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偃师市人民医院(471900)李攀攀
铝碳酸镁、奥美拉唑均是近代临床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最常用的药物,其中铝碳酸镁属于临床常用的黏膜保护剂,奥美拉唑为质子泵抑制剂,两种药物联用能发挥显著的治疗功效[1]。本文主要探究了铝碳酸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2017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0例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患者均行影像学检查,显示声门下水肿、声带及杓状软骨红斑或红肿、息肉样增生、有黏液附着黏膜,且发生萎缩,符合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临床诊断标准;排除标准:存在胃十二指肠溃疡或糜烂者、存在巴雷特食管、糜烂性食管炎者。该项研究已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在治疗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中男患22例,女患18例,患者平均年龄为(40.2±1.4)岁,平均病程时间为(0.8±0.2)年;研究组中男患21例,女患19例,患者平均年龄为(40.8±1.3)岁,平均病程时间为(0.7±0.4)年,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对比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清咽利喉剂联合抗感染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研究组采用铝碳酸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给予患者口服100mg铝碳酸镁(广西南宁百会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60262),3次/d,以及口服20mg奥美拉唑胶囊(浙江金华康恩贝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1118),2次/d,餐前30min服用,治疗周期同样为1个月。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疗效判定标准为:显效:治疗1个月后患者咽喉痛、吞咽不适、反酸、黏稠物附着和声音嘶哑等症状基本消失;有效:治疗后患者各项症状具有明显减轻,虽未完全消失,但对患者日常生活无明显影响;无效:患者的各项咽喉不适症状均无明显改善,并影响到日常生活。治疗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代表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82.5%),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在临床上也被称为胃食管相关的慢性咽喉炎,该疾病的发生机制为胃反流物刺激食管远端引发迷走神经发生反射或直接损伤咽喉黏膜所致,易引发患者出现咽喉痛、吞咽不适、反酸、黏稠物附着和声音嘶哑等多种临床症状,从而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为此,临床需积极探寻有效的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一般来说,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的一线治疗方案为药物治疗,当药物治疗无效或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时,再考虑行手术治疗,而临床治疗该疾病的药物中,除了常规的清咽利喉剂及抗感染药物外,铝碳酸镁联合奥美拉唑便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案之一,其中铝碳酸镁属于高效黏膜保护剂,其进入胃肠后,可对病变部位产生直接作用,并有效降低反流物对食管、胃、咽喉黏膜的损伤和侵蚀,从而对咽喉黏膜和胃食管产生保护作用,而奥美拉唑属于质子泵抑制剂,其不仅能对H+-K+-ATP酶活性产生良好的抑制作用,同时还能避免胃部壁细胞内的H+转移至胃腔,从而对胃酸的分泌也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进而使酸性物质反流入侵咽喉黏膜的几率降低,两种药物联用,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咽喉多种不适症状。本研究中,对两组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患者分别采用常规的清咽利喉剂联合抗感染治疗以及采用铝碳酸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比其临床疗效,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82.5%),这与严仙娇[2]报道的铝碳酸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3.02%)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81.36%)结果基本一致,说明了采用铝碳酸镁联合奥美拉唑对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患者进行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各种咽喉不适症状,具有良好的治疗疗效。
综上所述,铝碳酸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