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发展策略

2019-02-11 13:06李欣陈东申俊瑛
青年与社会 2019年34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新时代

李欣 陈东 申俊瑛

摘 要:新时代高等体育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体目标已转变为致力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前我国体育专业本科实践教学存在着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完善,双师型教师人数偏低,实践课程安排及内容不够合理,人才培养质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实践教学管理存在漏洞等问题,据此提出了改善体育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加大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投入和加强实践基地建设等发展策略,以期为体育专业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关键词:新时代;体育本科;实践教学

新时代体育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体目标已发生变化,要培养适应新时代国家和社会需要的综合性体育人才,就必须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否有一个科学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是新时代体育专业本科教学的重要环节,而现阶段我国体育专业本科的实践教学存在一定问题,影响了体育人才的培养。本文通过对现状的分析,提出发展策略,以期为整个体育专业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一、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常见问题

(一)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完善

国内的体育专业在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上不够完善。一是缺乏培养目标,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缺乏逻辑和依据,导致整个体育专业建设缺乏推进动力,开展和运行较难得到保障。二是实践教学内容不够合理。现在很多高校的体育专业由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课程,按照“平台+ 模块”的结构来构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但与国外相比,我国体育专业的选修课比重明显偏低,学生自主选择受限,且实践教学体系中少见独立的实验教学平台或模块,一般均散落在每门课程里面,没有形成从形式到内在的整体统一。三是实践教学环节缺乏实训内容,大多数体育专业的实验课程是以运动人体科学的课程为主,实验教学内容偏重验证性和演示性实验,设计型、综合型和应用型实验比例偏低,学生对实验课缺乏兴趣,很难发挥主观能动性。

(二)双师型教师人数偏低

我国体育专业的双师型教师人数偏低,实践教学一般都是由运动科学人体专业毕业的教师兼任实验课教师,专职的实验员人数偏低且学历一般为硕士,博士一般不愿或不会从事实验岗位的工作。虽然体育专业课都有实验实践教学工作量,但整体比例不高,且开设的实验项目没有一定之规,甚至很多学校没有条件开设实验课程。尤其是现在很多课程需要增加应用型、实践性和操作性强的实验课程,但师资力量的薄弱,大部分体育专业的实验课程只能强调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而无法实现设计性、研究性乃至创新性实验课程的设计和指导。此外,新引进的实验教师基本都是直接走上工作岗位的,没有受过专门的实验教学培训,动手能力不足,而实验教学的环境差、待遇低也很容易造成职业倦怠。导致整个实验教学工作内容陈旧、理论更新慢、学生实践能力不能得到提高,不能满足就业单位对人才的实际需求。

(三)实践课程安排及内容不够合理

一是大部分体育专业的实践课程都安排在第四学年的第一学期进行,此时正值考研复习时期,很多同学只是为了完成实习任务,整体效果不够理想;而对于就业的同学来说,招聘会、顶岗实习和毕业论文修改答辩时间的冲突又使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的效果大打折扣。二是实践课程内容和专业的相关度不高,体育教育、社会体育和休闲体育等专业的实习实践内容基本一样,没有体现出专业的区分度。目前常见的实践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是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两种形式,集中实习往往针对性不强,不能根据学生自身优势来选择实习单位,不能充分满足学生专业实践的需求;分散实习虽然可以满足学生根据自身优势来选择实习单位的需求,但容易造成管理混乱,实习实践工作缺乏指导性。有的学校选择了先集中实习予以指导,再分散实习自主择业的形式,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实习实践的目的和内容,培养了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三是实践教学比重低、内容少。大部分体育专业的实践教学就是毕业论文、毕业实习,整个实践教学学分偏低,内容过少,与本专业发展和社会需求的结合黏性不足。四是很多校内校外实践基地不能满足实践教学需要。一方面是有些实践基地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性不高不能满足实践教学需求,需要进一步加强实习实践基地建设。一方面是部分学生没有被安排到相关的实习实践基地,由于有些应用型知识必须在实践过程中才能真正的掌握,这个环节的失误,使学生对实习实践工作不够满意。

(四)人才培养质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一方面是由于很多体育专业的同学在实习实践过程中,态度不端正,没有意识到实习实踐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的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被动的付出时间和体力精力,以获得实习成绩为目的。这部分同学在实习过程中就存在动手能力差、综合素质低、人际交往能力弱和解决问题能力不足等现象;有的同学因为要考研,不愿意把时间和精力投入专业实习实践之中,往往采用混日子、混实习报告、混实习成绩的手段;还有一些同学是对体育专业不够喜爱,不愿意从事体育相关的工作,对体育专业的满意度不高,导致对实习实践没有热情。另一方面是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用人单位对学历职称和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硕士生大量流向中小学就业,导致本科生竞争力几乎丧失。有的学校采用聘用兼职体育教师的手段,对兼职教师实践能力的要求特别突出。说明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突出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不可或缺,学校的实践教学改革必须与社会发展同步。而大多数的高校却并没有着重对体育专业的学生进行此类能力培训,导致他们在就业过程中,知识结构不够牢固,专业知识欠缺,综合能力不足,无法满足社会需求。

(五)实践教学管理存在漏洞

目前体育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的管理存在漏洞。一是缺乏规范的针对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度。大部分体育专业只是在培养方案中提出了要重视实践教学,但基本只有实习和毕业论文两门实践教学课程,少见根据不同专业开设相应实践课程的体育院系。由于体育专业应用性、实践性较强,一些人文社科类专业的实践课程开设标准并不适用于体育专业。应该在实践教学上建立具有约束性和指导性的管理制度和办法。二是针对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不尽如人意。首先,指导教师只能根据实习单位的意见来给学生的实习成绩评分,无法对学生的实习成绩给予客观评价,影响了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其次,评价形式单一不够全面合理。注重技能考核,忽略教学能力考核,主观考核太多,缺乏客观指标,看重当时表现,没有跟踪反馈。三是监督管理不够。表现在:高校与实习、见习基地的实践教学合作不够重视,随意增加或放弃校外实习见习基地;教学管理条例中缺乏对实践教学中的教师和学生的监督和管理,实践教学质量缺乏保障。

二、体育专业本科实践教学改革策略

(一)改善体育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

首先,在体育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设计上,要充分意识到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要通过课题体系改革引导体育专业学生更新知识、改善智能结构、提高综合素质,立足专业知识结构,提升实践能力,来满足新时代国家对体育人才的要求。其次要建章立制,保证实践教学制度化规范化。使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不走形式,有凭有据,有落地的实践教学内容,有合理的考评指标,有规范的监督制约,有及时的反馈跟踪,一起保障实践教学质量。第三要成立校院系三级实践组织管理机构,专人负责实践教学环节的课程设置、管理、考评和服务。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将教育目标与社会需求结合,形成校地合作、校校合作等良性循环,给学生实践教学创造更好的条件和机会,从而更好的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第四是要建立实践教学监督管理体系,制定并执行实践教学质量保障、监控和评估方法。通过自查、他查、自评、他评等手段,对实践教学全程跟踪,实践教学结束后要及时反馈,对指导教师和实习同学进行客观的评价,并根据上述结果,调整完善实践教学监督考评体系。例如成都大学体育学院就有一套梯级实践教学体系:从实践体系内容、过程监控、具体实现方式到完成任务都十分明确,高校体育教师与中小学体育教师一起帮助学生进行总结提高。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进入观摩认知状态,二年级进行试行体验,三年级在校内进行模块实践,四年级校外实习的时候就能比较轻松自如的完成实习实践任务,从而为今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加大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投入

随着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发展的逐渐深化,对师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整个实践教学师资规模、学历、职称、知识素养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高校体育教师要注重个人能力提高,尤其是实践技能的提升;其次是要打造一批双师型教师队伍,校内教师要在更新理论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增加实践能力;聘请一些行业内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具有实践能力的一线体育专业人士(中小学教师、企事业专家、行业精英等)来高校成为兼职教师。第三是通过实习平台建设,提高实践教学指导教师水平,形成一支高水平的、稳定的、懂行的校内外教师队伍。第四是要内培外引,通过人才引进,提升高校体育教师师资学历职称结构;通过校校合作,聘期中小学教师成为实践指导教师、兼职教授;通过校地合作,聘期行业精英来高校交流,改善拓宽高校师资队伍的知识能力结构。

(三)加强实践基地建设

一是要根据不同专业的侧重方向选择不同的实习实践基地,如体育教育专业应为中小学;社会体育专业应为社区、体育场馆等服务结构,休闲体育专业的可以考虑户外公司、健身俱乐部等,使不同专业的学生都能有适应的实习实践基地。二是要慎重选择实习实践基地。不能为了增加数量忽略了质量。要考虑的到基地的信誉度,实习实践基地要有一套完整正规的针对实习生的培养方案,不能把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要考虑到基地的发展前景,学生是否能学到行业的最新理念和技能,是否存在就业机会。三是要拓展实践教学形式和内容。通过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等方式,扩宽合作形式,不仅是高校的学生走进基地,还可以请基地的人走进高校,参与实践教学的讲授、管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还能实现与基地的互惠互利,更好的推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三、结语

新时代体育人才的培养目标已经转变为通过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来应对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实践教学要加大改革力度,对人才培养目标、实践教学目的、师资要求、实践基地、监督评价体系进行重新分析和调整,形成新时代体育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为整个体育专业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参考文献

[1] 何林.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9):61-62.

[2] 周伟,周静.新形势下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与探索[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7:123-126.

[3] 徐猛,严加高.“三位一体”实踐教学体系的构建——以山东体育学院为例[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8,34(6):125-131.

[4] 茅菊兰.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保障实证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科版),2016,30(1):90-95.

[5] 周进国.新形势下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改革与发展[J].体育学刊,2016,23(2):98-101.

基金项目:2019年成都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项目——成都大学与中小学共建体育师资培育体系研究项目编号:CDGJ201901.

作者简介:李欣(1980- ),男,四川德阳人,成都大学体育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新时代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