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娟,王新中
(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山西 临汾041000)
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民族文化的基因,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分支传承了传统文化的血脉,汲取了传统文化的营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表达。节日被赋予的象征性意义,是人们表达情感、寻找心灵归宿的载体。然而,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中国传统节日也受到冲击。父亲节、母亲节、感恩节、平安夜、圣诞节等洋节充斥在我们的节日市场。国人的传统节日意识渐渐淡薄。
符号互动论起源于传播学上的符号论。符号论认为人类活动及文化表现形式都是一种符号,人类对外界的感觉和观念具有符号意义,并非外界的真实反映。人类创造符号,赋予事物符号意义,运用符号意义理解世界,之后延伸至社会学,产生了符号互动论。符号互动论是主观符号决定论,解释人们如何定义、理解和处理自己所处的情境,并对社会结构的形成与变化发挥作用,其核心观点是人类创造与运用符号。人类通过识别他人使用的符号进行自我定义、理解情境并做出反应。[1](P149-150)社会互动的过程就是符号互动的过程,社会互动基于人们对符号表达的共同意义。
符号互动论最早由米德提出,他认为行动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单位,是某个人在特定情境下的全部反应,不仅包括行动者的实际行动,还包括行动者在特定环境中对特定人和事物的主观感受。[2](P131-133)符号互动论从微观层次强调符号和意义,人类多数文化意义是象征性的,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传统节日的象征意义,如春节意为团圆,中秋意为丰收。此外,人类互动也受文化意义的影响,在不同文化中,事物被赋予的符号意义也不相同,如在中国龙为天子的象征,有吉祥之意,而在西方则将龙视为不祥之物,只有对事物文化意义的诠释才能理解事物。
最早使用”符号互动“这一术语的学者是米德的学生赫伯特·G·布卢默(Herbert George Blumer)。布卢默符号互动论的三个理论前提是:个人对事物采取什么行动,根据是他对事物赋予的意义;这个定义是通过人们之间相互交往得到的;这个意义不是固定的,而是通过解释过程不断加以修正的。[3](P274)我们从社会互动中赋予事物意义,依据它被赋予的意义我们会采取行动。在此过程中,我们还要经历内在阐释的过程,即我们与自己的交流。符号是具有意义的事物,如文字、动作、语言、场景、物品、颜色等都会被赋予某种意义,事物的符号意义在特定的情景中才会得到诠释,如中国古代黄色是帝王专属色,婚庆主题是红色,丧葬主题是白色。事物的象征意义也并非一成不变,它会在人们的互动中经历产生、修正、发展和变化,如中国现代婚庆受西方影响,除了有中国传统婚庆元素红色以外,还有白色元素。
传统节日是人们表达情感的符号,“每逢佳节倍思亲”,并非人们在其他日子对亲人的思念不如佳节深,而是节日作为特定的符号被赋予了特定的象征意义。以中国最大的传统节日——春节为例,分析其符号元素和各种仪式,对理解中国文化有深远意义。
(一)春节的符号和仪式 一提“春节”,我们脑海里会联想到一串词,如“红火”“团圆”“恭喜发财”“招财进宝”等。传统春节从腊月二十三就开始了,正月初一正式进入春节,一直持续到到正月十五结束。腊月二十三是中国农历小年,这一天要祭灶神,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腊月二十五“推磨磨豆腐”,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腊月二十七“宰鸡赶大集”,腊月二十八“家家户户把面发”。除夕那天要贴春联、贴年画、贴倒福字、挂灯笼、挂神明和祖先画像、点红蜡烛、烧香,除夕晚要放鞭炮、守岁、吃年夜饭,并且传统年夜饭上必有鱼。正月初一要吃饺子,饭后给本家和街坊邻居拜年,正月初二回娘家,正月初三拜舅舅,正月初四姑姑家,初五就开始会朋友了。到正月十五开始闹元宵,划旱船、踩高跷、猜灯谜、刷灯笼、舞狮子等民俗活动也开始上演。这些都是春节的符号,它不是零散的分布,而是有机地结合成春节的象征意义,概括起来就是“辞旧迎新,阖家团圆,红红火火”。春节除了有这些节日符号以外,还有很多仪式。而“有意味的文化需要拥有象征符号,而不是直观的表达,仪式就是节日的象征符号之一,”[4](P105)传统春节意识逐渐淡薄的一个最重要原因就是仪式感的丧失。
所谓仪式就是仪礼和形式,春节仪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在年节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春节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拜年,《清嘉录》中这样写道:“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5](P5)拜年主要体现在“拜”字上,“拜”就是磕头叩岁,其中有很多讲究。正月初一早晨,晚辈要早早起床向长辈叩头,祝福长辈健健康康,长辈受拜后要给未成家的儿孙压岁钱。拜年的顺序依次是父母、本族长者、街坊邻居,通常要磕三个头,一是拜天地,二是拜祖宗,三是拜高堂。同时,在给长辈叩头时不能叩哑巴头,叩头时必须高声喊出给谁拜年,否则视为对长辈的大不敬。春节另一个重要的仪式是开饭前放鞭炮和燃柏树枝,鞭炮越响越好,柏树枝燃的越旺越好,新年的第一天就在欢闹和红火中开始了。据说鞭炮声可以吓走怪兽,柏树枝可以祛除病痛。春节里,每顿饭必是祖宗和神明先尝,饭好后,家族男性先给祖宗和神明供上,点香插蜡烛,叩头、奠酒。若哪个孩童先尝了饭菜,必少不了一顿打骂。
(二)春节的情感归属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已是外出游子的共识。在中国人传统观念里,春节就是阖家团圆的日子;是晚辈出外一年未尽孝,对父母的尽孝之时;也是联络亲朋好友感情之时。中国的“家”观念一直很浓厚,春节对“家”的渴望最为强烈,人们期望回到心灵的港湾。“春节家”的情感归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种象征意义上:
一是辞旧迎新,阖家团圆。通过大扫除、贴各种年画,人们祈祷新的一年从新开始,告别过去一年的纷繁嘈杂,迎接一个崭新的“家”和全新的自己。过年要吃饺子,饺子意为交子,有“更岁交子”之意,交与饺谐音。饺子形如元宝,人们期盼新的一年可以招财进宝、财运亨通。饺子不仅是春节必备美食,而且饱含了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期盼。饺子在与人们一次又一次的互动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意义,人们吃进肚子里的不仅是饺子,还有对饺子深深的情感。同样,南方过年吃年糕,吃的不仅是年糕,还有甜甜美美的好寓意。春节期间,一家老小其乐融融地围坐在一起吃着热腾腾的饭菜,除夕一家人守岁,互相畅聊一年的所失所得,初一长辈早早备好压岁钱塞给孙儿们,这些都有祈求平安团圆之意。
二是拜年和祭祀活动。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春节的拜年和祭祀活动最大程度上继承了我国历史传承下来的“礼”文化和儒孝文化。中国历来讲究尊老爱幼、家庭和睦、邻里友善,强调家族观念、祖宗之位、父母地位。拜年一可表达晚辈对长辈的尊敬之意,二是增强家族情感的纽带,三可化解邻里矛盾。拜年有先后顺序,按辈分、关系亲疏依次拜年,这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地缘关系为基础连接起来的。家族之间互相拜年可增强家族之间的联系,凝聚家族之间情感。另外,邻里之间相处久了,难免会有磕磕碰碰,拜年是化解邻里间矛盾最有效的办法,在过年期间大家会不计前嫌、把酒言欢,所有不愉快的事都随风而逝。祭祀活动体现了传统家天下的宗法观念,周礼强调家族成员之间要“亲亲”“尊尊”,即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尊长爱幼。祭祖是缅怀先辈和祖宗之德,祭神是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是对自然的敬畏。祭祀活动经五千年的沉淀已内化为中国人的精神慰藉。
三是娱乐活动。人们辛辛苦苦劳作一年,春节期间就是吃喝玩乐,亦是对自己辛劳一年的犒赏。开展形式多样的民间文娱活动,可以丰富人们闲暇时的精神生活,传播传统文化。在节日里感受欢快的气氛,驱逐一年的沉闷,释放压力。在活动中相互协作,增强团结意识,增强集体意识,结交新朋友,扩大社会交往圈。
对中国人来说,春季是万物的伊始,春节是万物的开端,浓郁的春节氛围赋予人们物质上的享受和心理层面的感受。在节日里,人们通过联想用象征意义满足了自己基本的心理需求,通过与节日的互动来抒发自己的情感,通过在节日里与他人的交流和沟通,相互传达着某种信号和意义。春节不仅有对“小家”的眷恋,更有对“大家”的期盼。
(三)春节象征意义的形成过程 节日的符号意义,往往传递着我们所要表达的语言和信息。在节日互动中,我们经历了对节日初步印象的建立、对节日象征意义的强化、传统节日象征意义的无意识遵守三个阶段。
我们对春节初步印象的建立就是站在互动者的角色扮演来想象自己,先阐释别人行动的象征意义,再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与他人在同一节日情境下的行动和思想达成一致。如当我们看到别人春节吃饺子的时候自己也吃,别人放鞭炮我们也放。当再次过春节时,我们就知道要吃饺子、放鞭炮了,即在相同的节日情境出现时,我们通过一次又一次的符号强化记忆。同样,我们的家国情愁也能通过这样的方式得到强化,即对节日象征意义的强化,也为定义形成的共识阶段。人类互动的关键是对定义的共识,即大家都认同春节吃饺子这一行为,这使我们将节日的象征意义视为稳定的,并有意无意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中国传统节日基本上是按天人和谐的理念设立的,与大自然的节律相适应。
在互动前互动人群要领会和知晓符号意义,如果我们不知道过年见面要说“恭喜发财”,再寒暄几句,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晚辈要给长辈拜年,那就有失礼节了。日常情境的共享定义在无意识中领会,关于传统节日的礼俗和习惯,我们无法追溯自己是怎么学会的,但却知道在不同的节日应该采取什么行动。“托马斯定理”认为,如果将某种情境定义为真实的,那么这种情境就会产生真实的影响。尽管在有些情境中这句话并不那么合适,但是,传统节日的象征意义确实指导着我们的生活。如端午节是在五月初五(毒月恶日),被认为是五毒并出之日,所以诸事不宜,人们要插艾叶、缠戴五色丝、喝雄黄酒来辟邪驱邪。又如过年要说吉利话,说了不吉利的话还要唾三口唾沫,好像说出去的不吉利话真的会应验,唾了唾沫后,不吉利的话就会收回去一样。
但是,如果传统节日的符号意义发生了改变,人们关于节日的定义也有可能会发生变化。当今社会,节日的过度消费、严重的送礼现象使很多人不堪重负,节日不再有情感归属的意义,更多的人将节日定义为“送礼节”,消费节日更多的是节日消费。
传统节日是中华情感最集中的表达,保护传统节日最重要的是保护传统节日的象征意义,如果传统节日的象征意义遭到破坏,那么即使保护了某个节日,而实际上却无任何意义可言。如果把传统节日比作人,那么传统节日的象征意义就是传统节日的灵魂,只保护躯体,而忽视灵魂的重要性,对我们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无疑是巨大的损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6]传统节日的象征意义是历史文化的活教材,保护好传统节日的象征意义,就是爱惜我们自己的历史。
传统节日尽管依旧红火,但是却失去了本来的面目,我们完整的传统节日遭到割裂并淡化成支离破碎的节日,[7](P77)我们的文化记忆遭到遗弃,这都是危险的信号。针对我国形式多样、文化内涵丰富、象征意义深刻的传统节日,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保护:
(一)保护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活动,尊重节日的象征意义 节日文化通常是一个民族生活文化精粹的集中展示,[8](P8)节日的民俗文化活动得不到保护,就很难培养起我们对节日文化的认同。清明节是中国的祭祖节,有扫墓之礼,经世代流传固定下来。但一些中小学经常组织学生清明节去给烈士扫墓,学生却不知因何而扫。扫墓最早是寒食节的活动,唐以后寒食节与清明节就混淆了,寒食节扫墓就成了清明节扫墓。扫墓表达孝心,寄托哀思之情,但当我们倡导文明祭奠、电子祭奠的同时,清明节这些象征性的意义都离我们远去,传统的“家”观念和对祖先的哀思之情也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通过尊重和保护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活动,传统节日传递出的象征意义会在无意识中被我们接受,与我们的血液融为一体,从而淡化不良风气对传统节日象征意义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创新传统节日元素,培养民族文化的自信文化自觉是对本土文化的反思,我们要培养民族文化的自信,就要文化自觉。西方节日之所以能够“俘虏”青少年的心,是因为我们长久以来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忽视,一味的将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动视为“糟粕”。例如,春节的节日符号——燃放鞭炮是为了增加节日的气氛,但在“保护环境”的大旗下,却遭到完全禁止。对于这一情况,就需要我们创新节日元素,创造出无烟、无害的烟花爆竹。这样,既环保,又不失节日的热闹气氛。传统农村春节的跪拜之礼是表达晚辈对长辈的尊重之意,也是化解邻里矛盾、增强邻里感情的有效方法,沿袭于周礼,不跪不能称之为拜。现代的等级观念已没有古代那么强烈,在人人平等、人权主义呼吁下也失去了原初的象征意义。这是对民族文化的不自信。过度追求西方的“洋节”,夸大西方文化的文明性,使我们走进对自我节日文化迷失的误区。
(三)保护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节日 在中国本土节日受到西方节日的冲击,不断遭到同化的现代社会,传统节日的符号象征意义显得弥足珍贵。人们消费节日、花时间过节,看中的并不是节日本身,而是节日的象征意义。对此,应加强原生态节日象征意义的保护。中国是乡土社会,乡土传统是最能反映我们原始生活状态的文化。在追求新农村建设、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应保护农村地区的特色文化节日,重点加强对古村落传统节日的保护。有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政绩,违规破坏原始村落的节日活动,结果“丢了西瓜捡芝麻”。另外,在地方学校要开发区域课程,传承地方特色民俗节日,培育本地区人民对地区特色文化节日的认同感,更加珍视自己所拥有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