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怀海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植物保护站,四川 成都 610041)
1992年7月,我从西南农业大学(现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分配到原四川省农牧厅植物保护站,从事植物保护(重点是农作物病虫害测报与防治)工作。曾经认为我所从事的工作主要只是“防病保粮、虫口夺粮”,为粮食安全“保驾护航”,而进入新世纪后,植物保护工作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日渐变得息息相关、形影不离了,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尤其离不开我们的工作。十多年来,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见证者、亲历者、关注者、践行者和推动者,我感到无比自豪。
最初接触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是2000年5月,农业部在广州联合召开“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研讨会”,我有幸作为四川代表参会,与会专家的报告和领导讲话至今记忆犹新。与会专家认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蔬菜的需求已由数量向质量转变,对蔬菜产品的营养、安全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全社会对无公害蔬菜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会议对我国当时的蔬菜生产状况,特别是造成蔬菜农药污染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从此,我对植保工作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特别是最近10余年的工作无不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而开展,如标准制定、起草文件、撰写论文、绿色防控、农药零增长行动、技术培训等等。
1999年,我们调查了解到,成都市郊菜农使用有机磷等高(剧)毒农药用量占60%,农户无公害意识淡薄,施药频次高、用量大,施药时也不执行安全间隔期。农残检测表明,成都市蔬菜市场农药污染超标率达20%,其中莲花白、小白菜等叶类蔬菜农药残留超标更为严重,人畜中毒事件时有发生。针对当时的严峻状况,2000年6月,四川省农业厅植保站专门向省技术质量监督局提交了《关于申请制订四川省无农药污染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地方标准的报告》并获批准。之后的半年,我作为主要起草人分别起草了《无农药污染农产品生产基地环境质量标准》《无农药污染农产品质量标准》《无农药污染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等六项地方标准,并于2000年12月通过专家审定,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01年3月正式发布,这在全国尚属首次。此后,我又陆续参与制(修)订《无公害农产品农药使用准则》《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 生姜》以及柑橘害螨、茶树主要害虫、玉米螟、桃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等四川省地方标准。这些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管理的标准发布后,在科学使用农药、减少或杜绝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为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我于2002~2004年先后负责主笔起草并印发了《关于发布四川省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农药、药械推荐品种的通知》《关于发布第二批四川省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农药推荐品种的通知》和《关于发布第三批四川省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农药推荐品种的通知》,共推荐涉及14种粮经作物180个“四川省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农药品种”。这3批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农药(械)推荐品种的发布,对当时全省各地农业系统指导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起到了重要作用。
自1986年开始从事植保工作,30多年来我亲历了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主要依赖高毒、高残留农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到新世纪以来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IPM)再到如今的绿色防控这一变化过程。2003年以来,我参与并负责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以螨治螨、生物导弹(赤眼蜂携带病毒)、性诱技术等多项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并在四川进行大面积创新推广,逐步解决了我省多年来主要依赖化学农药控制病虫害的难题。特别是2011年以来,全省大力推广生态调控、害虫诱杀、天敌释放、植物免疫诱导和生物农药等绿色防控技术,每年新增绿色防控核心示范区100万亩以上。目前,全省绿色防控覆盖率已达28%,农药使用量连续三年递减。
我一直关注每年年终农业厅召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新闻发布会,看到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持续保持平稳向好态势,我为之骄傲,也深受鼓舞,因为我所参与的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推广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了坚强的技术支撑。
我曾多次在各种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技术培训活动上作绿色防控技术专题讲座,受到活动组织者和参与者的好评。十年来,我先后到四川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及部分市州开展绿色防控专题讲座30余次,培训指导技术人员5000余人,对绿色防控的宣传尽了绵薄之力。
多年的工作实践证明,只要放眼于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大局,不忘初心,努力工作,定会有所收获。我曾参与四川省科技厅攻关课题——“蔬菜重大病虫害关键控制技术与无公害蔬菜生产”研究,该课题探索出既能控制病虫害,又能生产无公害蔬菜的一系列关键技术。2007年分别荣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和成都市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2007年,我赴法国巴黎进行了为期两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贸易”学习,系统学习了法国及欧盟农产品及食品质量安全与农产品贸易的先进经验,对法国食品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质量安全法律法规、标签规定及农业政策与农业食品政策等有了一定的了解。2011年7月被评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2011年5月和2014年12月,我先后被四川省农业厅聘为“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专家库成员”和“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专家委员会(应急处置)委员”。2014年3月,我又被选为四川省植保学会第十届理事会农产品安全委员会副主任。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任随时光流逝、岁月变迁,我将继续坚守岗位,更加密切地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利用自己的专业技术优势,为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及绿色防控推广工作继续努力,继续为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业奉献更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