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敏
猪常见皮肤疾病及防治技术
张小敏
(河南省镇平县畜牧局 474250)
猪的皮肤病是近年来养猪业发展的一个障碍,本文通过对猪皮肤病的发生、几种常见病的防治等进行总结,提出综合防治方法,旨在为规模化养猪场和养殖户提供参考。
近年来,随着养猪业的发展,新品种的引进,猪养殖的密度增大,加之连续多年养殖,为猪皮肤病的发生流行创造了客观条件,成为养猪业发展的一个障碍。各养殖场要提高认识,加强管理,正确诊断,综合防治,预防和控制猪皮肤病的发生,减少损失,降低成本,促进养猪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1.1 饲养环境 圈舍卫生条件差,饲养密度大,粪便处理不及时,猪皮肤不经常清洁,沾着粪便,通风不良,湿热味重等。
1.2 营养条件 饲料单一,营养不全,特别是缺乏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锌等。
1.3 卫生条件 平常不注意养殖环境的杀虫消毒,昆虫蚊蝇较多。
1.4 管理不当 化学药品刺激以及慢性消化道疾病,造成猪新陈代谢絮乱,内分泌失调等,也可引起皮肤病的发生。
引起猪皮肤疾病的种类较多,原因也比较复杂,养殖场比较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2.1 猪疥癣 猪疥癣又称猪癞,此病由猪穿孔疥癣虫,潜伏于皮肤所引起的感染症,对仔猪为害严重,常成为僵猪。(1)症状:此病寒冷季节发生较多,通常于猪的头部发现,从耳、眼、颊逐渐蔓延至背部、臀部及体侧皮肤深层,导致皮肤发炎发痒,常见患畜在圈舍内、栏杆或相互摩擦,甚至摩擦出血,落屑、脱毛。皮肤呈污灰白色,干枯,增厚,粗糙有皱纹和龟裂,猪只消瘦,失去弹性,有痂皮。病猪生长停滞,精神萎靡,日益消瘦,重者可引起死亡,内脏无病变。疥癣症容易辩认,当一大群猪有搔痒现象时,常是疥癣虫感染的先兆。(2)治疗:先用肥皂水或来苏儿水清洗病猪患处,然后用精制敌百虫配成的0.5%水溶液,先擦患部再喷洒猪体,因为药物一般不能杀死虫卵,7~10d后再治疗一次。或用伊维菌素0.3mg/kg体重,一次性皮下注射,效果也较好。同时用0.15%力高峰喷雾或赛巴安浇泼每个猪舍、护栏和健康猪只,相隔10d再重复1次。
2.2 猪痘 猪痘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皮肤病,皮肤损伤是猪痘感染的必要条件,主要是猪虱及其他吸血昆虫对皮肤损伤使病毒得以进入皮肤。(1)症状:猪痘多见于4~6周仔猪及断奶仔猪,四季均发,但多见于夏初、夏末季节。主要在无毛和毛少部位如鼻吻、眼睑、腹部、四肢内侧、乳头等部位,开始为丘疹,然后发展成水疱,水疱破后会结痂,大多数痂皮在感染3周后脱落。(2)治疗:猪痘无特效疗法,控制猪痘的最佳方法,就是对猪群进行猪痘疫苗接种,其次加强卫生管理及清除一切外寄生虫。对病猪可用1%龙胆紫溶液、5%的碘甘油、5%碘酊涂抹,配合抗生素治疗,治疗目的在于防止细菌继发感染。
2.3 渗出性皮炎 又称溢脂性皮炎或煤烟病,由葡萄球感染引起,多见于5~6日龄哺乳仔猪和刚断奶仔猪。感染仔猪亡率较高,可达70%左右。(1)症状:一般先是仔猪在眼睛周围、耳廓、腹部等出现红斑、水泡,接着水泡破溃后水泡液呈棕黄色,如香油样粘性滑液渗出,气味恶臭,然后粘液与被行一起干燥后形成鳞片状、棕灰色的结痂,外观象全身涂上一层煤烟,后病情更加严重,有的仔猪不会吮乳或四肢关节肿大,出现呼吸困难、脱水、败血,直至死亡。(2)治疗:用青霉素5万IU进行肌肉注射,2次/d,连用3~5d,并用0.1%高锰酸钾水浸泡发病仔猪身体1~2min,头部用药棉沾高锰酸钾水清洗病灶,然后擦干、凉干涂上龙胆紫。用废机油+庆大毒素+青霉素混合涂抹病灶,效果也非常好。
2.4 湿疹 猪湿疹又称猪湿毒症,主要是猪长期生活在嘲湿的环境中造成的,高温的夏秋季节该病的暴发率更高,发病较重。(1)症状:初期猪的颌下、腹下或大腿内侧皮肤出现黄豆大小的扁平丘疹、水泡、脓疱,并瘙痒不安,以后随着病情加重最后形成溃疡。病程长者猪常揩墙、擦树止痒,导致全身被毛脱落,出现局部感染,糜烂或化脓,最后猪体消瘦、虚弱而死。(2)治疗:对急性型的治疗:可给病猪静脉注射氯化钙或葡萄糖酸钙10~20ml,同时用双花40g,苍术15g,连翘、苦参、大黄、茯苓、茵陈各20g,元板30g,生甘草15g,共研为末,开水冲调灌服或拌饲料喂饲。对慢性型的治疗:生地、苦参各20g,当归、白芍、萆薢、茯苓、白藓皮各15g,地肤皮30g,甘草10g,共研为末,开水冲调灌服或拌少量精饲料饲喂。每天用药前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清洗皮肤一次,患部渗出液较多时,可涂擦3%~5%的龙胆紫酒精溶液或撒上等份的硼酸和鞣酸混合粉剂。
2.5 圆环病毒病 圆环病毒病又称皮炎肾病综合症,主要侵害皮肤和肾脏,发病率高,病程长,尤其是在夏秋高温季节,严重影响猪只的生长发育,造成生长减慢,死亡率上升。(1)症状:猪只的耳、背、腹部、后躯等皮肤出现红斑、斑点、丘疹及黑色或深褐色坏死痂,有的在生殖器附近、耳后等部位出现病变较多。体表淋巴结肿大,尤其是腹股沟淋巴结非常明显。部分病猪有不同程度的弓腰现象,按压之后更加明显,怕痛,有明显的躲闪反应。(2)治疗: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发现病猪后要立即进行隔离,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避免出现继发感染,对严重的病猪及早进行扑杀,控制疫情扩散。①抗菌药物如氟苯尼考、丁胺卡那霉素、庆大-小诺霉素、克林霉素、磺胺类药物等进行治疗,减少并发感染,提高猪体抵抗力,减轻临床症状,降低死亡率。②用白金肽或高免血清加抗病毒1号,或者黄芪多糖注射液配合VB1+VB12+Vc肌肉注射。③用干扰素、白细胞介导素、免疫球蛋白等进行治疗,同时配合中草药抗病毒制剂,效果也比较明显。
2.6 猪虱和蚤 猪虱常寄生于耳基部,颈部、腹下及四肢内侧。猪身上有虱后瘙痒,到处摩擦,可引起皮肤红疹啃痒与擦伤以及化脓性皮类,有脱毛与脱皮现象,严重感染时造成猪贫血。猪虱还是传播猪痘的重要媒介。寄生在猪身上的蚤是一种人蚤,常寄生于在污秽环境中饲养的猪身上。治疗:(1)用1%高锰酸钾水冲洗,3%来苏儿喷洒猪体虱、蚤寄生部位。(2)取敌百虫经清油煎熬,晾凉后涂擦患部。(3)是用0.15%力高峰溶液喷洒或药浴,效果均比较好。
(1)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圈舍卫生,做到干燥、通风,冬季猪的草垫要勤换。保持猪舍卫生,猪体应保持清洁,用具固定使用,以免传染。场内注意清理杂草,驱除蚊蝇,同时养殖密度不要过大。(2)根据猪的皮肤病种类,对病猪的圈舍、用具、栅栏等有针对性进行消毒。不经消毒,任何用具不能带入猪舍。(3)做好猪群的驱虫工作,杜绝使用发霉饲料,减少应激发生,使用提升免疫力的药物,发病猪只应配合使用阿莫西林等抗生素减少继发感染。(4)对新引进的猪要隔离观察,经隔离一段时间鉴定无病后,方可合群饲养。
(2019–07–06)
S858.28
B
1007-1733(2019)10-003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