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采丽 吕宗伟 林丹 刘薇 杜文斌 梅恬语
摘要:装备制造业创新创业项目孵化推广平台建立了对装备制造业创新创业项目系统化、流程化、规范化的孵化推广体系,健全分层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管理体系和监督体系。运行现代化管理手段对学校学生装备制造业创新创业项目进行全面的管理对接,解决以往装备制造业创新创业项目难以应用到实际,难以与企业实现对接的问题。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创新创业项目;平台推广
一、面向装备制造业的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平台推广现状
我国大部分孵化器较为关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企业,面向装备制造业的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平台数量十分稀少。与此同时,为避免平台所孵化的相关企业之间的过度竞争,行业相对集中的同时也会略有差异,多数孵化器不会接受多家模式完全雷同的企业入驻,因此本平台并不为大众广泛接受[1]。加之,我们所研究的重点区域是位东北的老工业基地,在此区域内的装备制造业的企业中虽说也一直在进行着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科研项目或者创新项目,但是这些项目都有一个通病就是更加注重研发的过程而忽视转化与实现的过程,从而导致面项目孵化转化率低,面向装备制造业的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平台推广受阻严重。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有较好的重工业发展基础,装备制造业发展迅猛,资源丰富,在全国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新時代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了全面振兴东北的重要性,而装备制造业是实现东北崛起的关键。辽宁省高等学府众多,人才储备具有一定基础,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研发力量。东北有许多装备制造业相关的一流学科,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装备制造业专业人才更为密集。平台发挥教育优势,服务东北振兴,推动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装备制造业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参与者与关键资源的提供者保持良好的关系以及其获取装备制造业行业资讯的能力都成为本孵化推广平台生存的关键,而这点往往被大多数人忽视。其一,当代大学生往往重视科技创新的成果,忽视成果的实际应用。其二,专业的团队、导师及孵化器可极大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因此,本孵化推广平台的建立十分必要。
根据《辽宁省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省委、省政府始终把人才作为服务振兴发展的第一资源来抓,并积极推动我省装备制造业的稳步发展。但我省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创新型领军人才匮乏;二是装备制造业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同生产实践相脱节;三是企业在人才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到位。企业参与人才培养主动性不高,在人才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对人才培养培训工作缺少战略定位和长远规划。市场上并没有针对装备制造业这一领域的孵化推广平台,本平台可以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并且充分利用大学生的人才优势,将人才培养同生产实践相结合,实现优势互补,培养出一批能够打破传统、创新技术与模式并能带动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领军人才,加快推进校企合作,实现产业和教育深度融合。
二、面向装备制造业的创新创业项目孵化推广平台所面临的问题
我国面向装备制造业的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平台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涉及政府、企业、自身三个方面
政府方面:
(1)国家对面向装备制造业的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平台的扶持、引导体系尚未健全,只资助单个项目和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创新网络、信息平台及创新集群,政府的投入的资金使用率不高,政府采购先进装备制造业创新创业项目孵化服务基本为空白。
(2)地方政府没有制定对面向装备制造业的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平台的扶持政策,即使有了也难以实施。
(3)投资方急功近利,把面向装备制造业的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平台当成催化器,政府应该加大力度引导社会风向。
企业方面:
(1)缺少企业与校内项目的对接渠道,导致了企业找不到合适的项目、校内项目无法找到孵化企业的情况比比皆是;
(2)在孵企业得不到政府及社会上的政策扶持,使得项目孵化难以开展,开展了也频频受阻;
(3)无法发挥辽宁省高等院校优势,相关力量无法整合,项目与企业及科研院所合作不到位;
项目本身:
针对学校相关部门层面的问题:
(1)教育作用不明显,现各高校虽已经开设创新创业类的相关课程,但课程内容相对单一,学生接受程度很低;
(2)形式单一且具有强制性,教学内容还是以讲授为主,缺少课程所学内容的实践,无法提起学生的兴趣;
(3)缺乏挖掘对装备制造业的创新有浓烈兴趣的同学的渠道;
针对学生自身的问题:
(1)缺乏实际有效的指导以及咨询装备制造业信息的渠道;
(2)无法充分利用校内装备制造业资源;
(3)同学间缺乏关于装备制造业的交流平台;
(4)实际操作意识薄弱;
(5)实际项目与企业无法接轨,难以了解企业动向;
三、平台推广有效途径
高校、学生、企业、社会团体作为平台的参与者,是促进平台运转的重要原因。学校作为平台主要支持者,为平台的运营提供必要的人才和基地支持。企业作为装备制造业社会资源的持有者,促进平台项目的孵化和发展的同时获得人才与技术的支持。学生作为项目的运营者,是企业和学校相互合作的关键性因素,一方面从学校获得专业知识与培训,另一方面在为企业提供技术与项目支持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
平台的创新系统将高校与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高校为装备制造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提供配套服务,通过平台创新系统的协同和互动,高校与企业均以较低的交易成本达获得创新知识与信息,校企联合将创新知识的产生、扩散与应用有效结合,而政府支持是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重要保障。
高校:
充分利用高校已有的装备制造业科研资源和学科优势,通过引进装备制造业领先的科研成果与技术,建设具有创新性的孵化推广平台,逐步培育具有一批具有核心技术的年轻装备制造业人才,进一步增强我省装备制造业创新创业成果,强化我省装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依托本平台科技研发功能,立足平台的资源优势,孵化装备制造业类创新创业项目并对其进行推广。充分发挥和利用本平台的地域、人才等资源优势以及国家和辽宁省的政策优势,推动装备制造业创新创业项目的孵化与推广。
高校可以洞悉市场的需求,避免闭门造车,为企业提供实用的行业知识和优秀的行业人才。平台作为产学研合作的桥梁,能够更好地服务行业发展,为装备制造企业“量身定做”技术和人才。
企业:
依托平台的科技研发功能,以装备制造业创新创业项目的孵化与推广为途径,充分激发创新创业热潮,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装备制造业创新人才。
优秀企业可结合学校已有的教学资源,配合学校大力开展创客培训活动,为我省装备制造业的长远发展夯实科技与人才资源基础。
政府:
政府为推进我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需要积极营造良好市场环境,鼓励高校对装备制造业的创新成果实行激励制度,深化校企合作,提高装备制造业相关产业发展水平,加大金融政策扶持力度,引导装备制造业相关产业的投入,鼓励校企合作,并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强组织领导[2]。
政府应鼓励相关企业对装备制造业做突出贡献的创新创业人才实行股权奖励,加大创新成果的转化率,加大力度保护创新项目的知识产权。
政府应该大力鼓励高等院校与装备制造企业与加强合作,推进装备制造企业与职业院校、高等院校共同建设装备制造业人才培养基地,促进装备制造业企业与高校互利合作。政府应加大装备制造业相关产业的科研创新投入。
四、平台优势
辽宁省作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重要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基础产业配套水平高、重大技术装备成套能力强,自主创新能力强、人才聚集度高,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协调发展、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紧密融合的优势[3]。区域优势为平台后期的发展与壮大提供地域保障。
装备制造业具有资金、劳动力、技术三重密集的特点,是我国的优势产业,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国家一直都重视并扶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政府的大力扶持将为平台的推广和发展提供政策支持[4]。
平台立足于高校装备制造业创新创业项目的培育与推广,开展资源共享、高校企業有机联合、创业培训、大咖指导等多项服务业务,为更多的初期创业者解决创业难题,促进本校学科、人才和设备优势,加快产学研彼此融合互相发展,进而推动校园装备制造业稳步健康发展,所以我们的平台服务在未来有着无限的发展可能性。
本平台通过资源优势为装备制造业企业生产、研发提供支持,为企业学生带来良好的实习实践平台,为创新创业项目的可实施性提供实践引导,以具有创新性的优势项目为纽带,促进学校与企业深度融合,推动我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以装备制造业创新创业项目孵化推广平台为核心,利用学校的科研优势和人才资源优势,引优秀装备制造业企业进入校园。
本平台将“转化本校科技成果,服务于省内经济建设,推动装备制造行业产、学、研合作有效开展”的美好愿景能够付诸实践。辽宁省就业局、辽宁省人社厅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辽宁省科技处支持拓宽孵化器职能,鼓励为我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搭建良好的平台。这一系列优势无疑会将本平台的发展推向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万格.国内孵化器新追求:筹钱投钱 更要管钱[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4(08):52-55.
[2]段浩楠.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哈尔滨市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仿真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
[3]冯滨.沈阳市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协调发展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4.
[4]于兆吉,王文娟.SD模型下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发展模式研究[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04):3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