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静,陆琛萱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 200030)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单克隆浆细胞在骨髓内异常增生,产生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并导致多发性溶骨性损害的一种常见的浆细胞病[1];约占恶性肿瘤的1%,占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的10%以上[2]。骨质疏松、溶骨性损害等骨骼病变是MM常见的病理改变。M蛋白覆盖在一些凝血因子表面并使之聚集,导致第Ⅴ、Ⅶ、Ⅷ因子活性降低。M蛋白与纤维蛋白单体结合,可影响纤维蛋白多聚化和凝血酶时间,故而导致凝血功能异常[3]。我科于2016年12月收治了1例多发性骨髓瘤合并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在原本MM的护理上增加了凝血功能缺陷的护理。现报道如下。
患者女,63岁,2016年12月因 “确诊多发性骨髓瘤1年余”收治入院。2016年10月,患者入院后诉心悸不适,心电图显示窦速,ST-T改变。2016年10月17日开始改予PCD方案 (万珂2.7 mg;CTX 400 mg;Dex 20 mg)。2016年11月29日予以第2周期PCD方案。入院前1周,患者自觉下肢乏力加重,有酸胀疼痛感,夜间睡眠差,出现肉眼血尿,颜色鲜红,伴有尿频,于我院就诊。报告示尿隐血 (++++),尿红细胞计数:12 912.7/uL,血总蛋白:56 g/L,白蛋白:38 g/L,APTT:61.9 S,PT:57.9 S,凝血酶原时间比值 4.99,国际正常比比值5.32,D-二聚体0.82 ng/L,提示严重凝血功能异常,凝血因子缺乏,骨髓穿刺后出现臀部血肿,双小腿及足部可见弥漫性水疱,下肢及臀部张力高,质硬,大者7 cm×10 cm,内含清澈淡黄色液体,部分自行破溃。予以积极输注凝血酶原复合物及血浆,积极对症处理水疱,3周后患者水疱较前明显好转,大部分消退干瘪,一般情况可,无出血倾向,予以出院。
2.1 病情观察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观察水疱大小,有无渗血、渗液情况;观察有无出血征象;观察凝血功能情况;观察全身瘀斑、瘀点等情况。
2.2 基础护理
2.2.1 皮肤护理 患者是多发性骨髓瘤合并凝血因子缺乏,从而出现的双下肢大片水疱伴有散在破损有渗液,首先做好皮肤保护,防止水疱破损。①嘱患者换衣等行动应当轻柔,减少摩擦,避免水疱破损发生继发感染。②用0.9%的生理盐水对水疱外层及四周组织进行擦拭,再用无菌纱布将表面残余的水分吸附干净,水疱如果 <2 cm,则不采用抽液的手段,如果 >2 cm,通过无菌注射器将其内部的液体抽出来,最后保留水疱的外皮[4],同时予以硫酸新霉素溶液湿敷皮肤破溃面每天3次,每次10 min。③表面皮肤已经破溃感染处予夫西地酸软膏外涂抗感染。④抬高床尾,在皮肤完整处下垫放枕套,抬高患肢,保持创面干燥。⑤观察有无新增水疱,观察水疱破溃情况及水肿消退情况。
2.2.2 饮食护理 因持续大面积水疱可致低蛋白血症,加强患者的营养支持。嘱进食动物蛋白为宜的蛋白类食物,少食植物蛋白,限量海鲜类的食物。
2.2.3 心理护理 对于突如其来的大面积水疱加上水疱破溃的疼痛及血尿的发生,患者心理难免会有恐惧、焦虑等心理。因此,医护人员应耐心向患者解释发病原因,并给予细心护理,与患者沟通,了解和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耐心细致地做好心理疏导,告知患者伤口每次的变化,使患者调整心态,保持乐观情绪。
2.3 专科护理
2.3.1 疼痛护理 该患者入院时主诉有全身多处骨骼疼痛,左下肢及髋部酸胀疼痛,影响睡眠。故对于该患者,采取了数字分级法(NRS)和面部表情疼痛分量表法,评分分别为7分和8分。医护人员需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告知麻醉药物、镇痛药物为相对安全的药物,使之可自愿接受镇痛治疗,并针对患者的心理特征实施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还可通过播放音乐等方式缓解患者疼痛[5]。遵医嘱予患者服用奇曼丁止痛及阿普唑仑助眠,又予强痛定1支肌内注射。及时做好疼痛改善的评估。经过止痛药的使用以及物理缓解疼痛的方法,患者的疼痛有所好转,评分为3分。
2.3.2 出血护理 对于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预防出血以及观察已有出血的情况相当重要。①每日定时观察患者的皮肤黏膜有无散在出血点,有无呕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等现象。②患者骨髓穿刺术后,左臀部出现血肿。每日观察血肿有无增大,血肿的颜色有无变化,有无其他活动性出血。③观察患者的神志是否清醒,面色有无苍白,生命体征有无变化。遵医嘱使用人凝血酶原复合物,积极输注血浆以纠正凝血功能。④嘱患者避免剧烈活动防止外伤,绝对卧床休息,使其左腿处于舒服位置,且为功能位。用毛巾包裹住冰袋,用约束带将冰袋固定于左腿,压迫于左臀部的血肿处,防止血肿处出血。⑤静脉穿刺拔针后延长按压时间。入院期间,患者暂无新的出血倾向。
2.3.3 预防病理性骨折的护理 注意观察骨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如某部位骨痛加重,可能发生病理性骨折,应及时处理。嘱患者睡低矮硬板床,防止碰撞跌倒,勿做提拉等动作,不可过度用力。移动身体时,要用力均匀,顺应患者的运动方向,避免推、拖、拉、拽,重视患者的感受。患者翻身活动时,应由家属陪同,以免坠床受伤。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病情[6]。
2.4 出院指导 在休息与活动方面,嘱患者睡低矮的硬板床,勿睡弹性床垫。对肢体活动不便的卧床患者,应定时协助翻身,动作要轻柔,以免造成骨折。受压处皮肤应给予温热毛巾按摩或理疗,保持床铺干燥平整,防止压力性损伤发生。勿做提、拉、背等动作,防止骨折。不可做大幅度的活动,不可负重。少去公共场所,以防感染。做好个人卫生,室内定时开窗通风。在饮食方面,要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以保持大便通畅。少吃嘌呤高的食物,如啤酒、海鲜等。多食优质蛋白,富含维生素,新鲜易消化的食物。在复诊方面,嘱患者定期进行血液门诊随访,定时复查血常规、血钙、肝功能以及凝血功能情况,若结果异常,及时就医诊治。按医嘱用药,不可随意减量或停药。冬天注意水温,忌用热水袋,夏天不穿拖鞋、凉鞋。
多发性骨髓瘤合并凝血功能障碍病例护理选择了以对症处理水疱,积极纠正凝血功能障碍为主。经过3周左右的治疗护理,患者双下肢大面积水疱较前得到明显好转,肿胀程度也较前缓解,大部分水疱消退干瘪,张力下降。一般情况可,予以出院。后患者再次入院时,水疱已逐渐结痂愈合,凝血功能也较前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