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慧清
大规模用石头来刻印章已经是明朝中期的事情了,以前的印章载体主要是金属,以铜为主,次之为金、银等,还有一些牙、角、晶、玉等。以金属为载体的印章,它的制作工艺为铸造,印工那时只被当成普通工人,社会上还没有把印章铸造看成一门艺术。至于牙、角、晶、玉等硬质材料,懂布篆的写手一般自己刻不动,也要假手于刻工帮助完成,所以也不能独自完成整个制印过程。沙孟海在《印学史》中说:“后唐庄宗制宝二座,诏冯道书宝文。宋英宗时制‘受命宝’,命欧阳修篆其文。他们只会篆,不会刻。当时统治阶级郑重其事地制造玺宝,必然找名手来镌刻。这些名手,只会刻,不会篆。”能独自一个人把控整个制印过程的在宋代以前几乎没有,所以也谈不上篆刻家了,连写手与刻工的名字也极少留下来。到了元末,有一个画家叫王冕,他开始用软硬适中的花乳石进行治印,明郎瑛在《七修类稿》中说:“图书,古人皆以铜铸,至元末会稽王冕以花乳石刻之。今天下尽崇处州灯明石,果温润可爱也。”由于找到了合适的便于刻制的石材,进而完成了个人自篆自刻的过程,这无疑是一个创举。沙孟海在《印学史》上写道:“我们看到王冕书画作品遗迹,所铃各印,大都奏刀从容,胜过前人。”以石头为载体的篆刻艺术,实际上是从元末开始的,但在王冕之后未形成风气,到了明代中期,篆刻才全面进入文人时代。随着易于篆刻的石头被大量发现,文彭等一大批上层文人身体力行,倡导刻印,这在中国篆刻史上是一次大变革,使得治印的全过程都掌握在文人手中。正如屈志仁所指出的:“以石治印是促进篆刻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诞生(或更确切地说,把篆刻从古代工匠的专擅转变为文人艺术表现的形式)的必要条件。”从明代文彭得大量冻石自篆自刻形成风气始,石材成为篆刻的最主要载体,一直至今。下面分三点介绍一下其原因。
上文所说花乳石是一个总名,来源于各地,因地而得名,品类繁多,较为松脆,便于刻制,石质细腻美观。主要有青田石、寿山石、昌化石等。浙江青田产的称“青田石”,其中夹着半透明石,称冻石,并有灯光冻、鱼脑冻等各种不同名称,当时文彭得到的石材就是青田石中的佳品“灯光冻”。明末清初的周亮工《印人传》记载:“国博(文彭)在南监(南京国子监)时,肩一小舆,过西虹桥,见一蹇卫驼两筐石,老髯复肩两筐随其后,与市肆互诟。公询之,曰此家允我买石,石从江上来,蹇卫与负者须少力资,乃固不与,遂惊公。公睨视久之,曰‘勿争,我与尔值且倍力资’。公遂得四筐石,解之即今所谓灯光也,下者亦近所称老坑。时谼中为南司马过公,见石累累,心喜之。先是,公所为印皆牙章,自落墨而命金陵人李文甫镌之……自得石后,乃不复作牙章。谼中乃索其石满百去,半以属公。半浼公落墨,而使何主臣(何震)镌之。于是冻石之名,始见于世,艳传四方矣。盖蜜蜡未出,金陵人类以冻石作花枝叶及小虫蟢,为妇人饰,即买石者亦充此等用,不知为印章也。”可见,在文彭之前,尚未形成以石章治印的风气,灯光冻之类的佳石仅被用以刻妇人的饰物而已。文彭早期治印也只用牙章,镌刻还得借助他人之手。当他发现灯光冻石后,从此才以石章自篆自镌。晚明篆刻理论家沈野在《印谈》中谈及文人十分珍爱的灯光冻时说:“灯光之价,直凌玉上,色泽温润,真是可爱。”灯光冻产于浙江青田县,是青田石中的极品,如今早已开采完。青田石中与之并列的封门青,如今还偶有掘出。稍后,福建寿山石成为与青田石媲美的石料。寿山石产于福建福州城北60 里芙蓉峰下,有白色,也有黄色,还有其他各种颜色,最名贵为“田黄”,古时即有“一两田黄三两金”的说法,在2010 年的北京匡时国际拍卖会上,一方重220 克的田黄仿平安钮印章,就拍到了1456万元。这两种石料的优美被很多文人赞叹,如清初诗人王士禛曾说:“印章旧尚青田石,以灯光为贵。三十年来闽寿山石出,质温栗,易镌刻,而五色相应映,光彩四射,红如靺鞨,黄如蒸栗,白如珂雪,时竟尚之,价与灯光石相埒。”昌化石是浙江昌化产的,其中有青浆中带红块的,如鸡血的,最为名贵,世称“鸡血石”。以上三种印石最有名。直到现在各色印章佳石仍是文人间收藏、拍卖会上的常见之物。石材美还体现在它的耐久性与把玩性。正如当代学者白谦慎所说:“首先,石章比纸绢之质的书法绘画更坚固,更耐久,更便于收藏。其次,印石体积很小,通常在方寸之间,容易携带,可以反复把玩。用手摩挲,可以感受温润之质;用眼观赏,可以欣赏光莹之泽。晚明人谈论印章时,即喜用‘玩’‘潜玩’‘把玩’这样的词汇。”
明代中期文彭治印起初也用牙角,当时花乳石的应用还不普遍,后来无意中得到大量的花乳石石材,立即弃去牙角,用冻石治印。由于文彭的倡导,篆刻在当时成为备受青睐的艺术,因适于篆刻的青田石及福建寿山石的发现及大量开采,使得文人能亲手治印。万历年间的画家、篆刻家李流芳(1572-1629)曾经回忆年少时与友人酒后治印的生动情景:“余少年游戏此道,偕吾休友人相摹仿,往往相对,酒阑茶罢,刀笔之声,扎扎不已,或得意叫啸,互相标目,前无古人。”“治印时左手握石,右手持刀,手和物保持亲密无间的接触,在石章上运刀,或冲或切,崩裂声中,石花应刀而出,让中国文人尝到了亲手制作玩物的愉悦。”沙孟海在其《印学史》中讲到齐白石时说:“治印常用单刀切石,大刀阔斧,比吴俊卿更猛利,更彪悍。”齐白石自己也说:“世间事贵痛快,何况篆刻。”从这些评语可看出,石头给了篆刻家们很好的动作体验,以至于他们能用“大刀阔斧”“猛利”“彪悍”“痛快”等词来形容。
由于便于镌刻的石材的运用,篆刻能从起稿到刻制整个过程由一人把握,只有文人们亲自参与了刻字过程,印章最后所呈现的效果,才最符合起稿时的心意。正如庄新兴在《试论文人篆刻的崛起与发展》一文中所说:“当文彭继王冕之后再度以石章治印时,由于政治背景变化和书画创作日益繁荣之故,涉及治印的文人数量也远超过王冕时代,同时印人们在频繁的创作中为了便于艺术效果的处理,自然不愿再假手于他人,而早就想得到一种便于自篆自镌的印材,石章正是诸印人们向往中的最佳的一种印材。于是,石章一经当时官任南京司马的时谼中和与文彭齐名的大印家何震的提倡及青睐,印人们便纷纷效法用石章治印,石章旋即也就成了流行的印材。”由于石章的运用,治印的整个过程都能由一人掌控完成,于是篆刻名家也就出现了。17世纪中叶江西文人徐世溥把篆刻家何震(1522—1604)(图1何震篆刻作品)列为万历年间的杰出人物,与李时珍、董其昌等并列。
(图1)
除了底面的印文外,石章旁边可以刻上自己喜爱的诗句,或刻印时的感受等文字,也可仿照古代造像等石刻格式刻制边款,甚至可以就汉代画像石的模式刻制图案……石章使文人篆刻成为一种可将书法、文学、绘画、雕刻等融为一体的袖珍艺术。
以上这些石材除了本身美观、便于镌刻,还有更重要的是它与刻刀结合后能表现各种各样的线质,几乎所有以前印章的范式都能表现。如赵之谦在石章上表现经典的汉印风格所刻的“何传洙印”(图2),整体氛围及线质酷似汉印,他在边款中说到“汉铜印妙处,不在斑驳,而在浑厚,学浑厚则全恃腕力。石性脆,力所到处,应手辄落,愈拙愈古,看似平平无奇,而殊不易貌”。观其印,确如其所说,线条圆浑敦厚,直逼汉印,石头的质地功不可没。再如黄牧甫所刻“祗雅楼印”(图3),能以石性治线条光洁之质以求浑穆,亦可深得汉印三昧。正如他自己所说:“赵益甫仿汉,无一印不完整,无一画不光洁,如玉人治玉,绝无断续处,而古气穆然,何其神也。”
还有一些名家,注重于古印斑驳锈蚀的表现,认为残损有助于古意的表达,那石材无疑成为这些名家施展上述意途的极佳材料。自明代文彭起,就已经利用石性制造残损了。明代印学家沈野在《印谈》中举例:“梅花道人(元末四大家之一吴镇)作山水,先以秃笔蘸墨水,淋漓乱洒,然后,随其粗细浓淡处,用笔皴之,及成,多天然之致,人效之鲜能及者。余刻印章,每得鱼冻石,有筋瑕人所不能刻者,殊以为喜,因用力随其险、易、深、浅作之,锈涩糜烂,大有古色。”他又举例说:“文国博(文彭)刻印章完后,必置之椟中,命童子尽日摇之,陈太守以石章掷地数次,待其剥落有古色,然后已。”清末吴昌硕最善利用石性,除了其用刀老辣施于石面,而引起线条苍茫遒劲外,还大面积的敲击残损,营造氛围,但不做作,显得非常自然,以达到吴昌硕自己所说的“得汉印烂铜意”“并泐诸石”等效果,(图4)可以看出石头无疑是篆刻创作最佳的表现载体。
(图2)
(图3)
除了能表达以前汉印等金属铸印的线质,石头还能表现印章以外的古器物上的文字,如汉碑额,汉砖文字,钱币文字及铜镜文字等。这就大大拓宽了审美领域。在这方面的开创者为清代的赵之谦,我们从他所刻石章边款中就能清晰地看出:
悲盦拟汉碑额。(“赵”印款)
无闷拟汉砖作(图5“郑斋”印款)
从六国币求汉印,所谓取法乎上,仅得其中也。甲子正月,苦兼室记。(图6“赵撝叔”印款)
沈钧初所赠石,刻汉镜铭寄次行温州。此蒙游戏三昧,然自具面目,非丁、黄一下所能,不善学之,便堕恶趣。悲翁并志。(图7“寿如金石佳且好兮”印款)
(图4)
(图5)
(图6)
(图7)
这体现了石材在篆刻上的多方面表现性,除了能表现镌刻文字外,还能表现书法意味。明代,印学家朱简也提出了“笔意表现论”,指出以刀法表现书法的笔意美。在此基础上,朱简曾与好友赵宦光合作,大胆用赵氏之“草篆”(在明代赵氏独创的一种有强烈书写意味的篆书)入印,别开生面。清代“以书入印”的倡导者邓石如所刻“淫读古文甘闻异言”一印,走刀如笔,线条优美通畅,及线形上有节奏的粗细变化,就像写出来的一样,犹如他的书法一般,(图8、图9 为此印与他书法的对比图)这些效果也是在石面上完成的。
图8 邓石如“淫读古文,日闻异言”印
图9 邓石如篆书朱熹四斋铭局部
正是石材的运用,篆刻艺术进入了文人案头,由于石材本身的美丽、易于刻制及能表达多种线质的属性,通过文人所熟悉的诗、文、书、画,便对篆刻艺术施之以重大的影响。正如赵之谦诗中有云:“古印有笔尤有墨,今人但有刀与石;此意非我无能传,此理舍君谁可言……”他们凭借着自己的艺术通感及非凡的眼界,让篆刻艺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