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务实 师古不泥——浅谈启功先生书法教育思想

2019-02-12 11:24口述人李洪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大学书法 2019年2期
关键词:学书浅谈工具

口述人:李洪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启功先生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长期从事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但由于启功先生在书法界享有着崇高的声誉,所以,启功先生也经常参与一些书法教育、教学工作。这些工作主要包括三种形式:从事与书法教学相关的研究并参与编写教材、录制书法教学视频、做讲座。这些资料较为充分地反映出了启功先生对于书法艺术本体的具体观点,同时启功先生关于书法教育的思想也寓于其间。

2003年12月,启功书法学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隆重召开,我向会议提交的论文题目是《浅谈启功先生的“破除迷信”及其给我们的启示》。文章是以秦永龙教授根据录音整理的启功先生有关学书须“破除迷信”的谈话稿作为研究对象的。这部分内容共十三章,首次发表在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启功书法丛论》(2003年12月版)一书中,后来被收入《启功丛稿·艺论卷》,2005年,中华书局又将这部分内容单独出版,书名为《启功给你讲书法》。我认为,这十三章是启功先生书法教育、教学思想中最具代表性的部分。所谓“迷信”,按照启先生自己的说法就是:“古代人解释书法上重要问题时那些个误解。”实际上,启功先生破除学书迷信的主张在他的其他著述中也时有流露,但是,这十三章将这些观点集中起来,从学书工具、执笔运腕、入门字体、范本选择到学书进度,几乎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书法教学的体系,其中包涵大量的启功先生对书法史、古代书论的独到见解。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启功先生认为,书写工具在书法的练习中非常重要。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启功先生有一段通俗易懂的话:“从前人有这么一句俗话,善书者不择笔,就是说会写字的人拿起什么笔都能写。这句用在鼓励人,说这人本事大,那也可以。比如拿刀切菜,有人善于切菜,不讲究刀,也可以这么讲。但是你给他刀没有刃,就是一个铁片,我看他也切不出什么菜的样子来,更不要说切这个肉片了。这完全是一种鼓励的话,善书者不择笔,这是一个有目的的、有策略的鼓励人的话,而事实上,你给他没毛的笔,他不也不会写字吗?看来笔这工具还是很重要的。”(《启功给你讲书法》77页)“善书不择笔”确实是流行于善书者圈内的一句话,这不仅是一句鼓励他人的话,也往往是一句自夸甚至是炫耀的话。在具体的书法实践中,无非就是不挑剔笔毫的软硬和长短,甚至是质量的好坏(锋颖不好的笔可用来表达对精细程度要求不高的风格)。但是,这句话对于初学者是有害无益的,弄不好就会令人丧失学习书法的信心,因为真正能做到不择笔的书家通常都有较为深厚的功力,以“善书”为前提方能对各种笔驾轻就熟。事实上,历数书法史上赫赫有名的书家,真正做到“不择笔”的恐怕还是少数。所以,启功先生才说“笔这工具还是很重要的”,从而避免了泛泛地将一句“善书者不择笔”当作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金科玉律而带来的消极影响。

从表面上来看,启功先生这段话是告诉学书者,应该选择合用的书写工具,而其弦外之音则是,学习书法应该善于思考,师古不泥。即使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名人名言,也要考虑它是否真的具有合理性,以及在什么条件下具有合理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继承并弘扬书法艺术。如果说启功先生告诉人们应该注重书写工具是属于“教”的范畴的话,那么,他通过打比方等方式引导初学者应该客观、辩证地看待“善书者不择笔”这句话,这个循循善诱的过程就应该属于“育”的范畴了。

启功先生的书法教育思想既反映出了他对于以书法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热爱,也反映出了启功先生试图将千百年来蕴含在经典书作中的美通过各种方式清晰地表述出来的强烈愿望,从中可以折射出启功先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而这其中,尤其值得我们学习并发扬光大的是启功先生所坚持的求真务实的学术品格。

猜你喜欢
学书浅谈工具
浅谈Schwarz引理及其推广和应用
浅谈ICP-MS的使用与保养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为诗浅谈
准备工具:步骤:
学书有感
浅谈圆锥曲线中的创新题
“巧用”工具
钟繇学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