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生利 晁文鹏
(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山东 济南 250000)
随着“中国制造2025”重大战略计划的提出和实施,在两化深度融合的基础上,结合山东煤矿实际,依据《煤矿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大力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科技强安专项行动。经四年努力,截至2019年6 月,山东107 处煤矿累计投入65.8 亿元,建成1 个国家级、4 个省级示范矿井,建成59 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建成310 处运输智能集控、398 个无人值守硐室,11 处煤矿取消了夜班,15 处煤矿取消了采煤夜班,全部生产矿井完成了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实现全省平均采煤机机械化程度达92.1%,掘进机械化装载程度达94.3%,其中大型煤矿采掘机械化程度达100%。科技强安专项行动加速推进了山东煤矿企业装备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升级换代步伐,大力推进了煤矿企业生产系统和劳动组织双优化,初步构建形成了集约高效生产模式,促使山东煤矿企业形成了安全稳定、效益稳升、发展稳健的良好局面。
科技强安专项行动主要是:优化生产系统,减头面减环节,推进煤矿集约生产;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装备水平,实现煤矿高效生产;优化劳动组织,降低劳动强度,构建新生产模式;征集先进适用技术,总结典型经验,积极推广应用。
(1)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形成组织保障。按照目标要求,山东煤矿安监局高度重视,从工作机构、行动内容、实施途径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各监管监察部门成立了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专项行动的督导推进。各煤矿企业高度重视,周密安排,积极开展科技强安专项行动,制定了科技强安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成立了以矿长为组长、其他矿级领导为成员的落实小组,加强专项行动的实施。全省煤矿科技强安专项行动得到扎实开展、有序推进,全省煤矿安全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
(2)细化工作目标任务,明确实施步骤。2017 年初,山东煤矿安监局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专项行动工作,结合煤炭市场好转和山东煤矿实际,提出了进一步细化实施目标。2018 年初,又以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为主线,持续推进山东煤矿科技强安专项行动工作。2019 年初,下发《关于加快推进冲击地压矿井智能化工作的通知》,要求通过实施智能化建设,大幅减少煤矿高危岗位作业人员,有效防范遏制冲击地压事故,冲击地压矿井采掘工作面必须在2019 年底前实现智能化。
(3)验收高标准、严要求,突出示范引领。为了稳步推进科技强安专项行动,采取了试点先行探索、总结全面推开的工作思路。2016 年选定4 处煤矿作为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建设示范试点,2017 年选定14 处煤矿作为监控系统升级改造示范试点。各示范矿井全部按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设计要求,完成了工作目标和确定的项目任务,收到了预期效果,探索创新和积累形成了不少宝贵经验,达到了验收标准,起到示范引领和标杆作用。
(4)补充完善实施方案,推动行动开展。为提高示范试点煤矿的示范引领和标杆作用,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及时下发示范矿井验收情况的通报到各煤矿企业,明确提出了煤矿企业要认真学习和借鉴示范矿井舍得投入、科技强安、科技保安、无人则安的新思想、新理念,学习和借鉴示范矿井先进适用的技术、工艺、材料和设备,学习和借鉴示范矿井新的企业标准、专项行动好的经验和做法,结合自身实际,补充完善实施方案。随后,山东煤矿安监局组织有关人员对煤矿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进行了核实,督促煤矿企业按照实施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强抓落实,推动科技强安专项行动扎实开展,并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5)召开督查推进会议,促进行动加速。山东煤矿安监局分别在3 个重点产煤市组织召开了专项行动进展情况推进会,同时对6 处煤矿进行了现场专项督查,活动中强调了专项行动开展的目的和重大意义,肯定了专项行动中取得的成效、经验,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下一步加快推进专项行动的具体要求等。
(6)日常开展监督监察,督查责任落实。各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煤矿安全监察分局,进一步强化专项行动的监管监察,把专项行动列入月度监管监察计划和日常的监管监察内容,督促煤矿落实专项行动主体责任,加快落实专项行动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对逾期仍未完成的科技保安项目,依照有关规定依法查处。
(7)征集先进适用技术,及时推广应用。多数煤矿主动与科研机构、大学等联合,积极创新、研发、购买符合煤矿实际的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这些先进适用技术安全实用、稳定可靠,为煤矿安全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促进煤矿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的广泛应用,提升煤矿科技保安整体水平,山东煤矿安监局广泛征集到先进适用新技术125 项、新装备114 台,经过严格审核,遴选出64 项新技术、36 台(件)新设备汇编成册,印刷成本,形成《山东煤矿安全生产先进适用技术汇编》,无偿发放给煤矿企业。《山东煤矿安全生产先进适用技术汇编》中,每项技术或设备包括“基本情况介绍、主要特点、使用效果、使用单位及联系方式”四部分,并配有现场实物图片,即便于煤矿企业了解学习,又便于新技术推广应用。
(8)认真总结表彰典型,构建长效机制。山东煤矿安监局组织全省煤矿集团公司分管负责人、各煤矿主要负责人、各分局和市县煤矿监管部门负责人共计350 多人召开了总结推广表彰会,回顾总结了进展情况,分析了存在问题,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提出:强化思想引领,凝聚共识,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减人、增效、强安。要求:坚持目标、问题导向,加快装备换代升级,加快先进适用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坚持创新驱动,建立科技强安的长效机制,到2020 年,全省煤矿采煤和掘进装载机械化程度均达到96%以上。通过系统优化、设备升级、劳动组织优化“三管齐下”,力争在智能化无人工作面、掘进工作面无人切割、运输建成远程集控系统等方面实现新突破,推进山东数字矿山、智慧矿山建设。
(1)高技能人才短缺。行动开展过程中,装备的机械化、自动化设备升级改造需要高技能人员支撑,升级改造后装备的运行、维修也离不开高技能人员。受社会发展趋势和煤矿行业高风险性质等因素影响,从事煤矿开采的高技能人才日益短缺,专业技术人才严重匮乏,导致装备保养维护不及时、不标准,为生产安全带来新隐患。
(2)专项行动开展不平衡。多数煤矿开展科技强安专项行动成效显著。有的煤矿采掘机械化程度达到100%,建成了智能工作面,皮带运输一键式远程启动,安全基础牢固,积极向数字化、智慧化矿山迈进。但也有个别煤矿或因资源枯竭,或因科技保安意识不强,科技强安投入不足,成效不明显,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更换使用较少,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不高。
(3)科技强安机制不完善。科技强安是一个长期的、持续实施的过程,需要资金、人才支持,需要煤矿企业有长期规划和阶段目标。但部分煤矿编制的科技强安专项行动方案中,没有资金投入、装备升级、人才培养的长期规划。有的煤矿没有建立走出去请进来的制度,很少组织人员出去考察新技术、新装备。有的煤矿职工把小改小革作为科技强安的主要内容,宣传教育认识还不到位。
科技强安是煤矿安全发展的必由之路,是防灾、治灾的重要手段,通过强化技术保障,提升煤矿安全生产科技水平。通过大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科技强安专项行动,积极引导煤矿企业持续推进装备升级、生产系统优化和劳动组织优化,减水平,减头面,减人员,积极引导煤矿企业推进技术革新、改革创新,强化人员培训,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推进智能无人(或少人)工作面建设,破解制约安全发展的各类难题。下一步以应急管理部大力开展“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加快山东煤矿采掘智能化建设,不断提升山东煤矿安全生产科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