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大镇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临床控制及建议

2019-02-12 07:08
兽医导刊 2019年18期
关键词:出血点猪只猪群

张 燕

(云南省镇沅县勐大镇农业服务中心,云南镇沅 666507)

流行情况:2007年5月下旬,在勐大镇发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发病的有勐统、文开、南康、平掌、仰里、文来、文雷、文况、英德、桂花甲、文夺、库达12个村,涉及50个村民小组602户饲养户,发病1794头,死亡176头。其主要特征是:猪体温升高在40.5~42.5℃、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卧地不起,皮肤发红,眼结膜炎、眼睑水肿;呼吸急促、流清鼻涕或脓性鼻涕、咳嗽、气喘等呼吸道症状;便秘、腹泻等消化系统紊乱症状;部分猪后躯无力,不能站立或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尿少色黄,尿液呈浓茶色样。发病猪基本上都有很多眼屎.眼睇毛被眼屎粘连成片,眼角有泪痕斑。解剖症状:肾脏基本有较多的针尖大出血点,肿大,肝脏表面有白色的蛋白膜样物覆盖,表面有坏死灶,脾脏有出血性埂死灶,多处淋巴结肿大出血,肺实质性病变,肠道出血,部分猪大肠段有溃疡斑。本病经过几年了来防控及疫苗接种净化,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呈地方零星散发。

1 流行特点

(1)爆发流行,传播速度快;发病从2007年5月底开始,仅仅10天时间,从集镇周围迅速向河谷地带蔓延,同群猪无一幸免被感染发病。

(2)发病猪没有性别与品种的差异,大小猪均可发病,但发病程度有一定的年龄性;发病多见于1~3月龄的哺乳仔猪、保育猪以及大部分母猪。

(3)发病先从交易市场周围开始,再到河谷一带村、组,呈爆发性流行,发病率高达80%以上,个别村组严重的达100%左右;发病的1个半月中,发病猪达1794头,死亡176头,病死哺乳仔猪141头、育肥猪16头,肥猪15头,种公猪4头。可见发病率高,病死率也很高,各年龄段都会感染发病。

(4)发病母猪的流产率达30%左右,据不完全统计,在发病的这些村组为124胎次左右(而2006年同期仅为38胎次)病母猪体温升高、便秘、厌食、死胎、弱仔、木乃伊明显增加,特别是年青母猪更为明显。哺乳母猪发病率高达100%且奶水明显减少;部分母猪在断奶后不发情或延迟发情、配种困难、子宫炎、返情、空胎明显增多,母猪死亡率在爆发时略有上升,但很快回复到正常死亡比率。

(5)猪只在应激情况下疫病极易由潜伏感染转为急性爆发(如天气突变、转群并栏、阉割等)。

(6)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疫苗使用不合理和管理混乱,可明显增加发病率和病死率。丧失信心,消极等待、不用针对性强的药物及时控制相应的继发感染病死率增加。

2 临床症状

(1)猪群突然发病,迅速传播,体温升高至40.5~42.5℃,精神沉郁,卧地不起,不食不饮。

(2)病猪背部、胸腹部及四肢末梢等处皮肤发红,并出现小红斑点,形状不一,部分皮肤、耳缘发紫。有的背部皮肤毛孔有浅褐色出血点。有的仔猪皮肤松弛浮肿呈黄白色、明显贫血、消瘦,被毛松乱无光泽。

(3)结膜发炎潮红、流泪、眼睑肿胀、多眼屎.眼睇毛被眼屎粘连成片,呼吸困难、喘、咳嗽,有的流清鼻涕或脓性鼻涕,鼻端干燥。尿少色黄呈浓茶色。

(4)哺乳仔猪普遍拉黄色粘稠粪便,部分有腹泻,腹泻仔猪都是整窝,全身滑腻污秽,几天内陆续脱水死亡。断奶后的猪粪便发黑,干硬,呈羊粪状。

(5)病猪有的呕吐、磨牙、共济失调、四肢划水状,后肢关节肿大、四肢无力、不能站立。

(6)妊娠母猪有的发生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等。

(7)急性病例病程2~4d,病程长的可达18d以上。使用药物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停药后又复发,抗菌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

3 病理变化

(1)病猪的病理变化有一定的差异,但主要的病变表现在,无论日龄大小猪只的肾脏基本有较多的针尖大出血点、但中猪的出血点多融合成较大的出血斑,有的肿大、苍白、脆而易碎。

(2)多数肺部呈现弥漫性间质性肺炎、肿大,间质增宽,有充血、淤血和小出血点;有的肺呈橡皮状,有的肺的尖叶和心叶有肉样实变,有的肺呈大理石样变化,严重的有化脓灶。部分猪气管内有较多的泡沫状分泌物、色白或黄甚至带血,喉头有出血点。

(3)胸腹腔有多量淡黄色积液,有的还有纤维素性渗出,个别的猪肺浆膜与胸膜或心包有纤维素性粘连,表面有一层假膜覆盖,呈现胸膜肺炎的变化。

(4)肝脏肿大,颜色变淡,有的呈土黄色,部分有纤维素性假膜覆盖(蛋白膜),肝肾有的有灰白色坏死灶,胆囊肿大,充满胆汁,胆汁浓稠呈酱油色。

(5)脾脏肿胀,切面外翻,部分病例边缘有梗死灶,有的边缘有针状的出血柱。

(6)病死猪部分病例心肌柔软,心外膜、心耳、扁桃体、会厌软骨边缘和膀胱粘膜有充血条纹或出血点。

(7)部分猪胃壁水肿出血、溃疡;少数病例肠粘膜有出血、充血、溃疡,全身多数淋巴结水肿变大、出血,部分猪呈周边出血、湿润而外翻。

4 诊断

4.1 临床诊断

体温明显升高,可达41℃以上;眼结膜炎、眼睑水肿;咳嗽、气喘等呼吸道症状;部分猪后躯无力、不能站立或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成年猪也可发病死亡。

4.2 病理诊断

可见脾脏边缘或表面出现梗死灶,显微镜下见出血性梗死;肾脏呈土黄色,表面可见针尖至小米粒大出血点斑,皮下、扁桃体、心脏、膀胱、肝脏和肠道均可见出血点和出血斑。显微镜下见肾间质性炎,心脏、肝脏和膀胱出血性、渗出性炎等病变;部分病例可见胃肠道出血、溃疡、坏死。

4.3 病原学诊断

采样送检,经实验室检测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5 病因分析

(1)勐大镇地处镇沅西部,与景谷、景东、临沧相连,有一个较大的活畜交易市场,是毗邻乡镇的活畜交易中心,活畜来源复杂,是这次疫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诊断治疗过程中,消毒措施不得当,造成病原不断的扩散,加大了疫病的防控难度。

(2)全县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较少,养殖业都是靠农户自发经营,养殖环境往往因人而异,各种传播媒介、野鸟、吸血昆虫(蚊、蝇、虻等)的叮咬,导致本病在饲养环境恶劣的情况下加快发生与传播。猪舍饲养环境恶劣,排泄物没有无害化处理,卫生条件差;饲养密度大,通风不良,使猪群长期处于应激的环境之中,而发生应激,这是诱使本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3)管理方面亦存在一些问题,散养户疫病防控意识淡薄,饲养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缺乏对疫病的正确认识,这些情况给疫病的爆发流行留下严重隐患。

6 防制措施

(1)疫情发生时,要立即采集病料送有关兽医诊断中心进行检验,找出原发病原与继发病原,以便采取对症治疗措施。

(2)坚持自繁自养、防止带毒猪只的引入,确实需要引进猪只,亦应做好主要病原的调查,并做好隔离饲养,确认无新的疫病且接种好相应疫苗后方能混群饲养。

(3)猪群发病时治疗效果一般不理想,处理疫情中应先加强教育引导,强化管理,面对出现的问题处理要果断和迅速,对疫点的封锁管理措施要行之有效,使各项工作保持高度透明和一致,以利于及时发现问题,争取第一时间处理,否则,疫情每拖多一天,损失就加大一倍。

(4)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建立完善的兽医卫生消毒制度,全方位的落实兽医安全措施;强化消毒,实施 “全进全出”和封闭管理的饲养模式等。对所有猪只针对性进行预防接种。

(5)发病时猪舍与未受感染猪舍进行封锁,限制人员与物品流动,病死猪只不准倒卖、食用。高致病性蓝耳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接触传染,病猪带毒后,由其排泄物传播病毒。因此环境消毒非常重要。所以猪舍要做好控制、封锁,跟外界隔离。不要让无关人员随便进出,特别是外来人员一定要隔离。

(6)养殖区域要多消毒。场地、猪舍、人员都要消毒,选用百菌消、消毒威、高锰酸钾、烧碱、石灰水、碘伏等轮流消毒,定期交叉使用,避免产生抗药性,每周例行消毒的次数根据天气的情况适当增减,尽可能增加消毒次数,粪尿与污水无害化处理(使用烧碱、石灰)或密封堆积发酵处理。

(7)经常性进行杀虫、灭鼠工作;猪舍禁止混养其它动物。保持猪舍清洁卫生、通风保暖、冬暖夏凉;保持猪舍良好的生态环境,必须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接种疫苗。

(8)增强疫病防控意识,对发病猪和同群猪进行扑杀并无害化处理。对病死猪、排泄物、被污染饲料、垫料、污水、污染物一律无害化处理;对被污染的物品、交通工具、用具、猪舍、场地等进行彻底消毒。

7 病猪的治疗

临床上治疗本病难度很大,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用药对路、方案可行,药量足,疗程够,大部分猪是可治愈的。由于本病是由多种病原混合感染与继发感染而引起的,在临床上多见因发生毒血症和细菌性败血症而引起急性死亡,故发病率与死亡率很高。因此,临床上治疗首先用药要侧重提高机体的整体免疫力,抗病毒疗法、抗细菌疗法和对症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方法进行治疗。

8 建议

(1)监督管理:应加强交易市场监督管理。按规定建立完整的管理规章制度,加强检疫检验工作,从根本上杜绝疫源的传入。

(2)根据当地的动物疫情和猪群的健康状况,结合实际制订出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做好常年的各种疫苗免疫接种工作。

(3)平时对猪群定期进行免疫抗体监测,每年定期普查存在的病原体,了解疫病发生规律和特点,以利有的放矢地开展疫病综合防治工作,也有利于更及时地找出新发生的病原。通过对疫病的监测,检出隐性感染或潜伏感染猪只,及时掌握疫情动态,以便做好预警防范工作,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力措施,根据抗体的消长情况,及时补注疫苗和调整免疫程序,以确保猪群的免疫效果。把损失控制到最小限度,确保猪群健康。

猜你喜欢
出血点猪只猪群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猪舍富集的环境对猪只的影响?
秋冬季防应激不可忽略饮水消毒
猪只硒缺乏症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为什么整群猪围攻一头猪
Mutually Beneficial
猪群平稳度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