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管理在急诊科胸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9-02-11 13:07黄志文陈海钦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35期
关键词:胸痛急诊科

黄志文 陈海钦

[摘要] 目的 探讨模块化管理在急诊科胸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队列研究方法,对该院急诊科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急性胸痛患者50例纳入为对照组,开展常规的急诊科诊疗模式,另纳入该院急诊科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急性胸痛患者50例为观察组,在此阶段,开展模块化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高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对比两组首次心电图、专科医生到达、实验室回报、首次服药时间等关键指标。结果 观察组首次心电图、专科医生到达时间缩短、首次服药时间亦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短期不良事件和高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科胸痛患者开展模块化风险管理,优化急救管理流程,可大大降低胸痛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 模块管理;化风险管理;急诊科;胸痛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12(b)-0075-03

Analysis of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Modular Management in Patients with Chest Pain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HUANG Zhi-wen, CHEN Hai-qin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Tangxia Hospital, Dongguan, Guangdong Province, 523718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modular management in patients with chest pain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Methods A cohort study was conducted. 50 patients with acute chest pain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7 to January 2018 were enrolled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routine emergency department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odel was carried out, and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was included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in January 2018 to January 2019, 50 patients with acute chest pain admitted as observation group. At this stage, modular risk management was carried out, the occurrence of high-risk events i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as compared, and the key indicators such as the first electrocardiogram, the arrival of specialists, the laboratory return, and the time of taking the first drug were compared. 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first ECG, the arrival time of the specialists was shortened, and the time of the first medication was also significantly shortene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short-term adverse events and high-risk eve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Conclusion Modular risk management in patients with chest pain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can optimize the emergency management process, which can greatly reduce the probability of adverse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chest pain and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Key words] Modular management; Risk management; Emergency department; Chest pain

通過对以急性胸痛为主要表现的患者提供快速的急诊科诊疗通道,可有效地提高对急性胸痛患者的诊疗速度。有研究认为,目前国内不少地区建立了胸痛中心,不但可对急性心肌梗死进行抢救,更加是通过整合各方面的医疗资源,使患者能得到及时的救治[1],但对于未建立胸痛中心的地区,如何对来以胸痛为主要表现的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危险评估和救治服务的通道,如何规范急诊科的诊疗模式,优化诊疗疗程,弥补诊疗过程中的缺陷,是目前临床较为关注的问题。目前,该院急诊科规范了对胸痛患者的管理模式,使患者能获得更佳的诊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该院急诊科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急性胸痛患者50例纳入为对照组,对此类患者开展常规的急诊科诊疗模式,其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45~85岁,平均(62.77±8.15)岁。另纳入该院急诊科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急性胸痛患者50例为观察组,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45~85岁,平均(60.22±7.1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患者采用模块化管理和模式,具体模块包括:模块一:患者任务清单的生成,患者清单的设定,事件一旦产生,则由执行人员采用触屏的方式对事件进行图标处理并植入相应的代码,记录患者的身份信息。在整个流程中,关键信息除了在事件记录仪上显示之外,还可以通过上传到服务器中建立疾病档案。模块二:应急响应机制的建立,建立二级的响应机制,确保有院科两个级别的响应的有效性和精确性。模块三:建立完善的急诊流程绩效考核机制,使整个模块更为完善合理,建立相应的评实施组和评议组对该次模块化管理进行监督。要求如下:责任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后,要迅速地将患者放置于胸痛床位,并做好首次的床旁心电图检查,同时要抽血行床旁的胸痛3项检测,检测结果要在20 min以内出结果,同时通知医生要在5 min之内到达患者床旁,确诊后又给患者进行及时的沟通,并接受PCI手术,通知手术室15 min内完成术前准备。

1.2.2 对照组  患者采用常规的救治流程,对胸痛患者进行快速的分诊后,通知医生进行常规的心电监护、吸氧,并建立静脉通道,同时检验心肌酶的常见标志物,口服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尽量使时间从发病到PCI的时间控制在90 min之内。

1.3  观察指标

短期的预后不良事件:采用胸痛评分量表[2]对患者的急性胸痛事件进行评估,以评分的涨幅≥18%定义为短期预后恶化,而<18%定义为短期预后无变化。高风险事件:对两组患者入院后的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气道梗阻、误吸等事件进行观察记录。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急诊诊治效果的比较

观察组首次心电图、专科医生到达时间缩短,D-to-B、首次服药时间亦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短期预后不良事件、高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的比较

两组患者的短期不良事件和高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较为突然,病情发展较快,患者的死亡率较高。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急性心梗患者在发病后约有50%的患者1 h内猝死在院外,死因主要是与心律失常有关[3]。而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急性胸痛的发病率较高,特别是在男性患者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而这部分患者又是社会和家庭的中坚力量,对医疗康复要求较高,因此通过对胸痛患者进行及时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目前,国内有部分医院建立了胸痛中心,能较好地整合各方面的医疗资源,使胸痛患者的救治得到较好的实现[4]。然而,对于未建立胸痛中心的医院,急诊科如何规范胸痛患者的救治流程,是目前临床和患社会较为关注的热点之一。目前,急诊科存在救治拥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5-6]:①患者紧急就医未经预约;②急诊科的医护力量不足;③住院收治患者的渠道不通畅等。研究证实,通过规范急诊科的管理制度,规范急诊科的管理流程,建立有效规范的质量考核体系,可以促进急诊科的整体管理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可以规范急诊科医护人员的医疗行为,不断规范各项抢救工作和流程,使胸痛的救治效率得到高质优效的保证[7]。然而,如何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从根本上解决急诊科救治拥堵问题,并解决胸痛患者的救治延误的难题,目前尚无统一的研究报道。

该院自从实施规范化的模块化管理模式后,急性胸痛患者的首次心电图明显缩短,同时专科医生到达缩短、首次服药时间亦明显缩短(P<0.05),结果表明,模块化管理模式的开展有助于提高对胸痛患者的诊疗效率。研究认为,通过建立规范化的模块化管理模式,构建一套急诊科适应的追踪流程,启动对患者在整个抢救过程中的事件发生时间以及人员执行的情况进行数据收集,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提高对诊断的效率,缓解急诊科拥堵的现象[8]。抢救胸痛患者要求分秒必争,因此要做到快速有效畅通的分诊和转运,尽量减少中间环节,尽量缩短时间,以最短的时间安置好患者,并且根据最新的胸痛处理流程图,使心梗的患者从绿色通道进入该院的临床路径流程中。但此研究中,两组患者的短期不良事件和高风险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与纳入的样本量较少和观察时间段较短等有关,在今后的研究中將进一步完善。

综上所述,急诊科胸痛患者开展模块化风险管理,优化急救管理流程,尽量减少中间环节,使急诊科对胸痛患者的救治流程更为通畅,同时使抢救的效果能达到最佳。

[参考文献]

[1]  王焕东,张艳.胸痛中心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6):1019-1022.

[2]  Khalifa M.and I Zabani.Reducing Emergency Department Crowding: Evidence Based Strategies[J].Stud Health Technol Inform,2016,226(3):67-70.

[3]  安健,李保,王敬萍,等.新型急诊绿色通道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直接PCI术疗效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7(10):1150-1152.

[4]  周民伟,向定成,秦伟毅,等.胸痛中心建设发展与管理模式[J].中国数字医学,2015,10(9):5-7.

[5]  程宝珍,张小红,牛娟.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2,27(5):9-11.

[6]  陈可,皮喜田,刘洪英,等.个人健康信息采集终端系统设计[J].医疗卫生装备,2017,38(3):11-13.

[7]  Lange MC, GP Braga,EM Novak,et al.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for stroke from the Ministry of Health of Brazil:benchmarking and indicator parameters[J].Arq Neuropsiquiatr,2017, 75(6):354-358.

[8]  Li J,Li X,Wang Q,et al.ST -segmen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China from 2001 to 2011 (the China PEACE Retrospective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udy):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hospital data[J].Lancet,2015,385(9966):441-451.

(收稿日期:2019-09-15)

猜你喜欢
胸痛急诊科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某院急诊科疼痛药物使用分析
分析急诊科脑出血昏迷患者抢救治疗的临床效果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经常性胸痛,你了解过吗?
胸痛就医往哪儿走
有些胸痛会猝死
胸痛未必都是心脏病
为什么说胸痛要引起重视,很容易危机生命?
以胸痛为突出表现的返流性食管炎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