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登封市妇幼保健院(452470)王伟涛
小儿气管及支气管异物是临床常见的危重急诊之一,若异物较大阻塞患儿气道,便可导致其在几分钟内因窒息而死亡,为降低患儿的死亡率,就需尽早采取有效的影像技术对其进行确诊,再行针对性治疗[1]。X线检查和螺旋CT扫描均是临床常用的放射影像技术,本文主要分析和对比了放射影像技术中普通X线检查和螺旋CT扫描在诊断小儿气管及支气管异物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2018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51例气管及支气管异物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8例、女23例,患儿年龄:1~12岁,平均年龄(5.6±1.3)岁。该项研究已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患儿均行普通X线检查、螺旋CT扫描诊断,X线检查方法:患儿仰卧位,对其进行固定,然后采用西门子公司胸部正位片及胸部透视检查。螺旋CT扫描诊断方法:诊断前,采用水合氯醛对患儿进行灌肠,使其镇定,然后,给其取仰卧位,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64排螺旋CT(参数设置为管电压120kV、管电流150~250mA、层厚1.25mm、螺距比3∶1)对患儿行平扫及增强扫描。
1.3 观察指标 对比X线及CT扫描检查对异物的检出率,统计支气管异物引起的征象。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代表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X线检查共检出29例异物,CT扫描检查共检出51例异物,CT扫描检查对异物的检出率100.0%显著高于X线检查56.9%(P<0.05)。经CT扫描检查显示,气管及支气管异物引起的征象为:肺不张5例(9.8%)、肺气肿26例(51.0%)、纵隔位置变化48例(94.1%)、支气管堵塞50例(98.0%)。
临床对小儿气管及支气管异物的诊断常需借助于放射影像技术,普通X线检查和螺旋CT扫描均是临床常用的影像诊断技术,其中,X线检查具有检查快速、对患儿配合要求低等优势,尤其是在患儿哭闹不能配合时,可有效对其肺部情况进行检查,且对典型征象可明确诊断,它的缺陷在于仅能够对患儿机体呼吸过程中胸部某一瞬间的图像进行显示,因此,难以对全部异物的具体位置进行充分显示,此外,还难以得到良好的吸气相和呼气相结果。螺旋CT扫描则是一种扫描速度快、分辨率高、诊断准确率高的影像技术,其不仅能够进行平扫和造影增强扫描,同时还可进行多方位、多平面重建,因此,其不仅能对小儿气管及支气管异物的具体位置进行清晰显示,同时,还能有效显示气管及支气管异物引起的征象以及支气管管腔的狭窄、中断情况,从而为临床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依据,它的缺陷在于受患儿情绪不稳定和不配合影响较大,因此,在检查前需对情绪不稳定的患儿进行安抚,由此可见,X线、螺旋CT扫描检查均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建议临床先对患儿行X线检查,如无法确诊,再结合CT检查。
本研究中,通过对51例气管及支气管异物患儿分别行普通X线检查、螺旋CT扫描诊断,对比两种诊断方式对异物的检出率,结果显示,CT扫描检查对异物的检出率100.0%显著高于X线检查56.9%,经CT扫描检查显示,气管及支气管异物引起的征象为:肺不张5例(9.8%)、肺气肿26例(51.0%)、纵隔位置变化48例(94.1%)、支气管堵塞50例(98.0%),这与雷明[2]研究报告中得出的采用螺旋CT扫描对异物征象的检查率100%显著高于采用普通X线进行检查的检出率56.66%结论基本一致,说明螺旋CT扫描诊断效果优于普通X线检查。
综上所述,与普通X线检查相比,螺旋CT扫描在诊断小儿气管及支气管异物中的临床检出率更高,但其对患儿配合度要求也更高,因此,临床可采用两者结合对患儿进行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