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业信息要素融合影响因素

2019-02-11 13:07张宇庄泽敏
山西农经 2019年24期
关键词:影响因子对策

张宇 庄泽敏

摘 要:近年来,农业信息要素融合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收集了新疆现代农业示范区的330份问卷数据,研究其农业信息要素融合过程中出现的误区,并探究影响农村农业信息要素融合的因子,从源头出发,试图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农业信息需求;信息要素;影响因子;对策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24-0057-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3.3        文献标志码:A

1  农村信息要素融合影响因素

1.1  存在信息供需错位现象

通过调查数据发现,目前政府和市场不能有效地针对农户的信息需求提供相关的农业信息,农民在农产品供给与需求、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行情预测、农业政策等相关方面的信息需求得不到满足。而且,

缺少提供相关信息的部门。

1.2  信息服务主体无法满足实际需要

信息服务主体直接影响农民接收信息的效率,但是现有的信息服务主体不能满足当地农民的需要。考虑到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农民更倾向于通过专业的技术部门,如农技推广部门、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大学和科研单位来获取农业信息。

1.3  农民法律保障意识较差

调查数据显示,只有16%的农民基本了解法律知识。而且,农民仍存在“以和为贵”的认知,在明白应该选择正规途径解决纠纷的情况下,依然会选择“私了”作为主要的矛盾解决办法,法律维权意识不高,法律意识淡薄。

1.4  农业性融资较为困难

国家实行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农业方面的借款经银行核实后会有一定优惠。现在已经有一部分农民享受到农业借款优惠的政策,但是由于农业贷款的风险性很高,银行在具体放款时条件较为严格,而且农村对于农业方面的优惠政策宣传力度不够,导致农民仍然固守传统观念,不相信银行借款[2]。

1.5  农民更倾向于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农业信息服务模式

通过调查可知,农民对于农业合作社的农业信息服务模式需求意愿最高。农民倾向于通过参加农业合作社来获取农业信息服务,因为农业合作社可以引进人才对农民进行专业的指导,方便快捷。同时,农民希望从农业信息综合平台中获取更加全面、专业且有效的农业信息。

1.6  影响农业信息要素融合的因子

技术支持、资源促进、人才推动、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户籍差异、信息价值等是影响农业信息要素融合的因素。农民在农业信息融合中,除了希望改善农村基础设置,更多希望通过技术、人才及信息本身来促进农村农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就是说他们更希望获得发展的源泉动力(如技术、人才),而不再仅仅依靠政府和社会保障获得短暂的发展。

2  农业信息要素融合的对策建议

2.1  建立农业信息双向沟通机制

目前,农村存在农业信息供需错位的现象,相关部门应该及时反馈农民想要获取的农业信息(尤其是现在农户急缺的农业政策信息、农业行情预测信息、农产品供给与需求信息和农产品加工信息等),进而及时调整农村农业信息供给,不断满足农民的农业信息需求。同时针对农村存在的信息服务主体错位现象,应该多设立农户使用频率较高的信息服务主体,通过双向沟通机制,加强农业信息服务主体建设。

2.2  加强法律相关知识的宣传,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针对农民法律意识淡薄的现状,必须加强农村的普法教育,可以鼓励大学生进村宣传普法和绘制普法宣传画等途径,让农民了解法律,改变传统观念。同时要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让更多农民了解社会保险的意义,愿意购买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及农业保险。

2.3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国家应该加快推进和完善户籍制改革,实现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统一,同时应建立相关的监督投诉机制,拓宽农民维权的途径,一方面可以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保证农村户口的农民在办事过程中被公平对待;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农民的身份认同感,提高农民的参与度。让更多的农民参与到乡村治理上来,共同治理、共同建设新农村,为农业的发展提供建议,进而促进农业信息化、现代化发展。

2.4  政策扶持

国家已经制定了关于农业方面的借贷优惠政策,农民借款方式趋向规范化,借款额度也有了一定提高,但是由于农业涉及范围较广,目前的优惠政策还没有普及到的方面,国家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农业贷款机制。同时应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和技術流入,如在农村建厂可以减税、大学生来农业合作社工作可以提供补贴等,为农业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促进农业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3]。

2.5  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国家要推进农村道路设施建设,让农产品可以走出去,技术和人才可以引进来;要推进水电设施建设,改善农民居住的生活环境,减少农村年轻劳动力的流失;加强网络设施建设,推动农业综合信息平台的建立,方便农民获得更全面、更专业的信息服务。

2.6  推动农村农业合作以及农村农业信息平台建设

目前大数据、电商平台都为推动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依靠互联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农民对于农业信息合作模式需求意愿较高,基于此,国家要加强农业合作社建设,将人才和技术引进农业合作社,实地指导农民的生产经营。同时加强农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满足农民获取农业信息的需求。推动现代农业信息服务模式向专业化和多元化模式发展,满足农民获取更加全面、专业且有价值的农业信息的要求。

3  结束语

无论是农业发展、农村繁荣,还是农民收入水平提高,都离不开及时、准确、有效的信息服务。目前,信息资源要素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政府通过信息的有效利用来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借助农业信息化可以促进农村发展。农业信息服务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动力之一,为政府宏观调控市场经济和制定农业生产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政府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可以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完善农业生产服务体系,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缩小城乡经济发展差距。

参考文献:

[1]匡远配,陈梅美.农民主动获取农业信息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湖南省207位农户的调查[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4(3):50-56.

[2]李霞,余国新.基于Logistic模型的新疆农户对信息内容的需求影响因素分析[J].贵州农业科学,2013,41(3):176-181.

[3]陈威,郭书普.中国农业农村信息化新进展与新趋势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3(22):5625-5629.

(编辑:季  鑫)

猜你喜欢
影响因子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基于个性化的协同过滤图书推荐算法研究
手机阅读平台用户体验影响因子分析
目的论视角下旅游英语的语言特色对汉译旅游文本的启示
云雾物理生长过程及其影响因子的虚拟仿真实验
“影响因子”是用来赚大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