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理论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实现及文化启示

2019-02-12 08:19
关键词:绿水青山生态文化

齐 骥

从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提出“发展方式有多样,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①习近平:《之江新语》,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3页。到2015年3月24日,“两山”理论及其思想正式写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经过十年的发展,“两山”理论成为指导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23页。(简称“两山”理论) 作为习近平生态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对迄今人类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与实践的经验教训的总结,是对生态文明时代生产力构成变化趋势的把握,以及在此基础上对生产力理论的创新与发展,是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3)张光紫、张森年:《“两山”理论的哲学意蕴与实践价值》,《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习近平关于“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系列论断,简明扼要地阐述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为处理发展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为解决乡村经济发展布局不平衡和乡村公共服务动力释放不充分的主要矛盾,提供了创新思维,为寻求乡村生态、生产、生活均衡发展与推动乡村文化、文明、文脉有机传承的整体协同,创造了思想价值、赋予了文化意蕴。

一、“两山”理论的文化意蕴

“两山”理论体现出遵从自然生态规律,尊重社会发展规律,遵循权利平等和生态正义,寻求生态安全和文化协同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其所包含的文化意蕴为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关系的重建提供了思想指南,为自然秩序与精神秩序关系的重塑提出了政策选择,为文化和经济关系重构做出了价值判断。

(一)“两山”理论是对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的重建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它由实体性要素、渗透性要素、运筹性要素所构成。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是构成生产力的实体性要素;科学技术是构成生产力的渗透性要素;劳动的分工、协作和生产管理构成了生产力系统的运筹性要素。在生产实践中, 构成生产力的各项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4)张森年:《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哲学基础与逻辑体系》,《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8年第6期。。“两山”理论对“绿水青山”的保护,是在自然生产力的利用和改造中,创造社会生产力的长期红利和最大效率。

1.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具有相似的生命特质。“两山”理论不仅要以保护和完善生态环境为前提,而且要从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自然生产力的高度,重新认识和理解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价值(5)卢宁:《从“两山理论”到绿色发展: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成果》,《浙江社会科学》2016年第1期。。从资源消耗性的本质上,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具有相同的根植性属性。文化的孕育如同绿水青山,是在长期赖以生存的土壤环境、生态聚落和自然演进中形成的。同时,文化的生态体系又是社会的运动基础,它不仅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影响社会行为和决策。因此,一旦我们忽视对文化资源再造的保护开发,就如同我们漠视对绿水青山的保存发展一样,文化资源和文化遗产将在我们手中迅速腐朽,自然生态和山水景观也将在我们手中走向毁灭(6)参见胡惠林:《文化产业的中国道路》,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221-233页。。

2.文化发展既汲取自然生产力禀赋,又依赖社会生产力网络。文化发展方式本身就是一种绿色的、无污染和低耗能的发展方式。文化发展方式对自然资源禀赋的保护、挖掘和适度的开发,对社会生产资源的嫁接、再生和有效利用,本身就是建立在传承自然生产力的物质,汲取社会生产力的能量之上的生产关系。文化发展所倡导的时空关系,将自然资源的保护与社会活动的生活方式有机融合起来,并且以文化在族缘情结维系、身份认同、风貌塑造等方面的功能为界质,以维系文化生态的作用。例如生态博物馆以自然遗产、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社区内所有可利用资源为生产力(7)生态博物馆是在一定的地域,由住民参加,把表示在该地域继承的环境和生活方式的自然和文化遗产作为整体,以持久的方法,保障研究、保存、展示、利用功能的文化机构,它通过探究地域社会人们的生活及其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发展演变过程,进行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就地保存、培育、展示,从而有助于地域社会的发展。,它所关注的文化形态,将人的尺度作为空间重构的核心,并秉承村民是其文化的主人并有权认同及解释其文化的基本准则,坚持文化的含义与价值必须与人联系起来的行为准则(8)苏东海:《中国生态博物馆的道路》,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第17-23页。,既有效保护了本真性的自然生态,又传承接续了活态化的文化遗产,创造了以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为双重底色的生活方式。

(二)“两山”理论是对自然秩序与精神秩序的重塑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两山”理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入思考,本质上是倡导一种多元包容的生态观。马克思认为,人是自然存在物,自然界既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也是“人的无机的身体”(9)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52页。。自然界作为“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因为自然界中所存在的一切,“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10)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52页。。在人与自然的双向互动中,“两山”理论的实质是“确立相对静止即平衡的追求”(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页。, 这种平衡的本源在于“文化”架构起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自然发展与文明进步的桥梁。

1.文化秩序的稳定来源于自然秩序动态变化中的相对稳定。文化发展吸纳着自然资源的灵性,文化的属性也决定了其必须从自然资源中获取能量。正如人耕作于土地之上,守护土地如守护自己的心灵一般,(他们)以种种可能的作为去抗拒纯粹自然状态的那种对人的生活的侵蚀,由此而发明、发展出来种种跟农耕生活极为相关的文化事项。从年头到年尾, 生活的节奏便可谓是一种自然的节律, 同时更是一种文化的节律(12)赵旭东:《乡村何以振兴?——自然与文化对立与交互作用的维度》,《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两山”理论提供了一种将自然演进和文化发展相融合的节律,在这种律动中,文化基因镌刻在自然本底中,自然本底又形成了情境场域,塑造出空间骨架,并影响着人类文明的栖居地的塑形过程。例如许多区域空间结构的物质依据,源自自然地理环境、生态文化布局和街坊人居尺度等综合要素,体现出的历史文明、自然情境、文化记忆、营城理念的交织。同样,自然秩序构建中的修复和再生,也影响着社会发展中的物质修补和生态修复,进而影响着城乡发展中文化的演进和人类的生息。生态美学把人类经历的生态危机作为条件,在哲学理论中探寻构建人与自然平等共生、和谐友好关系的思想根源,其本质就是以人的生命体验为核心,将人对自然界的观照和审美体验结合起来,形成了人与自然共存的生态美范畴(13)汪京序:《乡村振兴的生态伦理维度探析》,《长白学刊》2018年第6期。。因此,文化成为联通人与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之美、共生之美、共荣之美的纽带。

2.文化生产力的发展依赖于精神秩序不断运动中的科学发展。文化的生态性是社会运动的基础,它不仅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影响人类的行为决策(14)胡惠林:《文化产业规划:重建人与社会和自然精神关系和精神秩序》,《东岳论丛》2015年第2期。。文化资源是文化振兴的基础,也是产业振兴的依据。文化生产力的发展程度总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历程并反映着人类精神把握和创造世界的能力。同时,文化生产力又是不断运动的,当传统文化资源再造动力机制不再满足精神动力发展需求时,必将催生新的文化资源开发机制和动力形态(15)胡惠林:《文化产业规划:重建人与社会和自然精神关系和精神秩序》,《东岳论丛》2015年第2期。。正如亚当·斯密指出的,人并不是自我封闭的个体,如同物体之间存在着引力一般,人与人之间也存在着自然的相互作用,从这些相互作用中,产生出了社会的自然秩序(16)1976b,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eds.) by Campbell & Skinner.New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参见王楠:《亚当·斯密的社会观:源于人性的自然秩序》,《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10期。。因此,文化成为规范社会的自然秩序,遵从自然的精神秩序和道德行为的重要契约,“两山”理论也成为建立人与社会和自然一切文化关系的合理精神秩序的哲学依据。

(三)“两山”理论是对文化与经济社会关系的重构

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反映出生态经济体系和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融合。以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多年积淀而成的生态智慧,反映出生命共同体建设中文化与经济社会的融合。生态文明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是民生福祉的保障,是文化孕育的襁褓,反映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历史规律,诠释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实质,描绘出“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思想路线,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文化与经济社会真正统一。

1.文化发展着眼于“双效统一”,是一种重要的绿色经济模式。“两山”理论对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统筹认识与对文化和经济社会关系的一体认知一脉相承。“两山”理论是关于资源优化配置和资源有效转化的重要演绎(17)柯水发、朱烈夫、袁航等:《“两山”理论的经济学阐释及政策启示——以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为例》,《中国农村经济》2018年第12期。,而文化会通过影响个体的先验信念和偏好 (价值观) 从而对经济结果产生广泛影响(18)吴琦:《文化与经济——近十几年国内外文化经济学研究综述》,《现代管理科学》2018年第7期。。从文化作为经济方式的角度看,文化产业是无污染、低耗能的绿色产业,文化产业生产方式注重将文化资源通过创意和知识产权,转化为文化资本,与“两山”理论“绿水金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合理利用与创造转化高度一致。从2007年到2018年,全国城镇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支出从1329元增长至2226元(19)朱江:《2018年我国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2226元》,人民网:http://finance.people.com.cn/n1/2019/0130/c1004-30599778.htmlw_19rrvc4rud.html,访问日期:2019年4月7日。,而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则从2007年的6412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34722亿元,文化产业在社会效益优先前提下作为经济方式的价值不断凸显,在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作用日益明显。

2.文化发展立足于“美好生活”,是一种有质的社会民生福祉。“两山”理论在坚持自然环境有限性、基础性的前提下,着眼于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20)卢宁:《从“两山理论”到绿色发展: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成果》,《浙江社会科学》2016年第1期。,实质是创造一种普惠的民生福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背景下,“两山”理论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关键。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条件不同,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贫困人口状况和教育、医疗等基本社会保障不到位,实现金山银山就是要按期完成扶贫攻坚等任务,坚守住生态底线。对于经济相对发达的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产业水平不高和研发创新能力不强等,实现金山银山主要是要优化产业结构,建立高水平的增长模式(21)李君:《践行“两山”理论需求真务实》,《中国环境报》2018年9月11日,第3版。。“文化生态”与“以GDP为导向的短期发展思维相反,优先强调和突出人的、社会的和自然的精神秩序和互相关系的完整性和有机性,优先突出三者之间的可持续发展和文化生态整体的安全性,优先强调国土空间健康与国民精神健康、安全和持久的公共文化利益的协调性”(22)胡惠林:《文化产业规划:重建人与社会和自然精神关系和精神秩序》,《东岳论丛》2015年第2期。。“文化生态”将为全球和谐的文化秩序提供全域和长效的发展样本,是一种有益于更加有底、有安、有质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民生福祉。

二、“两山”理论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实现

对“两山”理论文化思想价值的深刻理解,是重新构建乡村振兴思想体系之基。认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的本质,把握经济文化发展秩序和时间空间构建时序,体现了乡村振兴中文化作为生活方式和作为精神食粮两种路径的意义,前者是居民日常生活场景,它们以“绿水青山”为生活的底色,后者是居民消费体验的精神升华,需要“绿水青山”的自然景象创造出“金山银山”的物质基础,并共同让人们获得生活的满足,生命的富足,并在优质的生态环境中享受生产的快乐过程。

(一)树立乡村振兴的文化资源观

“两山”理论强调生态保护的有限性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在自然资源承载力有限条件下探索创新融合的发展之路。文化资源同样具有特殊性和稀缺性,文化资源在人类文明互鉴和传播交流中的特殊价值,使其在寻找和发现新的推进历史文明进步的方法与动力中,不断反思并创造新的文明形态,重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构成了自然秩序和精神秩序统一下的文化资源观(23)胡惠林:《文化产业规划:重建人与社会和自然精神关系和精神秩序》,《东岳论丛》2015年第2期。,为乡村振兴赋予了新的文化动力和思想范式。

1.“两山”理论为乡村振兴塑造新的发展观。千百年来,乡村在演进和发展中,因自然地理条件、生产劳动方式、民族习俗文化、历史发展机缘等各具特点,而形成了具有多元文化,容纳多元文明,吸纳丰富内容的样态。“两山”理论提出适度开发、统筹发展、全域协同的发展理念,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城市更新与乡村复兴的均等均质发展,产生了重要的理论影响,赋予了乡村文化无限的民族活力和源远流长的文化基因,更赋予了实现乡村居民对美好生活向往最大公约数的有效路径。

一是为乡村振兴赋予新的文化发展理念。乡村振兴是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多维振兴,“两山”理论视角下,乡村振兴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文化产业的发展也不再唯GDP论,而是以文化创造力为核心,挖掘乡村文化特色,转化乡土文化资源,复兴农耕文化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二是为乡村文化振兴创造新的认知理念。乡村作为独立的社会、文化单元,以一方水土的独特精神和审美创造,形成了丰富的文化资源,以一村一貌的自然风景和民俗风物,形成了美丽的当地创造,更以具有乡土情感、乡愁情绪、乡村情调的特有基因,彰显出真实、生动的场景。“两山”理论视角下,乡村振兴将更加凸显“乡土性”及其带来的“当地感”和“历史感”所构成的怀乡范式和乡愁思绪,形成传统文化、农耕文明互相浸润和渗透的乡村生活规则。

三是为乡村振兴引导新的文化消费理念。随着城乡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不断提高,提供清洁的空气、洁净的水源、恬静的田园风光等生态产品,以及农耕文化、乡愁寄托等精神产品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维度(24)朱启臻:《科学认识乡村价值》,《人民日报》2018年1月2日,第20版。。“两山”理论视角下,乡村振兴将更加着力于创造绿水青山、田园风光的美丽乡村,营造好山好水好风光的诗意栖居生活,让乡村见山见水见乡愁。

2.“两山”理论为乡村振兴塑造新的时空观。乡村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创造一种“通过重新审视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关系,进而获得对人的历史感、空间感与体验参与感的深度透视”的过程(25)吴宗杰:《重建坊巷文化肌理:衢州水亭门街区文化遗产研究》,《文化艺术研究》2012年第2期。。“两山”理论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尺度,将绿水青山的时间尺度和发展价值放大,将绿水青山的空间尺度和长期红利延展,围绕人的文化生产、文化消费和文化生活构成的能量释放,带动了时间延展和空间更新的能量交换,促生乡村振兴的新动能,实质是创造了文化发展的“生态能量系统”(26)胡惠林:《时间与空间文化经济学论纲》,《探索与争鸣》2013年第5期。,为乡村振兴塑造了新的文化时空观。

一是放大绿水青山的时间价值。绿水青山如同文化文明,都是在长期自然发展和历史演进中形成的宝贵遗产,是文化记忆的鲜活存储器和历史风貌的动态编码器。乡村发展中长期积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方言、生活方式,以及乡村历史建筑、村落环境、田野风貌,共同构成了一个乡村的时间编码,是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结构性动力,在探索以文化振兴引领乡村全面振兴,实践从传统农业生产到特色农事体验的美丽乡村发展范式转变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是释放绿水青山的长远红利。绿水青山是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均衡发展的载体,是自然秩序和精神秩序和谐互生的容器,更是文化与经济社会有机融合的人类福祉。乡村是文化内容丰富,文化氛围浓厚,文化特色鲜明,乡村居民受益的生命共同体。“两山”理论倡导的文化资源观,以“见人见物见生活”为理念,既防止人为割裂与文化文明传承与相应环境的联系,又特别重视乡村生活与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的联系,是人与自然构造的内在默契,也是时间与空间结构的高度和谐。

(二)激活乡村振兴的文化生产力

“两山”理论提供了一个认识乡村的多维视角,和一个发掘乡村的多元文化,重塑乡村多边关系的视角。“两山”理论一方面强调绿水青山的资源转化,由矛盾对立向发展统筹转变,把自然之美和文化之光作为社会生产力统一起来。另一方面强调绿水青山成果共享,以内涵式发展、约束式发展开启了多维度、多元化、多样性乡村发展之路,一方面能够无形化解乡村社会属性的复杂性,另一方面又能迅速融入当下生活的变通性,为文化生产力引领乡村振兴提供了实践依据,营造了发展生态,优化了人居生态。

1.从如画到入画,激励文化生产。“美丽乡村”既是卓越的自然美景,又是生动的生产场景,更是美好的生活图景。“如画”理念下古典画家的“风景画”用一种诗情画意的手法描绘了农事活动和农民生活:牧羊人们深情地互唱情歌,柳树成荫的河堤野鸭成群,蜂蜜色的村舍小屋炊烟袅袅……“两山”理论既揭示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又蕴含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金山银山”的人为美、“绿水青山”的生态美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型美三层要素,为乡村实现五位一体的振兴提供了内生动力。

从自然美景的角度,“如画”的绿水青山是乡村稀缺的文化旅游资源,也是乡村可贵的文化生态资本,具备转化成金山银山的基础。从生产场景的角度,绿水青山创造的环境吸引力和优质的公共服务创造的生活吸引力,吸纳更多人才留得下、发展好,创造出与凋敝的乡村、空心的乡村相反的生产场景,创造出“金山银山”。

从生活图景的角度,“如画”的意义不只是局限在自然美景,蕴含着乡土文化的生产场景,厚植着农耕文明的生活场景,嵌入在绿水青山的自然生态中,构成美好生活本身,也释放着文化生产力。在自然美景中观光休憩、参与营造、创新创业,形成了生产场景中的劳动美,因劳动美带来的体面就业和有尊严的生活,重构了美丽乡村的生活图景。

2.从固态到活态,激发文化生态。文化是乡村振兴的思想源泉,文化“触媒”作用不断为社会发展创造新的动力结构,呈现新的动力形态。2013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27)《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人民日报》2013年11月16日,第1版。文化共同体是实现乡村振兴从固态到活态发展,实现乡土文化从静态保护到动态保育的有益探索。建立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打造生态博物馆,均是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关系寻求最大公约数,实现从自然人到文化人的转场的“两山”理论的生动实践。

基于“两山”理论的文化保育,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传到保护遗产传承人的生活空间,演绎出文化生态的自然法则。自2007年以来,我国通过设立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区域性整体保护,其实质就是以“人”为主创造协同的文化关系空间。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体现了社会群体居住的生活地理区域的结构关系,实质是保护人的生活,它将广大人民群众作为主体,并以村落、社区形式,或以传统区域形式存在,以这些空间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较为稳定的传统为维系对象,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连贯性。而且,由于社会群体活动的多样性和村落生活的复杂性,这些空间构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特殊场域,与民众生活实践紧密联合,构成了包含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在内的复合系统(28)王丹:《从文化关系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

3.从自然人到文化人,打造文化生活圈。以“绿水青山”为基底,以“金山银山”为愿景,“美丽乡村”既是乡土文化的起源地,又是以精神故乡的现代回归引领乡村高品质生活的承载地。“两山”理论顺应了人类社会文明发展、有序发展、健康发展的潮流,体现了当今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要求,是新时代所需要的现代人类中心论。积极担负责任,并与自然共同体的其他成员和谐共荣,是现代人类中心论的新内涵,也是“两山”理论的题中之义。“两山”理论既呼应了作为时代光辉的生态理性,也勾勒出人类从自然人到文化人进而迈向文化社会的轨迹(29)杨琼:《“两山”理论的生态哲学意蕴》,《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9月4日,第2版。。

在“两山”理论的实践中,许多地区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探索出以自然村为单位,以农民为生产主体,创造出城乡融合、产城一体、文化生态与文化旅游结合的新业态,不仅转变了农民的身份,而且转变了农民的观念,使市场意识和商业意识逐渐渗透到农村生产、生活中(30)齐骥:《文化产业促生经济增长新动力研究》,《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构建起兼具美丽场景和富有生产活力的生活圈。文化生活圈建设的核心是将文化融入生活,将自然渗透生活,在重构自然与生命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生命与人的关系中,以深刻的文化自省和高度的文化自觉,迈向文化社会的一种思想重塑和价值再造过程。但值得注意的是,文化生活圈的打造是依托自然的绿水青山和在地的乡土文化而创造的“在场”的“文化复耕式”生活方式,而那些“为了文化产业的假古董已经遭遇到社会的否定。”文化复耕的本质让人们回到原本属于他们的自然与社会相融洽的生活生态系统中去,诸如为了文化旅游开发不惜把原来居住在古镇和古村落的人们赶出他们的家园的做法,是一种最违背“文化生态精神”的做法(31)胡惠林:《文化产业规划:重建人与社会和自然精神关系和精神秩序》,《东岳论丛》2015年第2期。,也有悖于“两山”理论的哲学逻辑。

(三)解答乡村振兴的文化矛盾论

当前乡村困境的根源在于思想观念。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许多乡村往往守住“绿水青山”,却难得“金山银山”,生态脆弱区的精准贫困迫在眉睫,深度贫困和连片贫困现象依然突出。还有许多乡村牺牲“绿水青山”,暂得“金山银山”,盲目发展高污染、高能耗产业,虽然一时对地方经济发展产生财税贡献,但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巨大治理和修复代价面前得不偿失。“两山”理论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前提下, 以实现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绿色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既继承了中华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又深刻把握了人与自然秩序、文化与经济发展关系中的辩证统一性。

1.以因地制宜的现代性推动传统文化复兴。新时代城乡居民对美好生活的诉求更加强烈,对自然生态的环境期待也更加主动,“两山”理论围绕人民群众对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不同阶段、不同矛盾的认识和理解,开出了“因地制宜”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治理转化的“新药方”。在“两山”理论的实践中,许多地区通过治理生态环境开辟出培育特色产业的有效路径,唤醒了山水林田湖中沉睡的资源。还有许多地区依靠自然风光发展生态观光和文化旅游业,发动更多的居民参与现代服务,群众在发展文化生态中得到实惠。更有一些地区引入社会资本开发文化资源,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化产业,通过发展农村电商带动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深入融合,激发文化生态创新与经济社会创新加速迭代。从这些实践看,“两山”理论提供了解决城乡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高质期待和现实落差之间矛盾的有效思路,以一种“因地制宜”的现代性模式,转变思维范式,拓展文化业态,优化文化生态,为传统乡村文化发展和现代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思想价值。

2.以辩证的科学发展观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由于历史传统、现实形势、发展水平、资源禀赋等不同,中国乡村既呈现东中西部发展基础的地区差异,也表现出乡村资源禀赋内部性差异,而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滞后、布局不均衡、发展不充分等问题尚未真正解决。“两山”理论关注平衡发展,着力共赢发展,通过着力削减以牺牲绿水青山换取金山银山的无效供给,注重建立以生态环保“超额红利”引导预期的市场机制,壮大绿水青山优于金山银山的有效供给,加快形成“两山协调”的生态公共产品的常态供给(32)王运宝:《“两山论”的核心是实现有效转换》,《决策》2017年第12期。,提供了解决乡村经济发展与环境营造、文化建设之间不均衡不充分问题的价值导向,以一种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与可持续发展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融会贯通的发展模式,既强调保护自然生态,尊崇生态规律,又关注围绕“乡土性”而带来的“当地感”和“历史感”,以自然景观和怀乡范式,共同构成传统文化、农耕文明互相浸润和渗透的乡村可持续发展范式。

3.以平衡的文化价值观构建乡村人居和谐体系。人与自然的“平衡性”的本源是生命的本质条件,启示人类从自然界中取得物质资源从事生产活动, 必须遵循自然界各种物质与能量的动态平衡规律, 这样才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构建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33)汪京序:《乡村振兴的生态伦理维度探析》,《长白学刊》2018年第6期。。“两山”理论以平衡性为出发点,在引导农民价值观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差距问题让农民无法及时了解掌握新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农民只能走资源消耗型的发展道路,以非持续的方式掠夺性地开发利用生态资源。同时环境污染又成为限制农村社会系统发展的重要瓶颈(34)马纯红:《生态伦理与农村可持续发展——关于文明生态村建设的伦理思考》,《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进而陷入盲目追求发展破坏自然生态,承担自然生态代价又进入深度贫困阶段的恶性循环中,所引发的系统性矛盾对构建人居和谐的美丽乡村造成挑战。“两山”理论倡导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关系的本质均衡,其实质是在引导价值观的塑造基础上探索多元化的平衡发展之路,对农民在乡村资源开发中形成有序开发、合理布局、避免急功近利、盲目发展的基本原则,具有塑形约束的重要价值。同时,文化多样性与文化生态的丰富性,文化创造的无价性与创意营造的无限性,为探索文化资源开发引领扶贫就业、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打开了多赢格局,为挖掘乡村传统和乡俗风情带动农民参与、吸纳农民入股、提升农村精神面貌创造了内涵发展方式。

三、“两山”理论对乡村振兴的文化启示

“两山”理论依托人与自然的双向协同,围绕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化,立足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当下实践,是重建乡村文明体系的思想之光,是重塑乡村文化治理的理论依据和重构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准星,对发现乡村之美,回归心灵故乡,真正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文化启示。

(一)以文化生态为本底,打造生命共同体

“两山”理论提供了矛盾不同阶段“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协同发展、系统创新的美丽乡村营造方式。在乡村振兴中,以自然禀赋营造生活场景,以创新创业创造生产场景,打造生活富足、精神富足的生活图景,既是对“绿水青山”的内容萃取,又是对“金山银山”的思想升华。只有将乡村生态景观、生产活动、生活空间串联叠加,置于广袤的乡土生活中生存、演绎和流变,才能实现从自然修补到生态修复,最终回归乡土故里的文化升华。

1.乡村振兴要注意保护文化生态安全。乡村振兴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命题,传承乡土文化的基底是加强生态修复和文化修补,构筑乡村文化安全的防线。文化安全是乡村文化自信的前提,文化安全机制可以化解乡愁,消除乡村危机感,避免外来文化的排斥和侵蚀(35)沈一兵:《乡村振兴中的文化危机及其文化自信的重构——基于文化社会学的视角》,《学术界》2018年第10期。。乡村文化安全的实质是建立人与自然之间的良好协同关系以实现高质量的永续发展。保护乡村文化安全,首先是建立在人类回归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基础上的景观共生。绿水青山及其孕育的文化和文明,是乡村不可割裂的一部分,也是城镇化进程不可消解的重要组成,保护绿水青山的文化安全,就是创造有文化价值的未来。保护乡村文化安全,还要不断探索继承历史文化和反映现代特征,寻找兼具因地制宜和现代性的文化生态呈现方式。不管是探索“新旧建筑交织”“新旧建筑互衬”等因地制宜的村落共生模式,通过结构性保护和恢复古村落重现美丽乡村的历史意象,还是实践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打造生态博物馆、建设遗址公园等方式,通过乡村创意营造实现美丽乡村生态、生产和生活的有机结合,既可以有效保护乡村文化安全,又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

2.乡村振兴要关注生命共同体建设。绿水青山是乡村文化孕育和演进的底色,是乡土文明诞生和复兴的沃土。乡村振兴中,要想尽可能避免泯灭文化特色、淡化文化传统、消解文化基因,必须根植于绿水青山构成的生活场域和环境氛围,打造生命共同体。因为乡村振兴无法割裂绿水青山的环境生态,也无法脱离绿水青山的丰富内涵,必须实施就地保护、在场传续的文化生态方式。“两山”理论发展理念旨在实现发展和保护内在统一、相互促进和协调共生的方法论,对乡村振兴有两个维度的文化启示。其一,乡村居民的生活方式是乡村生态环境营造的重要组成部分。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是村民,真正的受益主体也是村民。乡村居民日出而西、日落而作的生存方式,生生不息、代代繁衍的传续方式,口口相传、代际延续的传播方式及其它们所依赖的自然本底,都如同一幅生动的画面,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生命共同体,嵌入在绿水青山中。其二,乡村居民的生产方式是乡村美丽之根和魅力之源。生产意义上的乡村蕴含着乡土文化的本态,真实地反映了农业文明时代的乡村经济和极富人情味的社会生活。创新乡村生产方式,实质是从发现美丽乡村并“取景”消费乡村文化,到留在或根植美丽乡村,并在家园耕作、就业、创业进而创造乡村“美景”的产业兴旺过程,这也是自然与文化从对立到交互的选择过程,凝聚和寄托着亲缘、地缘、宗族、民间信仰、乡规民约的绿水青山,是维系这种关系的天然载体。

(二)以文化自觉为灵魂,唤醒土地的黄昏

“两山”理论对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其核心是新发展理念下人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的重塑。只有树立正确的自然发展观并以文化自觉为内在精神力量,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重建乡村文明体系,才能够让乡村“土地的黄昏”焕发思想之光,展现文化之力。

1.文化复耕,重建认同机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振兴发展,首当其冲是补齐乡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群众的“精神短板”,凝聚乡村群众的精气神、提升乡村的精神风貌。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是为乡村发展提供精神营养、激发文化自觉、提升文化自信,最终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回归并超越“乡土中国”的文化选择,其思想核心是认同乡土文化,建立认同机制。乡村首先须是一种思想和心态上的乡村。心态和思想的问题解决了,生态上的修复、恢复以及重建才能自然顺理成章。心态上的乡村可谓是一种对于乡村文化的认同,是对乡村发展能够保持一种有分有合、若即若离的人与自然之间互惠和解状态的清晰认知(36)赵旭东:《乡村何以振兴?——自然与文化对立与交互作用的维度》,《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建立在文化认同基础上的文化复耕,无疑为乡村振兴创造了一种“传承—创新”框架。从传承的角度看,农耕文明造就了一种人和自然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且可共同存在的家园意识(37)Ralph Borsodi.This Ugly Civilization.NewYork:Simon and Schuster, Inc, 1929.,这种意识使人可以借由自然的存在与不朽去成就自己的存在和不朽(38)赵旭东:《乡村何以振兴?——自然与文化对立与交互作用的维度》,《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在人与自然的永续关系中,使乡村回归富有精神力量。借此,乡村文化振兴既要从“传文脉、延记忆、集器物、修志书”等方面,汲取绿水青山的文化养分,丰富乡村发展的文化历史。而从创新的角度看,乡村的发展需要因地制宜的现代性,要从现代文明和文化转型的视域,吸纳一种乡村固有的、坚韧的强有力的化外为内、转化生成的消化吸收能力,在全球化和城镇化语境中凝练文化价值,提炼乡村精神,阐发文化风貌,实现内生性的文化认同。

2.文化复兴,重拾乡村自信。伴随着科技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现代性的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对农村传统价值体系造成了巨大冲击。在快速城镇化和大规模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文化越来越被边缘化。同时全球化的制度危机、生态危机与乡土中国内生性危机产生叠加效应,使得中国农村成为危机转嫁的载体(39)温铁军:《全球危机下的区域发展》,2013年10月22日温铁军在北京师范大学的演讲。,随之而来的或将是乡村文明消解、文化消亡和虚无化的危机,乡村文化岌岌可危,严重阻碍了乡村文化自信的建构。在这一语境下,同情乡村文化的社会改良者又容易将“贫弱病苦”的标签贴在乡民身上,乡村文化的真正创造主体——乡民的文化创造力在无形中被边缘化了,取而代之的是乡村改良者们把在乡村所看到的不同于城市和现代文明的乡村情形归结为落后与迷信加以改造(40)赵旭东:《乡村何以振兴?——自然与文化对立与交互作用的维度》,《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由此陷入了乡村文化复兴的困境中。事实上,乡村振兴首当其冲是必须重拾乡村文化自信,建立文化自觉意识,正确认识乡土文化和农耕文明,才能从本质上解决乡村二元结构造成的重重矛盾,改变对乡村文化传统的彻底否定和对农耕文化传统的盲目崇拜两个极端造成的乡村思想困境。

3.文化自省,唤醒回归意识。当我们从自然区域向城市化景观区域移动时,有一个巨大的过渡区域,这些区域之中有农村、农田和农民,他们的生活方式正面临越来越多的来自周边城市的压力,往往导致生态系统功能和传统农业生产力的丧失(41)梁宇晖、Carla Barbieri Myron F.Floyd:《基于“自然—乡村—城市”梯度开展的旅游和游憩研究:全球发展趋势和对中国的含义》,《旅游学刊》2014年第6期。。事实上,这种压力及其传导,对乡土文化的延续造成困惑,也使乡村振兴遭遇文化挑战。站在大历史观的视域下,从历史和现代两个维度,回溯与反思乡村文化传统的形成过程,作为与我国乡村社会互为表里、相互支撑的乡村文化,事实上并不存在绝对的优劣好坏问题(42)张中文:《我国乡村文化传统的形成、解构与现代复兴问题》,《理论导刊》2010年第1期。,就如同大自然美妙的景观和动态变化的力量持续为人类的灵感和谦卑提供资源一样,往往是一个双向互动与选择的过程,虽然人类对自然区域的影响相对于人类为主导的区域来说并没有那么强烈,人与自然相互的影响也是长期存在的,但这种相互影响已经在自然区域中留下文化的足迹(43)梁宇晖、Carla Barbieri Myron F.Floyd:《基于“自然—乡村—城市”梯度开展的旅游和游憩研究:全球发展趋势和对中国的含义》,《旅游学刊》2014年第6期。,这需要我们以深刻的文化自省,认识乡村并发现乡土文化的意蕴。事实上,文化的生命活力在于多元、文化的生命之根在于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乡村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是一种有“出去”便有“回来”的平衡性的交流互惠,乡村不仅是人们借此去构想一种逃离城市,换一种生活方式的、最便于实现的目的地(44)赵旭东:《文化认同的危机与身份界定的政治学》,《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更是人们寻求精神家园、寄托乡愁思绪的“回得去的故乡”。

(三)以文化治理为动力,塑造乡村的主角

“两山”理论对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及其冲突的把握,对生态环境容量的有限性、生态环境质量的不可逆性的把握,其本质是探索基于东方智慧的系统内生的治理之路。只有培育主体认同,加强社区营造,再生地域文化,提高精准脱贫能力和产业发展能力,才能激活乡村居民自治能力和创新活力,探索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的内生动力机制,使乡村振兴实现永续发展。

1.乡民主体构建认同机制。马克思主义自然生态观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它不仅明确了人在自然界中所扮演的角色,而且还深刻地阐明了人与自然的本质关系和实现形式(45)张修玉:《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中国环境报》2016年1月22日,第2版。。在人居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生态体系中,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两山”理论的发展目标,打造优质的生态文化是“两山”理论的道德载体,而构建科学的生态空间和高效的生态经济则是“两山”理论的基础支撑,这一系列的核心都是围绕乡民及其诉求而开展的实践。乡村振兴的主体是人,乡村文化振兴的思想内核、物质载体和能量存在同样依赖于人的生存和发展。在乡土文化的传承中,首先要以人民为中心建立文化认同。诸如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人本身的依附性较强,在当代社会文化的传播方式中,这些自然的、本源性文化因素,很容易被现代科技带来的规模化复制所消解。以人为本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为乡土文化的保存和农耕文明的延续提供了一个贮存器,在这个具有共同根基和更易形成认同的族群中,文化可以更充分地融入群体中并依托文化产业发展产生密切互动的市场关系,以因地制宜的文化再生实现富有动力的产业兴旺,为实现金山银山提供特色产业突破之路。同时,要以人为主体建立合作组织,通过培育和发展乡村新型社会组织,激发基于核心价值凝聚力的社会组织创新。新型社会组织是重构乡村道德体系,稳固乡村人机信任的纽带,对挖掘乡村传统道德中的文化精髓,弘扬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营造尊老爱幼、互帮互助、和谐文明的乡村人际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乡村人际间的亲密沟通和社会互动,构建“道德亲密型”(46)拉尔夫·达伦多夫:《现代社会冲突》,林荣远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16年,第15-22页。的乡村邻里关系,也将赋予乡村文化振兴以思想动力和凝聚核心。

2.社区营造创造社会福祉。围绕“两山”理论的文化意蕴而展开的乡村思想复兴,为乡村树立新的文化资源观,促生新的文化生产力,解决新的发展矛盾,奠定了基础。也不断促使新时代社区营造不断从城市蔓延至乡村,从一种模式探索转变为一种普遍共识。围绕“文化再现生活”而展开的社区营造,是对乡村生活的认可,也反映出治理能力的提升。社区营造的思想范式源自维系社区的文化谱系,既具有世界的共通性,又具有公共服务的广谱性。就前者而言,西方社会在现代工业革命造成的人类发展危机不断出现后,提出“超越现代工业文明,走向后现代生态文明”的终极社会福祉,以期创造“绿色低碳的生活环境、健康祥和的社会环境、自由持续的发展环境”,这与“两山”理论崇尚的“天人合一”道德观,“人与自然和谐平等”价值观,“以资源为基础适度消费”发展具有相似之处。从后者来看,以乡村为空间单元的社区营造,必须保持自然风光、田园风貌,突出历史记忆、传统技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发展,从而能够在公共服务领域率先打破部门、城乡、群体之间的制度性障碍,加强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共建共享(47)齐骥、刘晓菲:《乡村振兴战略中雄安新区文化创新发展研究》,《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9年第3期。。以“文化再现生活”为核心的社区营造,不但重视村民需求,通过村民共同参与和社区自主管理,有计划、有秩序地美化乡村环境,而且重视人的发展和人气的聚集,着力于以价值认同和优质服务吸引年轻人回乡参与乡村经济文化建设,培养居民发展乡村社区文化的热情与能力(48)谭敏:《文化再生:我国台湾地区的乡村文化复兴实践》,《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8期。,以“美学意识的唤醒、生活空间特色化、改造力道的提升、改造的行动学习和创意价值的导入”(49)黄俊杰:《论农业文化与乡村小区发展的关系》, 《台湾农业》(台湾)1996年第1期。为特点,推动了农业产业、文史认同、环境保护、工艺生产等富有地域化特色的挖掘(50)参见谭敏:《文化再生:我国台湾地区的乡村文化复兴实践》,《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8期。,创造出有益乡民的社会福祉。

3.再生地域文化促生特色产业。乡村文化的多元化和乡土文化的复杂性,使乡村振兴没有也难以形成固定的产业开发模式,特色文化产业的打造也因多样化的乡村文化供给机制而千差万别。尽管如此,乡村振兴却往往以特定的文化再生方式,激活特色禀赋转化,盘活存量文化资源,引领特色产业发展。例如在产业形态上,乡村文化旅游游走于传统与现代之间,通过保护生态环境、传承传统文化、搜寻地方特色、打造文化品牌、推广传播价值理念等, 使乡村的生活形态具有了更多现代意蕴(51)谭敏:《文化再生:我国台湾地区的乡村文化复兴实践》,《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8期。。而特色文化产业则以农业农村为依托,吸收现代文明优秀成果,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创造金山银山。在空间形态上,将文化创意植入乡村发展,催生出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休闲农场、乡村营地、农业庄园等特色文化空间,也涌现出农业文化遗产地、生态文化保护区、生态博物馆群落等人居融合型群落。随着乡土文化与教育、科技、体育、养老、健康、文化创意、文物保护等领域的深度融合,以地域再生为思想范式的特色产业开发,使乡村振兴中许多社会问题迎刃而解,农耕文明与现代文明交融中的多数文化冲突不断消弭,文化创意日益成为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实践证明,依托地域禀赋的乡村文化振兴,是解决城乡文化发展不平衡和农村文化发展不充分的战略选择,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和必要保障(52)王磊:《乡村文化振兴的国学思考》,《光明日报》2018年7月7日,第11版。,只有把文化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各领域、全过程,才能够更加主动地创造乡村的未来,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赋能乡村经济文化新动能。

新时代的文化发展,表现出“文化与经济、政治和社会等活动领域之间以及文化内部各分支领域之间的传统界限不断趋于消失”(53)谢立中:《后现代性,还是新现代性?》,《清华社会学评论》2017年第7辑。,打破了传统动力的线性模式而演化为复合的、动态的组合型动力形态。在此背景下的乡村振兴,也将是一个行业边界消失和区域多边协作的拓扑式命题,它以“两山”理论创造文化意蕴,又以生动实践丰富“两山”理论,一方面打破了传统文化资源的排他型生产模式,将传统生产活动和生活场景在绿水青山的本底下,转化成美好生活图景和乡村振兴之本;另一方面也颠覆了现代文化资源规模性开发范式,将社会福祉和美好生活的追求置于“绿水青山”前提下和对“金山银山”的期许中,并致力于转化成文化生产动力和乡村振兴推力,它们共同建构了“美好生活”的新秩序,要让“两山”理论通过文化思想生根落地,让乡村振兴更加凸显文化意蕴、富有思想价值。

猜你喜欢
绿水青山生态文化
从“天人合一”到“绿水青山”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生态养生”娱晚年
绿水青山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