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开飞 朱 伟 王玉山
(枣庄矿业集团七五煤矿机电科,山东 微山 277600)
七五煤矿机电科党支部现有职工79人,下设科直、专业车间、供电工区、修理厂等单位,协管运搬、皮带工区。为凝聚全专业力量,针对矿井机电专业现状,党支部以“机电客服中心”党建品牌为引领,成立了“创新共享空间”平台,是集党建教育、技术创新、技术培训、实践操作融为一体的综合性创新平台。以发挥机电专业技术人才为优势,围绕主题,以安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关键点开展技术攻关、技术革新和技术成果的转化,促进产、学、研的紧密结合。平台以“共识”、“共同”、“共用”、“共为”的理念,承载七五煤矿机电专业新旧动能转换、职工日常培训功能。与此同时,将党性教育融入其中,切实提升职工的思想意识和政治觉悟,践行党建引领服务生产的理念。平台始终秉承“共享精神、共享技术、共享责任”的原则,打造成为职工素质提升的“助推器”、驱动创新创效的“加速器”和企业发展的“稳定器”。平台按照先急后缓的原则、先易后难的准则在党支部的统筹协调组织下开展科技攻关、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的应用推广工作。
在“共享空间”内成立党员、技师、技术骨干(技师+)创新阵地,结合矿井生产需求,深入实际,确定改进目标,由党员、技师牵头组织人员完成机电方面的改造。
利用更换的5.5kW给煤机驱动减速箱作为动力,拆解淘汰的JD-1.6调度绞车内的星型齿轮为传动部分,将闲置的223090A轴承为旋转部件,用回收的11#矿用工字钢来焊制机架,常备的Φ133X1150、Φ108X1150直托为压辊,Φ159管子改制为驱动轴等,设计制作胶带修复机。设备结构简单,设计新颖,易于操作,具有送带、切割、打眼、卷带等多种功能,且省时省力,还可根据使用目的,任意调整切割胶带的宽度。
以往钢绞线(锚索)多采用花车运输,存在运输安全系数低、装卸时需要不断的用铁丝进行加固、工序复杂、劳动强度高、安全系数低等不利因素。设计制作的钢绞线(锚索)专用运输车,以大型平板车为基础,以工字钢为主体框架,由钢板进行封闭,并在车辆前后两端相同高度分别设置固定压铁,同时在车辆中段相应高度设置固定穿孔,通过固定穿孔穿插锚杆配合固定压铁来实现矿用钢绞线(锚索)的充分固定,从而减少了钢绞线(锚索)的装卸运输施工工序,节约了封车成本,提高了钢绞线(锚索)装卸运输的安全性。
副井原设计有两套独立的测速装置,利用摩擦轮胶套与主导轮制动盘内圆的摩擦力带动测速发电机旋转。由于摩擦轮转动时摩擦力不均,传动机构颤动,经常出现输出电压不稳,造成输出偏差超出范围,致使控制系统误动作,绞车无规律的自停,对乘坐人员、罐笼和钢丝绳等造成伤害,威胁矿井安全。经过现场反复研讨论证,把南北两个测速机合为一个,在滚筒轴心上安装一个主齿轮,主齿轮带动测速机轴头上从齿轮转动,测速发电机输出电压直接传递给测速比较板。采用齿轮传动方式,传动平稳性较高,编码器和测速机模数比例相同,误差幅度很小,真正反映出绞车的实际运行速度,实现了平稳反馈,杜绝了安全隐患。
一年来机电专业以技师为主的团体共完成小改小革及合理化建议89项,实施78项,创造效益300余万元。
针对接管后机电专业现状,成立专家+创新平台,根据影响矿井安全生产的重点、难点进行科技攻关,完成了多项技术改造、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在保留现有的井筒和井架装备的基础上,通过电机提速、减少提升时间、箕斗增加载重的方式提高主井的提升能力,并实现双电控冗余,提高主井运行的可靠性。改造方案:① 提升主电动机更换为ZKTD215/50型直流电动机。② 箕斗更换为载重9.5t非标双箕斗。③ 提升主钢丝绳更换为4根ZBB 6×25TS+SFC 1770 ZZ(SS)型特种钢丝绳。④ 更换一套6RA80西门子系列直流调速装置。原系统在保留现有西门子6RA70系列直流调速装置的基础上升级,实现与新PLC控制系统的工艺控制和接口通讯,实现主控系统完全更新。⑤ 由于速度提高,井下防撞梁需更换并下移0.75m。通过对主井提升系统改造,单钩循环时间由125s缩短至104.68s,共减少30.32s;单钩提升重量增加0.5t,年提升能力由121.7万t增加至153万t。
七五煤矿采用热能综合利用措施,解决了矿井采暖、供热及井筒防冻问题。该热能综合利用系统分为两个供热板块:
① 副井井筒防冻的方案。井筒防冻利用中央风井回风余热,一部分通过高效逆流换热设备直接加热副井进风井风流,有效降低运行成本。
② 建筑采暖方案。利用另一部分矿井回风余热作为热泵机组的主热源制取建筑采暖所需要的45~50℃的热水。新建模块式矿井回风热交换器为热泵系统的备用热源,夏季作为空调系统的冷却塔,一机两用。矿井排水余热及矿井生活污水余热作为热泵系统的备用热源。
该项目完成后满足了全矿冬季供暖需求。矿区采暖建筑现面积30000m2,副井井口防冻风量7400m3/min,夏季空调面积20000m2,同时淘汰七五煤矿目前使用的燃气(轻烃)锅炉供暖设备。从安全角度考虑,大大提升了安全系数。每年大约节约320万元。
多项新技术与新工艺得到推广应用,如:自行研发的带式输送机永磁同步直驱技术、轻烃油制可燃气应用在供暖工程中,无极绳连续牵引绞车应用在多水平提升系统等。而“矿用钢绞线取段装置”、“矿井提升机轴端测速机编码器组合装置”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技术专利。
一年来机电专业共完成技术改造、新设备、新工艺的研究应用8项,创造经济效益近1千万元。
工程技术人员、技师每月负责收集矿井机电运输专业所需各个技术工种的视频学习资料,由平台牵头组织青工、团员进行理论学习,为企业发展积累后备人才。
实践操作是培养技术工人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实操演练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平台以实训操作提高青工操作技能为有效手段,将井下现有的装备模块移植到平台内,同时配备机电专业相关设备、生产应用工具。平台成员结合企业发展需要定期分析青工技术薄弱部分,量身定做培训内容,做到现场授课有教案、现场讲解有视频、现场实践有指导、现场操作有收获,提升了职工技术操作熟练程度,减少了岗位误操作的几率,解决了青年职工技术实践能力较弱的问题,目前已累计实操培训职工625人次,极大改善了转岗职工普遍存在的技术短板问题。
以十九大和两会精神为指导,充分借鉴党建阵地创建模式,努力打造基层过硬党支部、提升党建品牌、传承红色精神,不断创新党性教育体检模式。平台建立了党性教育提升阵地,以入党誓词、党章、党规、党的光辉历程、先模精神、廉洁自律等内容为镜子,号召广大党员、员工以此对标反思。同时以战役视频和沂蒙精神为红色教育资源,开展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夯实党建品牌教育功能,巩固党性教育的实效,为机电科党建活动的开展提供载体。
通过建立以 “机电客服中心”党建品牌为引领的模式,“创新共享空间”为载体的平台,机电专业2018年共完成科技创新、技术改造、小改小革项目118项,实际创造经济效益1300余万元,全面完成了矿制定的各项任务目标,为矿井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