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南石医院(473000)苏玲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疼痛科就诊的80例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两组,各40例。研究对象均已被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研究对象无精神方面疾病,语言表达能力正常。研究组女23例,男17例;年龄20~52岁,平均年龄(33.41±6.42)岁。对照组女18例,男22例;年龄21~53岁,平均年龄(34.31±5.33)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研究对象及其家属在研究前均已知情,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疼痛科护理方式,研究组患者在参照组患者护理基础上采用康复护理干预,帮助患者调整舒服的体位,对患者的相关部位进行按摩,以此来缓解患者的肌肉疼痛,帮助患者做肢体牵引。另一方面要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护理方案,实行个性化的护理方案。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做出应对,对于患者的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要通过和患者沟通,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相关的健康知识,向患者讲一些成功的案例,增加患者的信心,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患者对抗病魔的勇气[2]。
1.3 观察指标 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方式以后,主要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患者心理障碍情况、患者住院时间进行观察。临床疗效主要由专业人员对两组患者的实际临床治疗情况进行观察。患者心理障碍情况主要由专业人员对两组患者的实际心理状态进行观察。患者住院时间主要由专业人员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进行观察。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分析数据,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用t对计量进行检验,使用P值来分析数据之间的差异,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临床疗效 临床疗效:研究组患者40例治疗效果显著15例(37.50%),有效19例(47.50%),一般3例(7.50%),无效3例(7.50%);参考组患者40例治疗效果显著9例(22.50%),有效21例(52.50%),一般3例(7.50%),无效6例(15.00)。综上所述,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2.50%,参考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5.00%,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参考组患者,两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过程中引入康复护理干预,患者的临床疗效极好。
2.2 患者心理障碍情况 患者心理障碍情况:40例研究组患者心理障碍患者9例(22.50%),40例参考组患者心理障碍患者15例(37.50%)。综上所述,研究组患者的心理障碍情况优于参考组患者,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过程中引入康复护理干预,患者的心理状态更好。
2.3 患者住院时间 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研究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4.98±2.01)天,参考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7.68±2.56)天。综上所述,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少于参考组患者,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过程中引入康复护理干预,患者的住院时间更少,康复更快。
腰椎间盘突出对于患者的日常生活以及身心健康都有着极大的影响,为了提高治疗效果,特提出在治疗过程中引入康复护理。我院为了研究射频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过程中引入康复护理干预的价值,特对前来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分为两组进行研究。通过对比观察发现,采用不同的护理模式以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2.50%,参考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5.00%,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参考组患者;研究组患者的心理障碍情况优于参考组患者;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少于参考组患者;两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射频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过程中引入康复护理干预的价值极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极好,患者的心理状态更好,患者的住院时间更少,康复更快,可以在临床治疗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