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形体病是由刚第弓形虫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也称弓形体病。成年羊多表现为隐性感染,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妊娠羊流产、死胎和胚胎畸形等,幼年羊发病主要表现为神经症状、呼吸道疾病症状。该病对羊的繁殖机能影响较大,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直接影响羊群的发展。羊感染后增加了其他动物和人感染机率,严重威胁公共卫生安全和畜牧业的发展、人类的健康。据报道,由该病原引起的“猪无名高热”对部分地区养猪业影响较大。为了减轻刚第弓形虫对养羊业危害,本文将从羊弓形虫病的病原特点、生活史、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大家提供参考。
弓形虫,目前认为只有一个种,但由不同的虫株。在其生活史过程中有以下五种形态。一是滋养体,又称速殖子,呈弓形、月牙形或香蕉形,一端偏尖,另一端偏钝圆,大小为4~7μm×2~4 μm,经姬姆萨染色或瑞氏染色呈现淡蓝色胞浆,钝端深蓝色的核。一般在急性病例的腹水中可检出;二是包囊,又称组织囊,呈卵圆形,在感染者体内可长期存在,囊内的多个的弓形虫称慢殖子,包囊直径为50~60μm,随着繁殖可增大至100μm,还可破裂后形成新的包囊。一般在慢性病例的脑、骨骼肌、心肌、和视网膜处可检出;三是卵囊,呈椭圆形,大小为11~14μm×7~11μm,孢子化卵囊内有孢子囊为3~7μm。一般可在猫科动物的粪便中检出;四是裂殖体,成熟的为圆形,直径为12~15μm内含4~20个裂殖子;五是裂殖子,为前端尖,后端圆,核呈卵圆形,大小为7~10μm×2.5~3.5μm,增殖后变为大配子和小配子。
终末宿主猫科动物(家猫、野猫及其他野生猫科动物)吞食了包囊或卵囊,子孢子或滋养体和慢殖子在小肠内经过裂殖子、大配子和小配子、合子等过程发育为卵囊,随着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条件下发育成感染性卵囊。还可在进入脑和骨骼肌中形成包囊。
中间宿主(羊、牛等哺乳动物、鼠、鸟类、人)随食物和水误食了孢子化卵囊或通过粘膜、皮肤感染滋养体,如果虫株毒力强则出现急性发作,反之则出现慢性病例或隐性感染,并形成包囊。
1.急性型。多见于幼年羊,发病突然,精神高度沉郁,发热,呼吸数增多,有浆液性或脓性眼分泌物,流浆液性鼻液,病程为2~8 d,后期可见后肢麻痹、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常已死亡告终。妊娠羊还可出现早产、流产、产出畸形胎儿等症状。剖检可见腹腔积液,淋巴结、肝脏、肺脏和心脏等器官肿大、出血、坏死等病理变化,肠管内有多量液体,肠粘膜上可见坏死斑。
2.慢性型和隐性型。多见老龄羊,发病羊采食量减少,渐进性销售,可视粘膜苍白,后期可出现神经症状者死亡。剖检可见内脏器官主要的病理变化是水肿和散在的坏死灶。隐性感染者主要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内有包囊。
根据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要实验室检查。内脏器官或腹水中检出滋养体可作为确诊急性病例的依据。还可采用动物试验、血清学试验(直接或间接凝集试验、中和抗体试验、补体结合试验、ELISA、间接荧光抗体技术及胶体金标记免疫层析等)和分子生物学诊断进行急、慢性病例和隐性感染的诊断。苏玉贤在《河南省平顶山市羊弓形虫血清学调查》中采用ELISA法对平顶山地区羊弓形虫病进行检测,显示隐性感染情况较为严重。
应用磺胺类药物(磺胺嘧啶、磺胺六甲氧嘧啶、磺胺甲氧吡嗪、甲氧苄胺嘧啶)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但早期治疗效果较好,治疗不及时,临床症状可消失,病羊的组织中可出现包囊,称为带虫者。
通过严禁养猫、防止猫粪污染饲料可有效切断弓形虫在羊群中的传播,防止舍饲羊发生弓形虫病效果较明显。对发病动物及时治疗,对病死羊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进入弓形虫的感染发育环节。对羊群可接种商品化弓形虫疫苗。通过实验室检测技术,阴性羊作为种用。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