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航 李廷利
(黑龙江省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哈尔滨,150040)
本项实验研究主要探究朱砂安神丸拮抗大鼠条件性恐惧及其睡眠障碍的作用。现将方法及结果介绍如下。
1.1 条件性恐惧大鼠的觉醒-睡眠时间及睡眠时相的变化
1.1.1 大鼠条件性恐惧习得记忆的模型复制 选取雄性SD大鼠20只,适应7 d后,随机分成空白组及模型组,每组10只。模型组进行条件性恐惧模型的复制,空白组只给予声信号。然后于模型复制次日,再次将2组实验动物放入条件性恐惧刺激箱中,只给予声信号而不给予足底电刺激,进行条件性恐惧习得测试,以70 s为周期,连续记录5个周期内2组实验动物的僵直反应时间。
1.1.2 大鼠条件性恐惧记忆消退模型的复制 选取雄性SD大鼠20只,适应7 d后,随机分成空白组及模型组,每组10只。随后模型组进行条件性恐惧模型的复制,空白组只给予声信号。于模型复制次日,再次将2组实验动物依次放入条件性恐惧刺激箱中,进行条件性恐惧消退,1次/d,连续6 d。记录2组实验动物的僵直反应时间。
1.1.3 大鼠条件性恐惧习得过程中觉醒-睡眠时间及睡眠时相的变化 选取雄性SD大鼠20只,适应7 d后,随机分成空白组及模型组,每组10只。2组实验动物分别在麻醉和脑立体定位仪的条件下,进行皮层脑电与肌电电极的埋置,术后恢复7 d。随后模型组进行条件性恐惧模型的复制,空白组只给予声信号。模型复制后,将2组实验动物分别置于脑电描记室中,连续24 h记录皮层脑电。以4 h为1个周期进行统计分析。
1.1.4 大鼠条件性恐惧消退过程中觉醒-睡眠时间及睡眠时相的变化 选取雄性SD大鼠20只,适应7 d后,随机分成空白组及模型组,每组10只。2组实验动物分别在麻醉和脑立体定位仪的条件下,进行皮层脑电与肌电电极的埋置,术后恢复7 d。随后模型组进行条件性恐惧模型的复制,空白组只给予声信号。于模型复制次日再次将2组实验动物放入条件性恐惧刺激箱中,进行条件性恐惧消退,1次/d,连续6 d。每次消退结束后,将2组实验动物分别置于脑电描记室中,连续12 h记录皮层脑电。以4 h为1个周期进行统计分析。
2.1 朱砂安神丸对大鼠条件性恐惧习得记忆的影响 选取雄性SD大鼠30只,适应7 d后,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和给药组,每组10只。给药组实验动物给予朱砂安神丸混悬液(经灌胃给予,0.81 g/kg)。空白组、模型组实验动物给予等体积的1%CMC,1次/d,连续7 d。末次给药后,模型组、给药组进行条件性恐惧模型的复制,空白组只给予声信号。于模型复制次日进行恐惧习得测试。以70 s为1个周期,连续记录5个周期内2组实验动物的僵直反应时间。
2.2 朱砂安神丸对大鼠条件性恐惧记忆消退的影响 选取雄性SD大鼠30只,适应7 d后,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及给药组,每组10只。随后模型组、给药组进行条件性恐惧模型的复制,空白组只给予声信号。于模型复制次日,进行实验动物给药。给药组实验动物给予朱砂安神丸混悬液(经灌胃给予,0.81 g/kg)。空白组、模型组实验动物给予等体积的1%CMC,1次/d,连续6 d。每次给药后,将各组实验动物进行条件性恐惧消退。记录各组实验动物的僵直反应时间。
2.3 朱砂安神丸对大鼠条件性恐惧习得过程觉醒-睡眠时间及睡眠时相的影响 选取雄性SD大鼠30只,适应7 d后,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与给药组。每组10只。3组实验动物分别在麻醉和脑立体定位仪的条件下,进行皮层脑电与肌电电极的埋置,术后恢复7 d。随后进行实验动物给药,给药方法如上述“朱砂安神丸对大鼠条件性恐惧习得记忆的影响”。末次给药后,模型组、给药组进行条件性恐惧模型的复制,空白组只给予声信号。模型复制后,将2组实验动物分别置于脑电描记室中,连续24 h记录皮层脑电。以4 h为1个周期进行统计分析。
2.4 朱砂安神丸对大鼠条件性恐惧记忆消退过程中觉醒-睡眠时间及睡眠时相的影响 选取雄性SD大鼠30只,适应7 d后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及给药组,每组10只。各组实验动物分别在麻醉和脑立体定位仪的条件下,进行皮层脑电与肌电电极的埋置,术后恢复7 d。随后模型组、给药组进行条件性恐惧模型的复制,空白组只给予声信号。模型复制次日进行实验动物给药,给药方法如上述“朱砂安神丸对大鼠条件性恐惧消退记忆的影响”。每次给药结束后将各组实验动物依次放入条件性恐惧刺激箱中,重复恐惧习得测试操作。每次恐惧消退结束后将各组实验动物分别置于脑电描记室中,连续12 h记录皮层脑电。
3.1 条件性恐惧大鼠的觉醒-睡眠时间及睡眠时相的变化
3.1.1 大鼠条件性恐惧习得记忆的模型复制 实验结果表明:与空白组实验动物比较,模型组实验动物在条件性恐惧习得过程中,第1~5个周期内僵直反应时间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1.2 大鼠条件性恐惧记忆消退模型的复制 实验结果表明:在条件性恐惧消退阶段,各组实验动物僵直反应时间随消退时间增加而逐渐减少;与空白组实验动物比较,模型组实验动物在第2~5天的僵直反应时间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3.1.3 大鼠条件性恐惧习得过程中觉醒-睡眠时间及睡眠时相的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与空白组实验动物比较,模型组实验动物在条件性恐惧刺激结束后第1~3个周期内,Wake时间延长,百分比增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总时间延长,百分比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MS和NREM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MS与NREM的睡眠时间百分比无明显变化。
3.1.4 大鼠条件性恐惧消退过程中觉醒-睡眠时间及睡眠时相的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实验动物在第2~5天,Wake时间延长,百分比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总时间缩短,百分比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MS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REM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MS与NREM的睡眠时间百分比无明显变化。
3.2 朱砂安神丸拮抗大鼠条件性恐惧及其睡眠障碍作用的研究
3.2.1 朱砂安神丸对大鼠条件性恐惧习得记忆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及给药组实验动物在条件性恐惧习得的过程中,第1~5个周期内僵直反应时间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实验动物在第1~5个周期内的僵直反应时间无差异。
3.2.2 朱砂安神丸对大鼠条件性恐惧记忆消退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在条件性恐惧消退阶段,各组实验动物僵直反应时间随消退时间增加而逐渐减少;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实验动物在消退第2~5天的僵直反应时间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实验动物在第4天和第5天的僵直反应时间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3 朱砂安神丸对大鼠条件性恐惧习得过程觉醒-睡眠时间及睡眠时相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实验动物在第1~3个周期,Wake时间延长,百分比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总时间缩短,百分比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MS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REM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MS与NREM的睡眠时间百分比无明显变化。与模型组实验动物比较,给药组实验动物在第1个周期和第2个周期Wake时间缩短,百分比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3个周期内睡眠总时间延长,百分比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MS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REM时间延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EMS与NREM的睡眠时间百分比无明显变化。
3.2.4 朱砂安神丸对大鼠条件性恐惧记忆消退过程中觉醒-睡眠时间及睡眠时相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实验动物在第2~5天,Wake时间延长,百分比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总时间延长,百分比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MS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REM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MS与NREM的睡眠时间百分比无明显变化。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实验动物在第4天和第5天Wake时间缩短,百分比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总时间延长,百分比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REM时间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天REM时间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MS与NREM的睡眠时间百分比无明显变化。
条件性恐惧能够引起觉醒时间延长,睡眠时间缩短而对REM及NREM的睡眠比例无影响;朱砂安神丸能够促进条件性恐惧消退;朱砂安神丸能够拮抗由条件性恐惧引起的睡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