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进奎
(巧家县金塘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巧家 654601)
仔猪黄痢和白痢是由猪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哺乳仔猪的急性腹泻性疾病,在环境条件差和卫生不好的猪场多发。仔猪黄痢也称速发型大肠杆菌病,一般在生后7日龄内发病,最快有在出生后12h发病者。以排出黄色或黄白色浆状稀粪和引起仔猪早期死亡为特征。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主要危害出生后数小时到1周龄内的仔猪,特别是1~3日龄仔猪,仔猪白痢也称迟发型大肠杆菌病,一般在10日龄~21日龄发病。
仔猪黄痢以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一般在生后1~7日龄内发病,临床上以剧烈腹泻、排黄色水样稀便或黄白色浆状稀粪。仔猪白痢也称迟发型大肠杆菌病,一般在10日龄~21日龄发病。其发病原因:一是母猪管理不善,仔猪通过吮吸母猪乳头、舔啃圈舍地面、饲料、母猪皮肤等而食入病原菌引起感染,这是引起仔猪黄白痢的主要原因。二是仔猪胃肠功能发育不完善,初生仔猪胃肠道消化功能还未发育完善,对细菌的抑制和杀灭能力弱,致使食入的致病菌在胃肠道大量繁殖,消化道机能紊乱,乳糜迅速分解成有害物质,严重刺激肠道粘膜,造成严重的吸收功能障碍症,从而引发仔猪黄白痢等腹泻性疾病。三是环境及应急因素影响,仔猪的机体调节机能不完善,易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如遇气候突变极易导致仔猪黄白痢的发生。另外,母乳质量差、供给不足或仔猪补饲较晚、缺铁性贫血、低血糖症、硒和维生素E缺乏等营养代谢性疾病也可导致仔猪机体抵抗力下降而诱发或继发该病。
寒冬潮湿和炎热的季节多发,猪场发病严重,分散饲养的发病少。仔猪黄痢主要发生在1周内的乳猪,1~3日龄多发,新生24h内仔猪最易感染发病;仔猪白痢主要发生于10~30日龄的小猪,以2~3周发病最多。
仔猪黄痢最初表现为突然腹泻,排出稀薄如水样粪便,黄色至灰黄色,混有小气泡并带腥臭,随后腹泻加重,数分钟1次。但无呕吐现象,最后昏迷死亡。仔猪黄痢主要发生腹泻,排出白色、灰白色以至黄色粥样有特殊腥臭的粪便。下痢严重时,肛门周围、尾及后肢常被稀粪沾污,仔猪精神委顿,食欲废绝,消瘦,走路不稳,寒颤。除少数发病日龄较小的仔猪易死亡外,一般病猪病情较轻,易自愈。
预防本病的关键措施是加强饲养管理,加强怀孕母猪产前产后的饲养与护理,防止母猪过肥或过瘦;产房严格清扫、冲洗、消毒母猪分娩时专人守护,在未哺乳前使用高锰酸钾温水擦洗乳头。夏季加强通风降温等防暑措施,减少热应激;冬季应加强圈舍保暖,勤换垫草,防止贼风侵袭等应激因素,有条件的饲养户最好采用“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管理模式。
初生仔猪,早吃初乳、吃足初乳,对于提高胃内酸性环境,刺激肠道蠕动,抑制有害菌生长,提高仔猪抗病力。
治疗仔猪仔猪的黄、白痢的方法很多,一一般遵循抑菌、收敛及促进消化的原则,黄痢主要采用庆大霉素、新霉素等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仔猪口服补液盐;白痢主要用土霉素、磺胺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