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护理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锻炼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9-02-11 17:04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454000邵鹏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7期
关键词:优良率置换术膝关节

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454000)邵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TKA患者128例随机分为两组。排除肝脏功能损坏、严重的心肺等重要器官疾病、中枢性神经肌肉缺陷等患者,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且签订知情协议文件。观察组69例,男32例,女37例;年龄54~76岁,平均(68.73±3.62)岁。对照组59例,男28例,女31例;年龄56~78岁,平均(68.64±3.5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常规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综合的疼痛护理措施,具体有:(1)心理护理。护士需要充分认识到患者的心理状态,告知患者术后疼痛的原因以及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引导。(2)疼痛护理。护理人员采用Wong—Baker面部表情评估方式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合理评估,然后采取疼痛护理措施:①冰敷:对皮肤的冷感受神经进行刺激,促进血管收缩,从而缓解术后充血肿胀,起到降低神经末梢敏感性来减轻疼痛的作用。术后,对切口进行冰敷48h,每次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后再冰敷20min,从而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1]。②给予止痛药处理:按照医嘱,术后对患者采取镇痛泵镇痛2~3d,并在进行早期康复锻炼时口服常规的止痛药物,结合患者的疼痛评估结果,在其进行锻炼前的30min口服止痛药,确保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的过程不会产生剧烈的疼痛感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一周膝关节屈伸程度、护理满意度以及术后6个月随访时HSS膝关节评分优良率。其中,膝关节屈伸程度采取目测法模糊评价,护理满意度使用医院自制调查表调查,HSS膝关节评分标准为:满分100分,得分≥85分记为优,得分为70~84分记为良,得分60~69记为好,得分<60分记为差,优良率=(优+好)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1.0统计数据,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一周的膝关节屈伸程度与护理满意度比较 术后一周,观察组的膝关节屈伸程度(90±12)°与护理满意率97.10%明显优于对照组(76±15)°、81.36%,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2.2 术后6个月两组HSS膝关节评价比较观察组术后6个月的HSS膝关节评价优良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84.7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TKA术后采取早期康复治疗与功能锻炼旨在促进患者膝关节下方以及膝关节周围的血液回流,加快手术淤血的消退,减轻膝关节创口炎性反应以及局部压迫带来的疼痛,避免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2]。此外,手术术后,当关节内外组织还没有形成黏连状态前进行早期锻炼,其难度更低,给患者造成的疼痛程度也较低,能有效促进患者后期的肌力力量恢复。而加强术后康复与疼痛护理,对患者术后局部血液循环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增强肌肉力量,对关节囊挛缩、肌腱、黏连等都有预防作用,还具有软化瘢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得术后关节功能得到有效改善,促进肢体与关节之间的协调恢复,提高患者术后的康复速度。在采取疼痛护理进行干预时,需要注意结合患者的疼痛程度,采取科学的术后疼痛与康复护理措施,防止出现错误的干预思想,影响患者的康复。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锻炼信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患者实施镇痛护理,使得患者在进行功能恢复锻炼时不会有过度的疼痛感,进而大胆地按照医护人员的指导进行锻炼,提高术后康复效果。本文中,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了疼痛护理干预,其术后一周的膝关节屈伸程度(90±12)°与护理满意率97.10%明显优于对照组(76±15)°、81.36%,且术后6个月的HSS膝关节评价优良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84.75%,差异都具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得出,疼痛护理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锻炼中的应用,能有效提高缓和的膝关节术后屈伸能力以及HSS优良率,加快患者术后的康复速度。

猜你喜欢
优良率置换术膝关节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膝关节术后助行器的选配及使用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探讨膝关节骨挫伤的MRI诊断价值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中西医结合防治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5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