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刚
(华东师范大学英语系,上海 200241)
全球领导力角逐是一种大国之间、群体之间、精英之间的博弈,旨在彰显各自对其他国家、地区、群体事务产生影响和带动作用的能力。表面上看,它是一种综合实力的展现。然而,并不是每一个有着强大实力的国家或领导人都能产生或拥有引领全球的能力。如何在国际交往和交锋中赢得全球领导力,是一个语言使用的问题,是一个如何讲话和讲什么话的问题,更是一个文化语用问题。这是因为,文化不仅滋养着领导人的成长、影响着他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也赋予他至关重要的跨文化传播和影响世界的使命。领导人话语不仅折射着文化的光芒,而且展示其全球的感召力、人性和全人类价值。一个志在感化和影响全球的领导者,如果没有文化的助力,是难以实现其远大抱负的。那么,在全球化大潮冲击中的文化是如何助推领导者建构话语,去影响和引领“地球村”的“村民们”冲破迷雾、奋力前行的呢?习近平主席在重要国际场合发表的讲话,是我们对全球领导力话语进行文化语用分析和鉴赏的极好范本。习主席对当代文化和文化语境的准确把握和话语建构,给文化语用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启示。
当前比较热门的关键词“Global leadership”直译为“全球领袖”,传递一种“身份”意识。当然,这一术语也可译为“全球领导力”,表达的是一种动态“展示和竞争”的意味,并不固定于某一个人。出于具体研究分析需要,本文采用后者的界定。全球领导力是一种通过事关全球核心关切的行动、互动、言语行为而得以展现、并且往往和某方面的领袖人物密切相关的语用能力。换言之,所谓全球领导力(the power/ability to lead or guide or influence the world),其实是一种高度语境化的话语现实,是某国或某些大国领导者、科技精英、商界精英以话语执行特定言语行为或语用策略,展示其解决当前世界或人类面临的重大关切、引领国际社会走向未来的能力。这个能力包含着三个重要的方面:引领的意向、全球关切的话题、基于当前语境却又高于它的文化语境需要(context-based cultural needs)。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和亚洲学会“零计划(Project Zero)”项目发布的论文指出,引领全球是一种内在的倾向,旨在动员大家(他人)去理解那些事关本地或全球的大事,行动起来去抓住机遇并改善现状。换言之,一个全球领袖一定有一种立足当前、胸怀全球、激励他人关心周围与世界大事,且雷厉风行的自我驱动力。这项研究是在考察以前关于全球领袖的概念和定义的基础上进行的,并提出了一个“全球领导力框架”,其中包括三大支柱核心:研究世界进而谋求更好未来的憧憬;理解并动员各种文化背景的人们行动起来;推动人类实现发展、增长和革新的最大化。同时,文化对全球领袖的影响不可忽视:一是文化影响人们关于近似术语的语义赋值,呈现出理解上的文化差异;二是在全球化、交互连接的世界里,文化融通的领导风格越发普遍;更为重要的是,对全球的强烈责任感成为当代全球领导力的核心内容。
从上述表述可以看出,构成全球领导力的三个要件:全球责任感,全球洞察力,全球感召力。首先,全球责任感来自于领导人业已成功的社会实践,以及通过实践所感受到的,并能对更大范围问题的察觉和反思。没有成功的实践,既无法产生领导的自信,也无法赢得他人的信任;没有对更大问题的觉察以及对自身和他人实践经验的反思,就不会有危机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更不会有全球责任感。其二,全球洞察力是一种站在高于本国或本行业基础之上,以全局的观点和历史的、现实的、未来的视角综合地思考的能力。这是一种有深度、有广度、有高度、更有温度(关切他人和整个人类命运)的创意思维能力,它让领导者总能看到问题的根源,寻找更能治本的方略;洞察力是责任感的依据。其三,观察一位大国元首是否具有全球责任感和洞察力,必须考察其话语是否包含全球影响力和感召力的信息和力量(言外之力)。于是,言外之力便成了判别领导人是否具备全球领导力的关键要素。
文化是全球领导力话语无法绕开的内容。任何一个国家领导人、地区或行业领袖,深受生他养他、滋润他成长与发展的特定文化环境的影响。深厚的祖国文化、地域文化或行业文化滋润着他的成长、成才和成功,因此,文化总是会在他最需要的时候给予他最有力的支持,也会帮他排除那些与文化不相容的言行。
【例1】
a.五四运动源于北大,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始终激励着北大师生同人民一起开拓、同祖国一起奋进。青春理想,青春活力,青春奋斗,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生命力所在。(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2018年5月2日。)
例1 是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的谈话。在话语中,我们可以找到“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理想、活力、奋斗”这些表征现当代中国文化信念、价值选择、文化态度的语汇。领袖话语中,文化的元素俯拾皆是。然而,文化在领导人话语中被凸显只是它对现实作用的一种反映。对于全球领导力话语而言,文化构成了一种强势驱动。中国人有条信念: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个国家若要想立足于强国之林、光大祖国文化,就必须参与全球影响力竞争、谋求全球话语权,参与国际交往和互动游戏规则的制定,并使自身利益最大化。文化的强力驱动使已经拥有话语权的国家或组织不断强化、巩固自己的话语权,同时也使那些可能获得这种权利的国家或组织加入竞争行列。文化作为一种心理信息结构,事关一个群体、民族、国家、言语共同体兴衰、生死存亡和光辉灿烂,对共同体内部运行、人际互动、社会走向的指引,与对涉外的、群际和国际交往的驱动,始终是一种内在需要的体现。因此,全球领导力话语的本质就是一种言语文化行为。
不仅如此,文化也在全球领导力话语的建构中产生强大支持力与整合力。一个缺乏文化支持的言语行为,不仅缺乏足够理据和权威解释力,而且很难得到跨文化认同。也就是说,连本民族文化无法理喻的言语行为,一定不能引起其他民族的会话者的理解或认同。反过来说,只有赢得母语文化的支持,突破文化局限的全球影响力才有可能产生。因此,在全球领导力话语的建构过程中,文化的参与和语境化是必不可少的。
什么样的话语才称得上 “全球领导力话语”?换言之,构成足以影响全局、引领全球的话语及言语行为需要满足哪些条件?比如,如果要提出一个全球性的倡议,那么怎样才能使这个倡议足以引起其他相关国家、组织、群体的注意和共鸣,并获得积极的响应呢?美国语言哲学家Searle 认为言语行为由命题条件、预备条件、真诚条件和定性条件构成[1],我们似可以做如下推演:一个足以影响全球、引领国际社会走向的言语行为,其话语必须具备足够的言外之力(illocutionary forces)。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呢?我们发现,以下四个条件是比较核心的构成条件:(1)务实可及性:一个全球领导力话语,必须包含与全球事务相关的务实信息,承载方式是可以理解的话语;(2)成事可预见性:一个全球领导力话语必然蕴含确保其获得最起码的理解、注意和积极响应的可预期信息;(3)诚善意向性:一个全球领导力话语必须是说话者真诚与善良意愿的表达;(4)行为定性条件:话语的行为定性依据前面三条,确定话语代表着说话者做出的、旨在引领全球行动的尝试与努力。
“务实可及性”指的是一个涉及全球话语,必须针对当前世界的问题,并包含实实在在可以理解的信息。首先,话语必须具有实质的、事关全球各国、国际组织、阶层和行业、人类共同兴趣与问题的重大关切(比如环境、灾难、疾病、贫困、发展方式等)、共同关心的实质内容和务实措施。专业的眼光和切实可行的措施才具备引起广泛关注和共鸣的前提。习近平主席话语所提的倡议: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就是这样既有丰富的实质内容、文化内涵、也包含新的时代需要的信息。其次,话语的逻辑基础、推演方式必须符合普遍理性的要求,也就是说,要善讲道理、讲清道理。这就要求说话者对文化、普遍理性与现实语境需求进行有效的调和。简单地说,话语的出发点会受到特定文化支持或影响,但它的视角、语序、呈现方式和逻辑性必须具备普遍可接受条件。其三,话语所提取的语法、术语及关键词、语义结构必须具备起码的通用性。新的语汇的引进和使用也要具有普遍可理解基础。比如,习近平主席话语中“压舱石”的隐喻,把全球经济与社会比喻成一条船,在大江大河中起伏不定,需要某种稳定机制(压舱石),说明其至关重要的作用。压舱石、航船、波涛汹涌的江河、大海,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物理存在和意象,其普遍可及性是不言而喻的。与此同时,在国际交往的重要场合,依据平等原则,习近平的许多话语都是以建议的口吻呈现出的协商式方案,并不是像某些领导人那样霸气十足、唯我独尊。习近平主席是以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来分享自己的看法,被证明具有很强的可及性。
“成事可预见性”指的是话语所涉及的、来自有关各方的响应是否是可以预期的。全球领导力话语,必须包含所涉内容对言语行为的响应方式和效果的可预见性。在第一条件基础之上,话语执行的言语行为是否可以令广大听者做出预期的响应(言语行为和行动),取决于他们感受到的成事可预见性。这里涉及两方面的因素:话语可信度及有关各方的可响应度。首先,在国际交往中,大国之所以有得天独厚的影响力,正是因为他们在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及各项事业中的成功实践,以及由此产生的强大的综合国力,因为这样的成功足以表明他们拥有处理棘手问题的能力;其次,话语所提的动议或方案是否是各方能力范围内可以办到的,这反映出话语预期与接收者能力的关系。合情合理的意见来自成功的实践,可以增强其可信度,话语动议与接收者能力的关联度,则确保相应的可预期性。
“诚善条件”是指全球领导力话语必须出自领导者的真心实意,而不是应景的夸夸其谈。缺乏诚意的话语是没有号召力的。同时,善意也很重要,话语所及的话题与行动方案必须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全球整体的发展和未来,有利于地球村的长治久安。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命运共同体”理念,就是一个善意的表达。该理念把中国的命运、大国的命运和全球所有国家的命运关联起来,和“American First(美国优先)”的自私自利主张形成了鲜明对照,彰显出中国人“兼济天下”文化理念的普遍善意。真诚和善意使话语产生强大的亲和力和凝聚力,这是全球领导力必不可少的成分。
“行为定性条件”则基于上述三项条件,在合适的语境中,话语可以理解为说话者谋求全球领导力的尝试。也就是说,有了务实可及性、成事可预见性和诚善性,话语就获得了谋求全球领导力的行为定性条件。
文化语境,是文化语用学的基础性概念。从宏观上说,文化语境就是言语交际(话语建构、话语理解、话语解释)所依赖的文化环境,所以很多人称之为“文化背景”。我们在何种文化背景下讲话,依据什么样的文化背景去理解和解释别人讲的话?这里的“文化背景”几乎涵盖了一种文化体系的全部,是一个几乎和文化一样的概念。可实际的情况是,在每一个具体语境下话语激活或提取的文化并不是一个文化的全部,最多是一个或几个关联的文化项目或特征。因此,文化语境可以被定义为:焦点话语所激活并提取的、关联的文化信息特征(集)。这个定义来源于当代美国学者Alessandro Duranti 和 Charles Goodwin 关于语境结构的再思考。根据他们的分析,每一个微观语境一定会涉及两个方面的事项:“焦点事件+行动场”。焦点事件其实就是引起更多注意、需要解释的话语或事件;而行动场则是被焦点事件所激活、关联幷提取的信息特征。那么,怎么知道某个特定话语所关联激活和提取的就是文化信息呢?文化信息的确定是否要求一个文化体系作为其认知框架和解释前提呢?显然,有必要弄清什么是文化,以及文化涉及到哪些内容的问题。
关于文化的定义和内容,最早可以追溯到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伯内特·泰勒。他认为,文化其实包含着人类生存方式的全部,其中涉及到理念、信念、价值、习惯、科学技术、道德、生活方式等等。后来文化又有上百种定义。同时,文化的定义也由人类学朝着社会学转向,成为解释行为的意义系统。挪威人克里斯蒂安·F.布洛格尔认为,文化可以被看作既不是行为,也不是观念本身,而是表达观念与行为之关系的符号体系。文化设定不能离开行为而存在,行为也离不开文化设定[2]。而文化的心理学转向倾向于把文化看作一种内在的心理信息结构。综合各种观点,我们似乎可以认为,文化其实是一个由特定共同体(国家、城市、社群、组织等集体)历史形成的,代代相传、可以通过学习而掌握的,对该群体的社会生活、生存、交往、发展等活动至关重要的一整套心理信息系统。它涉及该共同体的思想意识形态(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科学技术、伦理道德等)、社会交往和行事规范(原则、规则、程式、规矩等);当然,它也贯穿到该共同体成员的日常活动、艺术创造、语言使用的偏好、图腾与禁忌、委婉、成语、习语、惯用语等。根据爱德华·T.霍尔的“文化冰山模型”理论,文化可以看成是一个引起和影响过程的层次-系统结构:深层的核心意识形态、浅层的人际意识形态和表层的文化相关事实、行动、过程等。以中国文化为例:
深层意识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文化态度等,比如:天人合一、五行、阴阳调和、稳、祸福、健、一贯、大同世界等信念和理想、价值观、行事风格、处世态度。
人际意识层:调节人际交往、规范相互言语行为,比如:礼、纲纪、人伦、顺序、忠孝、善、仁爱、忠厚、上下、尊卑、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忍耐、宽恕。
文化事实层:承载或传递文化意识信息的事物、人物、形象、意向、事件、关系、过程、形式等(比如:泰山、长城、长江、黄河、松鹤、牌坊、祠堂、家族、庙宇、四合院、寺院、鲁班、四书五经、负荆请罪、将相和、垂帘听政、促膝谈心、南泥湾、六盘山、西柏坡、古田会议、人民英雄纪念碑、集体学习、博鳌亚洲论坛、世博会、重阳节、七夕、中秋节等等,都是包含着物质事实、精神事实、艺术事实(作品/形象、委婉语、禁忌语)、关系事实(君诚、父子、夫妻、朋友、上司、下属、同仁、师兄弟、泰山、长辈等)以及方式实在(独断、协商、合作、协同、大张旗鼓、低调)等不同类型文化信息的事实。
深层意识型态的文化设定不仅相互关联(理想离不开信念、信念离不开价值观,文化态度更是这些系统的衍生)、互为解释,而且贯穿于浅层的人际意识形态;而表层的文化事实则是深层文化意识的表现,要么是深层意识形成的贡献因子,要么是对深层意识的解释。每一层内部包含不同的系统,其间相互体现;三个层次之间,或交叉、或综合地影响彼此,使每一个文化体系成为这个人群或共同体仰仗的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和互动模式、个人成长、修身养性、规划人生、交往处事的指南,以及把个人、群体、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构成强大的集体意志和力量——文化能量整体。
文化定力指的是作为一个为特定人群、共同体服务的思想意识形态或心理形态所具有的高度系统稳定性。文化核心观念与价值取向由来已久,根深蒂固,世世代代影响着这个群体、共同体内部成员的思想与行动。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礼尚往来、内外有别、和谐、上下有序等等观念,历经世代冲击和洗礼,仍旧持久恒定,仍是中国人思想意识中十分重要的思想内容和指导原则。
其实,再进一步看,文化之所以拥有强大的定力,是因为它无时无刻不在参与共同体成员的日常活动、社会交往、言谈举止,被习惯成自然,并显示出充沛的活力、驱动力。它对新的现象、异文化的现象始终保持着适度的容忍和开放,同时也会自我净身,扬弃那些明显不合时宜、阻碍社会进步和文明进程的观念和设定,且有选择地吸收那些来自异域文化,尤其是代表时代进步、有利于本共同体进步和发展的先进观念、信条和设定。比如,传统中国文化以保守著称,并不特别鼓励创新,创新往往只是个别人的兴趣爱好,并不代表全民共识。到了当代社会,因循守旧再也无法坚持,对外开放成了发展民族经济与社会的必然,于是,“创新”的价值凸显变成了全民共识。“创新”的价值选择来自对求新和求异思维的强化,是从其他文化舶来的。但是,当代中国人已深刻地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必然性和可能性。这生动地说明,中国文化其实也是可以开放的。开放就有活力,就有驱动力和自我超越力。
文化的活力也来自跨文化的互动,全球化是促进和深化文化开放、相互借鉴、文化自我超越的强大力量。鉴于全球化与文化之间的密切关联性,因此从文化角度重新认识全球化被看作是一个重要课题[3]。围绕全球化与文化的研究显示:最初人们看到的几乎是一边倒的美国文化和方式(麦当劳、沃尔玛、星巴克等等)对其他文化的碾压、对其他文化的同化;后来,人们逐步认识到全球化与本地文化的冲突与对抗(中国式快餐、盖浇饭、火锅等与洋快餐出现竞争的局面),文化身份与民族意识的强化[4];现在人们更清醒地意识到全球化其实成了全球互动与文化交流的趋势,不同文化的声音得到关注,同质化的力量和异质化力量都很强大,多极化和多样化越来越成为文化互动的主流。全球化并不导向单一文化,而是文化的相互渗透与借鉴。所以,当今的宏观文化语境是一个文化互渗与互借的语境。地域文化在微观语境中的重要性和话语支持力再一次得到凸显,成为全球领导力话语的合适性基础和力量源泉。
文化的语境化就是根据直接语境的需要,激活特定的文化信息特征,以建立直接语境与文化的关联,从而借力于文化、构建文化语用行为的过程[5]。从文化的语用视角看,文化语境化是特定文化系统向直接语境释放能量的过程,它是通过说话者(文化主体)进行文化信息梳理并整合直接语境,提升话语的文化层级来实现的。这里就涉及到文化巧用的问题。根据科恩菲力学院2014年的一项研究报告,文化巧用是一种旨在影响全球的领导者所具备的高级文化能力,涉及到说话者(全球领导者)对文智、情智、职智的巧妙整合[6]。其中,文智(cultural intelligence)指的是对文化及其如何影响人在工作中的行为和态度的根本性认识,包括行为的各个维度,以及如何避免误解、贻误工作效率的知识;情智(emotional intelligence)指的是自知、自控、移情、动机以及人际互动的技能,在文化巧用的语境下,情商涵盖了对自我文化偏好的了解,对随时准备学习他人、他国文化,并根据需要改变自己的人际策略的动机与姿态,以及在情境中的自我控制力;职智(professional intelligence)指的是在广义的业务场合展示的、对文化如何影响工作中的那些成事的“不成文规则”的赞赏,其中包括运作、与客户和零售商沟通、选拔人才和管理人才、开发领导才能、培养团队精神等方面。职智要求把文智和情智用于重新思考和改进工作思路与方法,以获取适应消费者、客户、雇员及其他股东的积极成果,扩展到国际层面,那就是建设性的国际响应。智慧是源于经验的高级能力,来自文化的实践和经验的智慧是调动情感智慧和职业智慧(专长)的整合能力所在。
文化的语境化涉及到全球领导力话语建构者对当前语境(直接语境)中文化敏感特征的准确识别和把握,如,场景、事件、话题、共识性程序与规范、礼仪等,在此基础上,相关地激活并提取文化信息(主位文化、客位文化、共识性礼仪、程式、原则、规则等),合适地选取话语的文化支点、预期层级和取向,以及呈现说话者文化立场的姿态、言语行为或语用策略。
文化语用学是建立在文化语境基础上的话语理解过程,其目的是要对话语信息进行恰如其分地解释,从话语的内部到整体、到其背后,看看文化对话语信息的整合与功能提升。一般而言,话语内部的文化敏感成分有预设和指示语。
预设是话语的语境基础和出发点,是说话人相信的、为听说双方共享的那些语境信息的背景化处理。预设的事项可以涉及到特定事实的存在、关系、价值等的理所当然的真值性。预设从直接语境、到社交与社会语境、到文化语境、虚拟语境,无所不及,不仅反映话语的理据,更暗示说话人的态度。文化预设就是话语的文化出发点和基础。它并不成为话语意向信息的部分,但却是话语的文化合理性所在。
【例2】
六月的青岛,风景如画。在这美好的时节,欢迎大家来到这里,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早在2500 多年前,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就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孔子的故乡山东喜迎远道而来的各方贵宾,我们在这里共商上海合作组织发展大计,具有特殊意义。(习近平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上的讲话,2018年6月10日。)
作为开场白,东道主习近平主席要表达对各国贵宾的欢迎,“六月的青岛,风景如画”,是对话语的直接语境的描述,显示出话语对物理语境特征(自然风光—时空)的敏感。“早在2500 多年前,……不易乐乎?”预设了话语的文化基础,听说双方对孔夫子原话的知晓,以及对中国人待客之道、对远方客人到来的欢愉、欣喜、热情的文化态度,且这种态度由来已久、源远流长、经久不衰。“热情好客”是中国待客之道的出发点。中国人素有“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的说法,主人对客人的态度溢于言表,并具有厚重的文化价值。
【例3】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面对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新形势,为更好推进人类文明进步事业,我们必须登高望远,正确认识和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习近平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上的讲话,2018年6月10日。)
在此处,习主席话语预设了与孔子登山有关的文化事实,为他自己下面“登高望远”的主张做好了铺垫。这个预设显示说话者不仅对孔子文化的敏感,而且对山东文化的敏感,东山之于鲁国,泰山之于华夏,既是古代中国人的高度,也是现代人的文化启示;借山东的高山,隐含地启发与会者要“站在更高的起点上纵观世界、把握全局”。这正如毛泽东当年“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非凡气度,习近平主席也身体力行,用自己的登高望远,来引领与会者“登高望远”。因此,文化预设帮助说话者巧借文化之力,达成美好心愿。
【例4】
仲春时节的海南,山青海碧,日暖风轻。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各国嘉宾汇聚一堂,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海南有一首民歌唱道:“久久不见久久见,久久见过还想见。”今天,有机会在此同各位新老朋友见面,我感到十分高兴。(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2018年4月10日。)
在这里,习近平主席引用海南(主场)的一首民歌歌词,预设了所选歌词的语境合适性,也预设了主场文化的语境合适性(贴切的东道主文化一定会受到各国客人的欢迎),更为重要的是,从国家领导人口中说出来,更能让这样的文化——海南的民俗文化产生强烈的感召力,这样,地域文化借着领导人强有力的臂膀,飞向了世界。
【例5】
“天行有常”,“应之以治则吉”。中国进行改革开放,顺应了中国人民要发展、要创新、要美好生活的历史要求,契合了世界各国人民要发展、要合作、要和平生活的时代潮流。中国改革开放必然成功,也一定能够成功!(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2018年4月10日。)
在例5 中,习近平主席引用这句古语,作为本段话的主题句,在更大范围内预设了这句诤言的文化真理性、普适性和现实价值。其隐含的信息是:古代中国人早已指出,自然发展是有规律的,适应自然规律达成治理自然与社会,顺势而为,则会有好的结果。接下来的话,作为对主题句的现实发挥,显然离不开主题句的真值性、真理性预设和说话人对此文化命题的深信不疑。须知,古语代表古人的智慧,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结晶,这是习近平主席妙用文化进行话语铺垫的例证。
文化指示是话语激活文化联想、指向文化语境的方式[7]。文化的语境化就是通过特定的话语单位(有价值的语用单位)凸显文化的信息,使文化信息成为话语信息的有机组成(而不仅仅是背景预设),并借此提升话语的文化品质,提升言语行为的文化功能[8]。文化指示语是作为文化主体的说话者用语言单位传递文化信息的方式,可以反映说话者的文化价值取向、立场和姿态。文化指示语和直接语境(现场)指示语,虽然都使用语言形式(词、短语、话语单位),但两者有显著的不同。直接语境指示语多为指代系统、动词、名词、副词等那些语义不确定成分,其话语意义需要结合当时当地当事的时空、人际特征信息才能确定;文化指示语虽然有时也使用这些词汇,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使那些已经拥有规约的概念意义,也只有在和特定文化所主张、看重的文化设定,以及与某个设定相关文化事实相关联,才能指向文化语境。
【例6】
2015年9月22日,习近平访美期间,就表达了这一观点。他在西雅图就中美关系发表重要演讲时表示,中国将继续坚持反腐败斗争,打铁还需要自身硬,他解释:“这里‘打铁’的人是中国共产党。”他强调,“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是及时顺应人民的要求,其中没有什么权力斗争、没有什么纸牌屋。”(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6年5月20日。)
“纸牌屋”原本有多种解释,但此处习近平主席主要是指向美国官场的“争权夺利”的政治文化,用来厘清中国反腐的根本性质,使中外人士更加清晰地了解中国进行的反腐和美国的政治操作的不同。对纸牌屋的文化联想激活与否定,体现出中国领导人对反腐败问题的清醒认识,同时,它也使文化信息成为话语信息的有机组成,为文化进入话语、释放其现实化能量,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例7】
中国率先把建立伙伴关系确定为国家间交往的指导原则,同90 多个国家和区域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中国将进一步联结遍布全球的“朋友圈”。(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2017年1月18日。)
“朋友圈”以前是社交术语,随着网络社交平台的普及,朋友圈是自媒体连接群友的一种虚拟语境,是网络化社交的方式(当代文化)之一。一提到朋友圈,就令人兴奋。中国人素有广交朋友的文化取向和美誉,网络化时代依然如此:广交朋友、互通信息、构建相互交织的朋友圈,高效地达成各种传统交往无法达成的愿望和目的,抱团取暖,共同进步。这是中国人民友好交往的理念。习近平话语指向当今人际交往的最流行方式,也间接地映射出他对文化语境变化的敏锐把握、欣然接受与积极响应的文化态度。这无疑会大大增强其话语的文化推动力和全球影响力。
在国际场合,如何使用称谓语,也可以看出说话者的文化修养、情怀和远大抱负(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国家元首,他的话语已经超出了个人言语的属性,成为国家文化形象的代言者。聚焦“他称”的称谓(警呼)语,习近平主席在多种国际场合体现出古老的礼仪之邦的文化风范。
【例8】
尊敬的联合国大会主席汤姆森先生,尊敬的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先生,尊敬的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总干事穆勒先生,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2017年1月18日。)
作为参会国、客人,习主席这里依据的是:当值主席、常任秘书长、当地总部干事长、女士、先生、朋友致意语序,表明大国领袖对国际组织的高度重视和敬意,对西方语序的尊重,体现出领导人对自我文化的跨越以及对国际惯例的尊重。
【例9】
尊敬的各位元首,政府首脑,国际组织负责人,部长,尊敬的各位博鳌亚洲论坛现任和候任理事,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开放共创繁荣 创新引领未来——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2018年4月10日。)
作为主人、东道国,这里习近平主席采用的语序: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国际组织负责人、政府部长、来宾、女士、先生,显示出东道国对各位外国政要的尊重和敬意,对来宾的欢迎,最后是西方惯用的称谓语序,显示礼仪之邦的殷勤和周到。有趣的是,在这篇讲话中,习主席还以“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作为话语连接语,贯穿整个语篇,使其成为有机的整体,这也是非常巧妙的文化指示方式。在刚刚结束的阿根廷20国集团峰会上,除尊称东道国总统外,习近平主席对与会者的称谓发生了变化:“尊敬的马克里总统,各位同事:”说明习近平主席将此次发言定义为一次工作发言,和同事之间的平等交流,单刀直入,无须客套。这是务实精神的体现,与会议的主旨相当吻合。
言语文化行为,是在特定语境中执行说话人的文化用意、体现其文化语用期待、完成直接语境承担的文化功能的那些言语行为[9]。言语文化行为是通过话语建构或实施的文化行为,也是体现文化核心意识(设定)——文化理想、信念、价值观、文化态度和人际文化意识(行为原则、规矩、范式设定)的言语行为。
【例10】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20国集团要从历史大势中把握规律,引领方向。人类发展进步大潮滚滚向前,世界经济时有波折起伏,但各国走向开放、走向融合的大趋势没有改变。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不断延伸和拓展,带动了生产要素全球流动,助力数十亿人口脱贫致富。各国相互协作、优势互补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也代表着生产关系演变的前进方向。在这一进程中,各国逐渐形成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无论前途是晴是雨,携手合作、互利共赢是唯一正确选择。(习近平在20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三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的讲话,2018年11月30日。)
习近平主席此处引用古语,统领整个话语的走向,向所有G20 成员发出号召,动员大家把注意力转移到团结合作、相互学习借鉴、同舟共济的发展方向,避免自我孤立、自绝后路。从历史中获得经验,了解人类发展之大趋势,正确引领未来发展方向。习近平主席谈的是国际经济的协调发展问题,但他的讲话已经超出了经济学的意义,上升到国际交往的文化层面,面对未来的挑战,只有携手前进,才有共同幸福的前景,人类才有未来。所以,话语的直接语境功能跃升为文化语境(利益、责任、命运与文化的关切)功能,完全满足了全球化对文化的需要(理念、思维、行为与交往方式)。
语用文化策略是受文化理念、信念、价值和态度作用的,所谈问题的孰轻孰重可以通过先后顺序的安排来理解。习主席选择了“先世界、后中国”的主题推进顺序,按照文化顺序的重要性原则(重要—次重要—一般),表明中国领导人优先考虑世界,把世界和别国利益放在本国利益之前;同时,他还强调了利益、责任、命运相互依赖、互为条件的关系。过去我们说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在习主席话语中,却是“先世界、后中国”。这种超越自身关切的世界意识,有力地表明中国这个国际社会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不是滔滔不绝地说自己吃了多少亏、向各国讨债,而是超越了狭隘的民族主义和本位主义,登高望远,悬壶济世,为世界经济把脉,开出了“合作共赢”的良方,从而受到了普遍的欢迎。因此,这种语用策略也是符合超文化语境需要的有效选择。
不仅如此,习近平主席每次讲完以后,都不忘感谢大家,这既是遵照国际演讲惯例(对超文化的把握),更是发自内心。他的话语语气平和,音高适中,有礼有节,信息充足,直面当前世界的难题,从全球大局出发,表明中国的立场和态度,承担中国的义务和责任,从来不去刁难和指责他国,体现了中国“与人为善、以和为贵、稳妥进取”的待人处事原则和文化境界。他提出的“多边主义”、“合作共赢”、“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倡议和“平等相待”的国际关系准则,也是外交行为、国与国、人民之间交往和协调的文化原则。他提出的“管控分歧”的理念,建立和巩固对话机制(继续发挥对话、论坛的沟通作用,如香山论坛、积极参与新加坡论坛、达沃斯论坛),一方面承认分歧的存在和不可避免,另一方面也表明每个国家在分歧发生时要有所作为,不是让分歧无限扩大,而是有效地管控分歧,这是非常睿智的创意主张。对国际交往实践、地球村民之间的互动与和谐具有十分明显的指导作用。
全球领导力话语因为其全球性关切,必然带来文化的全球化。简单地说,文化的全球化就是文化服务于全球化的需要,并受到全球化的整合,产生出新的变化。根据学者的观察,受到人类“容器”意象图式的影响,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们逐步把文化看成捆绑在“国家、民族、地域”等概念之上的概念,于是有了诸如美国文化、中国文化、汉语文化等概念,好像每一种文化和别的文化都是泾渭分明的封闭系统[10]。这种思维方式到了21世纪受到了“迁移、流动和全球化”(migration,mobility and globalization)这三股势力的巨大冲击,使文化之间的冲突、交流、混合和彼此依赖变得越来越普遍。原本的各种文化体系中存在的、涉及人的普遍认识(理念、信念、理想)、普遍诉求(价值、道德、伦理、法制、科学、变化、创新)和普遍生活方式、交往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成为文化普遍共享的内容。这些文化共享的内容模糊了传统的文化界限,造成了文化重叠和超文化性(transculturali-ty)[11]。但是,全球化并不等于消灭民族文化,相反,各种文化为全球化增添了独特性、多样性与丰富性,导致不同国家、同一国家不同来源的人们之间文化态度的转变和容忍度的增强,敌意和仇视度下降,对多元并存与共同关切的深度认同,这也是全球化带来的积极文化变化。当然,全球化的压力也会造成一度的文化退潮或倒退,但这只可能是短暂的现象。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文化语用学是一门解释科学,它需要依赖特定文化系统信息作为其解释的参照系。也就是说,文化语境的宏观结构与信息集成对合适、合理、有效地解释话语至关重要。全球领导力话语作为一种超文化的语用学解释对象,需要什么样的文化语境呢?很显然,它很难确立一个纯粹属于某一文化的参照系,而必须是以话语、言语行为、语用策略所触及的全球关切为统领,以本地化为起点,构造出来的一种混动系统(hybrid system),其中既包括全球话题和共同趋势所触及的文化普遍内容,也包括当时当地文化中那些可以实现自我超越、满足共同需要的成分和说话者的文化意识和超文化视野,以解释全球领导力话语的文化混动性[12]。
【例11】
第一,坚持开放合作,维护多边贸易体制。5年前,我第一次出席20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呼吁共同维护和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现在看,这一任务更加迫切。20国集团成员间月均新增贸易限制措施比半年前翻了一番,2018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增速可能下滑0.3%。我们应该坚定维护自由贸易和基于规则的多边贸易体制。中方赞成对世界贸易组织进行必要改革,关键是要维护开放、包容、非歧视等世界贸易组织核心价值和基本原则,保障发展中国家发展利益和政策空间。要坚持各方广泛协商,循序推进,不搞“一言堂”。(习近平在20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三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的讲话,2018年11月30日。)
在习主席的这段讲话里提到的开放合作、自由贸易、规则、多边贸易、改革、包容、核心价值、基本原则、政策空间等词汇,体现出全球化对国际交往方式的影响,是当代文化的关键词,而协商、循序推进、一言堂则具有强烈的中国文化烙印。中国文化比较看重“渐进、稳妥”,反对“急躁冒进”,一言堂与群言堂(平等对话)相对,是封建文化(家长制)的遗存。反对一言堂,其实是反对以美国为主导的自私自利(美国优先)和单边主义,主张共同协商、稳步推进来化解前进道路上的风险,共同克服困难,创造美好、共享的前景。从这些关键词可以看出,作为竞争全球领导力的话语所依赖的高度混杂的文化语境。
全球领导力话语对文化的混合激活,给文化语用学解释指明了新的方向。它意味着我们不能一味坚持过去单一文化语境模型和思想方法,而必须转换观念和思路去寻找当代话语的文化敏感区;对于当代话语中那些高频出现的语汇,以及它们所表征的全新思想、理念、方式、路径、人们新近偏好以及对共同事务理解和探讨的新视角,必须保持高度的敏感并及时解读可能的新含意;以全球思维对当地文化功能提升为出发点,推演出全球语用价值取向;以交际主题和事件为焦点提取相关的、来源不同的文化信息;以目标听者和预期语效为指南,整合文化信息、话语意向、现场语境信息,得出具有全球领导力最大关联度的话语解释。文化语用学不仅要坚持从文化系统角度合适地解释话语的直接语境化信息,还要合理、有效地解释高一层次的文化意向和期待,有效发现和评价全球领导力产生和释放的话语语境化机制。文化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关切的变化而变化,文化语用学也必须从话语的解释中找到其功能结构和语用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