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斌
(兰州市红古区农业农村局,甘肃兰州 730080)
随着规模化羊场中的饲养密度增高、羊群数量逐渐增大等因素,造成群体疾病发生率显著增加,一旦防疫做不到位,那么外来疫病就会迅速传染到整个羊群,给养殖场(户)必将带来严重经济损失[1]。为了让养殖场(户)的养殖效益得到显著提升,那么在规模化羊场的饲养管理中就要对常见疫病的种类及特点进行详细了解和掌握,并及时采取有效的、针对性防治措施。
羊肠毒血症属于一种急性传染病,病原体主要是魏氏梭菌的不同血清型菌株,这种疫病具有发病急、致死率高等特点[2]。羊肠毒血症主要是通过消化道、饮食等传播的,每一个年龄段的羊群均会发病,两岁以下的羊患此病的致死率是最高的。
羔羊痢疾主要是由腹泻、轮状病毒感染所导致的,羔羊痢疾的感染周期比较短。在发病早期,羔羊会出现垂头弓腰以及精神萎靡等症状,与此同时还会排出黄色、白色以及绿色的恶臭水样粪便[3]。在发病的后期,羔羊甚至会出现肛门失禁、皮毛粗糙以及粪中带血的症状。一般使用复方碳酸氢钠、磺胺脒对该病进行治疗,与此同时还要使用青霉素对羔羊进行肌注治疗,使用剂量为160万IU。
附红细胞体病属于人畜共患传染性疾病,附红细胞体是该病的致病源。羊群一旦感染附红细胞体病,那么就会出现发热、黄疸、体质虚弱以及贫血等症状。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对较低,进行剖检时会发现患病羊的脾脏往往较正常养只肿大。
所谓瘤胃积食其实就是指瘤胃出现急性扩张,瘤胃内部充满食物,导致瘤胃容积增加,从而出现胃壁扩张,食物停滞在瘤胃当中的现象。羊感染瘤胃积食之后就会出现嗳气、反刍减少、甚至停止等现象,瘤胃变得坚硬并且发生疼痛等症状。羊进食量过大或者进食时饮水不足是瘤胃积食发生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如果羊食用了过量的谷类饲料而引起消化不良,那么就会导致碳水化合物在瘤胃当中产生大量的乳酸,久而久之羊就会出现酸中毒的现象,可能继发瘤胃积食。
规模化羊场的选址和建设对于规模化羊场常见疫病的防治是甚为重要的。
首先是选址。一般来说在进行规模化羊场选址的时候,首先应当选择地势较高、饮水和交通相对方便以及背风向阳的地区,并且所选的地址要和村庄的距离至少要保持在1km以上,同时所选地址要远离交通要道、其他蓄禽饲养场等,这样才能让周围环境对羊群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得到显著降低。
其次是建设。规模化羊场的内部一定要和外界进行隔离,应当在规模化羊场的内部对生活区,生产区、污粪处理点等进行科学规划,羊群的饮水、污水管道等应当进行分开设计和规划[1]。除此之外,在规模化羊场内应当设计饲养员通道和清粪通道,才能避免交叉感染,方便羊群的饲养和管理
首先要按照疫病发生的风险和环境的承载能力进行羊只饲养数量的合理规划,一定要保持适度养殖规模,提倡更为健康合理的饲养方式。其次在羊群饲料配备方面[1]。一定要确保饲料的新鲜度,严格防止饲料出现霉变的现象。同时要确保羊群饮用水的干净安全。最后在购进新羊的时候,注意新羊到场前,不能马上进入饲养区,而是应当在隔离区首先对新羊进行为期15天的安全隔离饲养,其次要做好防病接种工作。
要根据规模化羊场饲养管理的相关规定,对规模化羊场进行彻底的清扫和消毒。在羊群疫病高发季节为了防止羊群感染疫病,
可以采用4%福尔马林、0.5%到1%的菌毒敌等消毒药品对饲养区、生活区等进行严格的消毒,这样才能让羊群感染疫病的几率得到最大程度降低。
让羊群的抵抗力得到增强以及预防羊群感染疫病的一个有效措施就是对羊群进行疫苗接种。对于规模化羊场而言,应该按照羊场内常见疫病发生的原因和高发季节,为规模化羊场制定出一个科学合理的疫苗接种计划,后期严格按照疫苗接种计划对羊群进行疫苗接种,主要包括羊羔痢、羊肠毒血症等疫病的接种工作。
在寄生虫病发病季节来临前期,规模化羊场应当对羊群进行定期预防性的驱虫。所以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两个季节对羊群分别进行一次预防性驱虫。与此同时,还应当对羊群的粪便进行定期驱虫处理,这样才能对虫卵进行彻底消灭。除此之外,在使用驱虫药对羊群进行驱虫过程当中,需要对驱虫药的危害和中毒事件给予足够重视,避免发生意外损失。
规模化羊场中常见的疫病与疾病主要包括羔羊痢疾、羊肠毒血症、附红细胞体病以及瘤胃积食等,上述疾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防治,均会对养殖场(户)带来严重经济损失。因此对于规模化羊场而言,在以后的饲养过程中,为预防规模化羊场常见疫病与疾病的发生,就应该从羊场的选择和建设、驱虫,疫苗接种、消毒以及饲养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期待得到良好的预防效果,减少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