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静,庄梅玲,王明敬,艾容羽,刘津池
(青岛大学 纺织服装学院,山东 青岛266071)
2017年“新工科”开始进入落实阶段,“复旦共识”、“天大行动”以及“北京指南”等意见、建议逐渐形成正式文件,教育部要求政府、高校、研究所、企业等社会力量共同发力,探索出在全球范围内都能够居于领先地位的中国工程教育新模式,为推动我国成为高等教育强国添砖加瓦[1]。新工科建设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具备“新工科”素养、学科交叉素养,拥有创新精神和跨领域信息资源整合能力的高端工程技术人才,使之能够适应行业发展需求和产业进步步伐[2]。这一方针的初步规划是在2020年之前完成“新工科”的“中国模式”的前期探索,并使新工科人才能够适应产业新变革、经济新发展[3]。
新一轮产业革命飞速推进,相当程度上扩展了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的应用场景[4],也对我国高等教育中工程教育领域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和期望。“改革发展教育先行”,我国高等教育的工程教育改革一方面需要牢牢把握互联网技术这一时代工具;另一方面既要满足企业当前发展需求,也要顾及产业中长期发展前景和受教育者自身全面发展的可能性,坚持在新工科理念下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工科领域的人才培养模式变革,进而助推我国向人才强国迈近的步伐,助力传统经济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新经济转变[5]。而新经济发展对工程教育提出了新挑战和新要求[6]: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新的产业业态开始出现,新工科专业布局刻不容缓;互联网技术将诸多领域交叉融合,对新工科背景下培育出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联网一代走向历史舞台,工程人才培养新模式需要更加个性化,借助互联网工具为受教育者提供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机会,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变革能力的新工科人才[7]。“新工科”建设是国家层面在教育领域面对新经济和新的产业变革采取的极具战略意义的决策。这一决策既有利于国家应对新技术、新产业的全新业态,也有助于新经济形势下产业转型升级和以供给侧产业结构改革为代表的新旧动能转换,是提升国家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手段[8]。
服装产业是传统国民支柱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9,10]。2015年中国纺织服装出口总额达到2911.48亿美元,进口265.44亿美元,实现贸易顺差2646.04亿美元,其中出口额占到全球纺织服装出口总额的37.80%,已连续多年稳居全球第一,国际竞争优势明显,贸易顺差额占全国顺差总额的44.51 %[11]。但是在光鲜的成绩单背后,我国服装产业仍存在着诸多问题:整个产业缺少宏观层面统一调控,总体产能过剩;同类型企业之间产品互相抄袭、缺少创新,同质化竞争严重;产业链不完善,仍处于劳动力密集型生产阶段,企业获利能力较差;市场需求增长放缓、企业发展减速,服装企业发展模式不适应新经济形势等诸多问题。因此服装行业对高水平服装从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对服装专业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
服装专业教育应服务于服装产业,既要适应产业当前的需要,也要推进、引领服装产业的发展与进步[12]。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聚焦包括设计、生产、销售在内的整个服装产业生产链,以培养能够在服装企业、研究单位等从事服装产品开发、营销、管理等方面人才为目标的工程学科。而在生产力涵盖的诸多要素中,人是最活跃、最具决定性的要素,在支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各种资源中,人力资源是首要的资源[13]。因此制定恰当的人才战略是确保服装产业健康成长、顺利发展的重要因素和关键举措。但目前高校培养出的服装人才素养与服装行业需求之间有着较大差距,这主要表现为毕业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欠缺,难以适应服装行业快节奏、高强度的发展步伐[14]。所以服装设计与工程教育改革需要与服装产业发展需求相结合,紧抓新时代服装产业发展和创新机遇,兼顾服装行业当前和长远发展需求,及时推进服装产业结构性变革,激发服装产业活力,培养具备跨学科知识背景的、能够解决非线性复杂工程问题的创新型服装人才,以满足新经济形势下服装产业对新工科人才的需求。
但当前我国高校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教育仍有欠缺:现行工程教育未充分结合服装产业时尚特色,纺织服装相关高校人才培养形式单一;课程设置未经科学调研、不够合理,专业课程设置没有统一的宏观层面规划、试错成本高,与服装产业发展等存在一定脱节;教材更新周期长且顶层设计不足,多以纺织服装高等院校新任教师、博硕研究生自发编撰为主,质量参差不齐;一定程度上忽视实践教学,使得学生对服装行业相关门类生产实践体验生疏,毕业生难以适应企业快节奏的生产生活;实习实训流于形式,动手能力较差,难以直接从事企业生产实践,融入企业的适应成本较高。
除个别院校外,服装设计与工程学生多为调剂,对专业认可度低,学习热情欠缺。以武汉某校为例,2018年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110余名毕业生不到十分之一为第一志愿报考。学生入学后可能存在一定的心理调整期,学习积极性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
多学科交叉融合一般是指至少两门存在一定差异的学科相互交叉形成的更新的、更细致的综合性学科知识体系。这些存在差异的学科并非简单拼凑堆叠,而是综合相似的原理、理论等,在各自领域中寻找其他学科可以借鉴的内在逻辑联系,借用这些理论方法、实操方法、逻辑联系为新的交叉领域的科学问题的解决提供新思路和灵感,使之相互渗透、有机结合和相互融合,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新的综合性学科构建[15]。通过构建交叉学科还可以打通各学科、各院部之间联系通道,推动各单位之间学术交流,促进相关交叉领域研究发展,如服装院系与外语学院、商学院、艺术学院等联合培养服装外贸、服装制版、服装陈列等不同的服装工程方向。
教育投入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公共财政保障的重点[16]。定期更新教学设备,为学科发展提供更好的资源,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确保教学工作正常、高效进行;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有丰富企业生产经验的高级工程师,为教学科研队伍注入新鲜活力;通过交流、学习等形式推动现有教师队伍素质提升。
从政府主管部门层面推进高校教材建设统筹规划,提升教材质量,如出台长期的教材更新周期规划,加强教材编写队伍建设等。加强大学慕课等信息化教材更新规划,充分利用线上线下资源进行多种形式的教学。在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上,以服装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以专业化能力、多层次目标培养为要点;重视实践能力的训练和养成,以培养实操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为主;专业课程设置应当规范但不失灵活性,注重人才培养质量;在多学科交叉融合领域,着力跨学科思维的培养模式构建[17]。根据各级别高校教育资金投入和培养条件细分培养层次和培养目标,如中央部属高校以培养服装理论、智能服装、特种服装开发等研究型学术人才为主;省属地方高校着重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专科高职院校则重点培养操作型技术人才。
产学研融合培养是现阶段高等院校借助社会力量联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有效方式,有利于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深度融合、共同发展,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社会输送优质产业人才[18]。服装设计与工程是一个以实际操作为主的工程技术型专业门类,在校期间需加强学生工程实操能力训练,提升实践实训课程比例,锻炼学生动手能力。服装相关高校、研究所与地方服装企业开展合作,在服装工程课程设计中增加相关服装企业专业技能培训,服装企业则为服装工程学生实习实训提供场所和支持,力争将专业人才留在高校属地。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其学习效率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有助于提升其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熟练程度[19],因此在服装工程教育改革中应当着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如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校演讲,提升其学习兴趣和信心;增加专业介绍和学习方法介绍,使学生对专业有深入而全面的认知;全面加强服装行业从业前景宣传,提升社会对服装行业和服装行业高等教育受教育者的认可度,在服装相关高校生源地进行宣传,鼓励高考生积极报考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增进学生对服装行业的执着和热爱;以科学合理的学业目标为导向,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合理规划大学生活、提升专业认同感,引导学生根据兴趣、职业规划等自行选择专业学习方向,如在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下开设电子商务方向、制版方向、跟单方向等。还可以与传统纺织服装技艺传承相结合,在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推广开设相关课程,激发学生对传承传统技艺的兴趣和投身传统纺织服装技艺传承的热情,培养既掌握核心技艺,又有传承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端人才。
课程设置应紧跟时代发展和适应服装行业变化,实行跨专业、跨学科门类的复合人才培养战略,实现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推动产业人才培养,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不缺位。注重培养学生的非线性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能力、多学科背景团队协作能力、研究和开发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和能力[15]。通过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率等课程设置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服装设计与工程人才培养策略应当秉承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工科培养理念,从多个方面进行改进创新:通过加大教育资金投入进行设施更新、人才队伍培训及扩充、加强科研经费投入;通过及时更新高质量教材、与市场经济结合确定高校人才培养方向等方式确定教学热点;通过与地方特色纺织服装企业合作、重研重实践重生产、多实验室操作、多企业实训等方式推进产学研融合;通过加强学生对服装设计与工程的了解提升学生专业认同感和学习热情;通过创新课程设置理念和形式培养高端复合型服装设计与工程人才。总的来说,需要在新工科培养理念下,结合服装产业需要、高校办学条件、学生个人兴趣等进行服装设计与工程学生个人培养方案制定,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其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思维模式,以实现学生的高质量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