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床养猪及常规养猪的对比分析

2019-08-19 06:34:56谭强文黄志光
兽医导刊 2019年16期
关键词:常规饲料实验组

谭强文 黄志光

(开平市水口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广东开平 529321)

1 材料于方法

1.1 实验动物

选取生长年龄为60个小时且体重大约在26kg左右的成年健康猪,并且实验人员在进行实验组选取时也应当保证实验组公母各半,这样能够使得实验结果的可信度更高。在猪类选取结束后,实验人员需要将猪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类,即发酵床养猪为实验组,而常规养猪方式为对照组。

1.2 发酵床的设计

实验人员在猪选择完成后就需要及时的进行发酵床的搭建。搭建发酵床时实验人员应当先选取地下水位低且通风条件良好的区域进行发酵床的搭建。实验人员需要在事先建设完成的猪舍中使用发酵床制剂进行猪舍坑的填充,这主要就是为了能够在猪类养殖过程中确保猪类有一个不同于常规养殖方式的发酵环境。

1.3 饲料组成于饲养管理

实验人员在进行对比实验时也应当注意实验组与对照组应当饲喂一样的饲料,常规猪的养殖方式需要在早晨、中午以及傍晚分三次进行饲料的投喂,而发酵床养殖方式则需要一次性投喂饲料,在饲料投喂的过程中实验人员也需要保证实验组与对照组都可以自由的进行饮水。在饲喂过程中实验人员需要保证一周对猪进行一次生长情况测定,保证次次记录都有实验根据。

1.4 肉质测定指标与方法

当养殖时间能够达到实验要求后,实验人员就需要及时的对两组猪进行指标测定,以得出准确的实验结构。如实验人员可以在指标选择时按照《全国肉质协作组修正方案》中的相关规定选取肉色、肉纹、肉的新鲜度、肉的熟肉率等六个指标作为考察指标。当指标选取完成后实验人员需要在对照组与实验组中各选取十头猪进行指标测定,并及时记录两组猪类的指标达标率。

2 结果与分析

2.1 饲料用量分析

通过对照实验进行分析,我们能够发现实验组中的每只猪的饲料食用量要比常规养殖猪的饲料食用量低。如表1所示即为实验组与对照组的饲料消耗量。

2.2 生长情况分析

在对猪类的生长情况进行调查时,我们将调查方法分为两种一种为行为观察,另一种为增重观察。首先就行为观察进行分析,我们看到实验组的行为正常,每天都十分的活泼好动且实验组的粪便蓬松无恶臭。相比于实验组来讲,对照组的猪类每天活动量较少,每天几乎都喜睡,而且常规猪类的粪便散发恶臭。而就猪类的增重情况来看,实验组每头每天平均增重0.79千克,对照组的猪每头每天平均增重0.76千克,实验组的增重质量比对照组的增重略高。如下表2即为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生长状况分析表。

2.3 肉质性状分析

通过表3实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实验组的六项基本指标都要比对照组的猪类指标高,因此我们能够看出发酵床猪类养殖使得猪类肉质性状要比常规猪类养殖方式肉质高。

3 结论

(1)从以上各个实验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发酵床猪类养殖方式要比常规猪类养殖方式更加的经济实惠,能够在减少养殖成本的基础上提高猪类的养殖质量,有效的提升了养殖户的效益获得量。

(2)就目前的猪类养殖前景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发酵床猪类养殖方式因为其经济实惠且绿色环保的性质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猪类养殖户所接收和使用。

(3)虽然当前发酵床养殖方式具有诸多优点,但是发酵床养殖方式在使用中也存在着较多的发展限制。如发酵床需要较多的锯末,而这种大数量锯末却不易获取。其次发酵养殖对于环境要求较为苛刻,如果环境选择不当就可能会影响发酵养殖的质量。为此研究人员需要继续针对这些养殖限制因素进行分析,进一步确保发酵养殖作用的体现。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饲料消耗量

表2 实验组与对照组猪类的生长状况

表3 肉质对比分析

猜你喜欢
常规饲料实验组
Bone palsy eliminates granules to regulate Wnt/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 and intervene in hormonal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in rabbits
四种青贮法 饲料新鲜又适口
今日农业(2022年15期)2022-09-20 06:55:36
粤海饲料
当代水产(2022年3期)2022-04-26 14:26:58
常规之外
羊饲料的营养成分及配制
无抗养殖典型案例分析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团体辅导对中职护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别受限于常规
发明与创新(2016年5期)2016-08-21 13:4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