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那开宪
北京市朝阳区八里庄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张桂云
(接7月上)
低盐饮食有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对于无明显器官受累的高血压患者,低盐饮食可延缓甚至阻止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对于有心、脑、肾、眼底受累的高血压患者,低盐饮食可以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加强降压药物治疗效果,还可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延缓病情发展。食盐量不同的地区或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差别极大。我国北方人日均食盐量15~20g(平均18g),高血压患病率达21%。南方人日均食盐量12~13g,高血压患病率14%。因此,低盐饮食有助于预防高血压及其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低盐饮食还有如下益处:如果将每日食盐量限制在4~6g,研究表明,人群收缩压平均可降2.2~10mmHg,高血压患者平均收缩压下降4.9mmHg,舒张压下降2.6mmHg。因此可见食盐量与高血压及其心脑血管疾病关系密切,限制膳食中食盐的摄入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科学调整食盐量:一般来讲成年人每日膳食摄盐3~5g,即可满足日常生理的需求,因此要求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每日摄盐量应限制于5g以下即可。
盐摄入过多,则肾脏不能及时将过多的盐分从体内排除,可导致体内钠水潴留,细胞外液量和循环血量将增加,使血压升高。此外,高盐本身还可引起交感-肾上腺-髓质活动增强以及血管内皮和功能受损,一氧化氮释放减少,内皮素分泌增加,以上因素均可致血压升高。由于血压升高又可以把高盐饮食引起的血压升高作为机体的一种具有自我保护意义的反应,防止过量水分及盐在体内进一步积聚,但其代价是血压升高甚至高血压所致的一系列不良后果,如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增加。过量的盐还可致左心室肥厚及动脉壁增厚、僵硬,从而进一步增加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研究还表明,高盐摄入不仅能升压,而且也是致残和致命的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危害因子。长期食盐量较高,不仅可引发和加重高血压,还可引发肾脏疾患,心脑血管疾病,加重糖尿病,加剧哮喘,极易发生骨质疏松,甚至骨折。因此,高盐饮食被称为人类健康杀手之一。钠盐摄入量由10.5g/d减至4.7~5.8g/d,血压平均降低4~6mmHg。TOHP I和TOHP II研究数据的汇总显示,经种族、年龄、性别校正后,限盐组高血压前期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比不限盐组降低25%;校正了基线钠排出量及体重后,此危险降低可达30%。
常见的高盐食品:味精的主要化学成分是谷氨酸钠,过多摄入会造成钠摄入过多。腌制食品如:火腿肠、肉干、肉松、午餐肉、咸菜、咸肉、蛋类、咸鱼等腌制食品是最常见的高盐食品;在葵花籽、花生、杏仁、开心果等常见炒货的加工过程中,往往加入大量食盐,因此不可吃太多。盐津杨梅、盐津葡萄等盐津果脯,含盐量也很高。
在限制食盐摄入量时,必须了解各种食品盐的含量,应该明确每天的膳食中大多数食物均含有少量的天然食盐,而且一些食品在制作过程中已加入盐或含钠化食物,合计盐量约2~3g,如多种食品在制作过程中已经放盐,蒸馒头时要放入碱(每100g馒头用碱量含钠325mg,相当于830mg食盐),味精含谷氨酸钠或核苷酸钠、甜味剂含糖精钠等。在烹调时加盐,其作用是调味,刺激食欲,以利人体摄入足够营养。从健康角度出发,每人每日只能再食2~3g盐(包括盐、酱油、酱、咸菜等所含钠量)。此外,可用其他调味品代替盐,可把少量的食盐集中用在必须加食盐的菜肴中,其他菜肴用酸、甜、辣等来调味,以取代部分食盐。烹调新鲜蔬菜时,在蔬菜九成熟时才放盐,以利于控制食盐量,也可加蒜、葱、胡椒面等调味品变化口味。尽量避免食用加工过的食物,如咸肉、罐头食品等。对于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每日应多食含钾丰富的蔬菜、水果,利于盐的排出。
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在限盐同时增加钾摄入量可以明显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人体缺钾易发生脑卒中,这是由于钾盐可以通过缓冲钠盐的升压作用,抑制血管平滑肌增生,对脑血管具有降压以外的脑血管保护作用。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高血压与钾摄入量及尿钠/尿钾比值密切相关,血压与钾排量成反比。人们已注意到亚洲人群摄钾量及钾排出量远低于欧洲人群,亚洲人平均血压水平高于欧洲人群。人们还注意到对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在限钠盐情况下,血压降低不满意者适当补钾可利于降压,减少心输出量,增加尿钠排出,并发现如限盐同时补钾,有利于降压。人们每日摄入的钾主要来源是新鲜瓜果和蔬菜。绿叶蔬菜如菠菜、苋菜、油菜、卷心菜、芹菜等含钾较多;豆类中的毛豆、豌豆、扁豆和根茎类的甜薯、土豆含钾较丰富;蘑菇、紫菜、海带、木耳、香菇钾含量也较高。要注意烹调方法,烹调时一定要减少加工程序,避免长时间煮沸和过度煎炸。从保钾角度讲,最合理的烹饪方法是生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