年前就开始举办,但令人欣慰的是,在各个城市关于马拉松体验感的报道中,“西马”(西安国际马拉松赛)亦有上乘口碑。作为后发城市,西安从第一年(2017年)报名4万多人,第二年(2018年)报名8万多人,到今年(2019年)增加到12万多人,西安举办国际马拉松的经验也在逐步累积。

2019年,是西安国际马拉松举办的第三年。创办于2017年的“西马”,为中国田径协会认证的A类赛事。众所周知,中国田径协会的认证赛事几乎囊括了所有省会级知名马拉松比赛,如此规模的赛事是吸引更多跑者的重要前提,但要获得额外反响,就不得不打出主题鲜明、IP清晰的“特色牌”。

在关于选手跑马体验的报道中,诸多跑马爱好者将赛道途经地看作各个城市马拉松是否诚意的隐性标准。赛道能否串起城市最美的风景,能否路过最有特色的历史文化景点,能否穿越城市核心地带,都成为资深跑马者们参赛与否的重要参考。

2018年西马,参赛者经过南大街

相较于第一年将赛道直接放置于三环外大直道的成都马拉松,西安则在首届国际马拉松赛事上便拿出了“黄金赛道”。刚过去不久的2019年西马赛事,起点南门外广场,终点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途经钟楼、大雁塔、曲江池遗址公园等核心景区,除了新增木塔寺、高新创业咖啡街区等地标性地点,几乎延续了前两届路线。

面对长达42公里的“历史大片”,有参赛者调侃道:“跑马跨越十三朝,一路看尽长安花。42公里的赛道上,每一条路都有百年甚至千年的历史,从大街小巷奔跑而过,沐浴历史的风云,脚踏历史的遗迹,所有关于这座城市的想象,都在这次奔跑中一次得到成全。”

跑一次马,识一座城,别样的马拉松风景似乎成了吸引跑马者的终极理由。于是,“马拉松+旅游”的消费模式在跑者中悄然流行开来。年复一年的城市马拉松赛始于体育但不止于体育,并且无心插柳般地打开了“体育+产业”的大门。

如果说2017年西安国际马拉松比赛因为是首届只能被评为铜牌赛事,那么2018年的西马凭借其高品质、高标准的服务,从铜牌赛事荣升为银牌赛事,无疑是对西马最大的鼓励。

2018年西马,参赛者抵达南门赛段

强劲的“马拉松效应”首先体现在庞大的体育人口。据官方数据显示,刚过去不久的2019年西安马拉松比赛,吸引到30个国家和地区的122928名选手报名,报名人数创下西马历史新高,比2018年增长了50.4%,其中首日报名人数超过8万,是去年报名人数的总和。

这场空前的“马拉松狂欢节”上,来自陕西的选手占据64%,接近8万人。另外,北京、四川以4%的报名占比并列第二。大规模的人群参与,带来了运动装备市场的“春天”。

谈到跑马拉松的专业装备,多数跑马选手如数家珍,跑鞋、跑步短裤、跑步T恤、跑步手表、手机、遮阳帽、防晒霜、润滑剂、擦汗手巾、能量胶、盐丸等,这些是跑前最常见的需要准备的物品。据参与者透露,一场马拉松的装备通常在2000元左右。但装备常常“丰俭由人”。在跑友中,装备花费从几百元到几万,不一而足。

然而在马拉松比赛开销中,装备只占了小部分,而去外地比赛的住行费用,才是“重头戏”。国内有相关研究,将“马拉松经济”分为包含四个主体部分的收入来源,分别是由赛事本身产生的赞助商投资、报名费等收入;基于比赛所产生的主场馆租赁和酒店住宿等载体经费;出售赛事转播权所带来的媒体收入;以及外延出的涵盖“吃、喝、行、游、购、娱”等各个方面的文化旅游消费。

而报名参加马拉松的选手多数具备较好的经济能力,这点从参赛选手的年龄中可见一斑。据统计,在2019年西安国际马拉松比赛中,30-39岁的选手占比最高为38%,29岁以下的选手占比亦有32%,仅次于30-39岁的选手人数。

这些“有钱有闲”的“中产”选手们不仅在本地参加马拉松比赛,辗转于各个城市进行路跑打卡,而出国参与跑马的也不在少数。有参与者直言:“国内比赛花销在1000-5000元左右,去国外比赛动辄要上万元。国内报名费100-200元,而国外比赛报名费在500-1000元左右”。

除了具备经济能力,这一年龄阶层还拥有旺盛的文化消费力。纵观国内外大型马拉松赛事,特色鲜明的赛事衍生品已经越来越受到广大跑友的追捧,成为赛事独特的文化标志。

衍生品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承载着一场赛事的文化价值,诠释出其独特的文化魅力。西马也不例外,从首届西马的特种纪念邮票,到2018年的西马专属手套、主题插画,西马的文化路径逐渐清晰。2019年的西马更推出了大毛巾、鼠标垫、马克杯、拱门摆件、冰袖、冰箱贴等周边文化产品,成为参赛者区别于其他城市马拉松的专有记忆。

文化担当成为城市马拉松赛事中最为特殊的效应。每场马拉松赛事从赛道选择到沿途文艺展演,再到奖牌和参赛衫的设计,都呈现着城市的文化精髓和历史底蕴,并通过路跑赛事广泛传播,彰显着今天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是什么支撑了“奔跑经济”?

庞大的马拉松产业,是多方通力合作的产物。有研究者选取了15个新一线城市近三年来的265场马拉松赛事作为样本,对其主办方进行了分类统计,结果发现,有将近六成的比赛,其主办方中都包含政府、管委会、体育局、旅游局等含有政府背景的机构。因此他们得出结论,政府在马拉松比赛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在持续上升的马拉松“热潮”中,城市始终是最重要的“载体”。为了带来更加精彩的马拉松赛事,赛道往往穿越城市地标路段,而成熟的赛事运营同样离不开市政的全方位支持。

除了政府的全方位支持,专业的赛事运营团队则承担着提供赛事服务的重要职责,同时也负责加强客户合作,为赛事带来冠名费、赞助费、广告等经济收入。

2018年1月,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印发的《马拉松运动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中国马拉松2018-2020年的发展目标为: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马拉松运动产业体系,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良性发展模式。由此来看,在一场体验感颇佳的马拉松比赛中,需要中国田径协会、城市执政者、赛事运营商、路跑者共同协作参与,缺一不可。

“西马”已经有了成熟的运作模式

回望“西马”举办的第三年,已然有了较为成熟的运作模式,而路跑者也有上佳反馈,但在细节层面,仍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时常有市民抱怨穿越城市核心地带的马拉松赛事对正常生活的干扰。更有西马参赛者在比赛结束后直言不讳地指出,西马赛道两旁充斥着“无关紧要”的广告投放,逼仄的商业氛围令人“窒息”。

当然,不仅是在西安,国内大多马拉松赛事都受到过商业化气息过浓的诟病,各地办赛趋之若鹜,但赛事服务质量参差不齐,许多地方以获取直接经济收益为导向,但不可否认的是,当马拉松开始走向大众,它就不再是一场简单的赛事,而正成为一个产业。而越来越多的城市争相举办马拉松,看重的并不仅仅是它带来的一时经济“红利”,而是借助马拉松,打造“城市名片”的软指标,为经济的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除了专业化、国际化、市场化,马拉松赛事正在走向绿色、可持续的发展趋势。据统计,一场4.5万名参赛者的马拉松比赛,制造的垃圾可达114.29吨,但绿色发展已成为越来越多路跑赛事的办赛理念。

不仅如此,如今,更多的城市马拉松,不仅是传播中国城市文化,彰显文化自信的新平台,更成为中国公益事业的宣传平台。2018年北京马拉松为中小学捐献了马拉松图书馆,而2019年厦门马拉松则成为全球第一个加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清洁海洋”计划的马拉松赛。

这些都成为“西马”继续跑下去的绝佳范例。

“西马”的第三年,我们需要思考更多。因为我们对赛事体验提出了更高要求,对城市治理提出更高要求,同时对自我提升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猜你喜欢
跑马马拉松赛参赛者
男子蹭跑广马被终身禁赛
劝退马拉松参赛者
害我受伤的小石头
非洲学生中国“跑马”赚取生活费
“跑马”跑出经济盛宴
“跑马”当心4种险情
德国小镇“跑马”过圣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