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宏蕊
(鲁迅美术学院,沈阳 110003)
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必然具有文化的多元性,其中在服饰文化方面就充分体现了“多元一体性”的这一特征。以汉文化为主体的服饰特征正是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中民族间不断融合与交流的重要结果,这种服饰间的相互影响与融合在历史上早有出现。谈到服饰变革自然会想到历史上影响巨大的几次改革。而服饰变革也正是政治变革的重要体现。比如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几次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者都对服饰改革倍加重视。看来中原地区“垂衣裳而天下治”的服饰文化观对于少数民族来说也是适用的,这也更充分地体现了服饰的阶级性。
在中国古代没有“少数民族”这个词语,是解放后产生的。古代对于汉人以外的人称“异族”,即“胡人”。中国古代汉人主要生活在中原地区,称华夏民族,胡人是中原地区以外的周边民族通称,大都是居住在中国西部以及北部地区的游牧民族,如匈奴、鲜卑、羌、吐蕃、突厥、氐、契丹、蒙古、女真等部落。而其所穿着的短衣、长裤和革靴被称为“胡服”,主要优势是具有舒适性、实用性与灵活性,这与中原地区的宽衣博带式的汉族服装有着明显的区别。
战国时期,为了顺应战势、对抗游牧民族的骑兵,赵武灵王对军服进行了改革,主要“废止上衣下裳制,推行胡服”,这是使赵国从此开拓疆土、不断强大,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的重要原因。主要特点为窄袖短衣、长裤、足靴,同时以带钩取代了传统丝布腰带。于是这种轻便实用的胡服,在中原地区逐渐从军队普及到民间。这次服饰改革不仅促进了胡汉服饰文化的互相融合,更是中国古代服饰史上的一次重要革命,对后世汉族服饰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南北朝时期北魏统一中国北方之时,虽因不同民族杂居融合而渐渐出现服饰互动互渗现象,但各族一般仍按旧俗而穿自己传统的装饰。而为了达到政治统治的目的,孝文帝采取的全面汉化政策,一改鲜卑旧俗,特别是大力推行服饰改革,使汉族服饰文化全面渗透到鲜卑族服饰文化当中。这次服饰改革给少数民族与汉族服饰的互融带来空前的影响。因而“孝文改制”是中国古代服饰史上又一重要变革。孝文帝严格按照汉族服饰文化“垂衣裳而天下治”的理念推行冠服制度,要达到全国上下服饰全部汉化的目标,他不仅制定冠服制度,自己穿戴并给臣下赐汉族服饰,同时也监督平民百姓的服饰。孝文改制与战国时赵武灵王的服饰改革恰好相反,前者是大规模吸收汉族的传统礼仪与服饰文化,后者是吸收北方少数民族的服饰。这两次改革充分体现了以服饰治世的重要观念。
在魏晋南北朝350余年的时间里,五胡乱华,少数民族政权在中原地区屡屡更迭,战乱不断。大批北方人民向南方迁移, 中原地区进入了民族大融合阶段。其中,在服饰穿戴方面的体现最为明显,匈奴、鲜卑、羯、氐、羌等胡服对中原地区的服饰产生了极大影响,使秦汉以来“上衣下裳”逐渐向“上衣下裤”转变。总而言之,从这一时期开始,胡服在全国上下,从南到北,尤其隋、唐以后在汉人中间广泛普及。具体体现以下特征:
北方少数民族袴褶、裲裆及冠帽的流行。袴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为流行的服饰,上身是长度到膝盖的大袖衣,下身配宽大的肥腿裤。裤的款式比较特别,两只裤管肥大的像裙子一样,有时为了活动方便还在膝盖的位置系上布带,造型十分独特。这种设计充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异域情调。 除了袴褶以外,还流行一种叫裲裆的服装,没有袖子,就像今天的背心、坎肩一样。不仅保暖而且还活动自如,特别实用。在军民当中十分普及。使人眼花缭乱的冠帽是北方少数民族服饰的又一特色,包括风帽、突骑帽、合欢帽、绣帽、蕃帽、珠帽、搭耳帽、浑脱帽、卷檐虚帽等多种款式,统称为“胡帽”,被汉族人民广为接受,至唐尤为盛行。
7世纪的唐都长安,作为一个国际化都市,容纳了许多风尚,尤其是玄宗时代,胡风盛行,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服饰自然也少不了胡风的影响。唐代服饰在继承传统风格的前提下,大量融入异域服饰文化风格,有了更大胆的设计与创新,引导了当时中原地区超前的时装潮流。
圆领袍。隋唐时期流行的鲜卑服饰圆领袍是由鲜卑族圆领内衣发展而来,是历经南北朝之后民族融合的产物。圆领袍的普及在《唐书·舆服志》《胡服考》等文献里都有所记载。圆领袍、幞头、乌皮靴、革带的搭配也被统治阶级运用到服饰制度当中。从这一时期开始,至天子、文武百官到平民百姓,无论男女,都喜爱穿着圆领袍。胡服。自魏晋时期的民族融合以来,胡服流行于中原。到了唐代,全国上下胡服普及,胡风盛行,形成了新的时代特征和潮流。胡服的具体特点大致为:胡帽、胡(皮)靴、上身着大翻领对襟、窄袖、锦边连衣长裙,衣裳宽绰、下身多着条纹裤,腰系蹀躞带。如《新唐书·五行志》《安禄山事迹》《唐书·舆服志》等文献都有关于胡服盛行情况的记载。这足以说明当时的唐代迎来了胡服流行的全新局面。回鹘装。回鹘人在唐代生活在西北地区。由于曾经的强盛,回鹘人与中原地区的文化交流比较频繁,在唐代宫廷及贵族之间流行的回鹘装和回鹘舞就足以看出其影响力。回鹘人头梳“回鹘髻”,脚穿笏头履,身穿回鹘装。翻折领是回鹘装的主要特点,连衣窄袖长裙,衣身宽大,下长曳地,腰系束带,略似男子的长袍。
由蒙古族建立的元朝,是典型的少数民族政权。其统治期间版图最大,横跨亚欧,对外交流十分频繁,外来民族人口众多,种族多样。由于这些民族长期交叉居住、相互融合,在服饰方面,蒙古族对其他民族也有着重大影响。“胡化”与“汉化”现象并行。比如蒙古族男子的“剃婆焦”发式波及全国。中原地区流行的袍服及后来流行于明代的“比甲”与“质孙”就是继承了蒙古族服饰特色的重要体现。
在清代,中国服饰文化进入了特殊时期,满族与汉族两种文化在长期的碰撞和交流中相互融合,而满清服饰也给汉族服饰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袍服是满族男女老少的主要服饰,而且为了骑射灵活、方便,几乎都前后、左右开衩。满族服饰的主要特点就是马蹄袖口的设计。满清时期的服饰变革是因中国的政治变迁带来了服饰的变革。清政府为了达到政治统治的目的,强迫汉人改满族习俗,穿满族服装,使传统的冠冕衣裳逐渐被取代。从此满人的风俗习惯和着装风格给中原地区带来重大的影响。
满族的长袍、马褂、旗装盛行。在清代,满人的长袍马褂和旗袍盛行。马褂形制多样,色彩繁多,就袖子来说就有长、袖、宽、窄、对襟、大襟、琵琶襟等多种款式。外搭马甲,头戴瓜皮帽,从皇帝到百姓,都流行这种打扮。满族女子主要穿旗袍、马褂、马甲等,而且上面都习惯装饰镶滚。同时与“两把头”“大拉翅”等头饰和“花盆底”“马蹄底”等鞋相搭配组合,给人一种挺拔、高贵的美感。
由于清政府在清初推行“易服”之令时,有“男从女不从”的规定,从而使得明代的妇女服饰风格,得以较为完整的保存下来,形成了满汉风格并存的现象。清代满汉服饰之间的相互渗透,使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在民族之间相互吸收与融合的过程中得到新的发展。特别是民国以后,随着西方思想的进入,中国服装开始逐渐西化,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与时尚性,又一次形成了新的服饰风格。
纵观服饰发展史,服饰间的互融有着复杂多变的社会原因。随着时代变迁、政治变革、民族迁徙、物质生活的需要,或是为了精神世界的满足,民族间服饰都伴随着这种互融不断地改进与创新,最终发展成“多元化”的服饰文化特征,少数民族服饰与汉族服饰的互融对今后中国服饰的发展和传承产生重要作用,具有重要影响。
首先,少数民族服饰与汉族服饰的融合,体现了民族文化间的传承与共同发展,是现代服饰文化的重要基石。由于少数民族服饰个性特征鲜明,经过千百年来的发展,积淀的服饰文化与汉族服饰文化不断融合与发展,形成多元化风格,体现我国中华民族的一体性;其次,少数民族服饰与汉族服饰的融合对服饰设计创新产生重要影响,服饰风格及款式的融合,促进了新的样式和特色的产生,既是服饰风格的创新,又是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对当时服饰风格的形成与创新发展都具有主导作用;再次,少数民族服饰与汉族服饰的融合对文化与设计风格的融合产生重要影响,纵观历史,历代民族的融合都对民族文化的交融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文化的融合促进社会、经济、政治、艺术的发展,对社会的进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最后,少数民族服饰与汉族服饰的融合对今后服饰设计风格及走向产生重要影响,少数民族服饰和汉族服饰共同形成了中华民族服饰文化,对于当今服装设计师来说都是重要的创作之源,挖掘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离不开对少数民族及汉族服饰间融合的研究。
结论
综上所述,在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服饰和汉族服饰的融合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史,同时也留下了灿烂的服饰文化。这些服饰的融合过程以及风格特点,都对现代服装设计师产生重要影响,成为服装设计风格款式创新的源泉。我国的服装设计具有浓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经过一代代设计师的创作,已经出现独具民族特色的服饰风格,也有一些设计师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文章认为,只有深入挖掘我国民族服饰文化与汉族服饰文化的根,才能让现代服装设计的大树枝繁叶茂,让我们立足本土服饰文化,深入挖掘民族服饰的设计风格,才能对文化充满自信,从而不断推动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设计的创新与发展,使中华民族服饰文化屹立于世界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