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需要满足与文化自信强化:有机协同及政策取向

2019-02-12 08:19毛中根
关键词:消费文化

叶 胥 毛中根

一、问题的提出

文化自信是主体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文化自信对社会进步、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当代中国,文化自信极具时代价值:一方面,文化自信是彰显文化软实力,促进国家、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另一方面,文化自信是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是维系社会团结和睦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41页。人们的物质活动与精神活动常常交织在一起,精神资料伴随着物质资料的生产而生产。马克思指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24页。文化自信作为人类活动的意识形态产物,是通过对文化满足过程中呈现的大量信息的认知加工逐步形成的,文化自信的坚定与增强离不开文化需要的满足。

中华民族长期以来都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及未来持有坚定的信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构成基础。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思想源泉。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国人民以自己的勤劳智慧铸就了辉煌历史,留下了丰富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遗产,不仅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养分,也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国人独特而悠久的精神世界,让中国人具有很强的民族自信心,也培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3)杨振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对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30周年重要指示精神》,《人民日报》2015年7年1日,第7版。其次,革命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有力支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具有真理力量,在救亡振兴之际,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领导人民取得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新中国,又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形成特色鲜明、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回顾历史,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为我们渡过难关、取得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孕育和发展革命文化做出了突出贡献,是中华文化自信的有力支撑。再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极大地增强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在大力推进经济建设的同时,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已扎牢文化自信的基础,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创造了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的发展奇迹,描绘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为我们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了充足的理由和底气。面对西方文化的影响和冲击,坚定文化自信的价值引领,打牢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强化文化自信,首先要重视“怎么强化”的一般路径,可以从经济基础入手,也可以从上层建筑入手(4)隗金成、房广顺:《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与动力源泉》,《人民论坛》2016年第23期。。比如,从培育伦理精神自信着手,以伦理精神自信来推进和支撑文化自信(5)王泽应:《伦理精神自信是文化自信的核心和根本》,《道德与文明》2011年第5期。;从价值观自信对文化自信系统构成的核心作用入手,用理论力量、实践力量、文化力量来增强价值观自信(6)沈壮海:《文化自信之核是价值观自信》,《求是》2014年第18期。;从本国实际出发,吸收与借鉴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7)潘新喆、刘爱娣:《文化自信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要求》,《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年第11期。。同时,也要重视揭示文化自信内生强化的逻辑,从而构建和增强文化自信强化的内生机制。

由于文化自信的发展曲线比社会存在的发展要复杂得多,因此,文化自信与现实存在发生矛盾成为可能。马克思指出“如果这种理论、神学、哲学、道德等等同现存的关系发生矛盾,那么,这仅仅是因为现存的社会关系和现存的生产力发生了矛盾”(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34-535页。。现实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使得文化需要得不到满足,阻碍文化自信的发展。通过满足文化需要才能从根本上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目标的实现,从而产生和巩固弘扬传统文化、奠定文化强国地位、展示文化自信的效果。此外,文化需要满足既直接体现文化建设的目的,也构成文化自信的内生动力。因此,本文从文化需要满足和文化自信强化的有机协同角度展开分析,以期推进和强化文化自信。

二、文化需要满足:内涵及基本功能

(一)文化需要满足的概念界定

在经济学分析逻辑下,文化需要是个体基于自身及群体的生存、发展、享受的实现而产生对精神文化资料获取的一种欲望和意愿。文化需要满足是对这种精神文化资料获取的欲望和意愿实现的满意状态。由于文化需要满足直接与欲望、意愿、满意等心理判断相关,在表象上容易体现为主观性。但实际上,文化需要满足具有很强的客观性。

文化需要及其满足手段源于社会的生产和创造。文化需要满足的客观性与文化需要及满足手段的客观性直接相关,来源于需要是由生产所创造的本性。马克思说:“需要是同满足需要的手段一同发展的,并且是依靠这些手段发展的。”(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59页。进一步,恩格斯指出:“社会当前需要的生产余额不但不会引起贫困,而且将保证满足社会全体成员的需要,将引起新的需要,同时将创造出满足这种新需要的手段。”(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8年,第369页。这表明,需要及其满足手段来源于生产的发展;生产的发展产生着新的需要。而且,由于“我们的需要和享受是由社会产生的,因此,我们对于需要和享受是以社会的尺度,而不是以满足它们的物品去衡量的。因为我们的需要和享受具有社会性质,所以它们是相对的”(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1年, 第492页。。也就是说,人们表现出来的需要不一定是真实的心理需要,而是基于所处的社会性质的一种展现。而且,人们所表现出来的文化需要满足也受社会性质的影响,可能是为迎合社会口味所展现的一种满足状态。

人们对精神文化资料的欲望与意愿具有客观性。从一般意义上来看,文化需要是人们在基本的生存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得到满足以后,为了满足精神需要所自发产生的欲望。虽然欲望与意愿发自个体,受个体异质性的影响,但个人的欲望、兴趣等与其所处的社会地位相关,不同社会阶层所展现的精神文化资料欲望存在差异。不难发现,不同社会阶层造就形态各异的文化需要类型——娱乐化倾向、学习性需求、解压式诉求、身份表达等。在西方国家,文化消费的差异被作为阶层划分的一个指标。欲望与意愿也存在层次性,大体由低级向高级迈进,纯粹空想与超越现实的欲望与意愿没有满足的基础。

(二)文化需要满足的主要特征

为了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化需要满足的概念和内涵,需进一步分析文化需要满足的主要特征。

文化需要满足具有层次性。文化需要满足是特定发展阶段,由文化需要主体所发出的主观感受。发展阶段的不同、文化需要主体的偏好与层次不同,导致文化需要满足具有层次性。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揭示了人的需要具有多样性,除了生存的需要,还有社会的需要、交往的需要、自然的需要等。马克思提出,“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需要本身、需要满足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31页。,“在生产的最低阶段上,人类的需要还很少,因而要满足的需要也很少”(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377-378页。。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与之相适应的是需要的一个不断扩大和日益丰富的体系”(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第392页。。此外,根据马斯洛(Maslow)的需求层次论,人的多种需求由低到高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从需求实现的手段来看,情感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是属于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主要靠文化消费的途径来满足。由于个体的素质和文化修养不同,价值趋向、兴趣爱好及收入水平千差万别,文化需要满足也有层次性。一般来说,文化需要可分为基础型文化需要(如基础的教育与文化素质培养等)、发展型文化需要(如艺术修养、继续教育培训等)和享受型文化需要(如文化娱乐等);也可分为普及型(大众化)的文化需要满足和提高型(高品位)的文化需要满足;还可分为自娱型(业余型)的文化需要满足和专业型的文化需要满足等。

文化需要满足含有多维内容。人们的文化需要满足来源于文化产品及服务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通常被定义为产品及服务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这一属性又可以划分为数量属性、质量属性和符号属性。因此,文化需要满足可划分为文化需要数量满足、文化需要质量满足和文化需要符号满足。文化需要数量满足指供给的文化产品及服务在数量上符合人民的需要,文化需要质量满足指供给的文化产品及服务在质量上符合人民的需要,文化需要符号满足指架构于实体价值之上的附加效用符合人民的需要。在这里,符号满足从属于使用价值,与鲍德里亚(1996)认为符号价值是使用价值之外的价值观点不同(15)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08页。。其理由在于,人们从文化产品及服务中所获得的符号满足必须基于使用价值,没有使用价值也就谈不上生产符号满足。

文化需要满足受主客观双重影响。现代消费者行为学虽然没有清晰地阐述需要满足的客观性与主观性相统一,但也指出与需要满足直接相关的满意度取决于实际获得的效用与之前的个人期望。实际获得的效用体现着客观性,个人期望体现着主观性。其中,客观因素主要包括文化生产力的水平、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文化生产的水平是文化需要满足的基础,文化生产水平的高低直接表现为居民文化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可支配收入是影响居民文化需要满足的重要因素,可支配收入的多少,决定了人们对各种文化产品和服务支付能力的大小;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满足和文化权益的保障水平,是文化需要满足的基本保障。主观因素则包括居民的异质性心理特征和个体所处的社会氛围。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居民收入差异、居民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差异,使得各个消费者的文化需要满足存在较大差异。

(三)文化需要满足的基本功能

文化需要满足的功能与文化的多重功能密不可分,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文化需要满足是维系人全面自由发展的纽带,能增进人的文化认同。文化认同必须建立在需要满足的基础上,增进人的文化认同离不开美好文化需要的充分满足。消费主体在教育学习、享受艺术、休闲娱乐等文化消费活动中获得知识、艺术熏陶、精神享受与满足,并在该过程中不断消除紧张感、失落感、迷失感,使得主体的信心、能力、尊重等需要得到满足,从而增进文化认同。此外,良好素质的形成,需要通过学习教育和实践锻炼,而文化需要满足过程中的学习和实践能提高个体的素质,不断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文化需要满足过程是意识形态构建的同一过程,能促进人的价值观塑造。文化需要满足过程涉及人的精神生活,必定体现人的价值观,文化产品价值的特殊性在于不能完全以其物化体来衡量,而主要取决于其精神影响及后果。一方面,文化需要满足过程作为一种有意识的实践行为,体现了人对文化产品及文化的价值选择;另一方面,实践中形成的价值观主导价值选择,而价值选择又使价值观进一步固化。因此,文化需要满足过程会对消费主体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构建起意识形态,促进价值观的塑造。

文化需要满足可以激发能动作用,有利于人的文化能动作用的发挥。文化之中蕴涵着人类的智慧、价值追求,对其价值观产生能动作用。能动作用不会凭空出现,只能是适应一定社会物质文化发展的要求而产生。也就是说,在物质文化充分发展的前提下,文化需要得到充分满足后才能更好激发主体的能动作用。文化需要满足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物质力量并作用于社会存在,表现为人民群众的巨大创新活力,成为文化创新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三、文化需要满足与文化自信强化的有机协同:理论分析

(一)文化需要满足是文化自信强化的前提

文化需要满足是强化文化自信的起点。文化自信源于主体的文化需要满足,并形成于文化实践活动基础之上,经历了由文化需要满足到文化认同,再到文化自信树立的过程。宏观层面,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历史逻辑下中华民族伟大的优秀文化,它创造了中华民族的璀璨文明,承载着中华儿女对强盛民族需要的精神满足;二是现实逻辑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它引领中华儿女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承载着中华儿女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的精神满足。微观层面,文化自信的本质是个体对文化价值的肯定与确认,来自各个个体对文化价值的评价。个体评价建立在需要满足的基础上,好的评价离不开美好文化需要的充分满足。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赢得人民对文化建设的充分好评,为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了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同样体现在文化领域,主要表现在人民对美好文化需要与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根据《中国文化消费指数报告》,2014年仅有6.53%的受访者对我国文化消费质量感到非常满意(16)彭翊:《中国文化消费指数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127页。。而且,文化需要满足的不平衡性也有所体现,在大类的文化需要满足中,无论是从各城市还是分人群特征看,教育与旅游的满意度远低于中值水平(17)毛中根等:《中国文化消费提升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年,第257页。。新时代立足于服务美好文化需要的满足,才能更好实现弘扬传统文化、奠定文化强国地位、展示文化自信的效果。

文化需要满足过程增进文化认同。一方面,主体价值观的生成以主体知识积累为基础,主体的认知水平越高,越能认识和挖掘客体中对主体有价值的因素,越能将客体潜在价值转化为现实价值。文化需要满足过程本身就是主体接受教育和积累知识的过程,主体在教育学习、享受艺术、休闲娱乐等文化活动中获得知识,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另一方面,主体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消费,暗含着对价值观念的认同。文化产品和服务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对主体认识、理解和判断事物都会产生影响,最终潜移默化影响主体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文化产品中蕴藏的意识形态,在文化满足过程中,会自觉不自觉地为消费主体所接受。与此同时,文化认同是主体对本民族文化的价值确认,文化价值符合主体价值观是文化认同的主导因素。党的十九大指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1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42页。在满足美好文化需要过程中,文化以其特有的情感效能与意义系统,通过主体对文化的学习、理解、认知,强化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在该过程中增强主体的文化认同感,提升文化自信。

文化需要满足有利于保障文化自信的底色。文化自信建立在文化发展基础之上。国家的文化发展有竞争力,能充分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要,国民文化自信的形成也就水到渠成。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民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迅猛增长。但受体制、机制、创新能力等因素制约,文化市场供给的数量、品种、品质、品味尚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的需求。在文化需要未能得到完全满足的情况下,主体可能难以抵挡外来文化的入侵,进而可能削弱本国文化竞争力,久而久之引起国民文化自信的萎缩,甚至危害民族的文化自信底色。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和非主流同时并存、社会思潮纷纭激荡的新形势,如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19)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5月19日,第2版。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为人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有益于满足人民的美好文化需要,提高和激发人的创造力,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

(二)文化自信强化有利于文化需要更好满足

文化自信强化拉动文化生产力水平和质量的提升。文化生产力水平和质量的提升是文化需要满足的条件,而要促进文化生产力水平和质量的提升,前提是充分肯定自身文化价值。文化自信强化,坚信自身文化的生命力,是民族文化产业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凝聚力。文化旅游部2017年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7年末,纳入统计范围的全国各类文化(文物)单位32.64万个,比2006年增加7.33万个;从业人员248.30万人,增加92.16万人(20)文化和旅游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17年文化发展统计公报》,http://zwgk.mct.gov.cn/auto255/201805/W020180531619385990505.pdf,访问日期:2018年11月7日。。但还存在国内部分文化生产者缺乏文化自信、盲目追随西方文化思潮的现象。我国文化领域还面临着严峻的外来挑战,据国家版权局统计,2016年我国共引进版权17252种,输出版权11133种。

文化自信强化能实现个体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创新文化的关键元素,是促进文化需要更好满足的根本。文化自信强化能实现高度的文化自觉,形成对文化价值、文化地位的深度认同。即使个体的文化需要具有异质性特征,但是文化自信具有指向性价值,能引领人民的信念。应从文化自信的本质上诠释个体对文化产生更广泛、更深刻的认同,实现社会整体高度的文化自觉,促进个体发挥文化创造的积极性,促进文化需要得到更好满足。

文化自信强化有利于构建良好社会氛围。文化自信归根到底要以充分的自信心为国家、为民族营造出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繁荣兴旺富强的文化生态环境,营造良好社会文化氛围。通过文化自信强化,促使社会形成统一的文化认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消费观念,逐步形成乐意于文化消费、享受于文化消费,形成学习、求知、进步的文化消费氛围,全面提升主体认知,促进文化消费,最终满足居民的文化需要。

(三)文化需要满足与文化自信的目的统一

文化需要满足和文化自信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统一性,并逐步成为具有共同目的的文化发展模式。一方面,文化需要满足的最终目的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文化需要满足是满足人民美好文化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通过消费多样化、个性化的文化产品或服务来满足其文化需要。文化需要的满足能够使文化发展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人民群众。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让人民身心得到愉悦,情操得到陶冶,自身素质得到提升,获得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文化自信的建立有利于推动社会文化创造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文化需要,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文化自信不仅在传承文化意蕴、传递价值理念、塑造人文精神、促进价值认同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也为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增加底气。继承、发展自身文化,首先就要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21)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5月19日,第2版。文化自信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落脚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需要满足则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四、文化需要满足与文化自信强化的非协同:现实表现

(一)重需要的数量满足而轻美好本质,有阻文化自信底色的坚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文化自信的三个底色,这三个底色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翡翠,是文化自信建设的底蕴基础。在文化需要满足过程中,要考虑传统文化的时效性,把握符合时代精神的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若过分强调文化需要的满足,不经甄别的进行文化消费,则会扭曲文化自信的真正含义,有碍我们坚持文化自信底色。因此,在文化需要满足过程中,既需要数量方面的满足,更要注重美好文化需要的质量提升。现实文化消费领域中,不仅存在过剩的低端文化产品,也面临着外部腐朽文化的入侵。面对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文化需要,不能有求必应,需要对文化的精华和糟粕进行甄别。比如,一些网络游戏为获取经济收益,用带有色情、引诱意味的形式和内容设计吸引玩家。《2017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收入高达2036.1亿元。但是一部分网络游戏肆意歪曲历史、恶搞英雄,传递错误历史观,触碰社会伦理道德底线,不仅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还造成严重的文化伤害与文化安全问题。

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过程中,必须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克服盲目崇拜外来文化行为,克服低端糟粕文化,推进现代文化的创造。现实中,随着国外文化的不断涌入,吸引着国人特别是充满猎奇心理的年轻群体的目光。例如,语言学习方面,少数人在学习英语、日语、德语、韩语等的同时,却渐渐冷落对汉语、古汉语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影视艺术方面,一部分年轻消费者喜好欣赏国外大片与国外特色音乐,渐渐疏远中国古典音乐、民族戏剧等中国传统文化。根据福布斯中文网的统计数据,2017年美国出品影片在中国的收入共计34亿美元,占中国票房市场份额的40%。《2016年中国传统戏曲年度报告》显示,2016年传统戏曲演出票房仅1.49亿元,老年观众人群在逐步流失,年轻观众市场出现断层。

(二)重市场需要的迎合而轻价值观引导,有损文化自信的时代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2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23页。文化产品是意识形态的载体和具体呈现,坚定文化自信,有利于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文化发展的经济效益从属于社会效益,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强调社会效益,就是强调文化产品的公益属性,强调其要给人以向上向善向美的精神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在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过程中,要把握好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无论改什么、怎么改,导向不能改,阵地不能丢。”(2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185页。文化产品不是一般商品,而是作用于人的灵魂的精神产品。越是深化改革、创新发展,越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好价值引领,实现文化自信的当代价值。

但是,少数过分追求经济效益的商家违背了社会价值观,唯票房、唯收视率、唯发行量、唯点击率等现象背离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原则和方向,忽略了文化自信的当代价值。在经济利益驱使下,一些媒介产物趋于商业化、市场化和功利化,一些媒介制作更多娱乐性消遣文化产品,削弱了人们对传承文化的历史责任。庸俗、肤浅、暴力和迂腐的文化产品显然与人们的文化需求相悖,会助长文化市场不良消费倾向,不利于健康向上的文化消费市场的建立。比如,一些影视作品中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滋生出许多不良思想和价值观念,导致青少年爱慕虚荣、盲目攀比等现象时有发生。

(三)重需要的纯粹满足感而轻能动作用,有碍文化自信目标的实现

文化发展的大众化有一定必然性,文化的充分供给可能导致人们文化需要被动式满足,追求纯粹的满足感。文化需要的被动式满足不利于文化能动作用的发挥,这与文化自信促进主体发挥能动创造性的目的相悖。人们在文化消费过程中具有自主能动性,拥有创新文化的潜力和能力。一些文化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不成熟的个体追求简单的需要满足或被动式满足,或一味追求享受,对文化发展的意义认识不够,难以利用参与消费过程的机会,对既定文化产品进行改造创新。这不利于文化自信的形成,也不利于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创新发展。

文化自信的重要目的是推动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文化发展要以满足广大人民的文教娱乐需求为出发点,发挥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文化消费中创新文化、发展文化。充满生机活力、善于学习思考的个体通过积极、健康和向上的文化消费活动,能够为自身输入正能量,并向大众传递正能量。例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下,一些青年群体以提升个人知识技能为载体进行文化消费,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利用培养个人高雅文化情操释放压力、启发智慧,满足他人的精神需求,激发创造力。但也有部分青年人热衷于短暂一时的休闲娱乐与发泄情绪的文化需要满足。个体若过于注重通俗的娱乐文化需要,则不会主动吸收学习型文化产品,不仅不利于个体身心健康成长,也不利于文化产品的创造及文化软实力的增强。因此,文化需要满足要以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为目的,在积极主动的文化需要满足过程中实现文化创造。

五、文化需要满足与文化自信强化的有机协同:政策取向

(一)立足需要的三维属性,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文化需要

立足敢消费、能消费、愿消费,扩大文化消费数量。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民生工作建设,形成良好消费预期,消除居民不敢消费的顾虑与担忧。健全提高消费能力的制度保障,夯实文化消费基础。实施以创业带就业的促进工程,推行创业互助机制,扩大创业基金向创业大学生、创智青年和创新人才倾斜力度,保证其收入稳定增长;健全收入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落实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构建和完善舒心、放心、安心和省心的消费环境,加快消费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文化市场强监管,做好准入门槛、动态抽查与效益评价机制建设,引导文化行业自律,建立行业大数据口碑评价平台,推动文化行业“红名单”“白名单”“黑名单”机制,提高居民文化消费意愿。

立足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提高文化消费质量。鼓励文化企业,结合自身优势,供给差异化的文化产品及服务,做精做优拳头产品或品种;规范文化市场管理体制,精简文化项目审批环节和手续,完善相关中介机构服务,降低文化企业发展成本与壁垒,增加文化产品及服务供给;积极鼓励文化企业大胆创新,涉足高端、前沿的新兴文化产业,提供更多时尚元素的文化产品及服务。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前提下,积极推动“文化+”战略,结合传统优势产业,提高供给效益,提高供给质量。支持企业品牌建设,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好品牌,鼓励龙头企业结合自身的市场定位,积极参与国际合作,通过生产协作、开放平台、共享资源等方式,提升产品设计,打造个性化品牌。

立足稳民生、顺民意、贴民心,提升文化消费满意度。明确民生优先的文化消费发展方向,政府直接投资或经营的文化类项目,要侧重于基础性、公共性和普惠性,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消费权益,稳定公共文化民生。坚持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文艺创造,推进菜单式文化惠民工程。把“给文化”和群众的“要文化”有机结合,完善人民群众文化需要表达机制,贴近民心,打造和输出一批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当代文学艺术、影视、动漫游戏、数字内容、创意设计等文化精品。

(二)重视满足过程的积极价值观构建,不断强化人民文化认同

聚焦树新风、转理念、多引导,树立正确文化观。加强社会主义时代新风的不断树立,推进居民文化消费理念转变,普及创新、绿色、共享、自强、文明、高雅的文化理念,培育懂消费的文化新人。利用社区活动、入户宣传、公益项目、学校课题、社团活动等进行贴近宣传,开发与拓展文化产品的附加值属性,向文化产业链下端发展,积极发展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衍生品,引领文化价值消费热潮。尤其重视围绕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开展教育,充分认识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善于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引导树立正确的文化观。

聚焦提热情、立榜样、推精品,形成积极文化消费行为。组织举办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活动,使群众在自娱自乐中增长知识,把握市场热点和居民消费心理,提升居民文化消费热情。充分利用文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树立新时代精神文明榜样,依托榜样力量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更多地消费发展型文化,普遍增强国民的文化素质和文化水平。持续挖掘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代表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组织创作一批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扶贫攻坚、致富奔小康,不断创造美好生活的文艺精品,促进形成积极文化消费行为。

(三)增进满足过程的能动作用,不断提高文化竞争力

着眼推改革、育人才、强党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持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突出文化事业的公益性、社会性与意识形态属性。坚持以市场为基础的文化产业发展路径,优化文化产业发展布局,补齐发展短板、增强发展长板。文化产业发展要紧密结合本地资源禀赋和地域特点,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走特色化发展道路。推出针对文化人才培育的文化消费提升计划,向创新、创业、创智人群进行文化消费提升倾斜,为创新人才提供到相关学校、科研院所和设计机构学习、进修和实习机会,推动高校和科研机构成为文化创新动力培养的主阵地。发挥好党建工作在文化创新中的引领作用,以创新链上的党组织建设为依托,发挥党组织政策引导、组织协调、发动群众的优势,将创新链上的各环节有机连接,切实发挥创新链上党员的先锋作用。

着眼扬文化、促传播、增共识,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弘扬中华文化的璀璨成果,促进世界了解中国文化,发挥文化消费在促进文化价值共识中的能动作用。大力实施中华文化海外传播项目,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鼓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讲好中国故事,述好中华文化内涵,利用好现代化数字手段,发挥移动网络和新媒体的作用,广开传播渠道。挖掘传统优秀文化和当代中华文化的核心情愫、价值元素,准确把握其与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宗教的文化共通点,推出一批既赏心悦目,又传递文化情感的视听盛宴或精致小菜,让国外民众在审美过程中感受中华文化魅力,加深对中华文化价值的认识,进而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猜你喜欢
消费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设计是消费,也不是消费!
40年消费流变
谁远谁近?
新消费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