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78例临床观察

2019-02-11 05:21:28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年23期
关键词:国药准字内皮例数

1.郑州人民医院心内科,河南 郑州 450000;2.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河南 郑州 450000

各类心脏疾病患者的心肌结构和心功能长期受到损害,当机体心排出量无法满足正常生理需求时,即发展为慢性心力衰竭,研究表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多存在血管内皮功能损伤,进而导致心室重构和心功能恶化,因此积极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对疾病的治疗十分重要[1]。目前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药物以西药为主,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疾病的发展,但临床效果并不满意,随着传统中医学的不断发展,临床多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案,以提高疗效[2-3]。本研究通过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10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15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76例)和观察组(78例)。对照组男41例,女35例;年龄45~83岁,平均年龄(59.70±8.34)岁;病程1~7年,平均(3.41±0.50)年;心功能Ⅱ级23例、Ⅲ级33例、Ⅳ级18例。观察组男42例,女36例;年龄44~82岁,平均年龄(59.31±7.15)岁;病程1~8年,平均(3.53±0.54)年,心功能Ⅱ级25例、Ⅲ级34例、Ⅳ级19例。两组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表现、既往病史、心脏彩超检查以及其他辅助检查等均符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的诊断标准[4-5],中医症状表现为胸痛、气短、心悸、倦怠乏力、畏寒肢冷、尿少肢肿等,排除患有恶性肿瘤、肝肾等主要器官严重异常、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以及研究所使药物过敏患者。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采用西医药物治疗方案,包括口服依那普利(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937),10 mg/次,2次/d,口服卡维地洛(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100)6.25 mg/次,2次/d,口服螺内酯(杭州民生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0070)20 mg/次,2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通心络胶囊(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9980015),4 粒/次,3 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药物治疗8周。

1.4 观察指标 ① 心功能评价: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心脏彩超检查,每博输出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心排出量(CO)等指标水平。② 血管内皮功能评价: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抽取外周静脉血3 mL,离心取血清后,放射免疫法检测内皮素-1(ET-1)水平,硝酸还原酶法检测一氧化氮(NO)水平。

1.5 疗效判定[4]① 显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心功能恢复正常或提高2级;② 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好转,心功能提高1级;③ 无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和心功能未改善,甚至加重。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SV、LVEF和CO等心功能均有明显提高,并且SV、LVEF和CO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血管内皮功能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ET-1和NO等血管内皮功能均有明显改善,并且血清ET-1水平低于对照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59%)高于对照组(82.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组别例数 SV/mL LVEF/% CO/L/min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7645.93±6.3459.03±7.24∗42.36±5.5649.47±6.30∗3.21±0.653.94±0.75∗观察组7845.14±6.3068.84±8.05∗#41.89±5.4758.25±7.05∗#3.17±0.624.81±0.97∗#

注:与同组治疗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例数 ET-1/ng/L NO/μmol/L 治疗前治疗前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7682.61±9.7471.30±8.58∗57.40±6.4269.47±8.10∗观察组7881.86±9.6062.63±7.46 ∗#57.06±6.3878.30±9.27∗#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脏器组织会发生缺氧缺血性损伤,而血管内皮细胞较易受到缺氧的影响,使其通透性增加,进而导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而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后,也将诱导心力衰竭的发生和进一步发展,形成恶性循环[6]。ET-1和NO是重要的血管内皮功能因子,具有调节心血管功能的作用,二者表达发生异常时,会造成血管收缩和微血管损伤,增加动脉阻力,使得心肌灌注量明显不足,机体内环境发生紊乱,进而引起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7-8]。目前西药治疗主要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β受体阻断剂等药物为主,可有效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左室肥厚、舒张功能以及外周水肿,有助于控制其临床情况以及左室功能的治疗[9-10]。

通心络胶囊主要由人参、全蝎、水蛭、蝉蜕、土鳖虫、蜈蚣、赤芍、檀香以及冰片等多种中药组成,人参为君药,具有补气生津、复脉固脱作用;全蝎、水蛭为臣药,可活血祛瘀、通络止痛,并具有抗血栓和降压作用;蝉蜕、土鳖虫、蜈蚣、赤芍、檀香为佐药,可疏风通络、行血散瘀、补气温中;冰片为使药,引诸药入络,发挥活血通络、补气祛瘀之功效,以达临床治疗效果[11-12]。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治疗后SV、LVEF和CO等心功能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血清ET-1和NO等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程度也明显好于对照组,这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13],提示通心络胶囊具有较好的活血通络、补气祛瘀作用,与西药联合使用,可进一步减少血管内皮功能失衡而造成的心血管损伤,提高心肌灌注量,改善机体心功能的各项指标,对于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59%)明显高于对照组(82.89%),临床疗效明显提高。

综上所述,通心络胶囊可促进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的改善,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国药准字内皮例数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关于注销盐酸吡格列酮片等15个药品批准文号的公告(2019年 第50号)
中老年保健(2019年8期)2019-07-22 07:02:00
更正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更 正
Wnt3a基因沉默对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发布2013年1~2月份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违法广告的公告
新鲜生鸡蛋壳内皮贴敷治疗小面积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