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对CT增强扫描患者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效果观察

2019-02-12 03:48河南省濮阳市中医医院457000李艳艳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1期
关键词:外渗预见性造影剂

河南省濮阳市中医医院(457000)李艳艳

CT增强扫描是经静脉内注射定量的碘造影剂后对患者进行扫描方式的一种检查方法,在检查过程中可清晰观察到患者病变组织的血供情况[1],并加强病变组织与健康组织的对比情况,使影像诊断率进一步的提升。该种检查方式广泛用于临床检查中,经有关调查表明[2],碘造影水溶剂虽能清晰观察患者病变部位的情况,但注入后易发生毒性与过敏反应,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因此,这需求护理人员有较强的操作技术,熟练并掌握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先兆情况以及急救知识与技术能力。对此,本文将收取的90例CT增强扫描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并与常规护理患者进行对比观察,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建议与帮助,现将方案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近三年收治的90例CT增强扫描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男29例,女16例,年龄23~71岁,平均(48.91±11.03)岁;观察组男19例,女26例,年龄28~63岁,平均(39.01±9.86)岁。两组均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且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检查过程中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①检查前需告知患者前一晚进食流质食物,检查当日禁食,但可饮用牛奶、巧克力等一类食物,避免出现低血糖症状。②检查患者需在术前6~8h饮用600~800ml的纯净水,并由护理人员为其详细讲解检查中所需注意的有关事项,使患者消除未知的顾虑心理,并全程配合医师完成检查提高诊断质量。③护理人员需多次检查患者所行的静脉通路是否传统,并密切关注其耐受流速。在注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患者若出现发热为正常现象,若其压力曲线图出现异常,需立即停止注射,并进行相应的处理。④检查完毕,需在半小时内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状况,无异常变化可结束检查。检查后需叮嘱患者每天饮用超过2500ml的纯净水,连续3天。以防碘造影剂引发肾病的出现,若检查后出现不适的情况可随时进行回访。

1.3 观察指标 ①若患者出现恶心、头晕、发热或瘙痒等症状则判定为碘造影剂过敏现象。短时间内可自行消失视为轻度反应;如体征无显著变化,出现头晕,头疼明显或荨麻疹的现象则视为中度反应;若患者生命体征出现异常变化,同时血压下降并带有呼吸困难等症状则视为重度反应。②依据外渗量分轻度、中度、重度,轻度<20ml;中度20~50ml;重度>50ml。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过敏反应率对比 观察组过敏反应率为4.4%低于对照组的24.4%(P<0.05)。

2.2 外渗反应情况对比 观察组外渗反应率2.2%低于对照组的20%(P<0.05)。

3 讨论

CT增强扫描相较于传统的CT平扫有着更加确切的诊断质量,且对患者的病变显示率更加清晰,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但由于其静脉注射的碘造影剂对人体带有极大的副作用,经大量临床结果表明存在许多不良反应的现象,最典型的不良反应症状包括过敏以及外渗。据有关临床研究表明[3],对患者在检查过程中采取果断处理以及优质的护理措施可显著减少和避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现象。本文此次研究中,为患者采用的预见性护理通过对其查看病例、了解有关禁忌症、并详细告知检查所需注意的有关事项以及为患者做好心理疏导,为其有效提高了穿刺成功率。检查中严格按照流程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做好急救工作的准备。通过上述的具体方法,对观察组患者行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其过敏反应率及外渗发生率分别为为4.4%、2.2%,而对照组所采用的常规护理则分别为24.4%、2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对患者在进行CT增强扫描的过程中,采用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避免和减少患者对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现象,带有抑制过敏及外渗发生率的双重积极作用,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外渗预见性造影剂
循证护理在增强CT检查中减少造影剂外漏发生的作用
增速预注射在降低肿瘤非首疗程化疗患者CT增强检查对比剂外渗率中的应用价值
影像学检查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渗的护理对策的应用效果观察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预见性护理对颈椎术后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观察
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局部外渗1例护理体会
放疗患者CT定位造影剂外渗的护理
“造影剂肾病”你了解吗
靶向超声造影剂在冠心病中的应用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