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450000)王一晶
震颤性麻痹是临床中枢神经系统较为难治的一种疾病,主要临床特征为肌强直、静止性震颤和姿势反射障碍和运动迟缓等。本研究对综合疗法治疗震颤性麻痹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旨在提高震颤性麻痹临床疗效提供参考意见,现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4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震颤性麻痹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常规组(25例)和综合组(25例)。综合组中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54~79岁,平均(60.2±2.5)岁,合并疾病包括高血压25例、糖尿病20例和冠心病22例;常规组中男性17例,女性8例,年龄52~80岁,平均(60.0±2.7)岁,合并疾病包括高血压23例、糖尿病22例和冠心病24例。不同组患者一般资料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组予以常规治疗,如对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分别予以降糖和降血压,同时予以美多巴片口服治疗,起始剂量为每天62.5mg,每天4次,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调整剂量,每天剂量达到500mg后14d增加125mg,剂量超过625mg后每月增加剂量125mg,待控制临床症状后不断减弱直至维持剂量。综合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血栓心脉宁以及针刺联合治疗:血栓心脉宁片口服,每次4片,每天3次;选取患者风池、百会、曲池、足三里、合谷、三阴交、阳陵泉、太冲穴、丰隆穴以及肾俞、脾俞和肝俞等穴位实施交替针刺治疗,进针得气后保留电针30min。1个疗程为30d,持续治疗2个疗程后评估疗效。
1.3 观察指标 (1)根据患者临床症状改变程度评估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采用记分法判断症状变化程度(无、轻、中、重等症状分别记0、1、2和3分),评价标准:①治愈:经治疗后临床体征和症状完全改善,功能恢复至正常水平;②显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降低程度>50%;③有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降低程度为30%~50%;④进步:经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降低程度为11%~29%;⑤无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降低程度<10%。(2)观察不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恶心呕吐、心悸、烦躁、失眠、便秘和精神障碍等。比较不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之和)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分别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不同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综合组和常规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8.0%和64.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2.2 不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综合组患者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恶心呕吐2例、心悸1例、失眠1例、便秘1例和精神异常1例,常规组患者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恶心呕吐1例、烦躁1例和精神异常1例,综合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4.0% vs.12.0%)虽高于常规组,但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χ2=1.220,P=0.269)。
震颤性麻痹是临床上一种致病原因不明确,呈现出慢性以及进行性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对中老年人群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大量研究报道,自由基损伤和氧化应激反应在震颤性麻痹发生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1]。西医治疗震颤性麻痹多予以左旋多巴以及其复发制剂进行治疗,然而该治疗方式仅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难以控制疾病进程。中医学认为震颤性麻痹属于“痉证”、“颤证”和“肝风”等范畴。研究证实,针刺太冲和风池穴能泻肝祛风,针刺阳陵泉穴能熄风止颤,针刺合谷、曲池和足三里可疏通气血和调和经脉,针刺肾俞、脾俞和肝俞能补肝脾肾,针刺百会和丰隆穴能化痰开窍。血栓心脉宁的主要成分为丹参、川芎、毛冬青、水蛭、槐花、冰片、人参茎叶皂苷、麝香和蟾酥等,其具有开窍止痛和益气活血等功效。本研究结果显示,综合组和常规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8.0%和64.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综合组患者不良反应(24.0%vs.12.0%)虽高于常规组,但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该研究结果与尹浩军等[2]研究报道相类似。
总之,综合疗法治疗震颤性麻痹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轻微,值得推广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