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围产期三种疾病防治研究

2019-02-12 21:34:07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四队镇防疫检疫站222234连云港市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山东畜牧兽医 2019年2期
关键词:患牛鱼腥草胎衣

潘 萍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四队镇防疫检疫站 222234)贺 燕 葛 敏 (连云港市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随着奶牛养殖和奶业加工的迅猛发展,奶牛存栏量剧增,与此同时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乳房炎成为奶牛围产期最常见的疾病,也是直接影响奶牛场养殖效益的常见多发病。因为奶牛一旦患上这几种病之一,就会影响泌乳,使产奶量下降甚至完全停止泌乳;更为严重的是,这三种产科病如得不到及时根治,常可导致奶牛长期不孕,失去饲养的意义。本文就这几种重要的奶牛产科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和综合防治措施等作了详尽的叙述。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对于奶牛胎衣不下的防治研究,国内报道治疗方法很多,如子宫灌注抗菌药物、子宫灌注高渗食盐水、子宫灌注雌激素等,亦有一定的效果,但尚不够满意。根据生产需要和中医学的特点,研制高效、安全、价廉的纯中药制剂,是当前奶业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运用中兽医的基本理论,针对本病的发病特点,选用活血化瘀抗菌消炎,促进子宫收缩的药物用于防治胎衣不下,收到了显著的效果。(2)治疗奶牛化脓性子宫内膜炎常采用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办法,但实践表明,仅用西医疗法治疗效果不佳,尤其是重病牛,需用中西结合的方法治疗方能尽快治愈,其中整体治疗用中药方剂疗效显著。(3)对于乳房炎的的治疗一直以抗生素类的为主,但随着长期应用,某些菌种发生了耐药性,使其效力降低,另一方面,药物残留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因此,治疗乳房炎时,最好少用或不用抗生素类药物。中草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方法。(4)如何有效控制这三种产科疾病对于提高生产率、减少经济损失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 三种疾病的防治

2.1 胎衣不下

2.1.1 症状与病因 (1)产后12~24h以上,胎衣还未能全部排出的称为胎衣不下或胎衣停滞。导致奶牛胎衣不下的原因很多,主在原因包括奶牛本身胎盘结构、营养状况、个体差异、各种应激等。尽管胎衣不下不是奶牛的常见病,但导致的后果却很严重。(2)症状:胎衣部分或全部滞留在子宫内,胎衣腐败分解,排出污红色恶露,病牛体温升高,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反刍减少。(3)病因:产后子宫收缩无力;胎盘充血;胎儿胎盘和母牛胎盘粘连;妊娠期延长;运动不足或某些营养缺乏。

2.1.2 防治方法 (1)预防:中草药散剂混于麸皮中喂给计35头。同时设不同药的对照组26头。(2)治疗:以产犊后12h胎衣滞留者为治疗对象计21头。同时设用土霉素、四环素等药物治疗的西药对照组计16头。(3)疗效判定标准:预防效果判定标准:通过预防使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降低到10%以下判为有效。通过临床治疗,用药后48h内胎衣排出者为显效,49~72h排出者为有效,72h以后排出或仍未排出者则判为无效。受胎效果判定:产后6个月内配种,受孕者为有效。

2.1.3 结果 中药治疗胎衣不下发情的有效率达92.3%,受胎率达84.6%;同期西药对照发情有效率81.2%,受胎率为75.0%。中药组其发情有效率、受胎率分别较西药组提高11.0、9.6个百分点。

2.1.4 讨论 中兽医认为,胎衣不下主要是产后无力,风冷相干,致使血脉受寒,淤血郁结所致;由于产后出血过多,常导致津枯血燥,产道干涩血入胞衣胀大致使淤血恶露停留胞宫;气虚胞宫收缩无力,胎衣停滞。现代医学认为,胎衣不下主要是由于胎盘绒毛组织与母体子宫阜不能分离和子宫收缩无力所致。胎衣不下是奶牛繁殖中的主要疾病之一,是引起子宫内膜炎,乳房炎的主要原因,给养牛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乳业生产的发展。

本研究筛选的防治奶牛胎衣不下的中药制剂,效果明显,使用方便,安全无毒作用。其乳、肉产品无药物残留,有利于人体健康,可在牛场中广泛使用。

2.2 子宫内膜炎

2.2.1 症状与病因 (1)子宫内膜炎是子宫黏膜发生粘液性或化脓性炎症,在子宫内贮留大量脓汁,又称子宫积脓症,是产后或流产后最常见的一种产科疾病。据中国奶牛协会统计,我国奶牛繁殖障碍疾病发生率高于其它牛,可达15%~20%,其中子宫内膜炎引起的不孕牛所占比例最高,可达50.62%。(2)症状:病牛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反刍减少,泌乳下降。病牛努责、举尾、常有排尿状,阴门流出粘液性或脓性分泌物,颜色呈污红色、棕黄色或灰褐色,脉搏、呼吸加快。(3)病因:主要是产房卫生条件差,临产母牛外阴、尾根部污染粪便而未彻底清洗消毒,助产或剥离胎衣时器械和手术消毒不严,胎衣不下,恶露停滞等引起。人工授精也可引起发病。

2.2.2 治疗经过 本市郊区一农场所养奶牛,因大胎难产,在人工助产时损伤了子宫阜、宫内膜,随之胎衣剥离排出不全,县乡兽医站治疗近10d未见好转,遂求治于市兽医站。临床检查 患牛轻度发热(40.2℃),呼吸、脉搏基本正常(分别为28次/min和70次/min),眼结膜潮红,鼻镜发干,眼睑轻度下陷,精神抑郁,喜卧地,牵之能站立,不肯吃草,阴户外挂脓性污臭粘液。治疗史调查患牛已治疗9d,主要使用青、链、红等大量抗生素,且向子宫内投放过进口药子宫栓两次(澳大利亚产,主要成份为四环素),但未见效果,病情转重。病情分析与辨证施治 该牛患病及治疗时间较长,已使用过多种抗生素而未见效果,局部虽经治疗但未能清除病源、腐败毒素已部分入血,影响到患牛的整体状况。根据临床检查和病案分析,应对患牛采取中西结合的治疗方法。局部治疗应以彻底清洗子宫为主,整体应以中药方剂治疗,辅以输液。治疗:(1)生化汤加理血方合并加减:当归60g、川芎30g、桃仁30g、炮姜20g、赤芍30g、红花30g、没药25g、益母草100g、炙甘草30g、荷叶3张、每日1剂,水煎2次,去渣滤液做一次灌服。连服5d。(2)在方(1)基础上加理气补虚药:党参50g、茯苓50g、陈皮30g、当归60g、川芎30g、桃仁30g、荆三棱30g、红花30g、黄芪30g、益母草100g、炙甘草30g、荷叶5张、连用5d。(3)输液:给患牛输葡萄糖盐水,前3d输2500ml/d,第4天起输1500ml/d,1周后停输。(4)彻底清除宫内污物:用冲洗器以温清水(约38℃)冲洗子宫,边冲洗边用人医刮宫用吸引器将宫内粘连的脓块、污物、腐败物吸出,反复冲洗至完全干净为止;随之用1‰高锰酸钾水溶液彻底清洗消毒,用消毒药棉花蘸干水后向宫内投放大剂量青霉素粉。2d后再度用高锰酸钾水溶液冲洗子宫,未发现脓块及其它腐败物,蘸干水后继续向宫内投放大剂量抗生素粉。疗效观察:患牛第5天起体温恢复正常,一周后食欲渐增,第11天起恢复正常食欲,半月后康复。

2.2.3 讨论 患牛因延误治疗,病程较长致使机体抵抗力下降病情严重,故需采用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办法治疗,而该病根源在子宫内膜受损而感染、残留物腐败化脓,故局部彻底清洗为之关键;而整体治疗在于固本扶正、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患牛病程较长,长时间大量使用多种抗生素,因局部病源未清除致使疗效不佳;后期治疗采用中西结合以中药治疗为主,但输液对于调节机体水盐代谢平衡,促进机体恢复抵抗力、辅助中药发挥作用也非常重要。因患牛病情严重,抵抗力较差,在确定施用的方剂治疗时仍需辩证施治。方剂一与方剂二均以生化汤为主,前者与理血方加减,以活血化瘀为主,使瘀去新生,同时活血止痛、清热解毒,增强子宫收缩力,固本扶正,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后者在方剂一基础上与理气补虚方加减,在于继续活血化瘀、拔毒生肌,同时和中补虚、健脾理气、增进食欲,使机体逐渐趋向康复。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始终坚持治疗与精心饲养管理相结合,喂以青绿多汁饲料,早晚饮以温米汤、豆浆汤,增强机体抵抗力,对促进患牛康复大有裨益。

2.2.4 小结 牛因难产、接产或剥离胎衣等不当引起宫内膜炎的病例很多,应尽可能在早期抓紧治疗,不使子宫内膜化脓。子宫内膜炎的治疗必须采用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办法,其中局部的彻底清洗消毒尤为重要。宫内膜炎采用中西结合以中药方剂为主的治法疗效显著可靠,而方剂的运用应根据具体病情辩证施治。

2.3 乳房炎

2.3.1 症状与病因 (1)乳房炎是奶牛的一种常见病,是影响奶牛生产和淘汰奶牛的主要原因,引起疾病的原因多种多样。(2)症状:根据临床表现分为隐性和临床型两种。隐性乳房炎:无临床症状,只是乳汁pH升高,钠、氯离子增加,白细胞数增多。临床型乳房炎:乳房表现红、肿、热、痛、硬,乳量减少或消失,乳汁稀薄,含有絮状物、乳凝块、脓汁、黄水、血液,患牛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体温升高,乳房上淋巴结肿大,局部温度升高。(2)病因:病原微生物感染或者饲养管理不当。

2.3.2 防治方法 本试验用合成鱼腥草素治疗临床型奶牛乳房炎,并以抗生素治疗作为对照,比较两者对乳房炎炎症消除和抗感染能力。同时进行药物对奶生产影响的实验。病例:选择哺乳期临床型乳房炎奶牛作为试验对象。其13例病牛,其中急性7例,半急性6例。分组:将13例病牛,随机分成两组:鱼腥草素组6例,青链霉素组7例。治疗:试验组用鱼腥草注射液40ml(2mg/ml);对照组用青霉素80万IU,链霉素1g。2次/d,直到炎症消退,乳房恢复正常,不能治愈者判无效,改用其他药物治疗。疗效判定:停药后根据临床症状消失情况,分临床治愈、好转、无效。临床痊愈:乳房红肿热痛消失,乳汁外观正常,奶产量恢复。好转:乳房红肿热痛基本消失,乳汁尚有少许凝块,产奶量回升。无效:治疗后症状无好转或瞎奶。药物对乳酸菌发酵的影响。其试验用菌种为保加利亚杆菌和嗜热球菌1:1的混合物(市售),奶样为鱼腥草注射液和青霉素钾注射液用后12、24、48、72、96hr。按3%接种后在恒温42℃培养3.5h,测定其酸度。

2.3.3 防治结果 (1)急性乳房炎治疗效果:青链霉素和鱼腥草素对急性乳房炎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1%和88.1%,经X2检验无显著差异,说明疗效相似。(2)亚急性乳房炎治疗效果:两种药物对亚急性乳房炎治疗,青霉素完全治愈为43.8%,总有效率为93.8%;鱼腥草素完全治愈和总有效率为45.9%和94.5%,经统计学检验P>0.05,说明两药物对亚急性乳房炎治疗并不显著。(3)药物对酸奶生产的影响:用青键霉素治疗,在48h之内采集的奶样对乳酸菌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到96h酸奶的外观和酸度才恢复正常,而用鱼腥草素则48h奶样对酸奶生产无影响。

2.3.4 讨论 以青链霉素作对照组,对13例临床型乳房炎进行治疗,试验表明,对急性乳房炎治疗青链霉素略高于鱼腥草,而对亚急乳房炎治疗则相反,但经X2检验,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疗程相近,提示其临床疗效相似。由于临床上大剂量广泛应用抗菌素治疗奶牛乳房炎,造成乳中药物残留,影响乳品的生产和人类健康。本方法对用药12、24、48、96h鲜奶加工成酸奶,结果发现,用青链霉素治疗后96h鲜奶发酵正常,而鱼腥草则在48h后鲜奶发酵正常,结果提示,鱼腥草素在乳中残留时间短,对酸奶生产影响不明显,且疗效又与青链霉素相似,是值得研究和推广的一种非抗生素治疗奶牛乳房炎的药物。

3 结论

3.1 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疗效显著

奶牛生殖系统疾病是影响奶牛业经济效益的重要疾病。通过以上研究,我们不难发现临床上运用中兽医和中西兽医结合的方法比单纯使用西医治疗有着无法比拟的疗效。

3.2 应该进行综合防治

生殖系统疾病是造成奶牛不孕或难以妊娠的主要原因之一,生殖系统疾病又与饲养管理、繁殖技术等因素有着特别密切的关系,因此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综合防治。

3.2.1 科学饲养 加强怀孕母牛的饲养管理,根据当地饲草资源,合理配合日粮,以满足妊娠奶牛营养需要,保证粗蛋白、维生素和矿物质等物质的供应,达到奶牛正常发情和繁殖,使其临产前体况丰满度在中上水平,健壮而不过肥。

3.2.2 合理管理 精心管理,合理运动。妊娠奶牛要进行适当的运动,特别是在干乳期,运动不仅可促进血液循环,还有利于怀孕奶牛的健康,同时要增加日照时间。奶牛妊娠期间要注意饲喂卫生和畜体卫生,保持厩舍清洁、干燥卫生,使奶牛能够正常的发情与繁殖。

3.2.3 提高繁殖技术水平 认真做好奶牛的发情鉴定工作,在开展人工授精时,要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加强卫生消毒,并要做好怀孕诊断和接产、助产、产后护理等工作。

3.2.4 注意奶牛生殖卫生保健 加强奶牛生殖卫生保健,在人工授精,阴道检查,子宫检查,直肠检查,助产分娩时严格消毒,防止感染。对患有生殖器官的病畜应先治疗,再配种,防止病情继续加重。

3.3 推广应用意义深远

国内用中兽医及中西兽医结合治疗奶牛生殖系统疾病成功经验较多,效果较好,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细菌抗药性和抗生素乳中残留问题,在临床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在治疗的同时还应采取“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这样,就有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欢
患牛鱼腥草胎衣
胎衣加赘物预防母牛胎衣不下的效果观察
养殖与饲料(2021年1期)2021-12-04 20:29:24
亦药亦食的鱼腥草
基层中医药(2020年6期)2020-09-11 06:35:40
救治奶牛卧地不起症的一般步骤
农家之友(2018年10期)2018-10-29 07:02:50
鱼腥草治疗慢性鼻腔炎
特别健康(2018年9期)2018-09-26 05:45:40
夏季良药鱼腥草
基层中医药(2018年6期)2018-08-29 01:20:22
牛瓣胃阻塞的中兽医疗法
гУТТУИНИя сЕРДЦЕЛИсТНая
中国(俄文)(2016年7期)2016-09-18 01:22:10
二例奶牛胎衣不下的诊治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42
牛前胃弛缓的诊断与治疗
奶牛产后胎衣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