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雷 杨丽丽
(1.招远市夏甸畜牧兽医站,山东招远 265400;2.招远市齐山畜牧兽医站,山东招远 265400)
猪瘟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发的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症状表现为高热稽留、小血管变性,病猪的机体免疫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抗病能力显著下降,且增加了猪肺疫并发的可能,具有较高的致死率。通常气候骤变、饲养密度大、缺乏通风等因素都有可能引发混合感染,其有效防治举措成为当下亟待探讨的问题。
以某小型养猪场作为研究对象,该养猪场共包含54头仔猪,平均体重为18kg。早期在同群中发现几例疑似感染病例,饲养人员尝试采用青霉素、庆大霉素等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但治疗效果不佳。随后疫情迅速扩散至全群,致死病猪达11头,将病死猪送至兽医站进行诊治,经由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验后确诊为猪瘟与猪肺疫混感,后采取对应诊疗措施抑制疾病的蔓延。
在临床症状上,病猪大多精神不振、体温攀升,伴有稽留热症状,食欲下降甚至废绝,眼睑处布有脓性分泌物,可视粘膜发绀。病猪在早期症状多表现为便秘,随着病程延长转变为拉稀,粪便气味恶臭、夹杂白色黏膜或血丝;病猪周身呈红紫状,其后颈、耳尖以及四肢部位的皮肤呈现出明显紫斑,按压后颜色不褪。病猪在后期的症状多表现为咳嗽不止、呼吸困难、叫声撕裂,鼻孔处分泌出粘性液体、甚至带有血性泡沫,病猪呈犬状坐立、少有活动,最终因窒息而死亡。
选取2头病死猪进行病理剖检,可以明显观察到病猪全身水肿,皮下脂肪、肌肉组织均伴有弥散性出血症状;胃内无食,胃底黏膜出血;肝脏分布大量出血点,伴有纤维性渗出;脾脏边缘处遍布暗红色梗死灶,质地柔软;肾脏呈局灶性出血,其中一头病死猪肾脏呈现为典型麻雀卵肾,肾盂处遍布出血点,内有黑色积液;淋巴结边缘位置严重出血,呈大理石样病变;膀胱黏膜布有出血点;结肠处布有淡黄色胶冻样浸润;心脏冠状沟脂肪、左肺间叶、心叶处布有出血点;气管、支气管内含有泡沫状积液;咽喉部有出血性浆液浸润。
采用直接镜检法,分别选取病死猪的心脏、肝脏、脾脏组织直接涂片,利用革兰氏染色法镜检可以明显观察到存在革兰氏阴性红色小杆菌;利用姬姆萨式染色法镜检可以明显观察到存在短杆菌,菌体两端钝圆、两极着色、两极浓染。
采用细菌分离培养法,在无菌操作下选取病死猪的肝脏、脾脏组织,将所选取的样本接种在鲜血琼脂平板培养基中,在37℃条件下培养24h,可以明显观察到血平板培养基中生长出小菌落,菌落呈淡灰色、圆形露珠状,表面较为湿润,不溶血。
采用猪瘟抗体检测法,选取病死猪的脾脏、扁桃体切片,利用猪瘟荧光抗体染色,当观察到细胞质浆呈绿色荧光状时,即可证明猪瘟抗体为阳性,进而确诊病猪致死原因为猪瘟、猪肺疫混感。
4.1.1 加强日常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者需依照科学养殖技术进行生猪饲养,确保养殖圈舍的清洁卫生、通风良好,合理控制养殖密度,定期进行圈舍消毒处理,并加强饲料的科学配比、确保营养均衡,保持饮用水的清洁,以此满足生猪的生长需求,提高猪群抗病力。在外来猪种引进环节,应关注环境、气候等外部因素对猪群的影响,加强对引进猪种免疫情况的检查,在饲料中补充足量维生素与营养物质,保障生猪具备良好的免疫力。
4.1.2 及时采取隔离举措
当发现猪群中出现疑似病情时,饲养人员需在第一时间进行隔离处理,防范疫情的大范围扩散与蔓延,待病猪确诊后进行科学治疗,并加强对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针对病猪使用过的食槽、水槽以及居住过的圈舍进行严格消毒,实现对疫情的有效防控。针对同群中未被感染的生猪,应采用猪瘟疫苗进行预防性接种,配合抗生素类药物、维生素与营养物质提高生猪的抗病力。
针对早期感染病猪,可以选取猪瘟高免疫球蛋白进行每日2次的肌肉注射,连续注射3日,起到疾病控制疗效;在控制猪肺疫方面,可以选用黄芪多糖注射液配合青霉素、泰乐菌素进行分别注射,连续用药3d,随后选取20倍量猪瘟细胞苗进行注射。
在中西医结合疗法方面,选取0.3ml/kg鱼腥草进行每日2次的肌肉注射,连续给药3d;依照5:10000的比例选取氟哌酸原粉添加在饲料中供全群猪喂服,连续施加5d;还可以选取水煎鸡蛋清为引,配合4g白芍子、4g黄岑、4g大青叶、4g炒牵牛子、4g炒葶苈子、4g灸枇杷叶、3g知母、3g连翘、3g桔梗进行一次喂服,每日喂服2次、连续3d,帮助病猪恢复健康[1]。
此外,还可以选取高热重抗100kg+刀豆凝集素200kg/支同时分点肌注,在肌肉注射6h后选取菌毒灭进行每日1次的注射,连续施加2-3d。与此同时,选取1%小苏打添加在饮用水中,并进行拌料,促进猪群恢复正常排便;选取瘟毒肽、杆呼净、清瘟败毒散混合添加在饲料中,连续添加5d后,减量再用10d;或选取支原净、强力霉素添加到饲料中,配合碘制剂进行圈舍消毒,优化防疫效果。
猪瘟与猪肺疫的混合感染将对生猪免疫系统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养殖人员应在饲养过程中密切关注猪群的健康状况,倘若发现存在疑似症状则应立即进行隔离,综合运用中西医结合手段予以治疗,并加强日常饲养管理力度,以此提高生猪免疫力以及猪群整体抵抗力,实现疫病的有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