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文化发展困境及路径选择

2019-02-12 08:19孙喜红贾乐耀陆卫明
关键词:农民文化

孙喜红 贾乐耀 陆卫明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把乡风文明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大要求之一。2017年12月,习近平在江苏徐州考察时指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很重要,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是辩证法的观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1)习近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紧扣新时代要求推动改革发展》,《人民日报》2017年12月14日。。2018年3月,习近平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五个振兴”的科学论断,即“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强调“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习近平一系列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地指明了乡村文化振兴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意义,阐明了乡村文化振兴的内涵、主旨要求和建设路径,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为繁荣乡村文化提供了根本遵循。

当前对乡村振兴的研究多集中在乡村经济振兴、乡村治理和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对于如何振兴乡村文化鲜有涉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满足农民物质生活需要的同时,如何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为他们提供丰富的文化生活,提高乡村文明程度,就显得特别重要。乡村文化的振兴必须担当起历史赋予的重任,为乡村的全面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在这一前提下,本文从当前的乡村现状入手,探讨乡村文化振兴的意义以及面临的问题,寻找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以期为乡村的全面振兴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乡村文化振兴是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与“魂”,任何时候都是最基础、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国文化的根脉在乡村,正如梁漱溟所说:“中国文化以乡村为本,以乡村为重,所以中国文化的根就是乡村”(2)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梁漱溟全集》第1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612-613页。。乡村文化作为乡村社会的精神纽带,凝聚着自然之美、人文之美。然而,随着城镇化、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乡村文化在多种因素冲击下日渐式微,呈现出衰落之势。因此,振兴乡村文化是当前乡村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乡村文化振兴是满足农民美好生活的主观需要

习近平明确指出,“把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3)习近平:《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年3月9日。,乡村文化振兴则顺应了广大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当前,乡村文化的发展现状与农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一方面,乡村文化发展现状相对落后。具体表现在地方政府对乡村文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乡村公共文化发展空间弱化、乡村文化向心力缺失等,这些现状必然造成农村文化发展滞后,严重阻碍农村现代化的进程。另一方面,农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日俱增。随着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转变,广大农民对文化的需求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人们不再满足于“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等形式简单、内容单调的文化生活,而是开始追求更丰富、更高层次、更加多样化的文化生活。正如习近平所强调:“人类社会与动物界的最大区别就是人是有精神需求的,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时时刻刻都存在”(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年,第315 页。。因此,改变乡村文化的落后面貌,大力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才能更好满足农民对于精神文化的渴求,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乡村文化振兴是维护乡村社会和谐稳定的客观要求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村是否和谐稳定、农民是否安居乐业,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图伟业。正如塞缪尔·亨廷顿所说:“农村的作用是个变数,它不是稳定的根源,就是革命的根据”(5)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第267页。。目前,我国乡村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动,农村发展面临着诸多新问题、新情况。比如,留守群体处境堪忧、环境日益恶化、道德失范问题严重等,如果任其蔓延,这些不和谐的音符就会逐渐演变为社会稳定的不利因素。乡村文化包含有崇德重义、敬老养老、诚实守信、和为贵等传统价值观念,“具有调节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净化心灵、理顺情绪、陶冶情操、凝聚力量等重要功能”(6)张梦洁、黎昕:《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文化保护与传承》,《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是乡村社会发展的稳定器。乡村文化的振兴,就是要汲取传统乡村文化的精华,教化民众、淳化民风,有效解决农村现存的突出问题,增强农民的凝聚力,维护和保持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三)乡村文化振兴是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需要

十九大报告对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方面的总体要求,这五个方面要实现综合统筹发展,都需要坚持文化的传承。产业兴旺要以优秀文化传统为基础,探索出具有地域文化、地域特色风格的发展途径;乡风文明的构建要传承乡村中独具特色的民间习俗,承袭礼义廉耻、孝悌忠信等优良的乡风民风家风;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要立足于“天人合一”的传统生态伦理智慧;实现乡村有效治理,“注重发挥好德治的作用,推动礼仪之邦、优秀传统文化和法治社会建设相辅相成”(7)习近平:《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人民日报》2018年9月23日。。把乡村文化振兴与乡村经济发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等结合起来实施,不仅能激发农民振兴乡村的积极主动性和自信心,也是“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要求,更是解决城乡文化“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重要抓手。因此,“没有乡村文化振兴,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振兴”(8)李三辉:《答好乡村文化振兴时代命题》,《农民日报》2018年6月10日。。

总之,只有通过乡村文化振兴,才能真正满足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使其生活更有幸福感、快乐感和意义感;才能让恶俗等无缝可入,保持农村风清气正的传统风貌,维护乡村和谐稳定发展的大好局面;才能更好、更快、更高效地推动乡村的综合发展,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二、乡村文化的研究现状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西方列强入侵和国内连年混战,整个中国日益败落。在此背景下,以梁漱溟、晏阳初、费孝通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知识分子认为解决中国问题的关键在农村,为此掀起了一场规模宏大的乡村建设运动。他们怀着“拯救农村”“复兴农村”的抱负,深入农村进行实地考察和探索,希望找出农村衰败的原因并找到解决办法,以实现“民族再造”或“民族自救”。令人遗憾的是,鉴于当时中国时局混乱,这些乡村建设运动都没有进行下去,其目标也都没有实现。但是,他们对当时乡村社会现状的分析,对于乡村出现的问题和走向的探讨和判断,以及他们所进行的道路探索都对当前乡村文化的振兴、“三农”问题的解决有着重要镜鉴意义。

目前,受到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互融合、相互碰撞,广大农村地区呈现出多元文化态势。与此相呼应,当前学术界对于乡村文化的研究成果也较为丰富,通过文献梳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乡村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都极为丰富,有关文化的定义多达上百种。国内学者根据文化的诸多定义并结合乡村的特点,从不同角度对“乡村文化”的内涵进行阐述。具有代表性的有“两分说”“三分说”两种观点。

其一是“两分说”。赵旭东等认为,乡村文化侧重于那些展现乡村意境的因素,既有抽象无形的一面,比如村落社区中的集体诉求、交往原则、行为习惯,也表现为有形的物质层面,如民风民俗、典章制度及特定器物(9)赵旭东、孙笑非:《中国乡村文化的再生产——基于一种文化转型观念的再思考》,《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其二是“三分说”。胡映兰认为,乡土文化并不仅仅是日常理解意义上的乡土精神文化,是在乡村中的长期共同生活里所形成的乡村特有、相对固定的生活方式与观念体系总称,它包括三种具体形式:乡村物质文化、乡村规范文化、乡村表现文化(10)胡映兰:《论乡土文化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3年第6期。。闫小沛等把乡村文化的内涵定义为“以广大农民为主体创造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的总称”(11)闫小沛、张雪萍:《城镇化进程中的乡村文化转型:文化变迁与文化重构——基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层面》,《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4年第1期。。

由上可知,学界对乡村文化的界定还没有统一标准和统一定义,学者们对乡村文化内涵的解读也是见仁见智。本文认为,乡村文化是相对于城市文化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包括一整套关于价值观念、道德情感、处事方式、情感归宿等文化符号体系,它涵盖乡村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社会组织及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四个层面的内容。

(二)乡村文化的价值

乡村文化的价值是乡村得以存在和延续的核心与精髓,支撑着村民的心灵归属。国内学者关于乡村文化价值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乡村文化的凝聚认同价值。历经千年积淀的乡村文化,具有凝聚地域内农民的功能。李娅认为,乡村文化具有粘合一定乡村地域内的社会成员的功能,使得他们在地缘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历史文化认同感,并且是“自愿认同”而非“强制性认同”(12)李娅:《破解我国当代乡村治理困境的文化路径》,《思想战线》2015年增刊。。第二,乡村文化的治理价值。李三辉等从人类日常生活方面出发,认为乡村文化具有调适社会矛盾、治理社会的功能(13)李三辉、范和生:《乡村文化衰落与当代乡村社会治理》,《长白学刊》2017年第4期。;徐学庆认为,乡村文化有助于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统一的治理体系,增强乡村治理的有效性(14)徐学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意义及其路径》,《中州学刊》2018第9期。。第三,乡村文化兼具多种价值。如学者艾莲认为乡村文化具有如下价值:保持文化多样性与原生态价值,文化事业与产业开发价值及塑造新农民的价值(15)艾莲:《乡土文化:内涵与价值——传统文化在乡村论略》,《中华文化论坛》2010年第3期。。吴理财等认为乡村文化除了文化本身的功能之外,还具有政治、经济、社会等多重价值和功能(16)吴理财、解胜利:《文化治理视角下的乡村文化振兴:价值耦合与体系建构》,《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

国内学术界关于乡村文化的价值研究成果颇丰,他们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结论趋同,多数学者都肯定乡村文化有着无比重要的价值,在稳定社会秩序、凝聚人心、承袭淳朴的乡风民风以及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研究乡村文化的价值,赋予乡村文化以新的精神内涵,增强乡村文化影响力,凸显出乡村振兴视域下振兴乡村文化的重要性。

(三)乡村文化遗产保护

乡村文化遗产是乡村文化的载体,是农民创造力、想象力、智慧和劳动的结晶,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生动展示。单霏翔在其专著《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中详细分析了乡土建筑遗产保护的紧迫性和新时期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开展乡土建筑遗产的保护与研究,探索出新型文化遗产保护的科学途径(17)单霏翔:《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年。。张英魁、徐彩勤认为乡村文化价值的隐性与长期性和经济利益的显性与即时性二者之间的冲突是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针对此问题,必须要构建一种以政府为主体,有效协同社会与市场这两大主体的共治机制,方能为乡村文化遗产保护探寻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18)张英魁、徐彩勤:《当代中国乡村文化遗产保护的困境与治理对策——基于山东省莒县柏庄古村的考察》,《长白学刊》2015年第5期。。曹劲对此却持有不同意见,他认为乡村遗产保护所依赖的主体力量既不是政府部门,也非专业人士,而是乡村原住民;强调有了村民的日常参与和维护,乡村遗产才有生命与活力(19)曹劲:《关怀与唤醒——微观视角的乡村文化遗产传承与复兴》,《建筑学报》2017年第1期。。

通过大量的文献分析发现,对乡村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大都通过“问题—对策”式框架来阐述当前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或建议。虽然这类研究比较聚焦,但往往集中于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某一具体问题,对当前乡村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缺乏深度和广度,容易陷入就事论事的窠臼。

(四)乡村文化传播

文化传播是以文化信息为媒介内容的传播,是人类交流、开化的特殊形式,是传播的特殊范围之一(20)吴信训:《文化传播新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0页。。当前对乡村文化传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1)乡村文化传播对农村、农民的影响。乡村文化传播对农民既有正面的积极影响,也有负面影响。如缑博等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的方法发现,电视媒介传播“文化信息”对农民的观念改变、乡风文明建设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着其他传播媒介无与伦比的优势(21)缑博、谭英、奉公:《电视文化传播及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年第3期。。沙垚则认为,乡村文化传播过于强调传统文化传播的经济效益,使得乡村文化传播越来越远离日常生活形态的本真样貌(22)沙垚:《乡村文化传播》,《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年第12期。。(2)乡村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及其路径选择。陈楚洁等通过对江苏省J 市农村文化建设的实证分析,指出当前有关乡村文化传播存在以大众传媒窄化乡村文化传播内涵的缺陷,进而认为农村文化建设应当以农民的参与和认同为路径(23)陈楚洁、袁梦倩:《文化传播与农村文化治理:问题与路径——基于江苏省J市农村文化建设的实证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11年第3期。。而陈燕则认为,城乡二元结构导致乡村文化存在差序传播,需要从政府维度、媒介维度、受众维度入手,整合与重构乡村文化变迁的差序格局或许可以弥合差距,重构乡村文化的传播生态(24)陈燕:《二元结构下乡村文化变迁的差序传播与重构》,《新闻界》2017年第9期。。

综上所述,目前学术界围绕乡村文化的内涵、乡村文化的价值、乡村文化遗产保护和乡村文化传播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应当说,这些专家、学者关于乡村文化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对于我们研究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理论支撑。但是,目前国内学者仍多侧重于乡村文化建设方面的研究。本文认为乡村文化“建设”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而乡村文化“振兴”是一个从“有”到“优”的过程。从“乡村文化建设”到“乡村文化振兴”历经文化自觉、认同、自信,是乡村文化现代价值重塑的过程。此外,在乡村文化建设中过度强调国家政策的扶持,认为单方面投入大量的人、财、物,可以解决乡村文化发展中不断涌现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是,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乡村文化仍然日趋衰落。本文认为振兴乡村文化应该立足于激发乡村、农民本身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农民振兴乡村文化的内在驱动力,提高农民对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与自信,才能推动乡村文化的发展与繁荣。目前,学界关于乡村文化振兴的研究成果较少,因此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和研究价值。

三、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的困境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乡村的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乡村文化在“硬件”层面取得了很大成效,如乡村图书馆、农家书屋等各种文化惠民工程,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物质基础。然而,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传统与现代的矛盾,阻碍了乡村文化的振兴,昔日繁盛的乡村文化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成为农民记忆中的乡愁。具体来说,目前的乡村文化振兴存在着以下诸多困境:

(一)照搬城市文化建设模式,乡村文化同质化现象严重

在现代文明背景下,乡村文化往往被贴上落后的标签。在乡村建设过程中,忽视其存在和发展的相对独立性,忽略几千年来形成的文化传统,武断地用城市文化代替乡村文化,致使乡村文化同质化严重,丢失了乡村中最宝贵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内涵。在乡村风貌规划方面,简单照搬城市规划。一些乡村为了美观,片面追求现代建筑效果,把古香古色的民宅建成整齐划一、豪华气派的别墅洋房,与乡村地域特色、风韵风马牛不相及,“中国传统建筑样式所承载的审美文化情趣、古民居门楣楹联所寄寓的人文艺术志趣都消失殆尽”(25)赵君香:《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文化传承》,《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特别在乡村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方面,没有考虑当地自然地理条件、人文精神和文化传统,简单照搬城市文化建设模式,对古村落、文化景观等进行不合理改造,致使历史文脉断裂,乡村特有的风貌遭到破坏。在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方面,重复性建设严重。部分乡村文化产业缺乏创意,文化产品和服务同质化,比如,乡村旅游盲目模仿一些成功模式,依然停留在“食农家菜,住农舍,享农家乐”上,形式单一,缺乏本土特色,很难满足游客多元需求。

(二)农民传统价值观念日益滑坡

农民的价值观深植于乡村文化的沃土之中,是引领乡村文化振兴的基石和指路明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农耕生产和生活中形成了特有的价值观念,如人心向善的道德观、诚实守信的人格观、重义轻利的义利观、勤俭节约的消费观等,这些传统价值观构成了乡村的主流价值体系,滋润着农民的心灵。当前,乡村文化在与城市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中明显处于劣势地位,“原来的文化并不能有效地带来生活上的满足时”(26)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108页。,农民的价值观就会逐渐发生改变。如,重义轻利被利益至上、见利忘义取代,集体观念被个人利己主义取代,艰苦奋斗的敦厚民风被物质享乐主义替代,“原有被视为不对的现在被人追捧,原来被认为神圣的现在却遭到遗弃,天理良心、礼义廉耻等价值观念不再受人信奉”(27)龚天平、张军:《资本空间化与中国城乡空间关系重构——基于空间正义的视角》,《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人们不再以是非、荣辱和善恶为判断标准,原本值得珍视的道德评价体系受到冲击。纵观农民价值观的现状,从表面上看是农民价值观念日益淡薄,但究其深层原因,是农民对自身生活方式与农民身份的否定,是对乡村文化自信的丧失。

(三)乡风民俗生存空间萎缩,乡村传统文化日渐式微

当前,乡风民俗、民间艺术等传统的文化形态不仅受到西方文化、城市文化、网络文化等外在因素的影响,也受到乡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的内在因素影响,生存空间萎缩并日渐式微。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乡村传统文化认同方面。在市场经济大潮的推动下,我国乡村原有的传统社会结构和运行机制发生重大改变,乡村文化“在经验层面、话语层面和规范层面几乎同步发生不可逆转的激变”(28)吴理财:《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区文化的变迁》,《人民论坛》2011年第8期。,很难坚守自己的文化立场,在乡村渐失优势,呈现出认同危机。农民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也日趋薄弱,农民对本地语言、历史传统、文化习俗的认同已经难以维系,对原有的乡村价值与自我身份失去自信。二是在乡村传统文化保护方面。在工业化的冲击和挟裹下,乡村文化遗产特别是一些文化景观遭到破坏,土地污染日益严重,尤其是城市周边的乡村逐渐成为土地开发和工业生产的蔓延地,许多具有历史感与民俗价值的建筑风貌、器物形态遭到损毁与破坏,乡村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日渐边缘化。

(四)乡村文化振兴主体的缺失

农民不仅是乡村文化生成、发展的主体,也是当前乡村文化振兴的真正动力。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开放,农民迫于生计或者发展需要,选择前往城市就业或定居是当下的新常态。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8652万人,农民工平均年龄不断提高,从年龄结构看,40岁及以下农民工所占比重为52.4%,农民工平均年龄为39.7岁;且在这些进入城市的农民工中,高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农民工占比显著提高,其中高中文化程度占17.1%,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3.5%(29)《2017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北京:国家统计局,2018年4月27日。。这组数据充分表明当前农村社会存在的普遍现象:一方面,大量青壮年农民离开家乡,特别是乡村精英人才的严重流失,客观上削弱了乡村文化振兴的中坚力量,致使外部援助无法内化为建设自身的力量,导致乡村文化振兴举步维艰。另一方面,留守农村的主体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他们受到年龄、性别和教育程度的限制,接受和创新能力较弱,缺乏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难以保护乡村文化遗产,难以对乡村文化振兴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因此,乡村文化振兴主体的缺失,是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的最主要的困境。

四、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选择

乡村文化振兴,就是“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繁荣兴盛农村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30)王磊:《乡村文化振兴的国学思考》,《光明日报》2018年7月7日。。如何振兴乡村文化,让乡村文化的精华成为构建农村文明的底色,除了借助以国家为主导的外部力量之外,还要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增强乡村文化的内在建设力量。

(一)精准定位乡村文化,打造乡村文化产业

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必须强化以乡村为本位,准确定位乡村文化。我国农村地域辽阔,乡村文化差异迥然,呈现出“各美其美”的多姿形态。为了避免在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出现趋同现象,应摈弃“一刀切”思维,充分挖掘多姿多彩的乡村地域文化资源,对其进行精准定位,并与市场结合形成蓬勃发展的乡村文化产业。乡村文化产业是乡村文化振兴的主要内容和必由之路,它主要围绕乡村民间文化传统和独特文化资源,利用现代经济理念和产业经营模式,发展相应的文化产业。乡村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可以引导农民文明就业,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主体力量和经济动力。

1.打造乡村文化产业要挖掘本地资源,凸显地域文化特色。打造乡村文化产业不能走同质化、复制化的路线,要科学把握地域文化的差异性,注重地域特色,保存乡土味道,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首先应该立足于当地的特色小镇、农业遗迹、历史文物古迹等,特别是那些具有厚重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古镇村落、传统建筑,建造一批特色博物馆、展览馆,提升乡村振兴的文化品位和文化气质。例如,安徽蒙城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尉迟寺新石器时代遗址”,是“中国原始第一村”。地方政府利用其丰厚的历史文化,以尉迟寺原始聚集遗址文化为基础而建的蒙城博物馆,着力打造为国家4A 级文化旅游景区,带动了当地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其次,依托当地名人历史、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俗礼仪、传统手工艺等,打造乡村特色文化产业精品工程。如,河南鲁山县的“墨子文化旅游区”极具特色,在景区内可以体验墨子文化、庙会文化,可以欣赏到传统曲艺,特别是麦秆画、蛋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不仅带动了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弘扬了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此外,打造特色文化产业,除了依托乡村别具一格的原真文化特质,还要融入现代元素,使乡村文化重新焕发新的魅力。

2.增强创新意识,积极探索乡村文化产业化发展模式。打造乡村文化产业,要增强创新思维,“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农耕文化产业展示区,打造一批特色文化产业乡镇、文化产业特色村和文化产业群”(31)中共中央、国务院:《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人民日报》2018年9月27日。。首先要转变产业发展模式,“注重从数量到质量的转变、从表面展示向内涵挖掘的转变、从要素流出向要素集聚的转变”(32)李宇佳、刘笑冰、江晶、魏东雄:《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展望》,《农业展望》2018年第7期。。其次,要探索乡村文化产业运营的新思路,加强乡村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创意设计,促进文化与旅游、休闲农业、健身、养生、科技等融合发展,形成文化产业品牌,增加乡村产业的文化附加值。比如,“乡村文化+旅游”,通过把美景、生态、人文、特产、美食等相结合,赋予乡村文化产业更多元的发展可能性;“乡村文化+养生”,通过乡村独有的绿水青山生态优势,把传统中医文化与现代健康管理方式结合,滋养医旅结合的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总之,增强创新意识,积极探索乡村文化产业化发展模式,要推动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当前消费需求相一致,构建起集“山水观光、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商务会议、康体养生”等文化产业化新业态,进而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美。

(二)重塑农民的价值观念,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1.积极开展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在新时代,加强文明乡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工程,也是凸显乡村文化自信的动力源泉。建设文明乡风,移风易俗是当务之急。一是急需破除乡村中的陈旧思想和传统陋习,如薄养厚葬、铺张浪费、红白喜事大肆操办等。要借用现代教育加强对农民的引导,推动形成淳厚、平和、进取的良好乡风。二是传承优良的家风家教家训。构建以修身齐家、孝悌忠恕等为内容的优秀家风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五好家庭”“好家风、好家训”的评比活动,推动形成夫妻和睦、敬老爱幼、爱家爱国的家庭文明新风尚,并以良好家风汇聚成社会新风气。三是加强移风易俗的宣传。要依托乡村民间庆典、传统节日、文艺作品等淳风化俗的作用,让文明新风融入农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努力把乡村建成风清气正的一方净土。

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农民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3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42页。,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支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积极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弘扬真善美,抵制假丑恶,推动人们形成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高尚道德信念,形成向善向上的良好社会氛围。更重要的是,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在乡村开花结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必须以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农民的日常生活、社会交往等各个方面,使之成为农民处理人际交往、公共事务的有效价值参考,真正在农民心中生根发芽,发挥其无处不在的精神引领作用。

3.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能否充分发挥领导作用,对农民价值观的塑造至关重要。第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农村基层党组织直接面向农村,熟悉农村事务,与群众关系密切,是党和群众之间的桥梁。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时刻关注农民的思想动态和发展趋向,对不良思想倾向和丑恶现象要敢于制止,引导农民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从而凝聚人心、形成合力。第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农村党员是农民群众的一分子,其言行对周围农民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重塑农民的价值观,农村党员必须要起到好的表率作用,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先进文化和先进思想,注重自身价值观的培养,随时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在工作中党员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教育其他的农民。

4.创新工作措施和方法,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首先,坚持以自治为主体。农民自治是乡村社会治理的基础,将优秀传统治理理念与现代治理思想相结合,培养农民的主体意识和自治意识,养成自治习惯,进而提升整个乡村的自治能力和水平。其次,坚持以法治为保障。法治是规范各类行为的固本清源之道,培养农民的法治意识、法治理念,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最后,坚持以德治为基础。德治方式是通过传统道德来约束农民行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起到教化民众、引导乡风的作用,实现对农民的柔性治理。德治是乡村治理的灵魂,它能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有力支撑。自治、法治、德治三者相辅相成、融为一体,“以自治增活力、以法治强保障、以德治扬正气”“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善治之路,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乡村社会,不断增强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3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人民日报》2019年6月24日。。

(三)坚守文化根脉,重视传承和弘扬乡村传统文化

1.深入挖掘乡村传统文化的优秀思想。美国人类学家克拉克洪指出:“一个社会要想从以往的文化中完全解放出来是根本不可想象的,离开文化传统的基础而求变、求新,其结果必然招致失败”(35)Kluckhohn C, Culture and Behavior, New York:The Free Press, 1962, p.76.。我国乡村传统文化是对农民思维方式和价值趋向的体悟,是农民的精神家园。传承和弘扬乡村传统文化,必须深入挖掘蕴含其中的文化精髓。如,传统儒家思想中孔子的“仁者爱人”“孝悌忠恕”思想,对于家庭关系和乡村社会的稳定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农民团结的基石;孟子的“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孟子·滕文公上》),勾画了和谐友爱、亲睦融洽的良好邻里氛围。道家思想中“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为我们提供了最深刻并且最完美的生态智慧,为解决乡村当前的环境污染问题提供有益借鉴。深入挖掘乡村传统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理念,并赋予其新时代内涵的当代表达,充分发挥其凝聚价值认同、涵化群众心灵、淳化乡风民风,使之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智慧源泉和内在精神动力。

2.加强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承载着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加强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于倡导热爱乡村文化的情怀,对于传承乡村文明、增强乡村文化认同与自信,具有深远的意义。保护乡村文化遗产,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政府部门特别是乡村基层文化主管部门应广泛开展文化遗产的普查和调研工作,详细了解乡村文化遗产状况,建构文化遗产的数据库系统,并组织专家对其进行鉴别和分类,制定科学性、系统性、差异化的规划和保护机制。如,在对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时应注重对遗产原貌的保存,确保完整性和真实性;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应“注重的是可传承性(特别是技能、技术和知识的传承),突出了人的因素、人的创造性和人的主体地位”(36)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第49页。。其次,要正确处理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在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还要注重对乡村文化的合理开发利用。必须坚决制止纯盈利性质的开发,特别是对于一些传统古村落、古民宅等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乡村建筑,不能为一时的经济利益,对其大拆大建,过度开发搞旅游,要保留原貌,维护好生态环境。正确处理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形成保护与开发的良性循环,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文化生态效益的最佳组合。最后,还要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保护责任,为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保驾护航。

3.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要坚持有扬弃的继承、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三者的有机结合。首先,坚持有扬弃的继承。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我们要继承并加以广泛弘扬。但是,由于传统文化是建立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之上,必定会受到当时社会制度、经济条件、科技水平等的制约,存在一些不合时宜和糟粕部分。对于这些糟粕,我们“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加以继承”(3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164页。,而不能不加辨别地直接套用,全面继承。其次,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新是乡村传统文化永葆生命力的法宝,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是按照当前乡村文化发展的实践要求,对乡村传统文化中仍有借鉴价值的内容进行改造、补充和完善,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和内涵。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把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乡村文化精神弘扬起来,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更加适合当代乡村社会的时代发展趋势,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

(四)培育农民的振兴主体意识

1.提高农民的文化教育水平,培养乡村优秀人才。培养农民文化主体意识,教育是最重要的“生命机制”。在广大乡村的教育中,除了注意改善教育条件、增加教育资金和配备优秀师资力量之外,更重要的是根据农民的实际情况,选取形式多样的教育模式。首先,对于青壮年农民来说,通过完善“专门机构+多方资源+市场主体”的培训模式,尊重实际需要,开展个性化、差异化的教育培训,加强其从业能力的培训,从而加快乡村文化振兴的速度;其次,对于广大的留守老人和妇女来说,主要是增加他们参与各种公共文化活动的兴趣。在农闲时间,定期开办各种文化讲习所,寓教于乐,学习一些传统手工和编织技艺,如剪纸、刺绣等,既培育他们继承传统技艺的意识,又帮助他们增收,实现了就近就业。最后,对于留守儿童来说,通过家庭和学校教育,培养他们对乡村文化的情感和认知,特别是在教学内容上增加乡村文化课程设计,开办各种特色文化兴趣班,让他们感受到乡村文化的价值和独特魅力。另外,还要开辟针对青少年儿童的乡村文化教育基地,开展传统研学体验,让他们走出课堂,亲身体验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培育传承乡村文化意识。

2.弘扬乡村社会正气,充分发挥乡贤的示范作用。乡贤是与农业相伴而生,指乡村中有声望权威的精英人士。乡贤在乡村社会发展中,“既是乡村社会的管理者,又是乡村礼俗的实践者,还是乡土知识体系的保存、传播者”(38)季中扬、胡燕:《当代乡村建设中乡贤文化自觉与践行路径》,《江苏社会科学》2016年第2期。,为乡村文明的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前,在乡村文化振兴中,提升农民的主体意识,弘扬乡村社会正气,要注重发挥新乡贤的引领示范作用。首先,深入挖掘和弘扬古代乡贤文化,加大乡贤故居、文物的保护,宣扬古代乡贤光辉事迹和优秀品质,增强当地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豪感,敦厚家风、乡风,激励农民向上向善;其次,各级政府应解放思想,加强政策创新和措施创新,通过相关政策的优惠,将这些愿意为家乡做贡献的乡贤组织起来,成立“乡贤会”,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新乡贤不仅有助于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改善乡村治理,而且通过身体力行,用自身的魅力感染其他农民,引导他们见贤思齐、见德思义,进一步激发其他“不在场”乡贤回归乡村,投身乡村建设。

3.做好顶层设计,保障农民的文化权益。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归根到底是要依靠农民,依靠一支有文化、热爱家乡的工作队伍,才能不断激发出乡村文化振兴的内生性动力。当前,随着经济水平的增长和网络的普及,农民对文化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但是乡村的公共文化服务明显滞后,农民的文化权益保障尚不充分。为了确保农民的文化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不仅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还要联合市场和社会组织的力量,“形成以政府为主体,多元配合的有效供给体系”(39)徐勇:《乡村文化振兴与文化供给侧改革》,《东南学术》2018 年第5 期。。一是各级政府要做好顶层设计,发挥主导作用。政府不仅要强化财政投入保障机制,促进筹集资金的多元渠道,加大政府对财政资金的监管力度,还要进一步创新乡村文化的管理模式,整合各种文化资源,做到科学管理,统一安排;二是健全市场运作机制,最大限度地优化乡村公共文化资源的配置效率,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三是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各种社会组织是乡村文化振兴不可或缺的主体力量之一,可以创新多种服务方式,满足农民多元文化需求。因此,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供给格局,使农民文化权益得到充分保障,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坚强力量。

五、结语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宏大文章,乡村振兴必先提振乡村文化,通过乡村文化来为乡村振兴提供创新源泉并注入持久动力。可以说,乡村文化振兴决定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成效,进而决定着全面小康建设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成败。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文化的力量,或者我们称之为构成综合竞争力的文化软实力,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40)习近平:《之江新语》,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49页。。乡村文化振兴不仅需要政府精心的顶层设计,还需要社会、农民个体之间通力合作,形成强大的合力。尤其是需要引导农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4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人民日报》2017年1月26日。。农民在对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成、现状、特质的了解过程中,通过认知、省思和评判,体会到乡村文化的自身价值和独特优势,重新感知乡村文化的强烈吸引力和感染力,改变“城市=先进、乡村=落后”的思维定势,树立起乡村文化的自信,自觉形成振兴乡村文化的内生动力和使命担当。

猜你喜欢
农民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农民丰收歌
促进农民增收 粮食部门责无旁贷
谁远谁近?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