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畅 张慧
摘 要:十九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从战略角度深刻阐释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地位。高校的思政课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更是国家和社会培养一代又一代祖国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基于此,全国各高校正不断进行思政课深化改革,以提升大学生思政课的获得感为出发点,增强大学生思政课的活跃性,促进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在获得。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获得感;实现途径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内涵
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获得感”概念。“获得”强调的是主体一种实实在在的得到,“感”是感受,是心理层面上的情感体验。“获得感”与“思政课”相结合便有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这一更为具体细致的内涵定义。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是指教师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产生的思想收获,其落脚点是师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自觉形成的正向、积极、肯定的主流价值感受和体验。
思想与行为二者有机统一,相辅相成。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不仅体现在思想意识上,而且体现在实践行为上。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大学生的思想获得感,大学生通过思政课的学习继承中华优秀传统品德精神,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塑造自身道德人文素养,丰富精神世界及情感意志。另一方面是大学生的行为获得感,行为获得感是指大学生理论学习后自觉产生的一种内化于心、无意识的行为,通过行为改变而产生的一种实实在在地收获。行为是思想的外化表现,大学生通过思政课的学习后行为发生改变,从而形成自觉、独立地实践行动。
二、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奋斗精神,增强个人综合素质
大学生通过学习思政课中关于中国近代发展历程部分,掌握中国百年来艰苦斗争、奋勇抗战的历史,学习先辈英勇拼搏的精神,自觉践行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之年,大学生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创新思维,体验不同情感学习,提高自身竞争力,自觉将自己情感转化为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实践行动,推动创新型国家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
(二)有利于坚定理想信念,促进个人责任担当
思政课区别于专业课,其最主要的功能是思想引领,从思想上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教师通过思政课课程讲授帮助激发新时代大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责任感,帮助大学生成为敢担当、敢作为的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只有在了解、理解和感受到思政课独特的魅力时,才能勇于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追求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历史进程中贡献自己力量,争做新时代国家富强的先锋力量。
(三)有利于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弘扬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
爱国主义情怀是中华民族在经受历史考验和风险时中国人民觉醒的精神内涵,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思政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贴近实际,教学的案例从生活身边事例着手,讲授发生在城市身边的抗战历史,有条件的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文化遗址,让当代大学生身体力行的感受历史、了解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把祖国和人民放在心里。而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是指在抗战时期革命先辈为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而形成的先进意识和思想,弘扬着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思政课教师要通过思政课教学涵养大学生精神气质,厚植家国情怀。
三、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路径选择
十九大以来,党和政府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和关心大学生思政课的发展,这对教师帮助大学生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启示是教师要从教学内容展现理论魅力、教学方法互动开放、线上线下紧密结合三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路径选择。
(一)拓展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理论魅力
“国势之强在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教师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原则,坚持用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用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对学生进行理论引导,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见解和主张,从而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
首先教师坚持目标导向的教学设计,在充分了解并且分析学生个性特点后,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转变学生错误的思想理念,培养新时代大学生对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其次教师要坚定课程内容自信。思政课的课程内容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讲授中国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取得的优秀理论成果,展示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这就为思政课教学提供有力支撑;最后,思政课教师要熟读经典,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渊源,涵养自己的精神气质,同时结合中国具体实际,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传授课程的精华,讲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价值性,实现价值与知识的良性转化。
(二)以开放教学为主,实行教学双向互动
思政课是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课程,思政课传统的授課方式已经不再满足学生对思政课的需要,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自身发展的期待,因此需要转变由教师单向授课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实现由“单向灌输”向“双向互动”转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并挖掘自己的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以教学价值导向为基础,采取互动教学模式。教师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与学生互动教学,通过沟通交流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通过组织开办专题讲座,举办演讲、辩论比赛,帮助大学生区分善恶、明辨是非,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使命;其次,教师在与学生互动交流过程中要注重换位思考,注重心灵沟通。教师教学生之所需,就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作出点播,可以适当采取情境教学模式,发布一个主题,鼓励学生站上讲台体验教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教师在台下重温学生时代,感受新时代大学生的青春活力;最后,教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探索多种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开放性、灵活性。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上,思想课教师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与大学生讨论交流,师生之间就最近时事政治进行学习体会交流,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对话式、启发式教学拓宽交流的途径,鼓励学生诵读经典原著,培养大学生读原著、诵经典的良好行为习惯,帮助大学生在开放的课堂环境中自由积极表达思想,主动进行理论学习,提高学习效率,锻炼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知识涵养水平。
(三)依据学生需求,线上线下紧密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思政课教学线上线下各有优势,但因学生不同成长阶段需求不同,二者又存在着局限性,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全面发展,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线上线下有机结合,两者互为补充,实现思政课教学引导全程化、全方位化,同时贯彻隐形教育与显性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满足学生不同发展需求。
首先,随着“零零后”步入大学校园,当代大学生已经成为个性张扬的年轻群体,他们向往自由,渴望得到尊重,教师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要潜移默化对学生进行指导,利用图书、音乐、红色电影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感染和陶冶,带领学生参观红色基地触摸历史,重温时代发展,树立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其次,教师以教学目标为参考,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参加志愿者服务。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大学生要走进社区、走进农村,用自己知识、专业技能为他人送温暖,彰显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担当、爱心善意,弘扬志愿精神;鼓励学生根据自身专业需求参加社会调查,培养解决实际社会问题的能力,推进思政课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最后,利用新媒体新技术进行网络互动,推进教学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教师根据大学生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好奇探索互联网新媒体与思政课教学有机结合,充分采用“智慧思政”、“慕课”、“翻转课堂”、“学习强国”等网络学习新途径,增强思政课教学时效性和针对性,打造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紧密结合的育人体系,同时根据网络时事热点,运用线上平台与大学生“多对多”及时互动,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变化。
参考文献
[1] 王会民.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四重向度[J].思想教育研究,2018(11):86-90.
[2] 陈娟,王立仁.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生成及其提升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34(04):73-77.
[3] 黄冬霞,吴满意.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内涵、构成和形成机理[J].思想教育研究,2017(06):28-32.
[4] 刘富胜,赵久烟.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要坚持“四个结合”.思想理論教育导刊,2017(06):94-97.
[5] 金文斌.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路径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09):157-159.
基金项目:加强青年党员教育研究:2019年辽宁省党建课题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畅(1995- ),锦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在读,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通讯作者:张慧(1964- ),教授,锦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