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贤 贺应福 陈 霞 韦 瑛
(1.巴马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巴马 547500;2.凤山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凤山 547600;3.河池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河池 547000)
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先进的信息技术逐渐渗透到畜牧业中,在信息处理方面具有较快的速度与较强的精准度,成为行之有效的综合处理工具。近年来,传统畜牧业逐渐朝着现代化转型,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推动与支持,不但在畜牧业取得显著成就,在动物疫病防控中同样得到广泛应用。
20世纪70年代,计算机技术首次被应用到动物疾病诊断中,对鸡雏维生素B6缺乏症进行检测。近年来,我国养鸡业逐渐朝着集约化、机械化的方向发展,要想有效降低疾病带来的经济损失,不但要培育优良品种,还要使成活率、生产率得到显著提升,在此基础上研制出鸡常见病的专家诊断系统,简称为ESCCD系统,该系统的研制与应用使传统专家系统得到优化,功能更加丰富,但随着鸡群发病类型的不断增加,发病机理不尽相同,症状也越发复杂,加上受到季节、地域、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无法利用单一规则将复杂系统全面的描述出来,必然会受到规则组合爆炸影响,影响系统的实现效果,ESCCD系统对模糊规则进行精简,将部分症状合并成为“症候群”,通过此种方式减少规则数,使诊断命中率提高,但规则域无法充分的包含疾病诊断空间产生的交叠情况,进而影响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在验证病历方面,采用联机检索诊断报告,大部分来源于兽医相关刊物,对规则前提加权后传输到ESCCD系统中,符合率可达到80%,基层使用人员由于受到条件、技术、能力等因素影响,使临症信息、信息加权准确性受到较大影响,影响诊断科学性。对此,可将模式样本重组,采用比例训练BP算法对常见鸡病进行优化,再将多媒体技术融合其中,使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查询9大类83种鸡病的症状、诊断与治疗方法,并对诊断过程进行推理和说明,为用户提供与鸡病相匹配的诊断咨询电子书,以此来提高ESCCD系统的实用性。
20世纪90年代,美国动物检疫局在各个通商口岸设置监测点,利用计算机对各个监测点所采集到的疫情信息进行掌控,由中心控制室根据疫情动态做出相应处理,包括疫情检疫结构、疫情发生时间、疫情分布等等,利用特殊软件对疫情进行精确全面的分析,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有效的防范和控制措施。同时,当发生重大疫病时,还可对病例进行解剖和取样实验,开展相关研究,为病情的防御、治疗提供可靠依据。计算机技术具有较强的及时、全面、精准特点,将其应用到动物检疫工作中,可使工作效率和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畜牧产品的需求量也随之提升。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畜牧养殖规模也将逐渐扩大,但受到经济利益影响,人们为了控制成本,往往选择性的增加养殖密度,加大了动物疫情风险的发生概率。例如,北京板桥猪场发生的口蹄疫,相关部门在接到疫情信息后立即制定行之有效的处理对策,以“平台”为中心,迅速划定相应的疫点、疫区与疾病威胁区,并将疫点信息出入到系统中,由系统通过计算测定出疫点、受威胁区的范围、周围养殖场、免疫数量等对相应数据。该系统具有运算速度快、准确性高等特征,可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还可为后期善后工作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支持,计算机系统在动物疫情防控中的应用,不但会根据疫点做出相应反馈,还可对疫情处理工作提供相应指导与决策参考。在该技术的支持下,动物疫病防控管理平台诞生,拥有免疫、防疫、检测、防控等多项功能,使动物疫情防控工作更加信息化、智能化。
目前,动物疫情信息系统的功能与应用范围逐渐增加,与各地实际工作的联系也越发紧密,在未来的发展中,兽医信息技术将进一步推动动物疫情系统的发展,使动物疾病得到高效的防控与诊断。
(1)提高GIS系统在风险预警中的应用,包括反应、分析、处理预案等多个方面,对潜在高危群体、资源分配、疫病空间、疫病预测等进行分析,并与数据挖掘方法相结合,构建概念数据模型与物理数据模型。
(2)通过大数据整合的方式,使操作效率得到显著提升,首先,发挥大数据的作用构建暂存区域,再明确应如何将数据转移到仓库中,利用整合软件和工具将数据库中的老化数据进行清理,并将最新数据进行补充。
(3)引入畜禽疾病远程诊断技术,利用人工智能、自适应理论与养殖场服务端结合,借助网络渠道进行治疗、诊断与学习,充分利用专家知识使实际问题得到有效的诊断和推广。用户可在任何地区,通过Internet调用远程系统,使疾病问题得到远程诊断。
综上所述,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动物疫情管理更加信息化、智能化,为了减少动物疫病的发生,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绿色的畜牧产品,应积极引入信息技术,在动物防疫、疫区控制、资源安排等多个方面构建新的运行模式,使动物防疫效果得到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