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怡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对技术型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改变。企业与社会越来越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在招聘过程中更加注重人才的职业素养,因此,为了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中职学校需要改变现状,从校企合作的角度出发,构建职业素养培养平台,以此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校企共建;中职学校;职业素养;平台
职业素养是工作人员对自身工作的了解,以及能否适应工作的一种综合表现,良好的职业素养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利润,甚至能促进企业的改革发展。所以,企业越来越注重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影响学生职业素养形成的因素有很多,不仅包括学校,还包括社会以及学生个人的一些因素。想要以校企合作为基础构建职业素养培养平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学校、企业以及社会的共同努力。
一、校企共建对职业素养培养造成的影响
职业素养是学生在工作中的一些表现,而学生在校期间只能通过实践锻炼自身的技术能力,通过模拟工作环境,感受工作氛围。但是模拟出的工作氛围带有较为浓重的虚幻色彩,会过于安逸,无法使学生得到锻炼,学生的职业素养也无法得到有效地提高。但是企业与学校合作打造的平台,能够为学生提供实际的工作环境,在此环境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能直观地了解到实际的生产,认识到企业运营模式,进而提高自身的能力,并且从中学习到职场知识,了解到企业的人才管理模式,能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
在此种环境下学生的心态会发生较大变化,学生会对企业产生好奇心,会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充满憧憬。当学生产生此种心态时,学生的职业素养也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构建培养职业素养的平台,能够针对性地让学生了解这个职业,认识这个职业的内涵,使学生更热爱自己的工作。
二、校企共建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平台的方法
(一)构建职业素养培养的教学模式平台
在构建校企共建平台时,首先需要学校选择合适的企业,之后与企业进行充分的交流,互相了解,制定合理的合作计划。校企共建有多种形式,学校可以选择现代学徒制进行人才培养,首先需要校企联合制定招生相关方案,在学生录取之后便获得学生以及学徒两重身份,学生既可以在学校学习机械专业相关的一些知识,了解一些简单的实践操作流程,还可以在企业中以学徒的身份跟着师傅学习专业知识,在此种环境中学生会更容易提高自身的操作能力。为了更好地促进平台的建立,学校可以与企业共同合作建立学徒制工作小组,专门对学徒制下的学生进行服务。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不断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使学生在此种环境下认识到自身职业的重要性,从而促进职业素养的形成。
(二)构建职业素养培养的资源平台
任何教育的开展都离不开充足的资源,为了能够有效促进教育的开展,教师应该认识到构建机械专业课程资源平台的重要性。学校在构建资源平台时要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学生的操作等综合起来,另外为了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还要将德行、技术以及能力等融入课程教学中,这样才能够提高教育的质量,在促进学生专业能力发展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由于是以校企共建为背景开展的教学,所以要根据企业的需要进行课程设计,这样才能构建出适合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资源平台。
(三)构建职业素养培养的评价平台
对学生来说,学校以及教师的评价是对其鼓励或者批评的标准,所以为了能够实现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学校以及企业应该从新的角度制定评价方案,不仅要注重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评价,还要注重学生在企业中表现的评价。因此,要制定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首先评价主体可以有学校领导以及专业教师进行担任,着重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进行评价,另外,以企业相关生产管理人员以及指导人员对学生在企业中的表现进行评价。从这两个角度出发进行综合评价,最终得出较为公平的结果。在此种评价方式下,学生会更积极,在企业过程中也会不断进步,从而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促进自身职业素养的养成。
(四)构建职业素養培养的文化平台
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不仅需要在教学中进行,还要渗透到学生学习以及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这就需要中职学校注重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由于是在校企共建基础上开展的,所以需要注重将学校与企业文化相结合,以此达到改善学生固有思维的目的。
例如,学校可以搜集一些企业优秀员工的事迹,悬挂到走廊上,另外还可以收集一些相关标语,以此激励学生,潜移默化间对学生进行引导,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学生在企业进行学习时可以适当增加一些介绍企业发展史的课程,让学生了解一个企业的发展背后需要付出的努力,以此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
综上所述,在中职学校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不仅需要教师认识到其中的价值,还需要注重校企共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寻找最为合适的方法,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海娟.中职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以数控专业为例[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9(7):125-127.
[2]徐永锋.中职数学教学中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30):54-55.
[作者单位]
常熟市滨江职业技术学校
(编辑:刘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