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军山,王少林,王向荣
(广东财经大学 金融学院,广东 广州)
教育部将于2019-2021年期间实施“双万计划”,将建一万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一万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金融学专业作为近十年来广受学生欢迎的专业,也是我校的重点专业,如何建设成为国家级的一流专业,是摆在广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全体师生前面的一件大事,本文通过梳理多年凝聚积累的办学特色,以及采取的举措和取得的成效,分析未来的建设举措,以此求教于方家。
首先我们觉得如何凝聚金融学专业特色是很重要的一步,而这又涉及到专业定位,我校金融学的专业定位是:全面落实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推进金融学专业供给侧改革,通过科研驱动、实践创新、中外协同培养创新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将金融学专业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省内领先、国内一流、高水平的金融学专业。顺应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人才需求,培养金融双向开放背景下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性人才,强化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协同创新培养和国际化教育的手段,将职业资格培训(CFA、FRM)与学历教育相结合,突出金融人才培养的创新性与应用性,将广东财经大学金融学专业建设成为华南地区高素质金融人才培养基地。
下面回顾下金融学专业的历史沿革,因为特色的凝聚并非一朝一夕,而是多年的发展中逐步形成和打造的。金融学专业的前身是1988年建立的投资经济专业。1998年增设货币银行学专业,1999年根据教育部关于高校本科专业调整的精神,将投资经济和货币银行学合并为金融学专业,2003年金融学专业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成为本校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专业。2005年金融学专业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专业,2009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分别于2006年和2011年获省级精品课程,《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证券投资学》分别于2013年和2015年获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立项,“金融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团队”于2014年获批为省级教学团队。2014年金融学院与西澳大学开展金融学专业本科生“2+2”联合培养模式;2015年金融学专业获批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金融学专业现有专任教师31人,教授10人,副教授11人,具有博士学位专任教师比例超过90%,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2人,教育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广东省珠江学者讲座教授和青年学者各1人,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3人,南粤优秀教师3人,具有国外学位和访学进修经历的教师占比超过40%。经过30多年的发展,特色优势如下。
第一,以科研促教学,拓展学生创新思维。
金融学院现有师资力量强大,向来重视科研,并通过多种手段引导老师把科研促进教学相结合,如课题指导,课题研究成果结合教学,指导学生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校内科研大赛等,科研成果结合学生的理财规划大赛、证券投资大赛、银行技能大赛,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加入老师的科研团队,接触前沿的金融理论和最新的实务,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创新动能。
第二,强化试验实践,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金融学院坚持育人育技相融合,高度重视本科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主要采取团队协作式学习方法,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管理实践等环节使学生理解管理真谛,增强学生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沟通合作能力、决策能力和综合执行能力。具体表现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创业教育项目等;2015年5月我院2012级金融工程专业侯东阳成立广州小娇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公司已经在“中国青年大学生创业板”挂牌,同时,于2015年11月份拿到广东无极道投资有限公司50万的种子轮投资。
第三,中外协同培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金融学院紧紧抓住数量分析型、市场营销型、实践应用型相结合的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围绕学生职业发展能力提升,不断打造各级各类协同育人平台。具体表现有:广东财经大学证大微金融学院项目;2014年,我校获批广东省协同创新平台——珠三角科技金融产业协同创新发展中心,协同中心组织了学生前往珠三角地区相关金融机构进行调研,定期举办“金融实务系列讲座”,邀请实务界的精英为学生讲座,学生获益匪浅。 校外实践实习基地项目;金融学院一直重视校企合作,近年来,先后与香港富通集团公司、广东省贵金属交易中心、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广州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区管理有限公司、广州市铸道投资管理公司、中国银河证券广东分公司、广州市第十六中学、深圳证大速贷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大学生实践实习基地。其中,“粤港金融人才协同培养实践教学基地”“广州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区管理有限公司”先后获批为广东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校外实践实习基地项目的开展为学院每年输送大量学生前往实习,并聘任超过50位高管、精英为实践导师,指导学生实习实践,学生职业发展能力得到提升。
第一,以科研为驱动,深化教学改革。
以学科建设为中心,以科研课题为有效载体,打造能紧跟前沿、深入研究的教师团队,并以此为引领,通过琶洲论坛、学业导师等方式,鼓励学生参与课题研究,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拓展基础知识的内涵与外延,提升人才培养的广度与深度。
第二,以创新为导向,改进实践教学。
(1)在培养方案修订上,强化金融学实验和实践教学的比重及内容,将其融入金融学专业各主干课程中,并设计专业综合实验课、专门的校内仿真学习和校外实习等课程与之配套。
(2)积极开展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的创业实践与创新活动。具体措施有:“学习节”活动、写作竞赛、数学竞赛、模拟考研等活动;“模拟股市活动”、股评大赛、模拟银行、理财规划大赛、银行技能大赛。在努力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的同时,积极推动学生参加各类科研项目和实践技能大赛(如“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等)。
第三,以融合为目标,协同人才培养。
(1)金融学(人才培养实验班)。在国际化与本土化深度融合的理念贯彻下,广东财经大学-西澳大利亚大学联合创新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探索“2+2”的国际化人才协同培养,学分互认、学位互授。
(2)金融学(双学位、辅修学位)。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学院通过开设双学位班、辅修学位模式等方式培养系统掌握现代金融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并为其发放经济学学士学位。
第一,打造高水平的教学团队。
“经管类跨专业综合实验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金融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团队获得“广东省优秀课程团队”的称号;全英教学团队已健全。
第二,建设高质量的精品课程。
《证券投资学》《国际金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与《货币银行学》已成为“广东省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第三,培养高质量的金融人才。
(1)招生排位逐年降低。近三年,金融学专业文科招生在全省高考最低排位从15247降低至13159;理科招生在全省高考最低排位从45944降低至44121;第一志愿录取率都为100%。
(2)学生就业竞争力强。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长期在99%以上,并且就业单位专业对口,60%的毕业生到银行、证券、保险、投资等金融行业就业;50%到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公务员单位就业;就业地区集中在珠三角等发达地区,薪酬待遇优越。
(3)升学率(含出国留学)大幅提升。在一系列政策推动下,尤其是金融学(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建立,学院的升学率与留学率得到大幅提升。2017年以前升学率不足10%,而2018年升学率达到21.7%,且升学的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4)学生实践成绩优异。近三年以来,我院学生在全国各种科技创新大赛中取得佳绩:“挑战杯”等国家级奖项28项,其中一等奖2项;省级奖项34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国际奖项15项,其中一等奖6项。
一流专业的核心打造是要依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基础教学组织的建设质量,下面结合这两个方面进行深度分析。
1.以科研带动教学培养“教研互促型”的师资队伍。整合教学科研力量,培养理论基础扎实、知识结构互补、具有较强科学研究水平与实干能力的教研互促型团队。培养出3位“南粤优秀教师”,培养广东省“珠江学者”1人,“南岭学者”青年拔尖人才2人。
2.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培养“中外协同型”的师资队伍。在内部培养的基础上加大外部引进的力度,近三年引进国内外优秀博士15人,引进金融学科珠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金融学专业有40%的教师具有海外学习经历,每年有70%的教师参加各种教学培训和学术交流。
3.以双师双融为目标培养“实践创新型”的师资队伍。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建成7个省级以上实践教学平台和实习基地,完成实践教学研究的省级教研项目2项,出版实践教材1本。
1.落实系主任科研、教学双带头责任制。基层教学组织落实系主任科研教学双带头责任制,带动基层教学组织的发展。
2.抓好主干课程群教学团队建设。以金融学专业主干课程为依托,建成《金融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证券投资学》等主干课程教学团队。这四门课程已经建成广东省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金融学专业主干课程团队被评为广东省优秀教学团队,完成课程建设的省级教研项目2项。
3.强化特色课程群团队建设。包括全英课程教学团队和实践教学团队:全英课程教学团队全部由海外留学经历的教师组成,为金融学国际实验班的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实践教学团队由双师双能型教师构成,培养学生在“挑战杯”“金融科技创新大赛”,“理财规划大赛”等比赛中成效显著,近三年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50余项。
一流专业的建设完成离不开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由质量标准、质量评价、质量监控、信息收集和反馈调节等组成,建立质量保障体系是保障和提高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首先,根据国家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和行业标准,建立学校的专业标准、课程标准和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并依据这些质量标准,开展教学工作;其次,学校通过建立自我评估制度,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围绕教学条件、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开展学院评估、学科评估、专业评估和课程评估等;再次,学校通过学生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同行听课评价、督导组评价和优秀青年教师授课大赛等建立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充分发挥教学状态数据对教学工作的常态监控作用;然后,结合自评工作,按年度形成并发布教学质量报告,并结合课程团队建设、精品课程建设、教研教改立项等加权打分,评选学校专业教学质量优秀50人;最后,学校还通过自我评估、督导检查、教学案例开发、教学状态数据常态监控收集相关教学信息,及时反馈到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并将结果反馈给组织人事部,按照N+2(岗位聘任和薪酬待遇)原则,作为出国选拔、职称评定和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依据。
主要成效包括:金融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团队(2014-2017),获广东省优秀课程团队;《证券投资学》(2015)、《货币银行学》(2013-2018)、《商业银行经营管理》(2013-2017)、《国际金融》(2013-2017),获广东省精品课程共享课程立项、《金融工程学》(2016)获广东省研究生示范课程立项;李亚青、马超获校级优秀授课教师称号、赵建群、邓学斌获院级优秀授课教师称号;完全学分制下深度学习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行为金融学》SPOC为例(2018)、大数据时代金融学本科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研究(2018)、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金融学专业教学方法改革研究(2018)、投资决策经济分析课程教学模式研究(2016)、金融专业人才国际协同育人机制研究(2015-2018)、金融学专业“三级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完善(2014-2017)、微金融人才培养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创新研究(2014-2017)、校企协同创新培养应用型金融人才研究(2013-2016)、《基于微金融视角的金融硕士研究生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创新研究》(2016),获广东省教育厅教学改革项目立项。通过多年努力,取得了如下成效。
1.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好
金融学专业历年毕业生总体就业率均保持在95%以上,稳居省内高校同类专业前列,就业流向主要集中在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政府和公共管理部门,从事职业与所学专业相关度高,其中2016届达72%。2016-2018届毕业生就业总体就业率、起薪点、境内外升学率如图1所示。
2.毕业生职业发展态势好
经过30年的发展和沉淀,该专业已毕业学生5500余人,大批校友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以1988级123名校友为例,留在银行的校友中80%已达支行副行长以上岗位。第三方机构2018年报告显示,2012届毕业生月平均薪资达11206元,毕业生的市场价值得到体现;有74%的毕业生获得职位晋升;毕业生的中期就业现状满意度为72%,明显高于全国非“211”本科院校平均水平(59%);从事管理类工作的毕业生晋升比例达85%,近六成的毕业生职务层级已为中层。
3.用人单位满意,校友感恩母校
第三方机构2017年报告显示,用人单位对该专业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沟通能力、学习能力满意度均达99%以上。2018年报告则显示,该专业2012届毕业学生对在校期间涉及十个方面的能力培养,课程设置、教学水平满意度均达80%以上;有82%的毕业生愿意推荐母校,明显高于全国非“211”本科院校平均水平(61%);有89%的毕业生愿积极回馈母校。
为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人才需求,需要进一步创新一流专业的建设思路和丰富有针对性地实质性举措,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动态发展,接受市场的考核。
第一,主要思路。
通过科学制定专业培养方案,打造一流师资队伍,包括“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针对金融学专业教育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特点,积极探索金融学专业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一个管理运作机制合理高效、理论知识与实践训练紧密衔接、教育信息技术先进、“三个课堂”有机结合、着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专业国际化认证来提升金融学专业的办学质量,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人才需求,通过强化激励约束和增加资源投入等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健全教学工作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使教学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营造好的环境和平台。
第二,主要举措。
1.打造一流师资队伍。有效利用长聘和预聘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引进高水平人才,提高专任教师教学能力;注重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教育,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以省级精品课程为依托,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进一步提高金融学教学队伍整体素质,以培养中青年骨干为重点,建设一支结构优化、素质良好、富有活力的高水平教学队伍,进一步扩大学术交流,优化学术骨干知识结构,做到以科研促教学。
2.丰富教学资源建设。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加强政校行企协同,加强量化投资和智能投顾的金融实验室建设,加强网络技术的运用,升级信息化教学水平;以强化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为突破口,完善和提升金融学专业实验教学体系,通过奖励机制激励教师加大创新实践性试验课程的开发;进一步加强实习基地开发和建设,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丰富教学及实践资源。
3.加大培养过程监控。强调教学质量和过程有效监控,有效激励教师在课堂教学方面的投入和教学质量的提升;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教学考核方式;加强对学生实习的过程考核与质量控制;第二课堂教学需要进行整体规划,在资源整合前提下提供有效保障。
4.创新学生管理模式。建立档案,分类管理,建立预警机制;积极配合学校开展书院制建设,开拓完全学分制背景下的学生管理工作管理新局面;增加三个课堂的整体投入,优化国际化教育机制;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扩大专业影响力。