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产学研用融合创新推动民营经济创新发展

2019-02-13 03:28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王志刚
中国科技产业 2019年1期
关键词:科技型产学研民营企业

◎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 王志刚

一、抢抓科技创新重大战略机遇,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

前不久,党中央隆重召开了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40年来,我国科技改革发展始终走在前列。科技创新在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全面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作出顶层设计和系统部署,推动科技创新取得整体性、格局性、历史性变革,开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新征程。

党的十九大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作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并强调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要。进入新时代,科技创新越来越走近国家发展的中心舞台,科技工作肩负着更加光荣而艰巨的使命和责任。当前,科技创新面临的发展环境、现实需求和重大任务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理解,这个大变局不仅包括要应对的国际政治经济风险挑战,也包括必须紧紧抓住的科技创新重大机遇。从历史上看,世界经济中心几度转移,其中有一条清晰的脉络,就是科技创新一直是支撑经济中心地位的强大力量,领先科技和尖端人才流向哪里,发展的制高点和经济竞争力就转向哪里。科技既是国与国之间竞争的利器,也是各国开展合作的重要领域,只有科技实力强大,自主发展才有保障,才能得到国际社会尊重。

历史上的每次科技革命都带来世界生产、投资、贸易格局的巨大变化。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全球

产业变革的孕育兴起,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人工智能、量子信息、脑科学、新材料、先进制造等领域呈现群体性突破态势,一些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对传统产业产生 “归零效应”,颠覆性产业的充分条件是科技创新、新技术应用。技术发展轨道的变化将带动全球产业分工格局的调整,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重要的 “机会窗口”。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渗透性强、扩散性强的特点,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打造新动能,拓展新空间。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科技创新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关键核心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缺乏国际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基础研究薄弱,引领科技创新前沿方向的能力不强;科技体制机制仍不完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还不畅,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还没有得到充分调动。从现在起,距离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只有不到两年的时间。我们要加快推进重大科技攻关,谋划面向未来的前瞻布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培植丰厚的创新土壤,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打下坚实的根基。

二、大力推动科技型创新创业,为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 “健全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加大对中小企业创新支持力度,形成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这对科技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和协同创新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产学研用各类主体之间有机的联系、协作和互动,可以更加有效地促进创新要素的顺畅流动,优化创新资源的配置,提升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

促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要更加注重发挥民营企业的作用。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支持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始终是科技工作的重要内容。到科技部工作后,我曾两次与全国工商联一起与民营企业家座谈,听取意见,并明确讲科技部支持企业科技创新不问出身、一视同仁。近年来,我们大力推动科技型创新创业,以科研人员为主体,以科技成果转化为主线,以国家自创区和高新区为主阵地,以高科技产品、产业和高科技企业发展为检验标准,以国际化为重要导向,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深化科技成果转化 “三权”改革,扩大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适用范围和提高扣除比例;推出 “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举办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和创新挑战赛,构建 “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拓宽民营科技企业融资渠道,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发挥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带动辐射作用。2018年5月,科技部会同全国工商联共同出台《关于推动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鼓励民营企业建立高水平研发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培育,支持民营企业 “走出去”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科技合作。

目前,民营企业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全国18万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超过7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建设的5家开放创新平台都依托民营企业。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民营企业创新发展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整体创新能力比较薄弱,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领军企业还较少,很多民营企业还没有把科技创新作为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还面临着融资、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等方面的难题。

党中央高度重视民营企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表明了党中央毫不动摇地支持、鼓励、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坚定决心和鲜明态度,为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强大信心和动力。科技部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着力解决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倾听民营科技企业家的诉求和声音,进一步发挥民营企业在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是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生态,为民营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创新环境和市场环境。科技部在国家科技计划规划制定、实施方案论证、指南编制、政策调研中将充分听取民营企业意见和建议。在出台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政策措施过程中,充分考虑民营企业的实际需求。

二是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充分发挥民营企业机制体制灵活、市场敏感度高的特点,推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成果在民营企业转移转化,加快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为中小企业提供精准化、普惠化科技公共服务。

三是支持民营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充分利用好各类政策工具,采取前期资金投入、后期补助等多种方式,对民营企业竞争前技术研发给予扶持,鼓励有能力的民营企业探索基础前沿的 “无人区”。完善科技金融体系,强化对民营企业创业成长阶段的资金支持,缓解高成长性企业可能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四是加大民营企业创新人才培养。畅通从高校、科研院所到民营企业从事技术创新的人才流动机制,让优秀科技人才在民营企业能够留得住、用得好。研究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政策举措,激励更多的科技人员带着科技成果到市场上创业,培育更多新的技术集群和产业增长点。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是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攻坚之年。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界、产业界、经济界、社会各界共同携手,加强产学研用融合创新,以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为实现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科技型产学研民营企业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推行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建设
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发性金融融资战略的相关研究
云创新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构建持续性学习机制
2020年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工作开始啦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贵州省590家企业通过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并入库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