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450006)陈英利 王颖 王青青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的7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随机两分组,各38例。对照组男22例,女16例,年龄23~68岁,平均(37.14±3.56)岁;观察组男23例,女15例,年龄24~67岁,平均(37.20±3.61)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1.2 方法 两组确诊后实施药物治疗、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灌肠及抗感染等针对性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及时监测病情变化,嘱咐充分休息,说明饮食禁忌及注意事项。观察组行优质护理:①健康教育:说明溃疡性结肠炎发生机制、病因、治疗措施、预防方法等,询问患者日常生活习惯与饮食习惯,查找日常生活中易引发溃疡性结肠炎的习惯,增强患者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定期在医院举行集体讲座,以图文、多媒体等多种形式讲解疾病知识与健康知识,回答患者与家属的疑问。②心理疏导:多与患者主动沟通,耐心倾听患者倾诉,分析不良情绪形成原因,给予针对性干预。对抑郁患者,鼓励患者写日记记录自己内心的不良情绪,护士每日抽出10min,运用心理学知识对患者给予疏导。③肛周清洁:因疾病影响,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通常会腹泻。护士应指导家属或患者每日用温水对肛周、肛门清洁,清洁过程中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损伤皮肤。④饮食指导:在常规饮食指导基础上,待病情稳定后,为患者发放饮食知识手册,明确饮食原则,确保每日摄取充足的高热量、高蛋白、质软、少渣、高维生素的食物,降低食物对肠道造成的不良影响,满足机体对营养的需求。遵循少食多餐原则,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多饮水,多进食新鲜水果与蔬菜。⑤锻炼指导:病情发作期嘱咐患者保持充分的休息,协助翻身预防压疮。病情缓解后,结合具体情况指导患者展开日常锻炼,先不展开剧烈运动,多做慢跑、散步等有氧运动,根据患者情况确定运动时间及强度,尽量避免体力劳动。
1.3 观察指标 ①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②在患者出院时,统计护理满意度,根据评分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以满意与基本满意者占比之和为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t检验对比;计数资料以X2检验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2.1 两组患者止泻时间与住院时间 观察组止泻时间(2.46±2.15)d、住院时间(7.14±1.62)d明显短于对照组(4.17±2.36)d、(13.60±1.77)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患者护理满意度 经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可知观察组(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7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溃疡性结肠炎病因不明,多数研究人员[1]认为其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受遗传因素、免疫功能障碍、感染及精神状况等诸多因素影响。由于这一疾病的反复发作性,很多患者承受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而心理压力造成的不良情绪又可加重病情,形成恶性循环[2]。
优质护理是将患者作为一个整体,并将之作为服务的中心的一种新型护理方法,主要包括基础护理、运动指导、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需要护理人员时刻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疾病状态、生理状态,并根据相应情况实施做切实实际需要的干预服务。在实施过程中,护士首先从健康教育入手,让患者对溃疡性结肠炎形成正确认知,帮助患者分析其日常生活中哪些行为习惯不利于疾病的康复,并通过讲座与鼓励来激发患者治疗的信心。患者不良情绪可造成生理应激,进而影响疾病康复,在心理疏导中,护士应找出患者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针对性干预,才能提高心理干预的效果。良好的饮食指导、运动指导是增强机体抵抗力的重要措施,肛周护理是减少并发症的必要措施,护士将各项护理措施连贯起来,可以让患者获得更全面、更切实可行的护理干预。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止泻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68%(P<0.05),可见优质护理的实施不仅能产生良好的助康复效果,还能使护患关系进一步融洽。
综上所述,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缩短止泻时间及患者病程,有助于构建和谐护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