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非洲猪瘟疫情冲击下规模化生猪养殖场的消毒关键技术

2019-02-12 22:29:17瞿跃辉张海鹏张为贤杨晓橙
兽医导刊 2019年14期
关键词:疫源地消毒药消毒剂

瞿跃辉 张海鹏 张为贤 杨晓橙 飞 丽

1.玉溪市动物卫生监督所,云南玉溪 653100;

2.玉溪市红塔区动物卫生监督所,云南玉溪 653100;

3.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县动物卫生监督所,云南玉溪 653200;

4.玉溪市红塔区李棋街道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云南玉溪 653100)

1 消毒的概念及作用意义

1.1 消毒

消毒是指清除或杀灭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及其它有害微生物。按照消毒的目的,可将消毒分为两大类:疫源地消毒和预防性消毒。疫源地消毒是对存在着或曾经对存在传染源的场所进行的消毒,主要指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动物群及其生存的环境,如感染猪群,猪舍等。其目的是杀灭这些感染动物排出的病原体。疫源地消毒又分为以下两种: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当疫源地内有传染源存在时所进行的消毒称为随时消毒。终末消毒是指传染源离开疫源地以后,对疫源地进行的消毒。而预防性消毒是指对健康动物或隐性感染的群体所进行的消毒。

1.2 消毒剂

所谓消毒剂,是指清除或杀灭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及其它有害微生物的化学物品。

1.3 消毒的方式

应用物理、生物和化学的方法杀灭或消除环境中存在的病原微生物,切断传染途径,建立生物安全环境,使之减少到不能再引起发病的一种防疫手段。物理消毒方法主要包括:火焰消毒、高压蒸汽、对器具高温蒸煮及紫外线、微波、红外线等方式的消毒。化学消毒方法主要是指应用化学消毒药物对环境进行喷雾、喷洒、浸泡或擦拭等方法的消毒。生物消毒方法主要是指采取动物粪便及污染物堆积发酵或发酵池处理的方法消毒。

2 非洲猪瘟的特点及消毒剂选择

2.1 非洲猪瘟的特点

非洲猪瘟是全球生猪养殖业 的“头号杀手”,发病率、死亡率高,疫情早期发现难、预防难,且无有效的疫苗可用,根除难,防控难度极大,稍有不慎就可能扩散传播蔓延。非洲猪瘟病毒对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但对许多脂溶性消毒剂(如氯仿、乙醚等)、酚醛类和碘类消毒剂敏感,可在pH小于4和pH大于11失活,同时对温度高度敏感。70℃30min即可灭活。病毒在肉制食品中亦比较稳定,冰冻肉中,腌制火腿中,半熟肉以及泔水可存活数月至数年不等。自2018年8月我国发生首例非洲猪瘟疫情以来,国内疫苗研制和开发工作困难重重,进展缓慢,采取消毒等防控技术措施防控非洲猪瘟疫情,显得尤为重要。

2.2 杀灭非洲猪瘟敏感消毒剂的推荐

消毒剂的种类及消毒对象的选择应考虑:能否迅速高效杀灭常见病原和非洲猪瘟病毒;能否与清洁剂共同使用,或自身是否具有清洁能力;最适温度范围,有效作用时间;不同用途的稀释比例;能否适应较硬的水质;是否刺激性小,无毒性、染色性及腐蚀性等。防控非洲猪瘟疫情,农业部推荐的最有效的消毒产品是:10% 的苯及苯酚、次氯酸、强碱类及戊二醛。强碱类(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氯化物和酚化合物适用于建筑物、木质结构、水泥表面、车辆和相关设施设备消毒。酒精和碘化物适用于人员消毒。

3 科学消毒的关键技术

3.1 消毒剂的分类

用于杀灭或清除外环境中病原微生物或其它有害微生物的化学药物,称为消毒剂。消毒剂一般指化学药物,但某些物理因子能直接杀灭病原微生物者也统称为消毒剂。消毒剂产品以成分分类主要有9种:含氯消毒剂、过氧化物类消毒剂、醛类消毒剂、醇类消毒剂、含碘消毒剂、酚类消毒剂、环氧乙烷、双胍类消毒剂和季铵盐类消毒剂。按消毒效果分类有3种:高效消毒剂、中效消毒剂、低效消毒剂。

3.2 消毒前准备

3.2.1 消毒人员:应根据养殖场户规模合理确定消毒人员。

3.2.2 消毒器械和工具:高压冲洗机、扫帚、叉子、铲子、铁锹、水管、防护用品(如防护服、口罩、手套、护目镜、防护靴等)。

3.2.3 消毒剂:1~2% 氢氧化钠(火碱)、2% 戊二醛溶液、氯制剂、生石灰。

3.3 不同对象的消毒方法

(1)对金属设施设备,可采用火焰、熏蒸和冲洗等方式消毒。

(2)对圈舍、车辆、屠宰加工、贮藏等场所,可采用消毒液清洗、喷洒等方式消毒。

(3)对养殖场(户)的饲料、垫料,可采用堆积发酵或焚烧等方式处理,对粪便等污物作化学处理后采用深埋、堆积发酵或焚烧等方式处理。

(4)对受威胁区范围内办公、饲养人员的宿舍、公共食堂等场所,可采用喷洒方式消毒。

(5)对消毒产生的污水应进行无害化处理。

3.4 人员及物品消毒

(1)饲养管理人员可采取淋浴消毒。

(2)对衣、帽、鞋等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可采取消毒液浸泡、高压灭菌等方式消毒。

3.5 健康猪群的消毒

对健康猪群的体外消毒主要采取预防性消毒所应采取的措施,选择对皮肤刺激小、浓度低的消毒药,如季铵盐类消毒药品,安灭杀消毒剂等。

3.6 若受到传染病威胁时的消毒

在对环境消毒的同时,必须对动物体进行消毒,其消毒药的选择同健康猪群的原则相同,其中,可以选择2~3种可以带动物消毒的药物,如安灭杀等,每1d消毒3次,每2d换另一种不同的消毒药,直到周围疫情平息,再按正常的消毒程序进行。

3.7 发生疫情后疫点场的消毒

圈舍消毒程序

3.7.1 清理

扑杀生猪时,应同时对场猪舍内污物、粪便、饲料、垫料、垃圾等进行初步清理,集中收集于包装袋内,并随扑杀生猪一起深埋处理。

3.7.2 首次消毒

使用高压冲洗机将1% ~2% 火碱溶液或其他消毒液喷洒至猪舍内、外(屋顶)环境中。喷洒消毒液时,应按照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的原则,即先屋顶、屋梁钢架,再墙壁,最后地面,力求仔细,干净,不留死角。

3.8 消毒药使用量

每次消毒药使用量要达到水泥地(墙)面300ml/m2以上,土地(墙)面1000ml/m2以上,屋顶1000ml/m2。

3.9 消毒频率

疫点每天消毒3~5次,连续 7d,之后每天消毒 1次,持续消毒15d。

消毒喷洒剂量

3.10 消毒记录

每次消毒时,应逐日、逐次进行消毒记录,记录内容应包括消毒地点、消毒时间、消毒人员、消毒药名称、消毒药浓度、消毒方式等内容。

4 结论

非洲猪瘟属虫媒、接触性病毒传染病,没有任何有效的疫苗及治疗药物,防疫工作只能依靠执行严格的生物安全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非洲猪瘟不仅关乎着猪场的生死存亡,也关乎着整个生猪产业的发展,以及猪肉肉品市场的供应。当前,非洲猪瘟防控进入常态化,科学、系统、全面的消毒防疫技术必须长期坚持,认真执行对猪只体表及浅表体腔的消毒和对圈舍以及通往圈舍的通道及周围空间,舍内设备包括垫料、食槽、饮水器,还包括饲料、饮水,排泄物等;附属设备房屋包括饲料库、饲料草加工场、供电、供水、供暖、运输车辆及工具;饲养员、防疫员、兽医及检验设备及相关人员等消毒对象开展环境消毒。同时执行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切断病毒传播路径,就能够有效保护猪群不受病毒侵害,保护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疫源地消毒药消毒剂
涨疯了!碘涨50%,三氯涨超30%,溶剂涨超250%……消毒剂要涨价了
当代水产(2021年10期)2022-01-12 06:20:40
2020年乌鲁木齐市一起动物间鼠疫疫情处置分析
畜牧生产中消毒药的种类及使用
含氯消毒剂,别仅凭名字辨别
正确使用消毒剂
大众科学(2020年3期)2020-06-09 12:27:54
鼠疫自然疫源地构成成分及其作用分析
3种消毒药对猪球虫的体外抑杀效果观察
四种消毒药对犬蛔虫卵的杀灭作用试验
中国鼠疫自然疫源地研究进展
几种兽用消毒药的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